孪生报恩塔
北宋年间,大足城郊外,从遂宁迁居来的冯昆家里生了一对连体婴儿。
左邻右舍都认为是怪胎,应该将他们立即处死。可婴儿的父母却怎么也不肯这么做。
向当地的医生求救,可没有谁能把两个小儿分开。这期间,恰巧一个带刀的武僧路过家门,在冯昆的哀求下,武僧一刀将婴儿一分为二,并用药敷合了伤口。
一个婴儿救活了,另一个因流血过多奄奄一息。冯昆便赶紧抱去找医生。
医生没能救活这个婴儿,冯昆在夜归时,心情沮丧,不幸摔死在山谷中。
母亲在泪水和艰辛中抚养着成活的那个儿子。儿子取名冯楫。当儿子六岁时,为了生计她去了一户员外家当佣人。
员外家请了一位私塾老师教子女读书。老师每天讲课的时候,冯楫总会在室外窗户下面偷听。
有一天老师考学生,没人能回答,冯楫却知道答案,并悄悄告诉他们。下课后,老师发现了冯楫,考他之前教过的诗文,冯楫倒背如流,老师又惊又喜,即刻收他为学生。
冯母起早摸黑,缝补浆洗,为的是让儿子安心学习。冯楫没有辜负母亲的希望,寒窗十年,学业优秀。
冯母带着冯楫上京考试,途中恰逢官兵造反,战乱中母子不幸走失。双方各自苦苦寻找,都没能得以团圆。
冯楫到京后,参加了京城开科取士。由于他思维敏捷,才气不凡,考中进士,后被皇帝钦点授任为泸南安抚史。
再说冯母与儿子失散后,沿途乞讨过活,流落街头,历尽沧桑。每晚思念儿子,便泪水长流。
冯楫当官就任后,也没忘打听母亲的消息。由于交通闭塞,信息不通,一直未能尽到儿子之孝。每逢生日的时候,想念母亲,常常涕泪横流。
那天,冯楫50岁生日。家里张灯结彩,宾客满座。一群叫花子在大门外讨喜钱。其中,有一位衣服褴褛的瞎老太在一旁叨念,说她儿子若在,今天也满50。家丁听说后,认为她是在挖苦冯大人,便要将她赶走。叫花们不依,为老人打抱不平,与家丁争吵起来。
冯楫闻声赶来,将老人请进屋去,施予了食品,又给了些衣物。临走时询问老人的儿子是何时生并有何印迹。
当老太一一作答后,冯楫一下跪在老太的跟前,大呼:“娘呀,娘!我就是你那不肖之子冯楫呀!”
老太震惊,慌忙说道:“不不,大人是孝子又爱民如亲。今高官在上,岂能认我这乞婆为母?”边说边往外走,“盛情心领了。免了免了。”
冯楫拦住老太,将其双手按在自己的后背伤痕上。哭喊着:“娘呀,这么多年委屈您了!”老母摸出这是儿子特有的记号,呆住了,两行热泪奔涌而出。
冯楫请来最好的医生,又天天用舌头舔母亲那失明的眼睛。九天后,母亲双眼复明。
为了铭记和报答母亲的深恩,为了向世人倡导慈孝之心,冯楫于是在母亲的哺育地——大足及自己尽孝地——泸州,分别建造了一座八边形33米高的白色浮屠,取名“报恩塔”。
人文解读: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儿女永远报答不尽父母的深恩。报恩塔,只是一个告示。它昭告天下人,要永远尊敬父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冯楫能在母亲还活着的时候,与母亲团聚,侍奉母亲于晨昏,力尽孝道,并修筑报恩塔以表心志,算是模范孝子、幸运孝子了。看看我们身边的那些“孝子”,生(父母活着),不尽赡养的义务,唯恐其不早逝;死,却通宵达旦尽兴道场,以求心理平衡。难道这叫“孝”吗?
报恩塔已成为大足石刻的标志之一,矗立在龙岗山上,向世-人倡导慈孝之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