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神话传说时代的游步

神话传说时代的游步

时间:2023-0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弃其杖,化为邓林。黄帝是传说中的中华始祖,他的一生游移不定。为此,他发明了舟车,使古代的旅游更加方便。安徽的黟山因他游玩驻留而被称为“黄山”。中国的帝王好游,看来是从黄帝开始的。禹帝的旅游也许是最操劳辛苦的。制服洪水后,大禹的游步并没有停止,直到晚年,他都在巡游各地。神话传说时代旅游道路上留下的身影,不是神一样的英雄就是帝王。
神话传说时代的游步_中华旅游文化

一、神话传说时代的游步

这是英雄时代。在荆棘丛生的道路上,旅行的当然都是些非凡人物,留下的是伟大人物的游步。

在中国人心目中,大概最早也最壮烈的一次旅行要算夸父逐日了。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山海经·海外北经》

这是一个典型的农耕民族的神话。当太阳肆意逞凶,旱灾危害农业,祸及民生时,夸父挺身而出,要去把太阳捉住。尽管他因缺水,干渴而死,但仍用手杖化成“弥广数千里”(《列子·汤问》)的森林,消除了旱灾。夸父悲壮的献身精神可歌可泣,因之他成为了汉民族农业的除旱之神,他留在人们心中的永远是一个拄着杖,不屈不挠奔走于荒漠的行者形象。

上古人们不希望英雄死于旅途中,于是又衍生出《二郎神捉太阳》的神话:七个太阳不断出来,到处干旱酷热,人们活不下去,二郎神就去追捕太阳,接二连三地捉住了六个,统统压在大山底下。他又去捉剩下的一个太阳,在路上休息时,倒出鞋里的石子,成了一座山。那个太阳躲在水叶菜底下啼哭,二郎山饶了他,要他规规矩矩地运行。旱热解除了,人民的生活安定了,太阳也让水叶菜晒不死。

现在有些学者把伏羲、女娲兄妹乘葫芦避洪水以及兄妹结合衍生人类也视为旅游,甚至定性为“结婚旅游”,这与事实是不相符的。

黄帝是传说中的中华始祖,他的一生游移不定。他出生在山东曲阜,后迁居姬水之滨。卷入政治后,先是兼并神农炎帝(炎帝最终被迫退出政治舞台,避走南方),继而打败蚩尤。当他政权稳固,被尊为黄帝时,就开始“旁行天下”了。为此,他发明了舟车,使古代的旅游更加方便。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先后到过南方的衡山、北方的恒山、东边的大海和西边的沙漠。安徽的黟山因他游玩驻留而被称为“黄山”。黄帝在旅游中得到很多见闻,长了知识,也闹了笑话(在海边遇到神兽白泽,教过他许多知识;在西北大漠中,误将沙漠为干河)。他为后人的旅游业作出的最大贡献是铸就了一件旅游博物图,即黄帝宝鼎(上铸各地11520种怪物图形,实为他统治区域的标志,此鼎也就成了君王权力的象征和庙堂神器)。中国的帝王好游,看来是从黄帝开始的。

继黄帝之后,颛顼、尧帝、舜帝、禹帝,个个都是旅游爱好者。颛顼继承帝位后,炎帝后裔心中不服,有共工出头与其争位,双方一直打到不周山下,结果共工怒撞不周山,造成天崩地裂。颛顼胜利了,他也开始四处巡游,东到海岛,西达陇西,南抵交州,北至幽州。虽然他游历可佳,但不知为什么,后人并未将行者的最高名誉送给他,而是授予了他的对手共工的儿子修,也许是人民对失败英雄的纪念吧。根据《风俗演义·祀典第八》记载,修“好远游,舟车所至,足迹所达,靡不穷揽,故祀以为祖神”(“祖”通“徂”,往也),修成了古人心中的旅游之神。古人每当外出旅行时,都要先祭祀祖神,是为祖道,或祖饯。

尧帝登位后,也曾遁黄帝足迹,跋涉大漠流沙,到西方去会见王母。到西方拜见王母成了华夏帝王的西游情结,只要有可能都要作昆仑游。

舜帝是位旅游能手,他知道在险恶的环境中,是否有入山林川泽而不迷的本领,不仅关系到生存,也关系到统治的问题。他的聪明得到了回报,尧考核他的内容之一就是在暴风雷雨之际派他进入山林川泽,结果“舜行不迷,尧以为圣”(《史记·五帝本纪》),就决意将天下授之于他,并让他摄行天子政,巡游天下了。舜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出门走走。他二月巡泰山,五月去衡山,八月访华山,十一月到恒山。就是在现代的交通情况下,这样的旅途奔波也是够受的,舜却持之不辍,晚年还“巡狩”南方,最终客死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舜妻娥皇、女英闻讯循迹寻夫,也身没潇湘,葬于君山。这大概是中国妇女中最早的远行记录。

禹帝的旅游也许是最操劳辛苦的。他生在多雨的年代,早年,他的全部旅程都是在与洪水作斗争,以致“久旅忘家”,走遍了“九州方圆”,留下的足迹特别多。登衡山,他曾杀白马祭天地;在巫山,他怒斩了错引水路的龙;过庐山,他曾召集各部举行治水联席会议,在大汉阳峰,留下禹王崖的地名。在过浙江茅山(苗山)时,禹帝再次召集治水联席会议,听大家献计献策,于是后人称茅山为会稽山,意思是会聚议计的地方。制服洪水后,大禹的游步并没有停止,直到晚年,他都在巡游各地。他也是死在旅途之中,葬于会稽山,从此会稽山的禹穴、禹王庙就成了旅游的名胜之地。

神话传说时代旅游道路上留下的身影,不是神一样的英雄就是帝王。也难怪,在洪荒时代,没有超人的毅力和雄厚的财力,是不可能完成长途跋涉的。就当时的社会经济实情,一般老百姓是做不到的,于他们的生活也无必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