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帆,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
辽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也是一片自然资源富集与人文内涵深厚的热土。莽山野水不仅滋养了辽宁人健壮的体魄,也磨砺了辽宁人坚韧豁达的文化品格,辽宁文化除具有关东文化的一些普遍特征之外,其构形与内质还浸润了辽宁区域自然生态与社会历史环境的精神气韵,别具“这一方水土”的独特风格。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辽宁各族民众创造了异彩纷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强烈时代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05年我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来,在国务院先后批准公布的4批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辽宁省已有67个项目入选,辽宁省政府先后分5批公布了24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省14个市评选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全省各县级评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是呈几何倍数录册在案,可谓内容丰富、门类齐全。仅国家级和省级名录,属于传统口头文学类的有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灯谜等;属于传统美术类的有剪纸、雕刻、刺绣、泥塑、面塑等;属于传统音乐类的有民歌、民间器乐、说唱音乐、古琴音乐、诗词吟诵调、宗教音乐等;属于传统舞蹈类的有高跷秧歌、地秧歌、农乐舞、龙舞、狮舞、地会、太平鼓等;属于传统戏剧类的有京剧、评剧、皮影戏、亚巴西、木偶戏、曲艺、评书、大鼓、相声、东北二人转、少数民族说唱艺术等;属于传统技艺类的有传统酿造技艺、传统饮食技艺、风筝、制笔、制蜡技艺、建筑彩绘、书画装裱修复、石砚雕刻技艺等;还有传统杂技、传统医药……2010年8月,中国剪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级),此中囊括我国14个省市27个剪纸类名录项目,包括辽宁省的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庄河剪纸、岫岩剪纸、新宾满族剪纸、建平满族剪纸等5个项目。辽宁省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8 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39 名。而众多传统技艺及古朴的民风民俗,更是难以计数。
辽宁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以下名录:民间文学类的谭振山民间故事、古渔雁民间故事、喀左东蒙民间故事、辽宁满族民间故事、何钧佑锡伯族民间故事等;传统音乐类的辽宁鼓乐、千山寺庙音乐、建平十王会、阜新东蒙短调民歌、岫岩满族民间歌曲、长海号子、丹东单鼓等;传统舞蹈类的抚顺地秧歌、本溪县太平秧歌、海城高跷秧歌、辽西高跷秧歌、本溪朝鲜族农乐舞、铁岭朝鲜族面具舞、金州龙舞、辽西太平鼓等;传统戏剧类的凌源皮影戏、复州皮影戏、盖州皮影戏、锦州皮影戏、黑山皮影戏、辽西木偶戏、海城喇叭戏、沈阳评剧(韩、花、筱)、奉天落子等;曲艺类的沈阳东北大鼓、鞍山评书、本溪评书、营口评书、黑山二人转、铁岭二人转、蒙古族乌力格尔等;传统美术类的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庄河剪纸、岫岩剪纸、岫岩玉雕、阜新玛瑙雕、抚顺煤精雕、本溪桥头石雕(辽砚)、松花砚、满族煤精刺绣等。以上述为代表的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民间、活态传承、生生不息、闻名遐迩,以不同方式展现了辽宁区域的历史、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脉络以及厚重的人文积淀。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的文化景观以及生活图景作为一种文化行为体系,其所表现的空间也是辽宁区域社会历史与现实空间的缩影。若将辽宁境内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喻为一部笔曲壮美、绚丽多彩的区域历史画卷,铺展开来,其建构特点与格局分布可谓清晰朗然,从宏观上鸟瞰,主要呈现出以下一些特质与特点:
山林文化:辽东文化的原生底色
所谓“辽东”,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历史概念。辽东地处辽河以东,位于东辽河和浑、太二河为中心的山川林泽地带,系长白山余脉,属山林文化区系。这一区域主要包括抚顺、本溪、鞍山、丹东等市及所属县区,涵括新宾、清原、桓仁、本溪、宽甸、凤城、岫岩等满族自治县。
山林文化是辽东文化的底色。古往今来,尽管世事更迭,但辽东山林文化的传统都如丝如缕,绵绵不绝。辽东民众恪守“靠山吃山”的生计原则,从物质到精神“吃定”山林,在与自然反复磨合、较量、适应的过程中,形成一整套特有的摄取和利用山林资源的生计文化。生计文化的建构成型,必然影响及制约区域内民众的衣食住行、岁时仪礼、精神信仰、游戏娱乐、民间艺术等其他生活文化的构成与发展,许多文化传统,至今仍在延续。
“渔者走渊,木者走山。”辽东山区森林资源非常丰富,采挖野生山参是辽东山区的传统生计,辽东民间沿袭有一整套内容复杂的采参习俗。如经验丰富的“参把头”会根据山中土壤、植被和棒槌鸟的行踪来判断附近有没有山参,这一技艺民间俗称“观山景”;挖参人一旦发现山参,要“喊山”“接山”,俗信如此可把参定住;破土采挖前要给人参系上红绳,俗信可防其逃遁;还要拜祭山神“老把头”,然后再以骨头或木头制成的扦子细细抠出……总之,人参采集所涉及的工具、技艺、规范、行规、行话、信仰、禁忌及习俗等,充分体现了辽东民众对人参习性、生长规律、药理作用等方面的认知与把握。
谭振山讲故事
据考证,辽东区域人工栽培人参的历史先于朝鲜、日本等国家。2013年,辽东宽甸石柱人参被列入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围绕人参这一资源的摄取与利用,辽东民间世代相袭一系列相对完整的生产技艺及行业习俗,“人参炮制技艺”已入选辽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于辽东区域历史上人参采集、种植栽培及交易活动十分活跃,故而这一地区随之衍生出“祭山”习俗。如1909年编纂《怀仁县志》记载:夏历三月十六为祀山神,农人共食祭余,俗呼此日为“老把头生日”。当地民众世代相传山神老把头孙良的故事:山东人孙良跨海来到关外采参,已熬炼成挖参把头,不料在一次挖参时与同伴失散,他恪守兄弟信义而丧命。山里人将其奉为山神,希望通过祭祀山神来保佑家小平安、年丰岁足。桓仁祭山习俗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时至今日,桓仁地区无论种植人参的参户,还是开矿、种地的人家,都会在农历三月十六这天以家户为单位举行祭山活动。“祭山习俗(桓仁)”也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辽东山区空气清新、土质肥沃,中草药也是辽东山林的特产资源之一,细参、刺五加、地龙骨、白浮子、黄芩、柴胡、防风等十几种常用药材都是民众经常采集的对象。“满族传统医药”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制作黏豆包
渔猎本为辽东民间的传统生计。历史上辽东山区动物资源丰富,当地民间广泛流传“关东山三件宝,人参、貂皮、鹿茸角”以及“关东山四大奇”民谚——棒打獐子、瓢舀鱼、胖胖兔儿钻锅底、野鸡飞到饭锅里。辽东民间对动物资源加工、利用的传统工艺五花八门,其中不乏可圈点之处。例如,鹿身百宝,清原满族杜氏家族便世代传袭鹿制品的加工技艺,鹿血、鹿胎、鹿鞭各有其加工技艺,所熬制“鹿胶”堪与山东“阿胶”媲美。“满族杜氏家族鹿皮胶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辽东山区可以食用的山菜品类繁多,民间普遍食用的就有30余种。辽东是满族聚居之地,满族先民有“以木为栅”的居俗,至今辽东乡村仍保留这一古风,一些人家的院子仍以杂木或树枝围作栅栏,民间俗称“夹杖子”。走在村落街路上,一路望去,古朴且又富于美感。
“画匠没废笔,巧匠无弃材。”过去,辽东山区许多人都会一点“编筐窝篓”的编织技艺,这已成为当地的一种文化。闲暇时间,人们到山上摘取枝条,编织生产、生活用具,大到以柳条、苕条、杏条等灌木枝条编织的土篮、抬筐、簸箕、笸箩、撮箕、大小筐;小到以高粱秸秆穿编的盖帘、细柳丝编织的捞饭笊篱,宗宗件件,既美观又耐用。过去,山区许多编织巧匠并不专事此业,不以此为谋生之计。因编织取材方便,工夫不搭钱,往往刚编好一筐篓,遇乡邻索要,转手便送,对方也不言谢,淳朴乡风由此可见。
起脊式民居、苞米楼子、柴火垛、柈子垛、木头栅栏,连同以山材编织的各种用具,众多同属“木”科的山林资源,被辽东民众浑然一体地组织进居落生活空间,这些无疑构成辽东乡村一道别致的居俗景观。
先看辽东的年俗,在传统社会里,每到大雪封山、冰河沉寂的冬季,临近年底,“东山里”的民众都把平时积攒的“好嚼裹儿”(好吃的食物)悉数捧出,连同压抑已久的情绪一股脑儿释放出来,其实,从腊月二十五至除夕这几天,民谣数落的那些杀鸡、宰鸭、做豆腐、发面、蒸馒头等年俗例事,都已带有备“隔年饭”的性质。只是在辽东乡间,这一年俗指向更为突出。但只见,家家砧板上菜刀剁得乒乓响,户户烟囱咕嘟咕嘟冒着烟,主妇们系着花围裙忙得团团转,和面、做饽饽、烙黏火烧、撒年糕、擦萝卜丝……本溪、岫岩地区一些人家还特意烀一大锅苞米子饭,晾凉后,分成一团团地冻起来,以备正月里热闹玩耍无暇做饭时,加把火热一下就顶一顿饭了。在备“隔年饭”的事项中,擦萝卜丝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大红萝卜擦成细丝,然后也一团团地冻起来,过年期间将其解冻后或做汤、做菜,或做馅包饺子、包子,非常方便,吃着也顺气。
从大年初一至初五,辽东乡村的家庭主妇们几乎都不去花费太多的精力准备饭菜,此已成沿袭至今的传统。辽东传统年俗中的“隔年饭”花样繁多,有黏火勺、黏豆包、馒头、牛舌头饼、豆面卷子(驴打滚)、苏子叶饽饽、萨其马、年糕、油炸丸子、油炸面果等。
以生活方式来看,辽东人在饮食习俗上颇为粗犷豪放。至今在辽东的新宾、清原、桓仁等地,酒家饭馆仍多设有满族传统饮食“八碟八碗”,此一菜品颇显满族豪放之风。以“八碗”中的炖肉为例,过去,此菜多以“大海碗”装盛,碗中的肉块一般有如拳头般大小,以人数计份,吃起来十分过瘾。故而,辽东民众过去多喜吃大块肉、喝大碗酒。在当地人看来,唯有吃到如此境界,方觉看着入眼、安得下心、下得去筷子。有此心理,古往今来,辽东人家请客置席,尽是倾其所有,不仅规模求大、菜码求齐,而且饮酒一定要多,往往不把客人喝醉喝倒不肯罢桌收席。在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可见辽东人的这种豪放,如辽东民众过去在服饰上流行的大皮帽子、大皮袄、大棉裤、大棉鞋等等,不再细述。
辽东山林文化负载着民众对辽东区域地理、气象、水文、动植物等自然界万物生态、习性、变化的细致观察和文化认知,对此,流传于辽东民间的大量乡土故事有近乎全方位的反映,许多故事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如《汤池的来历》《细玉沟的传说》《人参蜜》《靰鞡草的来历》,等等。以《细玉沟的传说》为例,故事讲述了一个家住岫岩山沟的打柴小伙子,为人善良,热心助人。他以诚实的人品,经受住神仙考验,在神仙指点下,他获悉家门口的河水里有细玉石宝贝。从此,每逢雨后,辽东岫岩山沟里的百姓都到河里去摸玉,时有斩获,这条沟也渐渐地被人称作“细玉沟”。不难看出,这则传说是以艺术折光的方式反映了辽东民众对境内岫岩特有的矿产——岫岩玉石的发现与利用过程。不独岫玉,辽东地区还蕴藏有许多名贵的石材矿宝,区域民众褒爱其珍,古往今来对石材矿宝精心研磨打造,由此传袭下来许多精湛的加工技艺,令人击节称绝。
抚顺是世界上煤精、琥珀的重要产区,也是国内昆虫琥珀的唯一产地。抚顺煤精生成于距今约5000多万年前的始新世早期。我国出土文物中最早的“宝玉石”就是抚顺煤精。“岫岩玉雕”“煤精雕刻”“琥珀雕刻”“本溪松花石砚制作技艺”都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辽东山林文化是区域内民众在与自然和社会的多维度对话中建构的,蕴含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内涵。辽东文化若无山林承载为底色,实实不能如此养眼。
岫岩玉雕
辽西走廊:中原内陆与关东文化的融色调盘
所谓“辽西”,同样是一个人文地理学与历史学视角兼有的概念,涵盖医巫闾山以西、西拉木伦河以南、燕山以北、七老图山以东地域。此区域内有老哈河、大凌河、滦河、青龙河等河流,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努鲁尔虎山和松岭两大山系,水系和山脉交错,在山海之间形成东北—西南走向的多条交通廊道,总称为“辽西走廊”。
辽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点染着民俗生活的炫美色彩,张扬着富有审美张力的动作,缠绕着极具乡野韵味的曲调,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辽西民众以及民间文化承载者的生命。
二人转产生于辽宁并盛行于东北三省及河北、内蒙古部分地区,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据考证,辽西黑山县半拉门乡是当今红遍大江南北的东北二人转的发祥地之一。二人转在黑山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当地80%的农民都会唱上几句。在黑山的很多乡村里,都有一些由夫妻俩组成的二人转行话所说的“一副架”,常年在东北三省各地演出。
二人转
二人转的语言,是东北民间语言的宝库,二人转艺人要求唱词、说口好,要有实惠嗑、骨头话、扎心段、喜庆词、活动篇和优美句。近300年来,二人转所以久盛不衰,闯出一条独特的“杂活乐美”的艺术天地,概因于这种民间艺术它沾曲艺性而不曲艺化,沾戏剧性而不戏剧化,沾人物性而不角色化,沾舞蹈性而不舞蹈化。它杂糅兼取,活而不僵,以唱为主,说舞帮腔,以丑捧美,丑而不脏,乐而不淫,狂而不伤,永远与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心贴心,保存在东北老百姓的精神世界里,带有一股东北民族的生命力和穿透力,凝聚着东北民族的文化精神。而东北的民风民俗,更是一个大染缸,无论历史上大江南北、古今中外的哪些人物故事,只要进入这个大染缸里,立刻就浸染上东北民俗的味道,成为东北民众熟悉的人物。
黑山二人转在汲取关内外各民族歌舞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区别于吉林、黑龙江地区的二人转的独特形态。黑山二人转表演细腻,唱腔丰富、纯正、优美、字重、腔清、干板夺字等,这是黑山二人转的精华所在,黑山二人转保留有许多优秀的保留剧目和极具特色的行业习俗。2006年,黑山二人转与铁岭二人转、新民二人转一起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辽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也别具特色。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以原始的自然神崇拜(如“通天树”“生命树”“山神”等)、生殖崇拜(如“腹乳如山、养育万物”的女神“嬷嬷人”等)、植物图腾(如“柳树妈妈”)、动物图腾(如“狐神”“牛神” )、祖先崇拜以及满族风俗为主要表现内容,沿袭了较为原始的剪纸艺术基质,不但内容神秘诡谲,还隐含大量的远古文化符号。医巫闾山满族剪纸造型简洁,纹样古朴,少有繁琐、细密的剪法,不求精致、准确的造型,主要以博大恢宏的气度和朴拙古茂的神韵取胜。这些剪纸在辽西民众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如窗花、挂笺、喜花、生命树、祭树、灵幡等纹样,不仅是当地节庆、婚礼、祭祀等活动中的显性符号,还是民众日常生活用品、服装、鞋帽的装饰刺绣图样。2006年,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与辽西建平剪纸一起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又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阜新玛瑙文化积淀深厚,7600年前的查海遗址中曾出土用玛瑙打制的刮削器,以及玉器、石器等,说明查海人是世界上最早认识玛瑙和使用玛瑙的人群。玛瑙手工艺雕刻的过程主要分选料、剥皮、设计、粗雕、细雕、休整、抛光和配座等工序。一件精美的玛瑙玉器制作最关键的环节在设计和雕工上,两者缺一不可。阜新的玛瑙玉器可分为雅活与素活两大类,雅活是指人物、花卉、动物、山水等,素活主要指从古至今的器皿类。阜新玛瑙制品可分为旅游纪念品、保健用品和雕件艺术品三大类。阜新玛瑙旅游纪念品如胸坠、手镯、手链等,保健用品如玛瑙枕、手球等,销往全国各地,占领了全国80%左右的市场份额,雕件技艺近年来提高很快,一些精美作品已被列为国宝。阜新玛瑙雕技艺主要通过家族传承,历史上有名望的玛瑙雕刻世家目前已传至第四代,阜新玛瑙雕也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玛瑙雕刻作品
辽西木偶戏通过演员操纵木偶表演人物,并赋予故事情节。辽西木偶的造型是集雕塑、绘画、结构装置为一体,将其结合起来塑造人物、表述故事。经年累月,通过一代代制作与表演木偶的艺人们的反复调适,辽西木偶逐渐发展出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铁枝木偶、杆式木偶、人偶一体、卡通人偶、荧光木偶等众多种类。辽西木偶戏表现手段丰富,既是一种真实的模仿性艺术,又是一种虚构的夸张性艺术。木偶戏具有“以物象人”的特殊形式,需要将操纵者遮挡起来,这决定了木偶戏舞台的特殊结构。辽西杖头木偶和布袋木偶是演员把木偶举过头顶表演,所以,舞台上要设一道帷幕遮挡演员,帷幕上边表演木偶戏,帷幕的大小由木偶的大小决定。常规用的帷幕长6米至8米,高1.6米至1.7米,舞台上的布景安装上1.65米的高脚,舞台灯光布局需设置面光、侧光、顶光、天幕光等以及其他效果流动光位。舞台设置边幕、沿幕、天幕、帷幕等,景区设置网景、纱幕、推景、转景、吊景等。舞台设施组成一种轻便灵活,具有框式结构的多功能木偶戏舞台,以适应多种表演形式的木偶戏,增强综合艺术效果。辽西木偶戏在当地民众中有较广泛的影响。辽西木偶艺术主要传承人关剑青,出生于1926年,系当地民间班社的悬丝木偶艺人,他的代表作《平顶山》(即《三打白骨精》),已六代相传,承袭至今,尤其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辽西木偶戏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辽西木偶戏
辽西皮影戏在当地又叫经卷戏,是明清时期由河北乐亭一带沿辽西走廊传入的,此后便在这片沃土上生根成长起来。它的唱腔源于冀东滦州影调,掐嗓唱法十分独特,广泛吸收了十多种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中的精华,并融进了辽西方言,自成一派,优美动听,高亢嘹亮,亲切自然,“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在传统社会里,辽西皮影主要为民间宗教祭祀活动中娱神之用,如村民请愿、还愿、祈雨等。渐至后来,辽西皮影戏成为一种民间娱乐形式,辽西农家遇有娶亲、盖房、祝寿、升学等大事,都习惯请一个皮影戏班捧场助兴。皮影艺人在当地被称为影匠,一个皮影剧团叫作一个箱,拥有皮影的人叫箱东,也叫箱主。辽西皮影戏的表演者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平时种地、放羊,操持农活,赶到正月里或农闲时,就走村串户表演皮影。辽西皮影戏以优美的雕刻造型与动听的地方唱腔相结合,用当地乡土语言道白,戏中有画,画中有戏,独具特色,深受当地民众欢迎。而用驴皮、羊皮镂空的皮影造型夸张,线条细腻,更是辽西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辽西高跷秧歌历史悠久,清中期即盛行于辽西大地,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并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辽西高跷秧歌的跷高都在1米以上,特殊角色的跷高更不受限制,踩这种跷的人需要坐在房檐上绑跷腿。因跷高且富弹性,舞者为保持全身平衡,双臂必须上下不停摆动,才能表演自如,由此构成辽西高跷大扭大舞的基本动律。也因为跷高,辽西高跷秧歌形成了美、浪、俏、哏、逗等形态,有扭中美、美中浪、浪中俏、俏中哏、哏中逗等突出的表演特色。表演技巧分为搭肩、推磨、过网、打对、燕子翻身等高难度动作,无论上装还是下装,以及孙悟空、猪八戒、唐僧、青蛇、白蛇、许仙、傻柱子、小老妈等戏曲人物,都要求角色形神兼备。扭起来夸张浪漫,大扇大舞,又浪又哏,动作潇洒漂亮,场面热烈火爆,充分展现了辽西人的豪迈性格。辽西秧歌的唱词曲调,既有陕西秦腔的粗犷细腻,又有河北梆子的高亢激越,既具评剧表现的明白如诉,又兼有东北二人转的幽默诙谐,可谓融合了东西唱腔的神韵,汲取了南北曲艺的精华。辽西高跷秧歌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
辽西民间有农历正月十五“跑黄河”之俗,当地俗称 “转九曲”。这一习俗可追溯至明末清初时期,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以辽西建平县朱碌科黄河阵为例,每逢正月十五,按当地“跑黄河”风俗的布阵规矩,当地民众都要在镇农贸市场前的广场上搭建16个“黄河阵”,每隔一段距离埋设一根竹竿,竹竿间再用玉米秸秆组成栅栏,下部用两根交叉的竹竿相连,形成跑道隔墙。参与“跑黄河”者沿跑道一气跑出,不许退出或穿“墙”而出,否则认为不吉利,还会被人讥笑为“钻狗洞”。
到了晚上,“跑黄河”正式开始,整个黄河阵明月高悬、彩灯闪烁、锣鼓喧天、烟火通天、鞭炮齐鸣。先是秧歌队进入事先搭建好的九曲阵中,随后跟着“跑黄河”的村民百姓,人们在纵横交错、曲曲折折的彩灯夹道中穿行,欢腾跳跃,以此祈求新的一年人丁兴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辽西鼓乐也别具特色。所谓“鼓乐”,就是民间所组建的鼓乐班的演奏,它承载着辽西民间的风俗信仰,表达着域内民众的喜怒哀乐。过去,在辽西以及辽南地区,鼓乐活动中最具看点的是“对棚”。据鼓乐艺人介绍,过去有钱的大户人家,或是发送老人的丧事,或是娶妻添丁的喜事,都要请鼓乐班。为了造声势,有时会请两帮鼓乐,在大门外左右各搭一个鼓乐棚,对吹对奏。同行是冤家,两帮鼓乐手凑到一起,自然谁也不甘示弱,你奏一曲,我吹一通,互相较劲,看谁掌握的曲目多,技艺更胜一筹。
凌源人将鼓乐称作“珠珠钗”,“珠珠钗”包括铙、鼓、锣、镲,交会在一起打击演奏。每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之际,耍灯会的乡间民众都是先拉出一支队伍,敲着十番挎鼓,在灯会前领衔开道,接下来是秧歌队伍,“珠珠钗”都是在后面压阵收场,挎鼓与“珠珠钗”首尾呼应,气氛高昂,热闹非凡。一支鼓乐队若在村路上与另一伙耍灯会的队伍相遇,两班人马就会较起劲儿来,各自使出浑身的解数比技能,比声势。
独特的、丰富多彩的辽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依附于辽西节庆年俗,这些富有质感与温度的区域传统文化滋润了一代又一代辽西各族儿女,辽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因此成为区域文化的支撑血脉与发展动力。
满族文化:辽宁文化图谱的浓彩主色
医巫闾山满族剪纸艺人及作品
辽宁省是我国满族人口最多的省份,辽宁省的满族人口有560多万人,占我国满族总人口的50%以上,占辽宁省总人口的12%之多。目前,我国共有11个满族自治县,辽宁省就有6个(其中凤城市为县级市),大多分布在辽宁东部地区。至今新宾作为满族发祥地的文化辐射效应仍十分明显。
辽宁积淀和保存大量满族活态文化以及丰富的满族传统民俗。此中满族民间故事、新宾满族剪纸、岫岩满族剪纸、岫岩满族民间刺绣、抚顺满族民间故事、本溪满族民间故事、巴图鲁乌勒本、凤城满族荷包、本溪永隆泉满族传统酿酒工艺(铁刹山酒)、凤城满族珍珠球、满族婚礼习俗、满族祭祖习俗、满族清明节插佛托习俗、满族传统小吃制作技艺、满族传统医药、满族杜氏家族鹿皮胶制作技艺等较有代表性的满族文化遗存先后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语骑射”历来被认为是满族的主要民族特征。满族一直被称作“马背民族”,以骑射打拼天下。骑射生活造就了满族刚勇尚武的民族性格,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后,更是将军事生活作为民族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八旗最终也是凭借武力在马背上夺得了天下。辽宁满族继承并延续了这一传统,在古往今来辽宁满族的社会生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骑射”文化传统的影响,至今辽东各地民间仍沿袭满族珍珠球、射箭、摔跤等传统竞技活动。
在辽宁新宾地区,至今仍传唱这样的满族民歌,名为《明年今个儿再见面》,鲜明地表现了满族“骑射”文化的传承:
柳树歪,柳树歪,柳树底下打擂台。草包饭桶一边站,真个巴图鲁(满语,英雄)你上来。比骑马,比射箭,七天七夜不吃饭。赢了就跟罕王走,输了回家打头练。练就一身好膀力,明年今个儿再见面。
还有一首辽宁满族民歌,名为《夸女婿》,也诉说着同样的主题:
停了雨,住了风,村外去挖婆婆丁。婆婆丁,水灵灵,我的爱根(满语,丈夫)在当兵。骑红马,配红缨,扬鞭打马一溜风。三尺箭,四尺弓,打弓射箭响铮铮。敢打虎,能射鹰,你说英雄不英雄。
过去,辽宁满族妇女摇动悠车哄孩子入睡时,都喜欢哼唱一首古老的摇篮曲,这首摇篮曲至今在满乡仍不绝于耳:
悠悠喳,叭不喳,悠悠宝宝睡觉吧!狼来啦,虎来啦,“马猴子”(满语,妖怪)背着鼓来啦!
悠悠喳,叭不喳,悠悠宝宝睡觉吧!
你阿玛出兵发马啦!骑着大红马,挎上大腰刀,拉弓射箭本领大。悠悠喳,叭不喳,悠悠宝宝睡觉吧!
大花翎子(立功后获得的赏赐)亮红顶子(正一品),
挣下功劳是你的呀!
悠悠喳,叭不喳,悠悠宝宝睡觉吧!
辽宁满族文化在外显层面的遗存与展演莫过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文化。满族人喜吃黏食,因为黏食耐饿,在古代社会便于外出射猎。辽宁满族继承了这一传统,至今我们仍可品尝到各种制作精巧、风味独特的满族面食,民间统称“满族饽饽”。满族饽饽食俗历史悠久,自清代即有“满点汉菜”之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萨其马、苏子叶饽饽、菠罗叶饽饽、喇嘛糕、牛舌饼、打糕、油炸糕、黏豆包等。每到冬天,辽宁满族人家一般都要蒸上几锅黏豆包,冷冻起来随吃随拿。
辽宁满族特别喜欢吃猪肉、酸菜,民间烹调方法很多,此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白肉血肠及火锅。辽宁民间还相传火锅系努尔哈赤发明,据说明末清初,努尔哈赤率领部下在辽宁区域行军打仗,途中为节省时间,遂下令将猪、羊、牛肉等放在一口锅内烧煮,不料味道甚美,自此成俗。
鹿鸣春满汉全席·鹿鸣宴
辽宁满族传统的年夜饭讲究八碟八碗。八碟即八样炒菜,八碗即炖煮的八样菜和汤。至于哪八样菜和八样汤,则与各家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状况直接相关。
满族祭祖习俗
酸汤子是满族传统食品。秋季新粮成熟之后,辽宁满族几乎家家泡酸汤子。将新打下来的玉米整粒浸入缸中发酵,然后用清水冲洗,将酸味去除,磨成水面后,过滤去渣皮,即成汤面。食用的时候,锅内烧开水,用特制的汤子套,套在左手大拇指上,左手握一团汤面,用右手挤压,挤出的汤子条直接入锅煮熟,捞出来后,拌入肉酱、鸡蛋酱或葱花酱之类的作料即可食用。“满族传统小吃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辽宁满族居住习俗沿袭传统。辽宁地区天气寒冷,满族居屋尤其注重御寒防冷的问题。火炕是辽宁满族住房主要的取暖设备,在上屋里,南、西、北三面都会筑有“∏”字形火炕,即“万字炕”,民间也称“拐弯炕”“转圈炕”。因“口袋房”是两间或三间通连,搭设在室内的南北大炕也分别称为“连二炕”或“连三炕”,长辈睡南炕,晚辈睡北炕。连接南北两炕的西炕较窄,通常不超过三尺宽,俗称“条子炕”,为满族人家放祖宗匣子的地方,不许坐人。在寒冷的冬季,辽宁满族人大部分活动都是在炕上进行的。家家户户室内陈设都比较简单,一般没有桌椅,只有炕桌。现在有的人家已有八仙桌,通常置于西炕前,上面摆放茶具等,或摆放与炕等长的木板箱,俗称“堂箱”或“躺箱”。人口少的人家,北炕一般不住人,秋后可以用来烘晾粮食,有时连老母鸡抱窝都放在炕上。南炕是人们经常坐卧之处,炕桌多摆放在南炕,平时也放着烟笸箩、针线笸箩之类,婴儿睡的悠车也是垂挂在南炕上方的“子孙椽子”上。来了客人,请客人到炕上坐,全家人平时吃饭、待客、闲聊、做针线活等都在炕上进行。
与北方汉族建房将烟囱设在房脊上不同,过去辽宁满族建房都将烟囱坐落在房西侧或房后地上,与住房拉开三尺左右距离,下部有一道内留烟道的矮墙,与住室炕内烟道相通。此墙俗称“烟筒脖子”或“烟筒桥子”,其下面留有一个类似桥洞的空间,以备冬季天气特别寒冷时燃烧柴草给矮墙内烟道加热,以利排烟畅通。烟囱高越过房檐,甚至有超过房脊者,用泥坯砌抹者多为圆形截面,用砖砌的则以正方形为多,均下粗上细,状如小塔。辽宁地区称这种烟囱为“落地烟囱”,此为沿袭旧俗。
满族刺绣
上述辽宁满族的生产、生活文化都体现出明显的实用功能,是辽宁满族文化的外显部分。而辽宁满族文化的内质则更多体现于精神层面,或者托以一定的事象形态,然而却蕴含有深厚的内涵,映射着满族民众的文化心理与精神诉求,带有一定的文化“酵母”性质,是满族文化更深层次的体现。
古往今来,辽宁满族民间始终盛行讲故事之风。漫漫长夜的火炕地炉边,劳作休息时的田间地头,村头大院,街首巷尾,处处可见人们兴致勃勃地聊天讲古。民间故事展示出今人无复可见的历史画卷,提供辽宁区域各个时期的活生生的人文景观,对于明朝与满族先民女真人的交往,抚顺地区马市的交易内幕,满族及其先民女真人各部落之间的争锋角逐,努尔哈赤创建八旗与对女真诸部的分化、流徙、恩威手段等,都有所涉及或描述。对于辽宁满族民众来说,这些叙事并不是从生活中抽离出去的“故事”,而是他们实实在在的生活,是他们安身立命的生存背景,也是辽宁满族民众形成族群认同的依据。可以说,辽宁满族民间故事不仅是满族文化、历史、宗教、伦理和习俗等有关生活经历和心理经验的口头艺术叙事,更是“这一方水土”上的满族民众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内生活风貌和心路历程的真实展现。“满族民间故事”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抚顺满族民间故事”“本溪满族民间故事”“巴图鲁乌勒本”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辽宁粗犷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不仅构成区域文化建构的基底,也导致辽宁满族的民间工艺与美术作品在审美取向上自成一格。以辽宁满族剪纸为例,若将辽宁满族剪纸与中原尤其江南的剪纸并置比较,二者的迥异风格立现,可谓“北雄南秀”,各有千秋。辽宁满族剪纸多为阴刻,往往以大面积铺红,风格粗犷,构图简洁,突出“神似”而淡化“形似”。再看内容方面,关东文化的经典符号“关东山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姑娘叼着大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这些不仅是辽宁民众生活习俗的写实与再现,也是辽宁民间艺术世代因袭的主题与表现内容。辽宁满族剪纸取材广泛随意,从满族传统祭祀所用的各种“嬷嬷人”造型,到民间谓之“哄孩子玩”的花鸟草虫小品,满族的宗教信仰、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乡风民俗等都是其表现的对象。历史上,满族信奉萨满教,俗信万物有灵,故而辽宁满族剪纸作品中表现天神、地神、祖先神、家神、动物神、植物神的造型丰富繁多,构图大胆,别出一格。在剪纸用料上,辽宁满族剪纸至今因袭古风,除通常所用红纸之外,随手拈来的粗布、细绸、皮革、鱼皮、麻布、桦树皮、树叶,甚至红辣椒等,皆可成为剪纸艺人表现灵感的载体。“新宾满族剪纸”“岫岩满族剪纸”“岫岩满族民间刺绣”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凤城满族荷包”“传统木版画(桓仁)”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满族文化发祥地,辽宁满族不仅以其特有的生计模式与生活方式成为满族文化的创造者,而且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而成为满族文化的发扬光大者。毋庸置疑,满族文化已经以其浓墨重彩和厚重遗存成为辽宁文化图谱的醒目主色。
多民族文化融合:辽宁文化图谱的明暖亮色
放眼历史上的辽宁,辽阔的地理版图犹如一个巨大的舞台,栖息于此的汉、满、朝鲜、回、锡伯等民族在这里竞相登台,在同一块历史幕布下,创造并演绎出各具特色的民族历史与文化。自古以来,辽宁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区域内人口的来源与构成有多民族、多地域、多层次的特点,这使辽宁文化包容有多元文化的因子。从宏观上看,辽宁文化主要由中原汉族文化与境内的东北土著民族文化共同融汇而成,多民族文化的合聚,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是辽宁文化的显著特点。
中原移民大批涌入,使辽宁区域内汉族人口比例大大提高,中原移民不仅将先进的农耕文化引入辽宁,同时也带来许多新的生活方式和异质文化的“酵母”。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岫岩东北大鼓”“岫岩皮影戏”“本溪社火”等便是“闯关东”移民文化在辽宁落地生根的产物。还有众多来自中原的能工巧匠落户辽宁,利用辽宁矿产资源,结合关内的传统技艺,也在此地形成具有辽宁特色的手工技艺,世代传承。岫岩玉雕、阜新玛瑙雕、抚顺煤精雕刻、抚顺琥珀雕刻、本溪松花石砚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均属此类。
本溪社火
辽宁区域的一些生活文化与民间艺术也颇具满、汉文化融合之特色。新宾满族剪纸是融剪、说、唱于一体的一种民间艺术,其将满族剪纸、满族民歌和满族故事结合在一起,通过边唱、边讲的形式剪出作品来。作品内容取材广泛,除满族传统的嬷嬷人、花鸟草虫之外,满族的宗教信仰、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乡风民俗等都是其表现的对象。新宾作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兴业之地”,流传着许多关于满族先祖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这些内容在剪纸作品中都有表现。尤其反映努尔哈赤起兵和表现满族祭祀、渔猎、骑射等的作品,如《三仙女传说》《罕王故事》等,都体现浓郁的满族文化特色。由于新宾地区满、汉杂居,满族民众受汉族文化影响,生活方式也融入一些汉族习俗,这种潜移默化的民族文化融合在剪纸中也留下许多印记,如《岗山脚下》《采参图》《暮归》《推磨》等作品,都体现文化融合的特点。“新宾满族剪纸”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岫岩皮影戏是河北省冀东滦州影戏经由陆地和盖县海口传入辽宁区域,后与当地原有影戏、风俗相结合而形成的。岫岩皮影戏早期无影卷,演唱自由随意,称为“溜口影”。自民国后才开始采用影卷,“溜口影”逐渐演变为“翻书影”。岫岩皮影戏唱腔丰富,除了继承关内冀东滦州影戏的大悲腔、老悲调、还阳调、杂调、打枣儿等曲调外,由于岫岩是满族聚居之地,丰富多彩的满族歌舞和满族民歌小调,以及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满族八角鼓、东北大鼓、东北二人转等民间艺术形式也被融入其中,逐渐形成了岫岩皮影独特的风格。“岫岩皮影戏”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丹东单鼓俗称“烧香”,是广泛流传于辽宁宽甸、凤城、东港等地的民间祭祀活动。丹东单鼓的历史可追溯到满族女真时期,表明丹东单鼓本源于满族古老的萨满祭祀,后来融合中原汉族部分传统的民间祭祖仪式,逐渐演化成辽宁满、汉民族共享的一种“烧香”祭祀还愿习俗。“丹东单鼓”已被列入辽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锡伯族灯官秧歌展演
辽宁岫岩汉军旗的单鼓、新宾汉军八旗祭祖“唱家戏”等民间歌舞与祭祀,也都具有满、汉文化融合风格。这些民俗文化及民间艺术在辽宁的风靡与沿袭,显现出辽宁区域多民族文化融合具有深广的生活根基。因博采满、汉文化之长,一些文化现象曲调高格,独树一帜,许多已被列入国家级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往今来,辽宁境内的满、朝鲜、锡伯等民族民众无论聚居还是杂居,均能和睦相处,在文化上既有采借与交流,还有其自珍与坚守。阜新是辽宁蒙古族聚居地区,阜新蒙古贞素有“歌的海洋”“安代舞的故乡”“蒙古剧的发源地”之称,蒙古族文化艺术异彩纷呈、独具特色。仅从目前被列入国家级、辽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艺术种类来看,国家级的有蒙古族乌力格尔、东蒙短调民歌、蒙古贞蒙医药(血衰症疗法);省级的有蒙古贞安代、蒙古贞祭敖包、蒙古贞好来宝、蒙古贞婚礼、蒙古贞刺绣、蒙古贞马头琴音乐、蒙古贞蒙古剧等。这些蒙古族文化及艺术形式涵盖音乐、舞蹈、曲艺、民俗、医药等多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阜新蒙古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优秀而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艺术成果。
安代舞是蒙古族舞蹈,始自清代,源于萨满教,是深受蒙古族喜爱的一种原生态舞蹈,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蒙古族舞蹈的活化石。在蒙古族传统的宗教礼仪、那达慕大会和传统节日上,安代舞是最受欢迎的“万众狂欢舞”。安代舞最初的起源是由于人们对疾病的恐惧,其功能主要是宗教界用来驱邪治病的,发展到后来,逐渐普及民间,成为蒙古族民众自己驱邪治病的民间安代,并在唱的形式中加进了舞蹈动作。一般唱安代时,需要13名歌舞者,其中一名为领唱歌手,其余12人伴唱伴舞。歌舞者们手持白巾,一人领唱众人相和,载歌载舞。宋代的主要动作是双手挥舞,双脚跺地,节奏强烈,具有朴实、奔放、刚劲的风格。在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上,阜新蒙古族安代舞曾作为开幕式的暖场表演,独具蒙古族特色的安代舞表演,让全运会现场变得异常喜庆。
阜新蒙古贞婚礼始于元代,距今已有700年的历史,是蒙古族口头文学和婚俗相结合的礼俗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婚礼形式程序繁多,有“接亲、迎亲、送亲”三大部分,总计17个程序,每一套程序都是一篇长篇叙述诗,内容庞杂,婚礼祝词涉猎各种神话、传说、典故,以及蒙古贞的历史变迁、历代生活、社会风貌等。在蒙古贞婚礼上,双方长者祝福、祝颂人祝颂,都是以韵文形式,用诗的语言相互问答,畅答如流。故而,蒙古贞婚礼祝词如同一本百科全书,以礼俗的形式和艺术的手段综合反映了蒙古贞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在主持婚礼的各个程序中,男女双方的祝颂司仪博古通今,能言善辩,将囊括于数千行诗句中的古今史实,用半吟半唱的形式,激情地咏诵出来,同时见景生情,随编随唱,对句和韵,悦耳动听,婚礼气氛既庄严肃穆,又欢乐活泼。祝颂人将蒙古族精湛的口头表演艺术与丰富多彩的民俗融为一体,形成一整套独特的民俗艺术形式。
在璀璨的蒙古族民间文化宝库中,阜新蒙古贞民歌当首屈一指。蒙古贞民歌在阜新地区民间广为传唱,一辈辈一代代经久不衰。阜新地区民间有一句俗语:“三个蒙古贞人,两个是歌手,另一个是说书的。”蒙古贞胡仁乌力格尔就是一门融合了“歌”与“说”的综合性艺术。乌力格尔是蒙古语,意指在胡尔伴奏下说唱故事,以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为内容,以胡仁乌力格尔艺人为载体,以吟诵、说唱、拉击、表演为表现手段的蒙古族曲艺形式。胡尔又称四胡,琴筒多为木制,蒙以各种兽皮,张四根弦,弓毛分两股,分别夹于一、二弦和三、四弦之间,两股弦之间音高为纯五度,说书艺人根据自己的嗓音而定弦,常用音域为两个八度。这种口头艺术不是平铺直叙地简单说讲,而是一种复杂的口头文学创作过程,艺人是坐在炕上或椅子上进行表演,用胡尔拉、击、弹奏各种曲调来表现人物的感情,渲染气氛,其表演主要是面部表情、手势及嗓音高低,书中人物通过说书人的讲述现身。胡仁乌力格尔主要分布在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35个乡镇300多个蒙古族村屯,鼎盛时期全地区有300多个胡仁乌力格尔艺人。蒙古贞胡仁乌力格尔有20多个套路、70多个词牌、20多个曲牌、数百个曲调,说书内容以长篇史诗、说史小说、神魔故事、世情小说和公案小说为题材,有120多个书目。众多精美且几近“原生态”的蒙古族古老叙事,在今天已似陈年的老酒,虽岁月弥久却越发甘洌醇香。
再以辽宁区域朝鲜族为例,踏进辽宁满、汉民族与朝鲜族杂居村落,从民居外观上很容易辨识出哪是满、汉民族人家,哪是朝鲜族人家。与满、汉民族一样,辽宁朝鲜族民居也多为木质结构,屋顶也为起脊式。但满、汉民族民居的屋顶是南北两面坡,朝鲜族却为四面斜坡,且多用稻草苫盖。在火炕型制上,与满族的三面炕、两面炕和今天的一面炕不同,朝鲜族人家整个居室的地面都是火炕,也称地炕,进屋就上炕,吃饭、睡觉、室内各项活动都在炕上进行。朝鲜族人家的厨房都砌有大锅台,一条通火道上安有多口小锅,做饭时各有所用。地炕与厨房有门相通,南面开门,进屋须脱鞋,席炕而坐。近年来,与区域内其他民族一样,辽宁朝鲜族的民居建造也多运用现代建材,但民居外观与内部格局却没有多少改变,一直保留有本民族的风格。在饮食方面,辽宁朝鲜族不似满族以炖菜、炒菜为主,而是精于制作各种泡菜,擅长腌制各种咸菜。近年来,东北朝鲜族饮食之风已经风靡中国北部,朝鲜族烧烤已成为“各族通吃”的美食。朝鲜族素以擅植水稻而名扬域内,辽宁朝鲜族民众将这一种植技艺悉数传予境内同植此业的满族、汉族民众。伴随朝鲜族稻作文化在辽宁的传播,朝鲜族淳朴的民风,生产、生活的习俗以及动人的歌舞,也为境内其他民族所熟稔。能歌善舞的朝鲜族民众每到春季,总喜欢选择江边溪畔聚餐,家人亲友边野餐饮酒边欢歌起舞,抒发情怀。
蒙古族医药
朝鲜族婚礼
乞粒舞是辽宁朝鲜族民众非常喜爱的民间舞蹈,是辽宁朝鲜族历史、生活、生产的生动表现,主要流传于辽宁省本溪市东部山区桓仁县的横道川和六道河等地。乞粒舞集朝鲜族民间舞蹈双层舞和“乞粒”活动中的舞蹈动作于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与风格。“乞粒”是乞求米粒的意思。朝鲜族供奉“乞粒神”,“乞粒神”实际上就是坛装新米。每到秋天,把当年收获的新米装入坛中,将口封死,置于家中显眼之处,以求来年再获丰收。乞粒舞的起源与朝鲜族的民族传统相关联,在传统社会里,朝鲜族聚居的村落每当要办一件大事、搞一次大型活动或建设一个公共设施时,就要由村里有地位的头面人物挑头,组织能歌善舞的人,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击鼓奏乐,到富户人家或商号、店铺的门前表演,请他们出来资助。再有就是为了建造、修缮庙宇,庙里的和尚手里拿着铜钹,边敲边念着经文,到各家各户化缘。直到现在,乞粒舞的指挥者手中也是拿钹而舞。“朝鲜族农乐舞(乞粒舞)”以及“朝鲜族花甲礼”均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从辽宁文化图谱的底色、融色、主色及亮色视角,对辽宁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质及其分布进行了“分色性”的勾勒与审视,犹如一次文化的穿越之旅,对辽宁文化的全景图像予以了某种拉近与细观。然而,这只是将辽宁区域文化进行了某种“局部放大”与“色彩性体验”。辽宁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民众在与自然和社会的多维度对话中建构的,是各族民众的历史记忆,是民族精神、民族智慧的艺术载体,蕴含着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内涵,形象地表达了辽宁区域民众对自然生境的观察与认知,对祖先的尊敬与追念,对历史的回顾与记忆,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对各自民族文化的认同与情感,对异民族文化的接纳与包容,对生产与生活的操作与承继,对真善美的赞美与追求,对假恶丑的讽刺与抗争。
这些传承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辽宁区域的文化史,有近乎全景式的展演,是对区域民众生命意识的艺术展现与诗化歌颂,是展示辽宁民族文化个性的一扇窗口。穿越由林林总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的辽宁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长廊,我们可以体察到辽宁各族民众在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上的生存样态及精神状貌,一言以蔽之,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浩浩长卷昭示了区域内民众对生存现实的深深关注,寄托着他们对理想人生的执着追求。
2014年“清风传韵”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展演中的太平鼓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