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龙宫
李家龙宫亦称李氏宗祠,始建于唐初期公元627年,属唐代宫廷式古建筑群,是天下李氏族人敦宗睦族、祭祀先祖的宗祠,位于陇西县城北关庙儿巷,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李家龙宫”而闻名海内外。
唐朝贞观年间,陇西已成为丝绸南路的名城重镇,唐天子重视在李氏发祥、繁衍、迁播之地的陇西建立宗祠,意在光显祖宗、威镇远方之意,李世民钦准当地官员大兴土木、兴修殿宇,经数千能工巧匠用三年零三个月时间的苦心营造终于完成。李家龙宫坐北朝南,东西长600米,南北宽440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占整个县城的三分之一。高耸的殿宇和红色宫墙与日月同辉,巍然屹立的南大门上,高悬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的“李家龙宫”四个大字,遒劲凝重,神采飞扬。称宫者,不但规模大,且规格也高于寺庙,宫内建筑分前、中、后三组,楼阁林立,殿堂巍峨,环境肃穆,颇为壮观。龙宫主殿屋脊上安放九兽(龙、凤、狮子、天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和引什),在封建等级制度下,只有皇宫和太和殿安放十兽,李家龙宫的地位由此可见。龙宫建筑物上大大小小一千八百九十九条雕龙,象征“十八子李”的根深叶茂。主祭堂坐落在十八级台阶上,高悬“陇西堂”巨额金匾,堂内供奉着三皇五帝、皋陶、李利贞、李耳、李昙、李斯、李信、李暠、李广等李氏先祖牌位和唐高祖李渊的画像,侧墙上高悬《大唐疆域图》,李氏的达官显贵和各地的李氏后裔前来祭祀祖先,朝廷文武百官亦频频巡视,陇西一时成为西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唐王朝末期,社会动荡,民族交融,陇西李氏大举渡江南迁,遍布各地,李家龙宫遭毁,变成一片废墟。至今遗址方圆一百多亩地下一片瓦砾,有的地方竟厚达十米,当地人称为“瓦碴坡”。宋朝时期修复了部分建筑,亦因战火遭毁,元代建筑仅保存一座,名曰戍边楼。
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时任陇西知县的山东临邑人李汝相倡导筹资,重建李家龙宫,受资金和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只在原李家龙宫的旧址北面恢复了龙宫部分建筑——亦称“北极宫”。其总体建筑体式是“前五楼”、“中部祭祀区”和“后五山”。前部建有戏台和五座楼及大小殿阁建筑群,院中苍松翠柏,肃穆幽静,谓之“前五楼”。中部建有主祭堂建筑群,主殿及两侧殿均飞檐翘角,群龙盘脊。殿中供奉道教始祖李耳、陇西房始祖李崇、吕仙祖纯阳真人李琼(吕洞宾)、李府仙祖真人李白、托塔天王(毗沙门天王)李靖、梨园祖师爷唐明皇李隆基、济公菩萨李修缘、李仙翁铁拐真人李玄和中坛元帅哪吒太子爷李罗车等李氏先祖。每到农历初一、十五人潮涌动,香火甚旺。后部为后花园,有五座人工堆成的假山,分别名曰普贤崖、文殊岭、白衣岩、接引山、太乙峰,每座山上都建有风格各异的亭台楼阁,内有塑像,掩映在绿荫丛中。北极池微波涟漪,游鱼戏水,奇花异草,点缀其中,此谓之“后五山”。外围建筑有北天第一门(俗称头天门)、北天第二门、北天第三门。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甘州副将米喇印、丁国栋起义,“反清复明”,率军压境,直逼巩昌(今陇西县城),进入东、西、北三郭,攻城70余日未克。清政府派兵援救,米喇印败退时,李家龙宫遭到火烧,北天第一门牌坊留存。康熙元年重建,康熙三十七年吕培高任知县时,在“北天第一门”上悬有“仰弥高”匾额。同治五年(1866年)陇西城陷,李家龙宫再遭劫难,“陇西堂”匾额和建筑被毁。清末及民国初年又陆续增建维修一新,规模虽远不如前,却也山水相依,楼殿参差,别有天地,人们常称“北极宫”,香火甚旺。1958年“李家龙宫”匾额遗失。李家龙宫的原貌图由李氏族人绘制后,现由李氏后裔李朝栋保存。
解放后龙宫改造成学校,殿宇上的椽檩用来修建了教室,龙宫的大树被做成了桌椅板凳,只留下西北角的四座建筑和后花园的部分树木,其它绝大多数殿宇楼阁均遭人为拆除或改造,三座假山夷为平地。1985年陇西县人民政府宣布李家龙宫、北天第一门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以来,县旅游局多方筹措资金对其进行了维修保护,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2003年正式向游人开放。2006年,相继被中共定西市委、中共甘肃省委评为“定西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站在龙宫的院内看看殿宇屋脊上的砖雕:
主殿屋脊正中为子牙楼,关于子牙楼的说法,在《封神榜》一书最后的结局中有记录:传说姜子牙在封神的时候,每一位神各得其位,当把所有的神位都封完以后,他发现自己却没有了神位,即便如此,他有管众神的神鞭,所以姜子牙一下子跳到殿顶,被称为“塑塔神”,也就是在房子上塑塔位,是神上之神,是管理众神的神仙。其门上有幅楹联:“师兄莫要心寒,苦心万古流传”,背面同样有一幅楹联:“三星旺北斗,十星造祚功”。两边分别是凤踩牡丹、龙戏莲花、龙凤呈祥,再两边为登天龙和游龙,登天龙的爪子朝上,是等级最高的龙。南北两侧殿脊上是两组不同风格的雕饰物,中间为狮子驮宝瓶,两边为鸽子与鹤。狮子驮宝瓶为招财进宝之意,鸽子意为传递佳音的使者,鹤为益寿延年之意。屋脊上雕饰物的意思是“凤踩牡丹龙戏莲、龙登宝殿臣举贤、国运亨通、财宝永进、佳音常传、江山永固”。北侧殿的殿角上是龙之三子嘲讽,它平生好险,一般在殿角最险处,南侧殿的殿角上是龙的九子嗤吻,他平生好吞。关于屋脊上的雕饰物,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道霞2002年来李家龙宫时经过专门研究和考证后指出,此类砖雕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朝代最为有名,一个是秦朝,一个是北宋,李家龙宫的砖雕出自北宋。砖雕的工艺分为两种,一种是镂空,另一种为浮雕。镂空的工艺复杂,浮雕的工艺简单,龙宫的砖雕属于镂空砖雕,材质优良,工艺精美,经千年岁月的洗礼仍未变形,完好如初,且正面和背面的造型不同,比如正面看是狮子驮宝瓶,而背面为暗八仙,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考古价值。
(一)玄元宫
玄元宫亦称老子殿或主殿。
主殿悬挂“追本溯源”匾额,是唐太宗李世民诏令高士濂、韦挺、岑文本、令狐德棻等四位大臣编修《氏族志》,历六年多时间编成,把全国姓氏分为九等,其中李姓为第一等甲。唐太宗李世民在《氏族志》中御笔“追本溯源”四个大字,意为木有本,水有源。“追本溯源”的写法运用了书法中的缺笔、共笔和加笔,缺笔就是“追”字上面少了一撇,共笔就是“溯”字三点水上面的一点和右面共享一点,加笔就是李世民的“民”字多加了一撇,下面多一撇就像个本字,意思是济世安民、以民为本。咱们看到的这幅抱柱联“道德著名经尼山问礼关尹从风神圣英灵冠万古,云礽传世泽将相接踪王侯继起蒸赏奉祀永千年。”上联意为老子著《道德经》八十一章五千言,孔子曾向老子问道问礼,老子见周朝衰落,遂骑青牛出函谷关西行,关令尹喜设弟子之礼(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迎接并与老子一同西去,莫知所终,英名流芳千古;下联是李氏先祖先贤的福荫延及子孙,陇西李氏为将相王侯者,人数颇多,历史上称帝者58人,为相者138人,为将者不胜枚举。“蒸”为春祭,即农历二月十五日,是老子李耳的诞辰日,“赏”为秋祭,即农历八月十五日,是得姓始祖李利贞的诞辰日。提醒后人不要忘记于每年春秋两季进行祭祀。这幅巨匾“李家龙宫”是由原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原甘肃陇西李氏文化研究总会会长李子奇题写的。靠门的抱柱联内容是:皋圣佐尧为理官制刑律立法统并彰五教,老子仕周任柱史演道德著经论传播全球。是由现任甘肃陇西李氏文化研究总会会长李天昌撰写的。主要讲了两个人,上联指李姓血缘始祖皋陶公,他制定了刑律法统,即墨(刺面)、劓(割鼻)、剕(剁足)、宫(阉刑)和大辟(杀头)等五种刑罚。量刑定罚,赏罚分明,并用我国古代的传统道德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教来启迪教育后人,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重。下联指老子李耳著《道德经》传播全球,流芳百世。廊檐下关于老子的九幅棋盘彩画,从右往左依次是:“伯阳故里”、“谥号老聃”、“守藏室史”、“礼答尼山”、“函谷迎宾”、“关尹从风”、“深谷牧牛”、“终南授徒”、“著《道德经》”,讲了老子李耳的一生。主殿内供奉的是老子李耳的圣像,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是春秋时期人,李氏第九代孙。老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著有《道德经》被道家学派奉为经典。《道德经》铸五千真言,融三才妙道,总结了天、地、人三界的根本规律,成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瑰宝。
老子李耳自汉代以来被道教尊为教主,奉为太上老君,到唐、宋两代更有皇帝为老子赐封尊号。公元619年,即唐代武德二年,李渊敕楼观令,建老君殿、天尊堂等,并亲自拜谒老君洞,还给改了观名,叫宗圣楼。《唐大诏令集》卷八三《贞观四年二月大赦诏》曰:“平定突厥,斯皆上玄降佑,清庙威灵。岂肤虚薄,所能致此。”他把取胜颉立归之于“上玄”与“清庙”。意思是天皇和先祖老子李耳的作用。唐太宗在战马倥偬的岁月中,《道德经》一书不离左右,熟读《道德经》,并将《道德经》的辩证法思想灵活运用在军事上,如“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等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巧妙地运用这个以退为进的军事辩证思想打败突厥,表现了他娴熟的指挥才能。唐太宗在贞观十一年二月的诏书中也明言:“唐之出于老子”。“朕之本系,起自柱下。”“柱下”,即柱下史,老子曾为周朝柱下史。同年七月,他“修老君庙于亳州,宣尼庙于衮州,各给二十户享祀”(《旧唐书·太宗本纪》)。唐高宗李治干封元年(666年)发出诏令,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为其建造祠堂和宗庙。这是老子首次被冠以皇帝之名。设置官吏管理,老子之父号曰“先天太上皇”,母益寿氏曰“先天太后”。上元元年(公元674年),规定王公百官都要学习《道德经》,并把它列为科举考试内容。唐玄宗李隆基天宝二年(743年)又加上大圣祖三字于玄元皇帝前成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天宝八年(749年)又加尊号“圣祖大道金阙玄元皇帝”。唐玄宗不仅自己每天晚上都要礼拜老子,还让人绘制老子像颁发全国道观供奉,并命士庶家收藏老子《道德经》一本,并为《道德经》作注。北宋真宗赵恒于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又尊封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殿内右面的壁画是理徵因商纣王迷恋酒色,不理朝政,便多次直言进谏而招来杀身之祸,理徵的妻子陈国契和氏携幼子利贞由将军护送出逃的景象;左面的是理利贞和母亲为躲避纣王追杀,一路食木子维生保全性命逃难到故里陇西,遂改“理”姓为“李”姓。后人称利贞公为李氏得姓始祖。
(二)李崇殿
李崇殿也叫陇西堂。殿内供奉着陇西房始祖李崇的圣像。
堂号,即祠堂名号,用以区别各家族或同家族中不同支派的标识。主要有两种类型,即有姓氏特征与无姓氏特征。有姓氏特征的以郡望为主,兼及本姓氏或家族先人的道德情操、功名科第、嘉言懿行;无姓氏特征的则取材于吉利、祥瑞之语。
1992年,应海内外李氏族人寻根祭祖的强烈愿望,因当时李家龙宫被南安初中占用,就在县城西南一公里处的仁寿山公园修建了“陇西堂”。2002年,陇西县旅游局领导班子倡导集资维修,对龙宫遗存的11座土木古建筑进行了恢复原貌的维修,同时恢复了“陇西堂”。这块“陇西堂”匾额由唐代大书法家、书中仙手李邕所书,字体遒劲凝重、飘逸潇洒。廊檐下的九幅棋盘彩画介绍了血缘始祖、得姓始祖和有关房系的始祖从右往左分别是:皋陶,字庭坚,为尧时大理官,舜时明五刑,弼五教,为高阳氏八才子,其系虞、夏、商、周二十六世为大理官,为李氏血源始祖;利贞公,李氏得姓始祖,商纣时因避难食木子为生,改理为李;李崇,陇西房始祖,秦时为陇西郡守,封南郑公;李玑,赵郡房始祖,字伯衡,拜秦国太傅;李纲,武阳房始祖,宜州刺史;李雍,丹阳房始祖,晋朝东莞太守;李翻,姑藏房始祖,东晋为祁连、酒泉、晋昌三郡太守;李茂,敦煌房始祖,北魏孝文帝时为光禄大夫;李火德,入闽始祖,福建宁化县儒学教谕,其后裔遍布东南亚各国,祖德流芳。两面看墙上的内容与历史上的“陇西八景”有关。南面看墙壁画是“桃花晚照”,是指陇西县三台乔家门村附近,当地红山脚下一片桃林,至今犹存。乡贤曲之正在题乔家门祖师庙楹联中有:“翠屏千古撑,观世间水抱山环,谁谓作洞天福地;桃花四时艳,听谷口鹿鸣鸟语,果然是佛国他乡”,对“桃花晚照”作了生动的描述。北面看墙上是“五台古刹”,指距县城九十里的马鹿山,即莲峰山。20世纪50年代初,庙宇尚存,石洞内佛像庄严,五峰古柏参天,有大山、八角楼、卧佛洞、石家庵、皇洞、老君山等名胜,可惜“文化大革命”期间迭遭破坏,仅存古洞,残垣断壁,供人凭吊而已。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五台古刹再建庙宇,重塑像身,如今钟声悠扬,为旅游胜地。此外还有“石门夜月”、“首阳旧县”、“碧岩珠帘”、“翠屏晴岚”、“洛浦荷盖”、“渭水秋波”等六景已成为历史了。堂内供奉着陇西房始祖李崇的圣像,李崇是秦国大司空李昙的长子。李崇担任陇西第一任郡守,传说爱戴百姓,大力发展农业,边疆和谐,百姓殷实富足。陇西李氏李信、李斯、李昙等自此建功立业,其声誉经久不衰,根深叶茂。《旧唐书·裴寂传》载:“李氏昔在陇西,富有龟玉。降及祖祢,姻娅帝王。”清楚地说明了李氏家族是关陇贵族集团。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李姓占全国人口的8.8%,加上港、澳、台的李姓同胞和海外的李氏侨胞,李姓人口总数超过1亿3000万,目前是世界第一大姓。
(三)祖师殿
祖师殿也叫李琼殿,亦称吕洞宾殿。
殿前悬挂的“道法自然”匾额,是原国家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于1994年中秋题写。前面的这幅抱柱联“肇基趾于陇西唐宋元明世推望族,溯渊源于柱史帝王师相代有伟人。”意思是李氏族人发祥、发展、显赫于陇西,世代被推崇为名门望族,追本溯源,李氏先祖是老子李耳,李氏后裔是帝王将相者不胜枚举,英贤辈出,代有伟人。左面的彩色壁画是明代修建的龙宫原貌图,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李家龙宫,也称北极宫;右面的壁画是唐朝修建李家龙宫的场景图。廊沿下的九幅棋盘彩画描述了吕洞宾不凡的人生阅历,从右往左依次是:京兆故居、李琼书斋,懿宗咸通、进士及第,授官治邑、以德化人,黄巢反唐、追歼宗室,弃官避祸、隐居嵓山,火龙赠剑、天道真传,后遇钟离、暮谒道侣,谈经论法、竟得真谛,自号洞宾、云游济世。吕洞宾,姓李,名琼,字伯玉,祖籍陇西,唐德宗贞元十四年四月十日诞生,在唐武宗会昌年间,两举进士落第,至懿宗咸通二年,64岁时始登第,授官治邑,以德化人。唐僖宗干符三年,黄巢造反,大杀唐室,李琼甚恐,弃四子携妻流寓于永乐地方,卜筑于仙洞,更姓曰吕,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嵓,时处洞中,因声其字洞宾,号纯阳子,遂游十州,历尽天下,后遇钟离老祖,暮谒道侣,日夜相随,谈经论法,后竟传大道真诀。李琼既得大道真诀,又遇火龙真人,上阳帝君赠送宝剑,并授天遁剑法,于是度人度世,极救众生脱离苦海,终于功成德满,白日飞升,两归仙信,登上大罗之天。相传吕洞宾向王母娘娘祝寿时,王母问吕洞宾的身世,自述曰:我本系唐朝宗室,姓李名琼,字伯玉,同金氏结婚后,养了四个孩子,生活得很美满。我长得眉俊、目阔、鼻耸、面修阔、鬓茂而疏,没有多少武士的外貌,倒真像个读书人的样子。我的山(耳)根有一颗痣是克妻的,太阳穴上也有一颗痣这是克儿子的。我能遇仙得仙,不是凡俗之辈可比。我五十岁时才能写出好文章,才开始登第做官。不久,黄巢兵起,国遭灾难,家逢不幸,我只好抛弃四个孩子,携妻金氏选一个山洞住下。我为什么改姓为吕呢?因为,当时四个孩子都没有了,一家只剩下我和妻子两口人,所以两口合为吕,改成此姓。我们住在山下,故名叫嵓;我们常在洞中,是石洞中的客人,故号洞宾,后来妻子死了,只剩下我一个男人,故又号纯阳子。
千百年来,吕洞宾始终不渝地在认认真真地做两件事——治病、度人。也可以说是在做同一件事——治病,既治身体上的疾病,又治心理上的疾病。由于他多才多艺,也由于他既有酒仙、剑仙的美誉,又有色仙、风流道士等“雅誉”,使他成了一个充满人情味儿的神仙,且因此而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在中国老百姓所信仰的神灵中,与老百姓的距离最近的有三个:一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二是愿度尽天下众生的吕洞宾;三是生前便以“忠义无双士”著称的关公(关云长)。吕洞宾之所以被老百姓公认为是与他们距离最近的三位神灵之一,之所以能够被老百姓尊为“愿力宏大”的“三圣之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离经叛道的反叛精神。吕洞宾的所谓反叛主要表现在吸取佛教和儒教的精华以修正道教的缺陷,弥补道教的不足。专门祭祀吕洞宾的吕祖庙、吕祖祠遍布全国各地。在其他庙宇中设吕祖殿或吕祖阁的也不少。尽管吕祖庙成千上万但名气最大的当属山西芮城境内的永乐宫。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在山西芮城城北三公里的龙泉村东侧,吕洞宾成仙后,乡亲们将其故居改为吕公祠。
吕洞宾几乎每做一件事都为后人留下了可供学用、可供借鉴的东西。养气时,他将内丹修炼的整个过程,内景效验等,用20句话,100个字总结出来刻石立碑。这就是历史上道教经文中著名的《吕祖百字碑》:
养气忘年守,降心为不为。云静如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在,性化气自回。
气顺丹自结,壶中配离坎。阴阳生反复,普化一雷生。
白云朝顶上,甘露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除了《吕祖百字碑》外,还有另一种《吕仙翁百字碑》。这个碑现在仍然放在吕洞宾的第二故乡山西省芮城县永乐庙内,讲的是处世为人之理:
本性好清静,保养心猿定。酒不可曾喝,色欲已罢尽。
财又我不贪,气又我不竟。见者如不见,听者如不听。
莫管他人非,只寻自己病。官中不系名,私下凭言行。
遇有不轻狂,如无守本分。不在人壳中,免却心头闷。
和光且同尘,但把俗情混。因甚不争名,曾共高人论。
关于修建李家龙宫还有一段美妙的传说:
相传,一高僧奉唐太宗之命云游陇西,查访真龙落脉之地。一日,当西行至襄武县(今陇西县境内)妙娥山村时,暮色苍茫中突见西方天际金光万道,王气凝聚,巨龙腾跃,从天而降。高僧神情激动,遂踏夜幕疾步查访,果见巨龙飞落陇西城北李家坡前,待烟消云散之后,耸立一参天古柏,昂首曲身,形如真龙,虬枝翠叶,灼灼放彩。僧即绘图描影,飞报天子,太宗龙颜大喜,御笔亲书“李家龙宫”,钦准陇西郡太守动工兴建“李家龙宫”,经数千能工巧匠三年零三月苦心营建,殿堂林立,巍峨宏大的李家龙宫竣工落成。主祭殿高悬“陇西堂"金匾,殿内供奉唐高祖李渊的画像牌位、李氏始祖利贞、先祖李耳伯阳二公之神位。李世民率李氏达官显贵重臣良将前来祭祀先祖,陇西古城可谓风光无限。
(四)经殿
经殿里可看到十三块花岗岩大理石刻的老子李耳《道德经》八十一章五千言,是由原甘肃省委书记、甘肃陇西李氏文化研究总会第一任会长李子奇策划,原甘肃省政协副主席、甘肃陇西李氏文化研究总会顾问韩正卿书,曾士宝镌刻,县旅游局制作的。老子所著《道德经》博大精深,概括了天、地、人三界的基本规律,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文献。孔子称颂老子为“龙”;庄子赞叹老子是“古之博大真人”;英国人李约瑟博士认为《老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大树之根;胡适先生说:“老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家,而且是文化的开创者”;1994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参观泉州清源山老子石雕像时说:“要多宣传老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要把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整理好,宣传好。”西欧有人曾经说过,世界上的哲学都是用德文写的。有了老子,我们可以说一句,处于峰巅上的那种哲学,是用中文写的。
“道,可道,非常道。”是《道德经》开篇的话。它的意思是说:如果道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话,那么它就不是永恒的道。
《道德经》中的“道”,被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根本规律,成了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道”字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共出现过七十四次,有十七章对道作过重要表述。老子说“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意思是说: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它先于天地的产生而存在。无声又无形,它永远不依靠外在的力量而不停地循环运行。它是天下万物的本原。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把它叫做“道”,勉强地再给它起名叫做“大”。而“大”成为消逝,消逝又成为旷远,旷远又返回到本原。
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生成万物的最基本的力量,是万物的总根源。当万物生成之后,“道”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本而蕴涵于万物之中,它是普遍存在的,无间不入,无所不包;但它又不同于可感知的事物,它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的,因而它无法用感觉器官来感受,也无法用普通的语词来表述的。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接着说“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并不是故弄玄虚,而是概括了世界的统一性。他认为,世界统一于道。
对于“道”这个哲学概念,老子虽说“不可道”,但他还是通过比喻等手段,作了一番描述,由于历史和认识的局限,他无法再进一步阐述“道”,从而也给后人留下了在这个领域里驰骋的余地。范蠡、齐国的稷下学派、庄子、韩非和战国时的儒家(以《易传》作者为代表)等,都从各个方面对“道”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探讨。
对于“道”究竟是精神本体,还是混沌未分状态的宇宙统一体,人们至今还有种种不停的看法,但是,“道”这个哲学概念如同古希腊哲学中的逻格斯一样,它说明人类开始有了一个初步的、然而是深刻的对世界图景的认识,标志着人类的抽象思维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老子这句话是说,至高的形象是看不见的,至大的声音是听不到的。这话到底有什么含义呢?
老子哲学的中心思想是“道”。“道”是无形无象,不可名状的本体,但就是这无形无象的“道”,产生了宇宙万物。这也就是说,在无形的“道”中,包含着无穷的有形的万事万物。“道”就像大自然那样,并没有有意识地要追求什么,达到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表达了一切,成就了一切。反过来说,人不能凭感官去认识“道”,只能感觉到万事万物,但是在感觉万事万物的过程之中,人也就“悟”到了“道”。“道”就在万事万物中间,它没有离开万事万物独立存在着。“道”就是万事万物,“道”又不是万事万物;“道”可以看见听到又不可以看见听到;“道”是属于感觉范围而又超出于感觉的东西。老子就是用“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老子是在讲道,同时又几乎是在讲审美、讲艺术。
不管古典派、现代派,图画离不开颜色、线条,音乐离不开音符、旋律;但是,图画和音乐的真正的美,又不仅仅是颜色、线条、音符、旋律,而是由他们构成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产生于颜色、线条、音符、旋律,但又超越了它们。人们的感官只能看到颜色、线条和听到音符、旋律,不过,这不是最终目的,只有通过眼看和耳听,用心去感悟到那种境界,这才叫领悟到美。如果一个人只是停留在颜色、线条、音符、旋律上面,不能感悟到那种境界,他也就没有享受到美,没有进入到审美过程。审美观照必须对于形象的观照进到对于精神的观照。
诗歌也是这样,当你念到“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的时候,难道不是通过精神观照看到了一个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美而自由的境界吗?
庄子进一步提出一系列命题,完成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显示了一种重要的美学特征:那就是不仅仅从对象上去考察美,而且从对象与主体之间所构成的某些境界上去考察美,并且追求着一种超出有限的狭隘现实范围的广阔的美。在中国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意境”说,就发端于此。
我们再来欣赏几句老子的名言佳句吧。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意思是:大丈夫处世要忠厚,不要轻薄;做人要踏实,不要浮华。这句话指出做人处世要忠厚老成,踏踏实实,对待别人要宽容厚道,以诚相待;要对自身严格要求,做事认真踏实,言谈举止谦虚稳重。老子所提到的做人要忠厚诚实,做事应认真踏实,言行表现谦虚稳重,都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做人应该具有的品质和美德。
“自古至今,未有全其行者也,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意思是:自古至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所以不能对人求全责备。老子指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会有缺点和错误,所以说对人应该从实际出发,不要苛求。实际情况也是这样,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和事物,任何人都有缺点和不足的地方。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做人都不能因此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应该不断地完善自身,努力使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知识才能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这样就能够为社会做出更有益的事情。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意思是:重是轻的根本,静是躁的主宰;轻举妄动便失去了立身的根本,躁动多欲便丧失了观察事物的主宰。老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揭示了动静轻重对立关系的思想家,动与静也是事物相互依存的两种状态,它们是对立而统一的,所谓的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这句话重要的是强调做事情要稳重踏实,严肃认真,不可随随便便或轻举妄动;而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态度,不可浮躁和盲动。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思是:最正直的人好像很软弱,最灵巧的人表现得好像很笨拙,真正的雄辩家好像不善于讲话似的。这句话指出不能从表面上看人和事物,应该看实质,例如最正直无私的人,常常表现得谦虚忍让,而不是显得刚强;具有高超技能的人,不会自我炫耀;真正的理论家,并不是夸夸其谈的。这些说明了他们都是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行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所以才会有这样含蓄不露与超凡脱俗的表现。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传统民族文化。这些警句格言已经渗透到中国人民的身心与灵魂深处,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老子作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以及流经几千年以来形成的老庄学说,可以说是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影响永不泯灭。
(五)九龙殿
九龙殿又称李世民殿。
原唐建李家龙宫的屋脊上共安放着一千八百九十九条雕龙,群龙聚首,气象万千,代表十八子李的根深叶茂。
九龙殿的屋脊上前前后后共安放了九条雕龙,栩栩如生,巧夺天工。主脊上有五条龙,正中是龙体九曲的一条盘龙,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其余的四条“游龙”,意为“龙游四海,四海升平”;两坡屋脊上有四条“飞龙”,取意“龙行天下,国泰民安”。九条龙和中间主脊上的五条龙即是“九五至尊”之意。也就是这座殿内供奉的一定是位皇帝——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何谓“九五至尊”:中国古代皇帝为“九五至尊”,其典故出于《易经·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后来,人们就据此而以“九五至尊”来称皇帝了。九是个位数字中最大的,所以古人特别爱好代表最大最多的九,如称天之高为九天,形容器物之美为九华,皇帝周围要设九卿等。五是一至九数列的中数,古人讲究中庸之道,所以对这个中数也就有所偏爱。故皇宫要设五门,称人博学为学富五车,对人表示感谢说铭感五内,把人与人的关系称为五伦等。故把九五说成是“飞龙在天”,符合圣人有道,飞腾而居天位,皇帝也就“德备天下”了,这就是皇帝被称为“九五至尊”的典故了。殿脊上的砖雕是天上之龙,殿中则是人中之龙,即人们常说的苍龙在天,人龙在地。如果大家细看的话,可以看到前坡屋脊龙尾上有一个似猴非猴的雕饰物,它即为十兽之一的引什,一般在龙尾,也叫压尾兽。这些龙雕充分说明了李家龙宫的地位。
我们再看这幅抱柱联:犹龙道德称先圣,倚马文章启后人。上联指老子(犹龙,代指老子)著《道德经》八十一章五千言,被人们称为圣人。下联指唐代大诗人李白,他遍游祖国的名山大川,才思敏捷,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文佳作启迪着后人。这两位是李氏的佼佼者,称得上杰出人才。再加上殿内供奉的李世民,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三位杰出代表人物。
再看这九幅棋盘彩画:李广,西汉名将。多次参加反击匈奴掠攻的战争,以勇敢善战而著称,任北平太守,称飞将军,有射石没镞之功,有诗为证:“风劲角弓鸣,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李虎,名克权,霸四世兵权,衰归北朝,西魏为将有功,封为陇西公,娶周氏为驸马,是唐高祖李渊的爷爷;李渊,唐开国之主,字叔德,初仕陵袭爵,唐国公。与爱子世民在山西太原起兵,西取长安,代隋即位,国号唐。平定群雄,统一国内,谥号唐高祖;李世民,即唐太宗,高祖次子。聪明英武,兼通文学,隋末与高祖起兵,平定四方,代隋而取天下,高祖崩即帝位;李白,唐代大诗人,少年即显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二十五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玄宗时应诏赴守供奉翰林,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藐视权贵,曾留下了“力士脱靴,贵妃研墨”的典故;李朝威,唐代著名传奇小说家,著有《柳毅传》、《柳参军传》等多部传奇小说,县文化广场“龙女牧羊”的汉白玉雕像就是根据《柳毅传》的传奇情节创作的;李公佐,登进士,唐代著名传奇小说家,任江南西道节度使,著有《南柯太守传》等;李复言,唐代著名传奇小说家、诗人,贞元十六年登进士,任安徽寿州刺史,著有《续弦怪录》等传奇小说。李朝威、李公佐、李复言被尊称为“陇西文学三李”;李贺,唐代大诗人,家世早已衰落,生活困顿,以写诗为业。他的诗新颖奇幽,神奇诡异,被称为“诗鬼”,其作品收入《昌谷集》。
殿内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圣像。唐太宗姓李,讳世民,因为死后庙号“太宗”,谥曰“文皇帝”,所以史书上通常称“唐太宗”,有时也叫做“文皇帝”。公元599年1月23日李世民出生于陇西,此时父亲李渊任陇西郡守。至于为什么取名“世民”呢?据说四岁那年,有个看相的书生说他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但是,“世民”的名字,无论是谁起的,确实有“济世安民”的寓意。隋朝末期,陇西成纪人李渊父子在山西太原起兵,逐鹿九州,一统天下,统一中原后,李渊封李世民为“陇西郡王”,以表示对故土的关切。李世民登基后,编修大唐《氏族志》,封李姓为国姓,李氏子弟被分封到神州各地,“陇西堂”从此遍布四海,于是出现了“天下李氏出陇西”、“故言李者必称陇西”之说。陇西李氏重臣良将、高公巨卿、名士贤流、代有英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重彩浓墨的一笔。李氏族人在中国历史上称帝者有58位,统治时间长达1142年。唐太子李公蕴建立的安南国(今越南)李氏王朝,统治者有8位,统治时间长达216年。由辽东迁往朝鲜的李氏后裔李成桂建立的朝鲜李氏王朝,统治者27位,统治时间为519年。公元627年到649年,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三年,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都得到很大发展,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史学家们把这一段历史时期誉为“贞观之治”。贞观是李世民的年号,这个年号,来自《周易·系辞》,“贞”的意思是正,“观”是给人看,所以示人以正,应该是贞观的基本含义。通俗地讲,贞观的意思是正大光明。贞观时期的中国,虽然不是尽善尽美,但在中国历史上,贞观时代是唯一的。这段时间虽然不长,地位却极其重要。贞观时代不仅创造了君主时代最文明的政治环境和最和谐的君臣关系,还奠定了唐朝三百年的制度基业,贞观时代不仅是中华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也是中华民族心中的一块圣地,一方净土。唐太宗君臣创造了一个历史的政治奇迹,以后的历朝历代,常把“贞观之治”作为帝王学习的典范。在帝国体制下,唐太宗还创造了一个历史的高度,在人们的思想深处始终难以逾越。伟大的时代,自有伟大的精神和智慧,即便相隔千年,依然照耀今天。
唐代不少著名诗人在自己的诗篇里,吐露了对唐太宗的仰慕之情。杜甫曾多次到昭陵访古,写下了一些诗篇,其中:“草昧英雄起,讴歌历数归。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翼亮贞文德,丕承戢武威。圣图天广大,宗祀日光辉。”这里描绘出唐太宗的英伟形象,讴歌了他在创建唐王朝中的业绩。杜甫的长诗《北征》,反映了安史之乱后的社会残破景象,引起了诗人对贞观盛世的向往:“辉煌太宗业,树立甚宏大。”白居易作《新乐府》歌颂唐太宗:“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总之,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人物之一。贞观时期是封建社会中有名的盛世,也是我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他的言行事迹与文治武功,至今仍然引人瞩目。
右边壁画是陇西人李渊父子率领十万关陇军在山西太原起兵,逐鹿九州,所向披靡,一统中原,匡定天下的征战场面。
左面是陇西李氏走向长安,建立了大唐王朝,经济发达、社会安定、政通人和、物阜民殷,出现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统治时间长达290年。这幅壁画反映了唐朝都城长安的雄伟建筑和昌盛景象。
(六)李贺墓碑
李贺(791—817年),字长吉,唐宗室之后,七岁能辞章,为韩愈、皇甫谧所赏识,被誉为“东京才子”、“文章巨公”。曾官奉礼郎,为避家讳不应科举。是唐朝中期一位有特殊成就的诗人,被誉为“诗鬼”,他是一位多才而短命的诗人,仅仅活了二十七岁,著有《陇西李长吉诗集》,给后世留下了二百四十一首诗歌。据传,李贺自幼聪明好学,七岁时就会吟诗作赋,当时大文豪韩愈和皇甫谧都不相信,有一天,韩、黄二人相约骑马来到李贺家,李贺的父亲唤出儿子当面笔试,七岁的李贺很快写出一首《高轩过》的诗来,二人看了大为吃惊,赞叹不已。韩愈把李贺抱到马上,带回自己家中去玩。从此,李贺的名声越来越大,远近闻名。但他遭遇坎坷,而又呕心沥血地吟诗作赋,严重地损害了身心健康,在二十七岁时英年早逝。李贺死后葬于陇西昌谷(今甘肃陇西县昌谷乡昌谷村梁家坪),俗称“学仕坟”。《巩昌府志》记载:“仁寿在南一里,其山系秦岭支脉,逶迤千余里,至郡之阳而止。右有悬泉,如匹练,今无矣。其上有文昌阁、魁星楼,其背有李贺墓。”20世纪70年代兴修农田水利时坟丘被毁,李贺墓碑后被移至李家龙宫保存。碑名《重勒李长吉昌谷里碑》,碑身高六尺,宽二尺四寸。正面碑文分上下两部,上部为大字碑文“唐才子李长吉昌谷里”九个字,笠排三字。下部是小字碑文,写李贺神道碑已倾圯,以表先达遗址云云。此碑勒立于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碑文为时任陇西知县李师唐所撰。
据乾隆《陇西县志》载:“李贺南园在城南十里,唐李贺之园,见贺诗,今废。”李贺南园遗址在今巩昌镇袁家湾。乾隆初年地名虽废,但民国实行保甲制时,将辖袁家湾在内的昌谷村仍名为“南园保”,可见遗迹犹存。
(七)家谱
家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教制度和地方史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着重要价值,而且对当前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复兴中华民族有着重要的作用。毛泽东主席曾说过:“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发展的规律,也可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纂修家谱,所谓“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如果说国家编正史、地县纂方志、宗族修家谱构成中国社会历史文化三大支柱的话,那么就其数量之多,历时之久,在民间影响之广而言,又当首推家谱。家谱,或曰族谱,系对诸如家乘、家牒、宗谱、世谱、支谱、房谱等的泛称。族谱作为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是同宗共祖的血亲团体以特殊形式记载本家族世系和人物事迹的图书,内容包括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世系图录、人物事迹、风土人情等。
我国家谱由来悠远,溯其端绪,几乎与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同时。在我国最早的甲骨文、金文中,就已出现某些家族世系的零星记载,这实际是家谱的雏形。周代有大宗小宗之法,又有小史之官,专掌辨世系、定昭穆之职。成书于周代的《世本》,记录了黄帝迄春秋诸侯大夫的氏姓、世系、迁居、名号,被学术界公认为是中国家谱的开山之作。《大戴礼记·帝系》篇则逐支记载了传说时代黄帝族的世系。这一切表明,我国家谱的起源可上溯到先秦时代。之后,随着时代的推移,家谱的社会功能和编纂方式屡经变化,其记载的内容和编纂体例日臻丰富完备。根据家谱传承、记载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结绳家谱、口述家谱、甲骨家谱、青铜家谱、石碑家谱和口述家谱等等。
中国家谱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数量可观。据有关资料记载,目前公藏一九四九年前编印的家谱原件,上海约一万五千多种,北京约八千余种,东南沿海各省收藏均超过千余种。就在国外也有收藏中国家谱的,如日本的东洋文库、日本国会图书馆、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就收藏有中国家谱一千七百多种,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收藏有中国家谱约两千余种。此外,还有大量散落在民间的家谱,据江西研究家谱的学者估计,仅江西一省民间收藏的家谱就超过四万种,可见民间私藏的家谱数量极为可观。现存的家谱资料,是中华民族巨大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绵亘数千年的修谱活动,贯穿于整个中国社会。汉朝,命官以贤,诏爵以功,谱牒之作不绝如缕。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势力极度膨胀,选用官僚实行九品中正制,官之升降,不考人才优劣,只辨姓氏高下,“有司选举,必稽谱牒”,人们争以门第相高,修谱之风极为盛行。唐朝初年,为了打击旧有门阀势力,提高李氏皇族的社会地位,唐太宗李世民组织力量编纂《氏族志》,计293姓,1651家,分成九等,李氏一等,外戚二等,原来显赫的家族列为三等。武则天时重修改名为《姓氏录》,将武姓列为一等,再一次打击了旧时的士族势力。唐中期以后,士庶合流,出现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景象。门第的隆替和民族的大融合,刺激了谱事,“唐人重世族,故谱牒家有之”。同时私家修谱开始在士大夫中间流行。宋代是中国家谱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由于赵宋凭才学取士、不矜门胄,家谱的功能从以往“别选举、定婚姻、明贵贱”的社会政治功能转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伦理道德教化功能,编纂方式也由官府修谱发展为私家修谱。著名学者欧阳修、苏洵分修《欧阳氏谱图》、《苏氏族谱》,总结前人修谱例则,另创谱法,或直书,或横缀,人称欧苏体,最为后人推崇,从而奠定了后世修谱的基本体制格局。明清两朝,在皇家统治者的提倡和鼓励下,私家修谱蔚然成风。这个时期,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苏、浙、皖、赣等地区,几乎姓姓修谱,族族有谱,而且一修再修,赓续不断,到民国初年,有些家谱己续修过二十余次。不惟汉族如此,其他少数民族亦纷纷效法,修谱几乎成了中华民族全民性的一项文化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人纷纷回国省亲,寻根问祖,于是,在一些农村,在沿海地区,有人名正言顺、大张旗鼓地修坟、祭祖、续修家谱。进入20世纪90年代,续修、新修家谱之风开始普及和盛行。很多家谱仿照正史、方志的纂修方法,体制日趋完备,内容更加丰满。由上可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家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成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建立和谐社会、增强家族团结的工具,它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
中国土地广袤辽阔,民族繁衍人口众多,文化底蕴深沉丰厚,其中传统家谱文化更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宝藏。它延续古今,传播中外,其时空的博大精深,居世界前列,可以说,这是我们祖传民族文化的根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家谱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有的散落民间,未登大雅之堂,不被重视,犹如荒径野草,任其自生自灭,整理、保存、开发与研究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又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很多人认为家谱是宣扬封建宗法思想的糟粕而将之打入禁区。也有些人思想片面,以偏概全,因个别家庭、个别人的个别缘故,因部分家谱质量低劣,难免精糟杂糅,良莠并蓄,结果被人们不作拣择,不加分析,统统当作垃圾毒草加以无情打杀、扫荡,一概视作无用之物。毋庸讳言,根植于中国宗法社会之上的家谱有着许多封建迷信的思想。任何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是十分完美的,都有其精华与糟粕,而任何民族在向前发展的时候,都离不开、也不可能摆脱传统文化的根基。我们认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都是不科学的。被宣布废除的封建宗族制度、婚姻家庭制度、古老的家谱是个什么样子?为什么要废弃它?我们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透视和分析,并给予回答。总之,家谱文化的命运堪喜堪忧,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传统家谱文化,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只有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只要看清了传统家谱文化的真实面貌,知道了纂修家谱的真实目的,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帮助我们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崇宗敬祖、尊老爱幼的思想和观念,继承和弘扬传统家谱文化。总之,开发家谱有四个方面的价值:首先是文物价值,其次是资料价值,再次是教化功能,最后是寻根价值。
周恩来总理说过:“一个爱祖国的人,没有一个不爱家的。我经常想家、想家乡。爱家、爱家乡是爱国的起点。了解家情、乡情是懂得国情的开始,只有了解乡情,懂得国情的人,才能真正热爱祖国。”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成员的后方。家庭、氏姓、乡镇、地县由小到大组合为国家、世界,家庭和睦团结,国家稳定繁荣,世界和平发展。大凡世界,千姿百态,世间发生的每一件大事要记载;同理,祖先在漫长的人类繁衍里程中,在不同的社会发展历史时期,不屈不挠,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建了我们的家庭,也有光辉照耀后代的一页。盛世修谱,我们国家优越的社会制度,政治民主、男女平等、家庭团结,为我们纂修家谱创造了基础和条件。我们的家族源远流长,原籍在哪里?老家还有什么人?乘着老一辈族人健在的时候,纂修一部好的家谱,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有宗可寻,有亲能认,这是十分必要的。
李家龙宫目前收藏着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4个省市的800部族谱,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姓氏族谱的收藏中心。
我们从李氏源流版面上简要了解一下李氏世系:
李姓世系表分受姓前和受姓后两部分。在受姓前系表中,一世祖黄帝,二世祖昌意,传至七世皋陶公为尧大理官,秉公执法,断案如神,是李姓血缘始祖,下传至十世理徵公,商朝翼隶中吴伯,大理官,以官职“理”为姓。
接下来是李氏受姓后系表:一世祖李利贞(理徵之子,改“理”为“李”,李姓的得姓始祖),下传到十世李耳(道教始祖),传到十八世李昙生有四子:崇、辨、昭、玑,再下传到十九世李崇为陇西房始祖,下传到二十六世李广为汉朝飞将军,善骑射,匈奴闻之丧胆,数年不敢进犯,到了五十世为唐高祖李渊、五十一世唐太宗李世民共三十一世,其间三四百年,先后分衍了13房,它们是:范阳房、顿丘房、渤海房、申公房、丹阳房、安邑房、镇远将军房、平凉房、姑臧房、敦煌房、仆射房、绛郡房、武阳房。在繁多的陇西李氏支派中有四房最为兴盛,这就是武阳房、姑臧房、丹阳房、敦煌房,《新唐书》称其为“定著四房”。汉朝李氏随卫青、霍去病西征,留在武威和敦煌等地创立了姑臧房和敦煌房,建立了西凉国。无论是南迁、北迁、西迁还是东迁仍不忘自己的身世,始终以陇西作为自己的郡望,堂号是“陇西堂”,陇西即李姓,李姓即陇西,情切切、意深深。李氏下传到七十五世李珠公生有五个儿子:金、木、水、火、土,其中火德公的后代最兴盛,香港首富李嘉诚、新加坡资政李光耀都是火德公的后代。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先生的祖籍在福建上杭丰郎村,据《古野唐溪李氏族谱》记载,他是李氏入闽始祖李火德的第二十八代孙。再就是曾任国民党主席的李登辉,据其父李金龙说,他的祖籍与李光耀一样,同为福建上杭丰郎村,也是李火德的裔孙。清乾隆末年李登辉的六世祖李崇文迁台谋生,繁衍后世。李登辉反对一个中国,声称自己是台湾人,而非大陆人,不断否定大陆与台湾的这种关系,可事实绝非如此,1994年他为李家龙宫题写了“陇西堂”的匾额。在当“总统”之前,他是世界李氏宗亲总会的顾问。他出尔反尔,但抹不掉家谱承载的事实。
(八)黄芪王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名黄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李时珍释其名曰:“耆,长也,黄芪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明朝李中立《本草原始》称“耆者年高有德之称,耆者历年久而性不燥,此药性缓如之,故得以耆称”。现今将“耆”简写为“芪”,属我国著名大宗传统中药材,药性平和,具有“补气固表”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配伍或日常保健,以黄芪为原料生产的中药材,有蜜丸、水丸、胶囊、片剂、煎膏、酒制品等达200多种。近年来,又以黄芪开发出许多新药或保健品,畅销国内外。
陇西县是我国传统黄芪的地道产区,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南北朝以前,陇西就盛产黄芪,并且品质极佳,梁代药学家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称:“黄芪第一出陇西、洮阳(甘肃临潭)……次用黑水(四川北部黑水县)、宕昌县”。近年来,陇西县利用平川土地土层深厚、温差大、光照足、水肥条件好等优势,广种黄芪,比山上种植的生长周期缩短了3~5年,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黄芪是我国著名的常用滋补中药材,已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疗效显著,在国内外享有盛誉。2002年8月,在陇西县首阳镇挖出8株野生“黄芪王”,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一株直径8.5厘米,长2.45米,据当地农民估计,已有300多年的生长历史了。2003年,陇西县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这株野生“黄芪王”能够被完好无损地保存到现在并被珍藏到李家龙宫,完全归功于原县政府副县长、今县人大副主任吉焕的大力关照和支持。
(九)龙根
关于“龙”,《辞海》中解释: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角、须爪,能兴云做雨的神异动物,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
“龙”作为华夏民族的崇拜图腾,在民间盛传它是多种动物的集合体,分别是马头、龟眼、鹿茸(角)、蛇身、鱼鳞、虎腿、鹰爪等,我国民族众多,信仰各异,如白族崇拜白马神、傣族崇拜蛇神、藏族崇拜神鹰,东南沿海以渔业为主者信奉妈祖鱼神,以狩猎为主的林区崇拜老虎以及游牧民族的狼崇拜等等,而每个民族都能在龙身上找到本民族的崇拜图腾,因此,龙是民间多种信仰的集合体,同时也是华夏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象征,正所谓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殿内这一巨型古根龙,体长5.3米,高1.2米,重百余公斤,背部天然镶嵌一红色岩石,即根抱石,系日月天地之灵气,人文造化之精华于一身,很有名,其磅礴大气使观者无不生发夺尽神奇之感。1992年从陇西东南部风斗山中,因雷电击岩而面世,在此深山一农家历经五年之久日尘风雨洗礼。1997年10月,首届“陇西李氏文化旅游观光节”之际,被陇西县孙建军、刘军、黄树祥、毛克诚四人发现。并相继寻塑了含龙椅在内的八条“龙”根,始成九龙一脉体势,好像龙子龙孙同聚一堂,共享龙族天伦之乐。龙根的发现,先后被多家新闻媒体连续报道,曾引起巨大反响,一度吸引众多海内外各界人士前来参观,倍受青睐。诸多党、政、军领导及文化人纷纷题词、撰联,抒发激赏之情。2004年8月5日,原国家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到李家龙宫视察指导工作时说,他到包括东南亚在内的各国出访,见过很多根雕,但像如此完整大气的巨型古根龙实属罕见,是中华第一龙,是李家龙宫的镇宫之宝。原陇西县委书记牛兴民题词“神蛟奇出,龙宫生辉,威远洪钟声闻四达;陇西荣耀,木子还灵,仁寿情豪举世无双。”在龙宫修葺竣工之际,择于2004年4月4日吉时,巨龙由威远楼移至李家龙宫,圆就龙进龙宫的天人之愿。四壁配以气韵夺人的龙字书法,相映生辉,相谐成趣。
(十)南天门
南天门上的抱柱联是江苏省徐州市政协原副主席李鸿民先生书写,由江苏徐工集团的李超先生捐赠的。“陇脉绵绵瓜瓞维儒素,文人济济銮坡独风流。”意义是:上句言陇西世家一脉相传,下句指十一代孙李幡于康熙三十六年中状元,亦称状元府李。南天门上的砖雕是龙的九子嗤吻,传说龙的二子睚眦和九子嗤吻在争夺龙位时,比赛谁胜谁负,胜者继承龙位。嗤吻平生好吞,多大的东西它都能吞下,睚眦平生好杀,刀柄和剑柄上的兽头像就是它的遗像。嗤吻提出看谁吞东西最厉害,他首先就对准屋脊开始吞,正在吞脊时,龙之二子睚眦一剑刺在嗤吻的背上,嗤吻就这么死在了屋脊上。现在我们看到的屋脊上的嗤吻背部还有一把剑柄。
(十一)巩郡疆域图
从金朝到康熙400多年间,陇西是巩昌府的驻地,城市人口达13万之多,人民殷实富裕,它管辖5府27州,东至陕西陇县,东南至四川的巴中县、汉中界,西面到兰州市,东西长590里,南北宽1960里。
“陇西”得名很早,历史沿革久长,地域广狭多变,称谓古今不一,但“陇西”一直涵盖今天的陇西。它被当今世界第一大姓的李氏一直视为郡望,有其深远的渊源关系。
“陇西”一词,最早见于史籍,是记述战国时,秦国“使司马错发陇西”,即派司马错调动陇西军队,进攻楚国的事。距今已有2280多年了。
秦昭襄王十八年(前279年)置陇西郡,当时的陇西叫成纪地,治所狄道(今临洮县东面)。这是陇西置郡之始。秦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陇西郡为其之一,治所未变。西汉时陇西郡治仍在狄道,辖境约为当今陇西、武山、天水等县市以西,礼县、舟曲、卓尼、山丹县等县以北及广河县以东、以南的洮河中游地区。东汉西境扩大至今青海省尖扎、同仁等县以东,南境缩小至今岷县一带,东境仅有今武山、礼县等县以西地区。永初五年(111年),因羌人多次起义,兵入狄道,便移陇西郡治于襄武县(今陇西县),又于124年还治狄道。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陇西郡治由狄道迁至襄武(今陇西县)。从公元前279年至公元220年,陇西郡治在狄道,共499年(实485年),这是陇西早期的地域文化概念。
北魏永安三年(530年),置渭州,治襄武县,因渭水得名,辖有陇西、南安阳(原南安郡)、广宁(今渭源县境内)三郡。至隋时,实行州(郡)、县两级制,先罢郡置州,后废州设郡,州(渭州)、郡(陇西郡)治所均在襄武,辖渭源、长川(今秦安县东北)、郭(今漳县西南)、襄武、陇西(先改道为武阳县,旋改为陇西县)等五县。
据《珠公遗黑》载,李渊于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追封“陇西堂”,唐吕才著《姓氏谱》记李世民修《氏族志》规定“李氏房十二望,陇西为第一。”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废陇西郡置渭州。太宗贞观十年(636年),将天下分为十道、六百三十四府,置陇右道,又称陇西。古时以西为右,故名。渭州属陇右道。《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载:陇右道“为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开元后治鄯州(今青海乐都县)。”可见在公元713年,唐玄宗李隆基又将全国分为十五道,并将陇右道的治所移至鄯州。之前的78年,陇右道治所当在渭州,即今日陇西县。陇右道治迁出后,在清州增设中都督府,州治、郡治、府治均设在襄武县,当时的陇西仍为陇右政治、军事中心地之一。《资治通鉴》记:“是时中国盛强,自安远门西尽唐境凡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旧唐书·裴寂传》载“李氏者在陇西,富有龟玉,降及祖祢,姻娅帝王。”
宋统一后,实行路、府(州)、县三级建置,先后在陇西设古渭州、通远军、巩州、通远军节镇等建置,并于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以古渭砦为县城,始设陇西县,一直沿用至今,逾910年。
元朝于路之上,陆续分设行省及宣慰使司等机构。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改金国陕西西路巩昌总帅府为巩昌路便宜都总帅府,治陇西,统管巩昌、临洮、平凉、庆阳、隆庆(今四川剑阁县)五府及秦(今天水市)、陇(今陕西陇县)、环(今环县)、河(今临夏市)、利(今四川广元市)、兰(今兰州市)等二十七州。巩昌府(治陇西)辖陇西、宁远(今武山县)、伏羌(今甘谷县)、通渭、漳县等五县。陇西仍是当时陇右一带的军政中心。
明代实行省、府(州)、县(州)三级制,在今陇西设巩昌府,领秦州、阶州(今武都区)、徽州(今徽县)三州十四县。因军、民分治,在陇西还设立巩昌卫,直属陕西都司。至清初,巩昌属陕西布政使司,仍辖三州十四县。康熙三年(1664年),陕西省右布使司移置巩昌,辖巩昌、临洮、平凉、庆阳四府,秦州、阶州、徽州、兰州、河州、固原州(治今宁夏固原市)、泾州(治今镇原县东南)、静宁州、宁州等九州二十八县。康熙六年(1667年),将设在巩昌的陕西右布政使司改为巩昌布政使司,为省级建置。次年,移兰州,改为甘肃布政使司。
可见,自曹魏至清末,共1692载,历时12个朝代,在陇西县境内,存在过许多建置,尤以唐、元、清三代建置最高,辖区范围最大;陇西既作郡名,又继作县名,长达近17个世纪,实属罕见。
(十二)走完红军长征的杰出李姓将领
参加红军长征的李氏有千千万万,他们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立下了不朽战功。走完红军长征的李姓杰出将领:其中上将6人,中将6人,少将30人。还有革命家李先念、李富春、李卓然、李维汉、李井泉等。他们为中国革命的建立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人们永远怀念他们。
(十三)龙宫后花园
明朝修建的李家龙宫亦叫“北极宫”,由前五楼、中部祭祀区和后花园三部分组成。龙宫花园由五座假山、北极池和亭台楼阁组成。五山分别是普贤崖、文殊岭、白衣岩、接引山、太乙峰,山峰上面有五座亭台楼阁。山间北极池微波涟漪,游鱼戏水,奇花异草点缀其中。后来其中三座山峰被夷为平地,修复了三座楼阁,分别为聚贤楼、郡公楼和戍边楼,北极池尚存,古树参天,耸立池边。
龙宫后花园的几棵参天古树,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据当地老百姓说,在1958年时和其他树木相比只是龙宫里的小树,原来龙宫的大树被就近用于学校的修建,做成桌椅板凳。
佛龛在1997年维修李家龙宫时被发现。佛龛内供奉着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据当地老人讲,地下还有两个龛洞,里面分别供奉着地藏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聚贤楼:两组在2003年维修李家龙宫时保存下来的绘画,经故宫研究院的研究员李春生研究后指出,这是清代中期的绘画,距今有160多年的历史,而且出自名家,将宫廷画与民间画汇集于一身,是历朝历代的建筑物所没有的,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考古价值。
郡公楼:自1992年8月开展陇西李氏文化研究以来,距现在已十多年了,里面展出的是陇西李氏文化研究、宣传、开发、建设、交流联谊工作的图片集锦。
戍边楼:元朝建筑,距今有700多年的历史,其特点是搭梁插榫,两条龙头在殿里,龙尾在外。卷棚式斜山顶建筑,里面供奉着西汉“飞将军”李广的牌位。
在我们小的时候,可能都会背诵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诗歌颂扬的是谁呢?他就是汉朝飞将军李广。
李广(公元前186—公元前119年)是陇西成纪人,身材魁伟,两臂修长,当时人称“猿臂”。他是我国西汉名将,在保卫北方边境,抵御匈奴的战争中,任陇西、雁门、右北平太守,能骑善射,用兵神速,仿佛从天而降,因此,匈奴人称他为“汉之飞将军”。
李广的祖先李信,是秦始皇的武将。将门出身的李广,自幼喜爱骑马射箭,在和孩子们一起玩耍的时候,也是爱作骑马打仗的游戏。他勤学苦练,到了十几岁,再烈性的马,到了他手里,都被驯养得服服帖帖;他练习射箭,有本家世代传授射法的有利条件,不论春夏秋冬,从不间断。他凭这种顽强精神,终于练成了猿臂善射,箭无虚发的惊人本领。他平生爱好打猎,常常是天明而出,夜深归来。有一次,他在山中狩猎,忽然,一阵风起,跳出一只老虎,那老虎大吼一声,直向李广扑来,他不慌不忙向侧一闪,只听一声箭响,不偏不倚正中老虎咽喉,那老虎当即死去。同他一起去的人,连声喝彩,赞扬他是“神箭手”。还有一次,他在打猎回家的路上,天色已晚,突然间,看见前面草丛中,横卧一条斑斓猛虎,他急速拿下弓,搭上箭,只听“嗖”地一声响过,前面迸出一团火花来,那老虎连动也不动了,同行的人忙上前去一瞧,啊!那不是老虎,原来是一尊石头大老虎。只见箭头已从石虎的脖子下边扎进了喉咙眼里!同行的人使了好大的劲,怎么也拔不出那枝箭来。从那以后,大家都说李广射箭能穿石。唐朝诗人卢纶的一首诗赞他:“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西汉初年,中原地区经济衰退,地方割据十分严重。匈奴乘机侵犯边界,西汉王朝不得不对匈奴采取“和亲”的政策。汉朝除了把公主嫁给单于做妃子外,每年还送给匈奴贵族大量丝绸、米酒等货物,就这样仍无济于事。文帝十四年,匈奴出动了十五万骑兵,大举侵入内地,杀人放火,直逼京都。这时,汉朝廷的长安面临严重威胁,急忙调兵遣将保护长安。李广在这次战斗中,勇猛顽强,杀得敌人伤亡惨重,仓惶逃命。年轻的李广,这时才二十岁,首战立功,汉文帝十分赏识,封他为皇帝侍从,他便来到长安。平日里他在汉宫中守卫和值夜,皇帝外出时骑马随行,保卫皇帝安全,有时跟随皇帝去打猎。不久,又提升为武骑常侍。
汉景帝时,匈奴又破坏“和亲”,接连几次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抢走了大量军马,杀死汉朝兵将两千多人。这时,李广率领一百多名骑兵追袭敌人。当时景帝曾派去他的亲信宦官到上郡,名为协助李广随同作战,实际是暗中监督李广的。这天,那个宦官率领几十个骑兵,离开军营乱跑,忽然瞧见前面有三个匈奴兵,宦官想活捉回来表功,谁知那三个匈奴十分凶恶,回身放箭,射死不少骑兵,那宦官带着箭伤急忙逃命,在中途幸亏被李广发现营救。李广带兵截击,那三个匈奴见李广追来,吓得弃马上山。李广开弓放箭,射死两个,活捉一个,把他准备带回。就在此时,忽见远处尘土飞扬,出现几千匈奴骑兵,眼看两军相距很近,匈奴首领发现眼前只有一百多人前来作战,疑心定是李广设置了诱兵之计,立刻下令转向一座山头。身经百战的李广,胸有成竹,与敌人周旋。他对士兵说:“我们现在离军营数十里,如果后退,匈奴必然追击,那时后果不堪设想。现在只有按兵不动,加深他们的错觉,匈奴就不会轻易来进攻了。”他下令又向前推进了一段,在离匈奴约二里远的地方让大家解下马鞍,放马吃草,士兵原地休息。匈奴更加怀疑有埋伏,不敢下山。其中一匈奴兵下山想试探,结果被李广骑马追赶,一箭射死,仍返回原地休息。匈奴更加怀疑李广设有埋伏,于是半夜全部人马偷偷溜跑了。天亮后,李广发现匈奴逃跑,他也就率领人马平安地回到汉军大营。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封建中央集权已经巩固,社会经济空前繁荣,汉朝进入鼎盛时期。这时,李广已经是一位赫赫名将,他又被重新调回宫廷,任未央宫卫尉。几年后,李广率军出雁门关英勇抗敌,但是匈奴人数超过李广几倍,终因寡不敌众,被匈奴团团围住,李广本人受伤被擒。匈奴单于一心想把李广抓到手,曾下令“抓李广,要抓活的有重赏。”一听到李广被擒,非常高兴,命他部下一定不可杀害,把他押送到匈奴单于驻地,献功请赏。匈奴兵把李广用粗绳绑在马背上,挟持而行。这样走了几十里路,李广从昏迷中醒来,发觉自己是在被押送的路上,全身被绑在马背上不能动弹。他心里想:我与匈奴周旋,战功屡屡,今日竟成为他们的俘虏,如不设法逃脱,岂不遗笑后世?他考虑着如何突围,这时有一个匈奴的少年军官和挟持他的士兵问话。李广把眼微睁,发现少年军官骑的是匹好马,李广突然大喊一声,把绳子挣断,飞身把少年从马上掀下,跃身上马,从匈奴兵手里夺来兵器,一溜烟地飞奔而去。
匈奴兵见李广逃走,顿时乱作一团,集合了几百名骑兵捉拿。李广回过头来,箭无虚发,只见一个个应声倒下马背。他回到军营,大家十分高兴。由于这次出兵损失太重,李广被革除军职,贬为平民。但从此却在匈奴军中赢得“飞将军”的美称。这一时期李广度过了一生中仅有的悠闲岁月,他回到家乡陇西,整天打猎、喝酒,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不久,边塞烽烟又起,匈奴杀了辽西太守,武帝重新起用李广,封为右北平太守,于是他又走上了战马嘶鸣的前线。
李广善于用兵,带兵有他自己的特点。他十分爱惜部下,有酒有肉时总是和大家一起享用,家里不存钱财。李广带兵,遇到缺粮少水的地方,若看到水时,如果士兵还没有喝上水,他不先喝;看见了吃的东西,如果士兵没有吃时,他也从不先吃。他待人宽厚,士兵都愿意听他调遣,乐意替他出力。他行军时没有严格的队形,到了宿营地人人自便,夜间休息不击刁斗,也不放流动哨,司令部里的公事文书以及各种制度也都尽量从简。不过他的警戒部队却放得很远,所以他从来没有受到过突然袭击。他的部队简单、机动,长于应变,所以匈奴非常害怕李广的治军之策,他任右北平太守时,匈奴多不敢来犯。战士们却喜欢他的简单,乐意到他的部下当兵。他的这种治军方法非常适合塞外的条件和应对敌情。可是命运却捉弄着这位威震边疆的大将,尽管他勇猛善战,临危不惧,治军有方,出生入死,但自汉景帝三年以来没有立过一次战攻。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大举反攻,李广自告奋勇,请求率先出战。这时他已年过六十,武帝认为他年岁偏大,不便征战,而李广一再请战,最终被任命为前将军,随大将军卫青进军。出塞后,卫青想独擅战功,故意差遣李广出歧路策应,李广以前锋的身份据理力争,不得结果,只好分兵绕道进军,终致迷路,耽误了会师的时间,遭到责问。李广慷慨陈词:“各位将士没有罪过,迷失道路完全是我的责任,一切由我一个人承担。”于是悲愤自杀。李广一生与匈奴交战大小七十多次,从未失败过。我国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与李广是同时代人,虽一文一武,却有相当的交情,对李广的为人显然十分敬重。在为李广作传时,评论道:“一个人立身正当,不用出命令,人家也会服从;一个人立身不正,就是命令也枉然。”王昌龄的“出塞”诗比较概括地表达了后世对李将军的悼念和惋惜之情。李将军,一个出生入死奋战在西北边陲的武将,为巩固西汉政权建立了不朽功勋,但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历代文人墨客写下了大量诗文,都是为李将军唱赞歌,大书特书他的功劳。共同的心声,道出了一个道理,纵观历史,每一个朝代的产生,都是将军和战士用生命换来的。特别是在国家处于危难时期,他们宁肯舍弃生命,也要保卫国家的安宁。李将军为保卫西汉政权的巩固,献身疆场,这就是他英雄本色的再现。他为人老实厚道,又不善言辩,没有得到朝廷的封侯拜将,这是千古不平事。可是,他的英名永远留在了广大人民的心中。陇西人民在龙宫后花园修建了戍边楼祭祀他,怀念他。
(十四)北大门
李家龙宫的北大门上高悬着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李家龙宫”的匾额,原匾于上世纪58年遗失到民间,到目前为止未找到。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块匾是根据当地群众描述复制的。门上的抱柱联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李耳的名言。上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下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联语句出自老子《道德经》第42章,这里的“道”指自然规律;“一”指原始的统一体,即混沌的元气;“二”指天、地;“三”指由天、地产生的阴气、阳气和阴阳混合之气,万物由这三者生成。可以解释为:自然产生了宇宙,宇宙产生了元气,元气构成了天地,阴阳、四时、五行由此而化生万物。下联语出《道德经》第25章,这里的“法”指活动法则。老子认为,宇宙中有四个伟大存在,即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就是说:“天、地、人无不遵循自然活动的法则。进一步说明了‘道’为万物之首,人为万物之灵。”这个观点,充分反映了老子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教导人类的一切活动要遵循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与自然界和谐共处,以人为本,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十五)模盘
李家龙宫始建于唐朝(公元627年),坐北朝南,东西长600米,南北宽440米,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占整个陇西古城的1/3,毁于唐末期。宫内的建筑分前、中、后三组,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布局方式,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低矮简单。这种明显的反差,中轴线纵长而深远,显示祠堂的尊严华贵,宫内殿堂林立、楼阁参差、松柏参天,颇为壮观。龙宫主殿屋脊上安放九兽,分别是龙、凤、狮子、天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和引什。在大大小小殿堂的屋脊上安放着一千八百九十九条雕龙,标志着十八子李的根深叶茂和长治久安。南大门上高悬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的“李家龙宫”巨匾,主祭堂高悬“陇西堂”金匾,堂内供奉唐高祖李渊的画像和李氏先祖牌位,侧墙上高悬《大唐疆域图》。
(十六)龙树
“龙树”是一株百年沙柳树,它低迴蜿蜒,盘根错节,如长江隐雾,气势磅礴,酷似一条临涧饮溪的苍龙,当地人都叫它“龙树”。该树属沙漠干旱地带的树种,相传是由西汉飞将军李广征讨匈奴时从西域带过来的耐旱树种。清朝陇西知县李寿芝在李家龙宫祭祖时,亲手将该树移栽到李家龙宫,清末龙宫遭劫,龙树幸存,历经风霜雨雪,几变龙颜,几度干枯。也许是岁月的巧合,也许是“真龙之气”的凝聚生发,喜逢20世纪90年代龙宫部分古建筑重新修葺,古老的龙树抽出点点新绿,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主干虬曲苍劲、横向蜿蜒,有龙游海底之势,斑驳的树皮酷似龙鳞,新生的嫩枝如飞动的龙须,显现一派生机,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李家龙宫的兴衰变迁,每逢端午佳节龙树开出小小的香花,迎接着一批又一批游人和李姓儿女。各位可默默地感受“龙树”的天然神韵并与神树合影留念。
(十七)钟楼鼓楼
钟楼和鼓楼系香港国际知名人士李钜能先生捐资重建,从2007年3月开始,经过5个月的精心修建,钟楼和鼓楼竣工,两座楼建筑体式相同,南北对称分布,为仿古结构二层四角攒顶式建筑,楼体12根廊柱,4根金柱,攒顶雷公柱,柱距5.4米。一层高4.2米,二层高3.6米,台高0.45米,通高8.25米。层面为阴阳瓦,脊为四条游龙,围脊为龙转花。铜钟1.2米×1.5米,重1800斤。铜钟铭文:陇山之右,渭水之滨,虹垂七彩,土呈五色。三代垂拱,以官为氏;伯祐作府,瓜瓞绵延。嬴秦勃兴,累朝州郡,边陲藩屏,龙蟠虎踞;大唐定鼎,重译欧亚,李姓祖庭,金声玉振。圣贤之迹,历历满眼;弦诵之声,洋洋盈耳。值此民族复兴、地方发展、和谐构建、小康肇造之际,适逢甘肃陇西李氏文化研究总会会长李天昌先生联系,香港浅水湾南景道二十二号十八楼李钜能先生慨解义囊,捐资重铸铜钟。谨刻铭文,以彰其德。大鼓直径1.5米,高1.1米。钟楼和鼓楼的修建,进一步营造了海内外李氏宗亲寻根祭祖的良好氛围。
钟楼上的一幅匾额“民族瑰宝”是原全国人大副主任王光英在2006年5月为李家龙宫题写的;另一幅匾额“钟灵毓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外侨务司副司长,中国书协、美协理事朱守道题写的。抱柱联书“祥云绕古郡雨露润泽卧龙地,丽日映乾坤钟声呼唤寻根人。”表达了陇西圣地呼唤着四方的李氏游子,不忘祖德祖训。鼓楼上的匾额“李白书院”是社会各界人士为纪念陇西人李白捐献的一块匾额。抱柱联:“鼓声遏云激扬关陇传清韵,楼台拔地翊卫龙宫宣盛名。”
重建龙宫钟楼鼓楼功德碑文:李家龙宫,1.3亿李氏祭祖圣地。每逢吉日大典,钟鼓齐鸣,闻之百里,然岁月沧桑,龙宫屡毁屡建,今逢盛世,万象俱新,香港李钜能先生追念先圣之德,谨怀族人之愿,慷慨捐资20万元港币,择日重建钟楼、鼓楼,铸铜钟、置大鼓敬悬其上,陇山渭水,重绕唐音汉韵,意昭历代宗族丰功伟业,亦彰吾邑旅游文化之品牌。
时维公元二〇〇七年秋勒石以记
当你欣赏着美仑美奂的殿脊砖雕,领略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时,当你行走在龙宫亭台楼阁之间时,不觉得有一股龙的气息深蕴于楼阁殿堂之间,充溢于书画碑匾之内,飘逸于草树琪花之上吗?目之所遇,群龙聚首,气象万千,栩栩如生的砖雕神龙、鬼斧神工的龙形根雕、耕云播雨的柱上龙画、气韵夺人的龙字书法、钟灵神异的龙体巨树、庙堂端坐的人中之龙……在这里,龙主宰着一切,龙是“李家龙宫”的灵魂,龙是“李家龙宫”的根脉和神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