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五味皆备的西凤酒

五味皆备的西凤酒

时间:2023-0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西凤酒产于陕西省凤翔县柳林镇。凤翔,古称雍州,是春秋时代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建都的所在地。西凤酒就是因产于“西府凤翔”而得名的。据史料记载,远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凤翔城内及附近地区烧房遍布,酒香四溢,尤以柳林酒“甘泉佳酿,清冽醇馥”被列为珍品。清宣统二年,西凤酒首次打向海外,参加南洋劝业赛会,获得银质奖。时隔五年,西凤酒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殊荣,进人世界名酒之列。
五味皆备的西凤酒_陕菜纵横谭

陕西城乡人民,素有饮酒的习俗,无论是婚丧喜庆,还是逢年过节,或者亲朋好友聚会,人们都喜欢摆上名酒,举杯而饮,借以表示祝贺,象征欢乐,标志情谊,烘托气氛。西凤酒就是以酸、甜、苦、辣、香五味和谐,号称“五绝”跻身多种筵宴之中,受到人们欢迎的。

西凤酒产于陕西省凤翔县柳林镇。凤翔,古称雍州,是春秋时代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建都的所在地。民间传说,从周初以来,这里是出产凤凰的地方。“凤鸣岐山”和“吹箫引凤”的故事,即来源于此。唐正德二年改雍州为凤翔府,人称“西府凤翔”。西凤酒就是因产于“西府凤翔”而得名的。

据史料记载,远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凤翔城内及附近地区烧房遍布,酒香四溢,尤以柳林酒“甘泉佳酿,清冽醇馥”被列为珍品。唐贞观年间就有“开坛十里香,隔壁醉三家”的赞誉。相传,当时有一位四川商人携家眷取道柳林镇赴长安,在镇上一酒家用餐,其妻正在哺乳时期,但也禁不住柳林酒的诱惑,少饮了几杯,不料婴儿吃了其奶三日酣睡不醒,幸得药王孙思邈行医至此,取葛花煎服方醒。商人感慨万端,连呼“富哉关中,酒哉柳林,妙哉药王”。于是贩酒于柳林、长安、成都之间,遂成巨商。唐仪凤年间,吏部侍郎裴行俭,沿“丝绸之路”送波斯王子回国,行至凤翔柳林镇亭子头附近,正值阳春三月,忽见路旁蜂蝶纷纷坠地,遂命郡守查访缘由,方知为一坛新开启的窑藏陈酒的香味所致,使十里之内的蜂蝶闻酒皆醉,卧地不起。凤翔郡守即将这坛美酒馈赠裴公,侍郎官饮后欣喜,即兴吟咏一首:“送客亭子头,蜂醉蝶不舞,三阳开国泰,美哉柳林酒。”裴公回朝后,又将此美酒敬给唐高宗,皇帝饮后大悦。自此,柳林美酒天下注目,被历代皇帝列为贡品,饮誉四海。大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从长安城逃到凤翔,拜见唐肃宗李亨,被封为左拾遗。这位“诗酒圣”在领略柳林美酒的风味后,也在《抒怀一首》中情不自禁地留下了“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的诗句。到了唐昭宗时,皇上与侍臣一起于凤翔宴乐,也曾“捕池鱼为馔,取凤酒畅饮。”李茂贞等侍臣得到这醇厚芳香的酿中珍品后,竟以“巨杯”痛饮而醉。

北宋时期,柳林酒进一步发展得日臻成熟,并受到了大文学家苏轼的青睐。嘉裕六年,年仅26岁的苏轼被任命为凤翔府判官,他在修治百事之中,又提出了一整套振兴凤翔酒业的措施,诸如取消曲禁、允许私商卖酒、征收酒类交易税等,促使酒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西凤酒的产量和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苏轼在凤翔任内也留下很多饮酒赋诗的佳句,“身闲酒美谁来劝,坐看花光照水光”、“花开酒美喝不醉,来看南山岭翠微”、“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等,都是他畅饮西凤酒传情寄怀的真实写照。这时的“西凤酒(香)、东湖柳(美)、妇人手(巧)”,一起被世人称为西府凤翔的“三绝”,并流传至今。

明清是中国酒文化的一个重要时期,西凤酒在这一时期也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和提高。《凤翔县志》载,洪武三年,“废榷酤和酒、醋之税,只收官店钱,凤翔酒业有较大发展。”《中国酒》一书也说西凤酒“明万历年间逐渐发展到县城及宝鸡一带,但产品仍以柳林为最佳。”清宣统二年,西凤酒首次打向海外,参加南洋劝业赛会,获得银质奖。时隔五年,西凤酒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殊荣,进人世界名酒之列。1952年,全国第一次评酒会上,西凤酒与茅台、汾酒、泸州特曲齐名,被评为全国四大名酒,行销五大洲。

西凤酒在充分吸取前人之精华,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多次变革,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工艺流程和精湛的酿造技术。他们以当地所产优质高粱为主料,用大麦、豌豆制曲,取以天赋甘洌的柳林井水为酿造用水,采用土窑固体续渣法,经发酵混蒸而得新酒,再装入酒海中。酒海是以当地柳条编胎,血料贴制成的大型酒篓,贮存三年。接着精心进行勾兑,令香、味成分平衡,使其固有风格更为突出,最后将成品装瓶、贴标、装箱便可。在工艺上有五个独到之处,一是以一年作为一个生产周期(如当年9月立窑,兑后经立、破、顶、圆、插、挑6个过程,翌年7月挑窑);二是每年更换窑皮一次;三是开水拖量,热拥法做窑;四是使用酒海贮存;五是发酵在诸名酒中时间最短,仅为14天。

西凤酒作为“凤型”酒之宗,它具有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味谐调、味净悠长的个性,更以酸、甜、苦、辣、香五味和谐而独秀于酒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