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瓷器文化的交流

瓷器文化的交流

时间:2023-02-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至今为止,这些器物中的一部分,仍然被日本收藏界视为“唐物”而买卖与珍藏着。这种以吸收中国先进文化为目的的模拟仿制的瓷器,还是促进了中国瓷器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日本模仿中国瓷器之风至今已经延续了几个世纪,一方面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混乱了陶瓷市场。
瓷器文化的交流_漂洋过海去日本

第二节 瓷器文化的交流

中国的瓷器经过贸易和礼品的形式传入日本之后,立即就受到了日本各阶层的喜爱。一时间收藏中国瓷器成为了日本民众聚敛财富的重要手段,因此中国瓷器的价值也随之增长。带有商品性质的仿制品也开始充斥日本瓷器市场。尤其是到了17世纪后期,日本仿制中国瓷器的风气愈演愈烈。从目前的传世物来看,所仿制传世品的范围,上至宋代的龙泉、黑釉瓷,下至明代五彩、青花及德化窑瓷器。带有欺骗性的行为也在其中孕育而生,手段着实令人震惊。为了达到目的,诱使购买者信任,商家们在日本本土烧制这类器物,然后再由商人带回中国,在中国本土定做适合盒、罐、盘、碗等小件器物的锦盒,并饰以中国式的包装,他们还会在封面书以“中国龙泉”、“万历五彩”、“明代德化白瓷”等字样,几经这样的反复处理再重新带回日本,以中国瓷器的面目被日本各界广泛收藏和珍视。至今为止,这些器物中的一部分,仍然被日本收藏界视为“唐物”而买卖与珍藏着。

这种以吸收中国先进文化为目的的模拟仿制的瓷器,还是促进了中国瓷器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以牟利性质为目的的作伪活动,仍然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直到现在,这类瓷器的鉴定仍然困扰着众多的瓷器收藏家和爱好者。在牟利性质的瓷器中,仿制的对象,主要是唐代的三彩器,宋代的龙泉,明代五彩、青花、建窑的白瓷等。这些仿品与真迹的鉴别在于细微之处。

中国的五彩瓷器以嘉靖、万历时期的器皿最具典型性。为了满足日本民众的尚古心理,嘉靖、万历年间还生产出了适合日本民族审美习惯的外销瓷,其浓艳的色调,繁密的纹饰,深深吸引了日本各界。它们共同的特征都是胎体厚重粗松,器身多有变形,不太规整。绘画风格繁缛,色彩对比强烈。但由于勾勒填彩的技法稍显草率,彩料常会溢出边线,纹饰显得模糊含混。这类瓷器的日本仿品,因为作伪者不同的动机和手法,也呈现出复杂的社会面貌。有的是完全的仿制;有的本身就带有典型的日本风格,却伪以中国嘉靖、万历时期的款式。

由于与中国景德镇瓷器的烧造温度不同,日本仿制的瓷器胎体玲珑,胎质瓷化程度较高,玻璃质感强,迎光透视胎体透亮。纹饰绘制过于纤细,特别是龙纹的画法,从日本仿万历龙纹尊的纹饰上就能看出这一区别。龙身蜷曲粗短,缺乏神气。除仿嘉靖、万历时期的五彩瓷器之外,一些工匠还仿制明成化年间的五彩器。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两件日本仿明成化时期的五彩花鸟纹盘,均制作于17世纪,与明成化真器相比,这两件器物色调过于柔和,书写笔画较为粗重,排列稀疏,不似真款以圆润的中锋运笔,苍劲有力。

龙泉瓷器是中国浙江地区的主要烧瓷品种。南宋时期,陶工们创造性地烧制了粉青、梅子青釉瓷器,釉色温润如玉,含蓄雅致,它一直是日本收藏界中的珍宝。因此这类瓷器的仿品在日本也比比皆是。由于原料、陶工技术上的差异,日本仿的龙泉瓷器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首先在胎土上的区别是日本仿的胎土过于细腻,胎色洁白,其坚硬程度接近明清瓷器的胎土。日本烧成温度也远远高于中国南宋时期的龙泉瓷器,用手轻叩胎土,会发出清脆悦耳,仿似金属的声音。其次,在造型上过于规整。

日本仿龙泉瓷器的时间大多在17世纪,这时的成型技术已有改进,因此在器物的口沿、圈足及其余地方的细部处理都较精细,特别是足部处理。但日本仿的器物底足还是过于尖薄,露胎处所呈现的酱黄色是经人工涂抹而成,不似自然烧成的颜色色阶过渡和谐统一。最后一点是釉色上的差异,日本仿龙泉制品与中国宋时期龙泉瓷器温润厚密的釉质相比,稍显轻薄,且过于光亮匀净。

在日本所仿的青花器中以罐、瓶、盘、碗等物最为常见,模仿的对象也以嘉靖、万历时期的瓷器为主。器皿上青花的色调柔和,不似嘉靖、万历时期的色泽,或蓝中泛紫,或晕散灰暗。器物胎体处理干净平整,没有明显的对按痕迹。画笔纤细,具有不可掩饰的日本工艺风格。在所仿万历款识的作品中几乎到了乱假成真的地步,但在内涵中还是有日本书道的风韵,而青花色泽也较为鲜亮和浓艳。

日本模仿中国瓷器之风至今已经延续了几个世纪,一方面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混乱了陶瓷市场。日本仿制的中国瓷器,尽管不能作为国内学者鉴定的主要目标,但正确认识其本来面目,为我们更好地了解中日两国瓷器文化的内涵,提供了很多的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