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西合璧成杰作
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逐渐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古典建筑的运用遭到了很大的冲击:一方面,木结构和落后的手工业建造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需要,古典建筑体系势将终结;另一方面,在上海、天津、广州以及其他通商口岸大量建造的新建筑,其重要者几乎都由外国人设计,到20世纪30年代,已形成巨大的声势,它们的形式都是当时欧美流行的西方古典主义或摩登建筑。这种状况引起了爱国知识分子的忧虑,担心民族建筑文化从此断绝。于是从30年代开始,他们开展了对传统建筑的科学调查和研究,又发动了“民族形式”的建筑创作运动。抱有其他目的的一些力量(如政府和教会)也曾参加过这个运动。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个运动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创造新的同时又具有民族性的建筑文化这一巨大课题(这个课题至今也还在探索之中)。这种思潮中所设计出的建筑大多仍属于复古主义或折中主义,即采取用新的建筑材料仿古典形式。1926年建造的中山陵可以作为它的代表。当然,中山陵在接受传统形式的基础上有着更多的创造,同时在这个富有纪念意义的特殊建筑中采用较多的传统形式仍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仍不失为近代中国建筑的杰出作品。
1925年,“孙中山先生陵墓建筑悬奖征求图案条例”规定:“须采用中国古式……或根据中国建筑精神特创新格。”当时中外应征图案40余件,中奖3件,均为中国建筑师所夺得,另有7个名誉奖。评判委员会将头等奖授予青年建筑师吕彦直,认为他的方案“简朴坚雅”,“完全根据中国古代建筑精神”。此后的中山陵墓工程即按吕彦直方案设计建造。
中山陵墓建筑平面总体轮廓呈警钟形,寓有“唤起民众”之意。也有说法呈自由钟形,寓有“暮鼓晨钟”的含义。这真是匠心独运的手笔,堪称将政治与艺术巧妙地结合为一体的建筑作品。对此,吕彦直坦率地说,这不过是我根据钟山的地形做出来的,偶然地合到暮鼓晨钟的意思罢了。虽然,吕彦直起初并没有一定要设计出一个钟形图案,但钟山之阳宽广平缓的山坡成就了最终的布局:陵墓沿中轴线自山麓至山腰设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其地域下沿较宽,总体轮廓如依山而靠的洪钟,其间划分10个平台,392级台阶,恰如依山而垂的钟摆。
这座“洪钟”的顶点,即是有着穹隆形圆顶的墓室,其形制起源于西方。设计成功之处,在于墓室异常安全,又相当实用。墓室的壁与顶,均由钢筋混凝土和花岗石砌筑,已封闭坚固,安放灵榇的石圹又深入地下,形成双重保护。造型西式的圆形石圹可供谒陵者全方位瞻仰孙中山卧像。
墓室外景
祭堂外观则是仿古代木结构宫殿形式又糅进西方建筑风格。堂顶为重檐九脊,堂厅四隅各设角室,角室墙面高于堂顶下檐,形成四个坚实的墩子,如堡垒式的巨楹巩固着祭堂的安稳。建筑师考虑到山坡下的仰视效果,适度增加堂顶坡度,经过透视校正,使效果恰到好处。祭堂内壁以黑色大理石镶砌,是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至于东西两侧花格铜窗的设置,使缕缕阳光射入,其画面更具有浓厚的西洋风味。当一抹斜阳从窗格里散落下来,光影在堂内石柱和地面上慢慢移动,祭堂内的肃穆、崇敬感也被推到高潮。
陵墓整体特色:所有建筑顶面覆蓝色琉璃瓦,余均白石本色,点缀以金,素净典雅,在蓝天绿树衬托下,十分沉静肃穆。
中国传统建筑中琉璃瓦屋顶很多,大多为黄色的,少部为红色的和绿色的。但使用蓝色琉璃瓦覆顶的,中山陵仅此一家。这可能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蓝色的琉璃瓦看上去有寄托哀思的肃穆气氛,它既没有黄色的富丽,也没有黑色的压抑;二是国民党党徽的基本色调就是蓝色(象征青天),能体现出国民党的色彩。
祭堂内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