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诺曼底”
当莎士比亚写下《威尼斯商人》这一名剧时,大概不会想到,300多年后这句话会成为一场战争的暗语。
正当驻印军主力进攻加迈、孟拱时,史迪威做出了一项大胆的决定,以新编30师88团、50师150团与美军加拉哈德部队,加上当地的克钦族游击队组成一个突击队,绕道北面的崇山峻岭,直插敌人后方的战略要地密支那。这个行动的代号为“威尼斯商人”,目的就是将打乱日军的部署,使其首尾不能相顾,最终占领密支那。
这个计划,充分体现了史迪威的战争指挥上杰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又带有点浪漫和诡异,史迪威此时就像个十分精明的商人,他要在这一锤子买卖中,赢足他一生的资本,把两年前输给日本的老本赢回来。
密支那是一个交通重镇,伊洛瓦底江绕城而过,是缅北铁路的终点,是中印公路的必经之地,在城北和西郊有一个小型机场。若占领密支那,从印度到中国则不必再穿过喜马拉雅山,安全系数大大增加,因而,争夺密支那,一场恶战不可避免。
突击队在缅北的原始丛林中秘密潜行将近一个月,在密支那西郊机场附近的南圭山潜伏下来。
此时孟拱河谷炮火连天,而密支那似乎还很平静,鬼子们在街上悠闲地散步。
【当地华侨中学老师、密支那战役研究者 艾元昌先生】中美英盟军反攻密支那就是从对面的那个山顶开始的,1944年5月17日,凌晨5点,美国先遣队的司令叫杰尼,英国的叫考特,中国的是黄春成。开枪以后,向巴莫蒂机场,我们向西郊机场这个方向猛扑,日本人发现后就还击。战斗的序幕拉开,他们马上报告密支那的城防司令水上源藏少将,少将听到说,盟军已经袭击密支那机场,他的第一个意识就是,哦,大事不妙。
午后,突击队占领西郊机场,向史迪威发出了约定的暗语“威尼斯商人”,大批运输机拖曳着滑翔机迅速从利多和新平洋机场出发,13点出现在西郊机场上空,滑翔机脱离运输机依次着陆,这样的情景一直持续到深夜,一个高射炮连和中国军队新30师89团,士兵们一下舱门就构筑工事,投入战斗。第二天,大批运输机再次光临密支那上空,史迪威挎着卡宾枪带领出现在机场,“盟军奇袭密支那”的新闻迅速传遍世界。东南亚战区总司令蒙巴顿发来了嘉奖令,称“这是个非常杰出的成就”,“将载入史册的一个功绩”。史迪威信心十足,要两星期拿下密支那。
史迪威太过于乐观了,两年的苦心经营,日本人在密支那修筑了十分坚固的工事,驻守密支那的日军,大多数是来自日本九洲的矿工,他们重操就业,当然不是挖煤,而是和盟军在遥远的异国展开了“地道战”,其中有很多最终也成了他们的坟墓。“自挖坟墓”,这样的说法也不为过。
此时,西面的孟拱还没被中国军队拿下,有铁路和密支那相通,东边的八莫,也在日本人的掌握下,可以逆江而上支援密支那。果然,第二天,八莫的日本援军就来到了密支那。
密支那火车站与当年的变化不大,只是外墙已粉刷一新,铁轨还是过去的铁轨,火车还是当年的火车。只是当年被打秃了的大树,如今又长满了叶子。
盟军占领机场后,想先攻占火车站,阻止日军由孟拱增援。
【艾元昌】日本人18师团148联队利用火车箱做掩体,中国军队认为他们是老百姓,就没有开枪,结果,就让日本人掌握了中国人善良的弱点,就开始射击,到中国军队发现是日本鬼子,但是我们已经受伤,死了很多。
奇袭战转变成了艰苦的阵地战。150团一度占领了火车站,但又被日军夺回,随着雨季的来临,雨水和洪水使密支那的低地变成沼泽,沼泽变成汪洋。
【谭定有】打密支那更惨啦,打密支那,日本人也多,我们也多,雨水天,在洞里头歇着,下了床,就是水泡过膝头,密支那惨啊,又不敢在外头歇,挖地洞在里头歇,上头漏着,地下水泡着。
得到增援的日军不仅加强了地面抵抗,而且不断阻击运载中国军队的滑翔机,有的滑翔机被击中后挂在树上,士兵的血,把树干染得通红。
说到这一段,艾先生哽咽难言,陪同他的当地侨领蒋先生接过了话茬,他还是小学生的时候,经常听老师讲述这一段故事。
【蒋恩元】这里空降了三千学生兵,他们都是从成都起飞的,从成都机场起飞,刚刚高中毕业,受了短期军训,然后就来这里空降,很可惜,这三千人几乎没有落地,就在空中被打死了。
他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就是阵亡的中国士兵的长眠之地,如今是一个小学的操场,有孩子们朗朗的书声陪伴,这些长眠在异国他乡的年轻士兵,也算是得到一点慰藉了。
史迪威三次飞临前线,三次撤换攻城指挥官。首先被换掉的是他的爱将、加拉哈德纵队的梅里尔少将。由美国人麦根少将接任,两周以后,又换成了中国人——新30师师长胡素少将。战斗依然呈胶着状态。中美联军一天的强攻,也仅仅能向前推进200米,有时候白天盟军占领,晚上日本人利用坑道夺回来。盟军损失惨重。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整形外科专家张涤生,如今已经90岁高龄,还活跃在学科前沿。当年他曾作为战地医生,在密支那前线救护那些年轻的生命。
【记者】你一天做几台手术?
【张涤生】几十台。相当辛苦,有时候不打仗,一两个,有时候严重的几十台,有时候一个战役,我可以两天连着干。
有一次,我们在帐篷里做手术,有两个中国勤务兵,他们在外面休息,他们坐在地上讲话,只听到一个炮弹,丝丝的下来了,两个炮弹,他们吓坏了,马上趴在地上,结果,两个炮弹就在附近钻到地下去了,幸好这两个炮弹没爆炸,假如爆炸,那两个士兵死了,我们也可能不是打伤就是死亡。
6月25日,密支那西面的支撑点孟拱终于被中国军队攻克。盟军可以乘火车直达铁路的终点站密支那了,只是日军不会欢迎中国士兵将密支那作为本次列车的终点站。从印度利多出发的时候,中国士兵还觉得密支那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如今,却已近在咫尺,要实现这个愿望还要付出很重的代价。
市区里枝繁叶茂的大树,成为日军的天然工事。日军在上面架设机枪,据险顽抗。史迪威已无计可施,将新一军军长郑洞国、38师师长孙立人也叫到前线督战。郑洞国将总攻日期定在7月7日中国抗战7周年这一天,这是个对中国士兵都充满了号召力的日子。
上百架战机投下754吨炸弹。中美联军集中所有火炮猛烈轰击,威力强大的新式火箭炮也首次使用。密支那陷入一片火海之中。那时候有些炮还必须靠水来冷却,炮兵们并没有像画面看到的那样潇洒。
【谭定有】你打了十发二十发炮弹,烫得接不住,手都挨不得,烫啊,打机关枪还不是?你把水吃光了,你不用水养着,打得三五下,就卡壳啦,要用水养它,渴死了你都不敢喝那个水,你要保护那个炮。不过,也有人想出聪明的办法。
【景颇族老兵 吴楠巴】这个机枪,打了250发子弹,水就热了,我就把自己水壶里的水倒进机枪,又把枪里的水倒进水壶里。
当年盟军飞机上的航弹架(李峻摄)
这次进攻,火车站终于被中国军队占领,但也仅仅向前推进了几百米,攻到了小白塔附近。
日军司令部给密支那守军下了一道异乎寻常的命令“水上少将要死守密支那”。不是“部队”要死守,而是“水上少将”要死守,这样针对个人的军令在日军中尚无先例。
此时,中国境内的远征军Y部队已突破怒江,与日军在松山、腾冲血战,日军再无援兵增援密支那,被盟军三面合围,仅剩靠近伊洛瓦底江的一面。8月1日,50师师长潘裕昆将军组织了100多人的敢死队,在当地华侨的带领下,潜到日军背后,凌晨时袭击日军指挥所和其他据点,与正面部队相呼应。日军仓促应战,死伤无数。
【艾元昌】8月2日,打到这个地方,日本人只剩下200人,200敢死队,日本人已无法抵抗,而后,就逃到对面的岛上去,全部从这个地方逃到对面的岛上去。
水上源藏把伤员安排上木排沿江漂走后,在江边的一个树下拔枪自杀,完成了“水上少将要死守密支那”的命令。
8月5日,盟军完全攻占了密支那,日军在缅甸的败局已定。
在攻克密支那的当天,史迪威被罗斯福从三星中将晋升为四星上将,达到了个人生涯的顶峰,不久,又迅速跌入了人生低谷。
(撰稿:蒋延;播出时间:2005年8月2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