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飞落在烈士雕像的一只蝴蝶

飞落在烈士雕像的一只蝴蝶

时间:2023-02-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正在老战士向岸英烈士墓默哀致敬的时候,突然从远处飞来一只蝴蝶落在岸英烈士雕像的胸前。那只飞落在岸英烈士雕像胸前的蝴蝶,足足停留有两分钟才扇起翅膀,翩翩缓缓飞离。离开桧仓郡烈士陵园,在乘车前往开城松岳山白水洞志愿军烈士墓的途中,老战士们无不激动地仍在谈论着飞落在毛岸英烈士雕像胸前一只蝴蝶的动人情景。
飞落在烈士雕像的一只蝴蝶_天涯情怀

2007年6月14日,朝鲜首都平壤的天气显得格外晴朗。

上午9时,一辆崭新的中巴车从位于平壤市区东南部大同江畔的羊角岛宾馆驶出。中巴车里乘坐着来自中国沈阳的十几位年过古稀的老人。

中巴车在穿过平壤市区之后,遂进入一条宽阔的高速路,径直驶向平安南道的桧仓郡。

时临中午11点钟,中巴车驶进平安南道的桧仓郡烈士陵园。该陵园坐落在一个半山腰处,苍松翠柏环绕,庄严而肃穆。一座座由花岗岩石雕制而成的墓碑,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中竖立着。这里长眠着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志愿军烈士和毛泽东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同志。

中巴车在陵园接待处的院子里停了下来,遂从车上走下来的老人们一个个迈着缓缓的脚步,心情都很沉重。老人们在蹬及240个台阶之后,几乎累得都有些气喘吁吁。但稍适喘息之后,便在墓碑间环视和景仰着。原来,这些老人都是具有特定身份的扫墓人。他们是来自前中国人民志愿军相关部队的战友。他们这次赴朝之旅,是全部自掏腰包,自发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访朝代表团,是自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至今,相隔50多年之后的首次访朝。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转业的老战士,原中国人民解放军6903工厂武装部长,时年77岁的离休干部姜作政老人动情地说:“我们是朝鲜战争的幸存者。很久以来,我们一直怀念着长眠在朝鲜的战友们。其中,光我山东老家邻村牺牲的就有姜玉挺、孙德玉、王国祯、曲凡星等。”这时,姜作政潸然泪下地说:“我想念我的战友啊!”

祭扫活动开始,他们来到毛岸英烈士的墓碑前,先是按照中国祭祀活动的传统习俗,将花圈、水果和糕点等祭品摆放在墓碑基石的前沿儿上。遂由代表将代表团在中国临行前,受沈阳市沈河区岸英小学少先队组织及少先队员们的委托,一条具有象征意义特制而成的红领巾系在毛岸英烈士雕像的脖颈上。然后,大家自动站成两排,由代表念颂祭词,由团长将三杯白酒洒在墓碑和岸英同志的烈士墓,告慰先灵。正在老战士向岸英烈士墓默哀致敬的时候,突然从远处飞来一只蝴蝶落在岸英烈士雕像的胸前。此时,老战士们都感到十分惊奇。他们一个个屏住呼吸,凝视着那只飞落的蝴蝶。那只飞落在岸英烈士雕像胸前的蝴蝶,足足停留有两分钟才扇起翅膀,翩翩缓缓飞离。当时,老战士姜作政立刻联想到毛泽东主席写的一首词《蝶恋花·答李淑一》来,他很是动情地说:“是不是岸英同志的母亲杨开慧同志来看望自己儿子来了!”此时、此情、此景,大家都非常感动,觉得姜作政的联想完全合乎情理。

离开桧仓郡烈士陵园,在乘车前往开城松岳山白水洞志愿军烈士墓的途中,老战士们无不激动地仍在谈论着飞落在毛岸英烈士雕像胸前一只蝴蝶的动人情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