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风韵独具属神道
双立狮
神道金秋
由碑亭折向西,大约走十米,就来到了明孝陵的第一座御河桥,俗称红桥,这是一座单拱桥。从桥上往下看,桥下虽然挺深,却只有少量的流水,河道上铺着一层厚厚的枯叶。不过,夏季大雨之后却是另一番景象。届时山流下注,声响如雷,因而得名“霹雳沟”。霹雳沟构成了明孝陵的第一道排水系统。
连接着这座御河桥的是明孝陵的神道。神道分为三段,环绕梅花山形成一个“ㄈ”的走向。第一段神道称为石象路,长约六百米,呈东南—西北走向,随地势的变化略有起伏。石象路的两侧有规律地排列着6种石兽,共12对、24只,依次为狮子、獬豸、骆驼、大象、麒麟、马。石兽每种两对,造型均为一对坐卧,一对伫立,相向排列。所有的石兽,都取整块巨石采用圆雕技法刻成,线条流畅圆润,造型粗犷宏大,风格浑厚朴实,而细部之处又颇具动感,代表了明代早期石雕艺术的最高水平。
这12对石兽的神态也很有特点,圆滑温顺、全无凶相,充分体现了当时统治者“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一切平和的休养生息政策。很多研究者喜欢拿它们和明祖陵石刻(江苏盱眙)、明皇陵石刻(安徽凤阳)相比。明祖陵石刻气势磅礴,具有典型的唐宋遗韵,明皇陵石刻建于元末,更有一些元代风格,细腻写实。明祖陵的石狮6对12只排列紧凑,个个凶相毕露,挺拔向上,无论在气势还是在精美度上都不亚于唐代石狮。而明孝陵的两对石狮显得温顺可爱,大大的鼻头憨态可掬,就像是可爱的大怪猫。能辨人善恶的獬豸看上去恬静祥和;而骆驼和大象本来就是被人驯化的善物;两对麒麟与明祖陵和明皇陵的麒麟相比气势差远了。明祖陵的天马巧夺天工,马鞍雕刻精美至极,而明孝陵两对矮小简朴的无鞍马更体现了当时统治者“马上得天下,厌恶马上治天下”的思想。
在这些石兽的后面种植了两排银杏、枫树和一些花草,为石象路增添了无尽的自然美。春天时来到神道,可以看到竞相开放的梅花,灿若五彩云霞;夏天则是浓荫蔽日,凉爽怡人;秋天时的神道则最富情调,一片片金黄的银杏与火红的枫叶交相辉映,秋风吹过的声音与秋虫的鸣噪在你耳边浅吟低唱。如果从“四方城”(碑亭)开始进入神道,一路欣赏红绿色彩和石刻,略有曲折,确实能体会到一种南京特有的景致,一种人与古迹悠然对话的感触。明孝陵神道四季景色如画,不论何时,这里都是人们拍照留念的好地方。
石象路的尽头折向北是两根汉白玉雕成的望柱。望柱也称石柱、碣、表、华表等,作用主要是标明墓葬的位置。神道放置望柱可以追溯到汉代,在汉代祠庙、坟墓前,往往排列着阙、兽、华表之类,这是汉代建筑群布局的普遍方式。不过,明孝陵望柱的位置与唐宋以前的帝陵不同,不是放置在石兽之前,而是放置在石兽和石人之间,这也是一种创新。
望柱
文臣
明孝陵望柱与基座横截面都是六边形,柱础雕琢成筒式三层,柱顶端是圆柱形的冠。柱身采用浮雕手法,雕刻着美丽的云气纹,柱头则雕刻着云龙纹。这种做法改变了唐宋以来神道石柱顶部作莲花式的造型风格。不过,这些花纹都有些磨灭不清了。细心的人们还会发现望柱上有许多的凹坑。这是因为传说望柱的石粉可以作药引子给人治病,所以不时有人来凿一些石粉,凿的人多了,就在石望柱上形成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凹坑。
望柱实际上是南北走向的第二段神道的起始点。这一段神道被称为“翁仲路”,掩映在松柏形成的绿阴之中。“翁仲”的得名与一段传说有关。翁仲原是秦始皇的一名大力士,名叫阮翁仲。他身材高大,勇猛异常,在与匈奴的战争中立下了大功。阮翁仲去世之后,为了纪念他,秦始皇命人为其铸造了一尊铜像,立在咸阳的宫殿门外。从此,人们就把立在庙堂、宫阙或者陵墓前的铜像、石像通称为“翁仲”了。
明孝陵的翁仲路上放置着用巨石雕成的文臣和武将各两对。这些用整块巨石雕刻成的文臣、武将,高度都在三米以上,重逾万斤,以一对无胡须、一对有胡须的方式间隔排列,分别代表着年轻和年老的文臣武将。武将顶盔披甲,手执金吾,腰佩宝剑;文臣头戴朝冠,手秉朝笏,衣饰华丽。石像经历了六百年的风雨洗礼,都成了灰黑色,有的身上还出现了裂纹。尽管如此,他们却依然威严端庄,神情肃穆,不愧是明孝陵的忠实守护者。
翁仲路的尽头是石造的棂星门,又名龙凤门,这是第三段神道的开始。棂星门南向略偏向西,原是三间两垣的结构。现在的这座是2007年复建的。不过,门基座的六个石柱础和八块砷石是明代原物。棂星门的石础侧面浮雕着花草纹,砷石两侧浮雕云纹。神道的第三段呈西南—东北走向,是一条宽宽的石板路,两侧的巨树在头顶形成了一个美丽的绿色穹隆。
棂星门
明孝陵神道上的石刻,如果按照实际体积计算,原材至少重八百吨。它们大多采自南京近郊的大连山一带,神烈山碑石材选自宜兴。这些地方离明孝陵最近的都有一二十公里,远的甚至有上百公里。在当时运输手段十分落后的条件下,要将这些重量惊人的石材运到孝陵,工程的浩大可想而知,也只有在国力比较强盛的情况下,统治者才能完成这样的伟业。然而,同时也应该看到,在帝王将相创建丰功伟业的背后,是成千上万百姓的艰辛劳作。六百年过去了,帝王将相早已化作了尘埃,而这些用成千上万百姓的血泪换来的石刻,却依然伫立在绿树红花中,静静地述说着曾经见证的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