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省和广东省的民间有一种说法:生吃鱼胆可以清火明目,有疗病保健之功效。不少人盲目这么去做,结果发生中毒。
1.生吃鱼胆为何会中毒这是因为鱼胆内含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的毒性物质。目前已知,鱼胆中所含的胆酸、鹅去氧胆酸、鹅牛黄胆酸等成分对人体细胞有很强的毒性作用。另外,鱼胆中所含的某些物质可引起人体发生过敏反应。专家还发现,鱼胆中所含的这些毒素不仅耐热,而且不易被酒精所破坏,故无论蒸熟吞食还是与酒同服,都可能发生中毒。如食新鲜鱼胆,则毒性更大。不仅如此,鱼胆内还可能寄生有某些有致病作用的寄生虫,生食后还可能得寄生虫病。
2.鱼胆中毒有何表现鱼胆中毒有一个潜伏期,一般为2~6小时。潜伏期过后,轻度中毒者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刺激症状,和头晕、乏力、出冷汗等一般性神经中毒症状。重度中毒者不仅有上述表现,还可在很短的时间(二三天)内出现重要脏器损害的表现。如累及肝脏者可出现黄疸、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累及肾脏者可出现尿少或尿闭等肾功能异常;累及心肺者可出现心律失常、血压不稳、休克、呼吸困难等表现;累及血液系统者可引起急性溶血而产生血红蛋白尿;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者可出现意识不清、全身抽搐甚至昏迷等表现。此时若不及时给予恰当的治疗,病人往往会死于脏器功能衰竭。受累的脏器越多,死亡的危险性就越大。
3.蛇胆能否生吃医学研究证明,蛇是许多人肠道传染病致病菌的携带者,其携菌率可达50%,蛇胆的携菌率则更高。特别是由于蛇以鼠、蛙、鸟等为食,其常会感染上一些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如蛇舌状虫病,故不宜生吃蛇胆。
4.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得了蛇舌状虫病判断一个人是否得了蛇舌状虫病,可根据如下几点:①发病前(特别是1个月左右)是否生饮过蛇胆汁、蛇血。②是否有反复发生的不明原因的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③血液检查是否发现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高。④是否有肝脏和其他部位的不适。⑤是否通过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肠息肉,并从剥脱的肠黏膜中查到蛇舌状虫幼虫。
5.吃蛇胆、蛇血的正确方法预防蛇舌状虫病的最好办法是掌握科学、卫生的食用蛇胆、蛇血的方法。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将蛇胆蒸熟后食用或用高浓度酒浸泡后服用。一般可将新鲜蛇胆一枚切开,置于250毫升50度以上白酒中,密封浸泡1个月以后饮用。食用蛇血应注意取血部位。可将蛇头朝上吊起,截断蛇尾取血。这种方法能防止呼吸道或食管中的虫卵混入血中。取到蛇血后可加入等量的50度以上的白酒,密封1个月,然后服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