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禹夏后氏的历史故事
夏禹,全称夏禹后氏,亦称帝禹夏后氏,是夏朝的建立者。夏禹王与商汤王、周武王并称“三王”,为“三王”之首。
《史记.夏本纪》云:“夏禹,名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索隐:“《汉书.律历志》则云:‘颛顼五代而生鲧。’按鲧既仕尧与舜,代系殊悬。”
颛顼五代而生鲧之说,源出《史记》之前的《世本.帝系》:“颛顼五世而生鲧,鲧生禹,虞舜嬗(禅)以天下。”此说合情在理。依从此说,鲧为帝颛顼6代孙、黄帝8代孙;禹为帝颛顼7代孙、黄帝9代孙。禹和舜同辈,禹年轻于舜,继舜而有天下。
禹姓姒,名文命。禹称夏禹,源自初封之夏国(今河南禹州市)。禹又称夏伯、伯禹,源自夏国伯爵之位。禹治水成功,遗爱中华,美称“大禹”。
大禹出生地在今四川省北川县。北川故城南1里处有座石纽山,上刻“石纽”二字,是古代石纽村所在地。《方舆胜览》云:“《元和志》[1]: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村,其石绿色。古石纽在本州,故有庙。今石纽隶(属)石泉军。”石泉军,即石泉县,1914年改名北川县。石纽村古有“禹庙”,已毁。在北川故城,原有全国第一座“大禹纪念馆”。
帝尧老年时发生大洪水,鲧和禹父子二人先后治水。《历代帝王年表》记载:尧六十一年(约公元前2297年),发生大洪水,四岳(四方诸侯之长)举荐鲧治水;到尧六十九年(约公元前2289年),鲧治水无功;尧七十年(约公元前2288年),举用舜,舜代尧巡视东方,发现鲧治水无功,将他殛在羽山(江苏东海县北境);尧七十三年(约公元前2285年),舜举荐禹治水;尧八十年(约公元前2278年),禹治水成功。《孟子.滕文公上》曰:“禹八年于外,三过其家门而不入。”《夏本纪》曰,禹“居外十三年,过家不敢入”。《孟子》“八年”之说,比较可信。
鲧治水失败了,而禹治水成功了,其中的原因古人早有评说。孔子挚友左丘明为鲁国史官,作有《春秋左氏传》《国语》。邬国义等译《国语译注》云:“过去共工……还准备堵塞山川,坠毁山林,填塞池泽,为害天下。……在有虞氏(虞舜)时,崇地(鲧封国,在河南嵩县北)诸侯鲧肆意胡为,重蹈共工的覆辙,尧在羽山惩治了他。他的儿子禹知道过去的做法不对,改弦易辙,效法天地,类比万物,取则(法)民众,顺应群生。共工的后裔四岳(指舜臣伯夷)帮助他,顺应地形的高低,疏通河道,去除淤塞,蓄积流水繁殖生物,保全了九州的高山,畅通了九州的河流,困住了九州的湖泊,丰满了九州的沼泽,平整了九州的原野,安居了九州的民众,沟通了四海之内的交往。”
简而言之,鲧用“围堵”的方法治水,水来土挡,修筑围堤防水,洪水排流不畅,一旦围堤溃决反成大害。禹用“疏导”的方法治水,开山凿渠,疏理河道,导排洪水,终于平治了水土。鲧用“围堵”的方法治水,是采用昔时共工氏错误的方法,结果导致治水失败。禹用“疏导”的方法治水,是吸取了父亲鲧治水失败的教训,找到了正确的治水方法,结果成功了。
《尚书.禹贡》《史记.夏本纪》均记述了大禹治水的山川。治水先从冀州开始。冀州之地在今山西、河北中南部,黄河中、下游流经这里,洪水最大,是治水的重点地区。《吕氏春秋.爱类》云:“昔上古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河出孟门,大溢横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名曰鸿水(洪水)。”
黄河自青海发源地东流,经过甘肃、宁夏,到达内蒙古克托克,转向南流,穿流于陕西与山西之间的山岳地带,形成700多公里的晋陕峡谷。吕梁山、孟门山、龙门山分布于峡谷,阻碍了洪水的排泄。峡谷中的壶口、孟门和龙门皆有大禹治水的传说,素有“三绝”之称。
壶口、孟门在山西吉县与陕西宜川县之间,河东为吉县,河西为宜川县。壶口位于吉县城西南25公里的黄河中,两岸夹山,河底岩石被冲刷成一条巨沟,宽50来米,深约5米,长约5公里,称作“十里龙槽”。壶口上游河床宽达400米,到这里骤然收缩成四五十米宽,如同壶器的小口,因而得名“壶口”。河水进入壶口,跌落龙漕,落差20来米,从而形成了“壶口瀑布”。河水怒吼咆哮,激起数十米高的气浪,人们在5公里之外,就能望见瀑布上空弥漫的雾雨,听到涛声轰鸣,惊天动地,气吞山河。壶口瀑布实为黄河上一大奇观。
壶口瀑布的雄姿时常在电影、电视中出现,成为激流的象征。古来传说:“禹治水,壶口始。”《山西名胜.壶口瀑布》记云:“据民间传说,禹王治水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当年孟门山连接着晋、秦两郡,堵住黄河去路,造成黄祸,自禹王率众凿龙门以后,河水归漕,平息黄患,两岸人民才免于灾难。”
孟门在壶口下游5公里处。唐代《元和郡县志》云:“孟门山,俗称石槽,在文成县(今吉县)西南三十六里。……今按河中有山,凿之如槽,束流悬注,七十余尺。”明代《读史方舆纪要》云:“孟门山,在宜川县东南二十里,山势绵延,与吉州(今吉县)孟门山参差相接。志云:山黄,黄河中流有石扼束,俗谓之石滵。相传即《禹贡》凿石导流处也。”孟门两岸是孟门山,黄河中有两座长条形石岛,屹立于河心,人们形容说:“远眺似舟,近看似山,竖看像柱,俯视若门。”岛南头石壁上有古人题刻的“卧镇狂流”四个楷书大字,描绘了孟门的雄姿。孟门迎接着汹涌奔腾的泥水浪,昂首挺立,任凭河水滔天,终年不被淹没。这里当是《吕氏春秋》所说的“河出孟门,大溢逆流”的故地。
龙门在孟门下游55公里处,河东为山西河津市,河西为陕西韩城市,地处晋、陕两省交通要道口,亦名禹门、禹门口。龙门被视作大禹治水象征性的遗迹,古书里多有记载。《尚书.禹贡》曰:“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大禹治水,疏导黄河,从积石山开始,到达龙门山。《读史方舆纪要》云:“积石山,在西宁卫西南七十里……《禹贡》所云导河积石者也。”青海、甘肃之间的大积石山(阿尼玛卿山)、小积石山(拉脊山),皆有大禹治水的传说。
黄河东岸之龙门山与西岸之黄龙山,隔河相峙,咆哮的黄河如从大门中奔腾而出。《水经注.河水》云:“龙门为禹所凿,广八十步[2],岩际镌迹尚存。”唐代诗仙李白咏道:“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
三门峡在河南三门峡市与山西平陆县之间,南面为三门峡市,北面为平陆县。黄河从晋陕峡谷夺龙门而去,转向东流,过了大禹渡(山西芮城县境),直扑三门峡。三门峡与中流砥柱都有大禹治水的传说。《尚书.禹贡》曰:“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华阴;东至于底柱(砥柱)。”禹导黄河,从积石山开始,到达龙门;向南到华山北面;向东到达砥柱山。砥柱山,在三门峡黄河中。《水经注.河水》云:“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三穿既决,水流疏分,指状表目,亦谓之三门矣。”《陕志》曰:“三门,中神门,南鬼门,北人门,惟人门修广,可行舟,鬼门尤险,舟筏入者,鲜有得脱。三门之广约三十丈,其东百五十步有峰特立,斯为底柱。自底柱而下,至五户滩,其间一百二十里,夹岸巍峰重岭,干云蔽日,盖亦禹所凿以通河者。”
1957年修筑三门峡大坝,炸去4个石岛,留下砥柱山、张公岛。大坝下游的巨型石柱高出水面约7米,就是砥柱山。成语“中流砥柱”即源出于此。石柱上刻“朝我来”三个大字,表现出它那无畏的天性。三门峡大坝高106米,将黄河拦腰截断,形成“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成为黄河游览胜地。神门、鬼门、人门的险恶已经成为历史。
伊阙亦名龙门,在河南洛阳市南的伊水上,有大禹治水的传说。《淮南子.人间训》曰:“禹凿龙门,辟伊阙,平治水土。”《水经注.伊水》云:“伊水又北。入伊阙。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北流,故谓伊阙矣。”
洛水、涧水、瀍(chán)水有大禹治水的传说。《尚书.禹贡》曰:“导洛自熊耳,东北,会于涧、瀍,又东,会于伊,又东北,入于河。”大禹从熊耳山(河南卢氏县境)开始疏导洛水,向东北,与涧水(源出河南渑池县境)、瀍水(源出河南孟津县境)汇合;向东,与伊水汇合;再向东北,流入黄河。洛水与黄河汇流的地方称为“洛汭”,在河南巩义市东北。
洛阳之西的洛宁县长水村传说是大禹得《洛书》的地方。《易经.系辞》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效)之。”谓伏羲时有龙马出于黄河,背上有《河图》[3]图案;大禹时有神龟出于洛河,背上有《洛书》图案。圣人伏羲、大禹仿效之。伏羲仿效《河图》而画《伏羲八卦》,亦名《先天八卦》。汉代学者孔安国传曰:“天与禹,洛出书也,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流传后世的《洛书》是:
洛书,奇数1、3、5、7、9是阳数,为白色点;偶数2、4、6、8是阴数,为黑色点。九在上,一在下,三在左,七在右;二在右上,四在左上;六在右下,八在左下;五在中央。每行与对角上三个数之和皆为十五。不计中央之五皆为十,与人手指数相同,宗教“合十礼”即源出洛书。《洛书口诀》云:“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洛书启示原始先民计算,为计算的起源。洛书与数学九宫相通,被称为“九宫算”。洛书还与文王八卦(后天八卦)相通,具有应用性。
img38
洛书
荥波泽,一作荥播泽,故址在河南郑州市西北古荥镇之北,相传大禹在这里治水。郑州市西北的黄河游览区骆驼岭上有大禹治水塑像,像高33米,头戴斗笠,身披蓑衣,面对黄河,右手执长柄锸(chā),左手指向前方,仿佛在召唤人们治水,除害兴利。
《尚书.禹贡》曰:“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大禹疏导沇水,向东流的称为济水,流入黄河,河水溢出成为荥波泽。荥波泽积聚了大量洪水,是造成灾害的原因。大禹采用“高高下下,疏川导滞[4]”的方法,开沟挖渠,引流荥波泽的洪水。
大禹开挖的河流,叫作蒗荡渠,一作狼汤渠。《水经注.河水》云:“又东过荥阳县北,蒗荡渠出焉。”注曰:“大禹塞荥泽,开之以通淮(河)、泗(水),即《水经注》所谓蒗荡渠也。”据说,荥阳至东南周口店的贾鲁河,便是古蒗荡渠。《辞源》:“贾鲁河,古蒗荡渠。即宋之惠民河。在今河南境。以元(朝)贾鲁所修浚之,故有此名。源出荥阳县东南,上游曰京水,至郑州附近,始为贾鲁河。东南流入颍河。”追本溯源,此乃“禹迹”之一。
涂山,为上古涂山国故地,在安徽怀远县东南4公里处,有禹娶涂山氏、会诸侯、治理淮河凿“洪头”的传说。《水经注.淮水》云:“荆、涂二山相传为一脉,禹以桐柏之流(桐柏山淮源)泛滥为害,乃凿二山以通之,今两山间有断谷,滨淮为胜云。”《读史方舆纪要》云:“淮水在怀远县东南一里,介在荆涂两峡间,今名洪头,有巨石横亘若门限,每冬水浅则见,相传大禹所凿也。”
涂山国君涂山氏的二女名曰女娇、女攸,同嫁大禹,是禹治水到涂山国时结的亲。《元和郡县志》云:“当涂县故城,本涂山氏国……禹娶于涂山,即此也。”西汉置当涂县,治所在今怀远县东南的涂山。涂山上有“禹王宫”,奉祀大禹。
黄陵庙在长江西陵峡中,是三峡最大的古建筑群,由禹王殿、武侯祠等组成。禹王殿是主体建筑,供奉大禹塑像。黄陵庙原名黄牛庙,流传黄牛助大禹治水的故事。黄牛庙位于湖北省宜昌境内。宜昌,古名夷陵县、东湖县。《东湖县志.艺文志》曰:“相传夏禹治水,曾得黄牛力助,功成后,牛即隐去,惟留其像于大山(黄牛山)石壁上,远视有如人负(背)刀牵牛,人黑牛黄,历历如绘。”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曾任夷陵县令,作《黄牛庙》诗:
大川虽有神,淫祀[5]亦有俗。
石马系祠门,山鸦噪林木。
欧阳修认为黄牛庙祭祀黄牛,属于“淫祀”,非其所祭而祭之,因此遂将黄牛庙改名“黄陵庙”,不祀黄牛而祀大禹,纪念大禹疏导长江的功绩。《尚书.禹贡》曰:“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为中江,入于海。”大禹从岷山(在四川省西部,古人误以为长江发源地)疏导长江,向东分出一条支流沱江(四川省境),又向东到达澧水(湖南省境),经过洞庭湖(九江),到达东陵(安徽省境),向东称为中江,流进大海。
禹功矶在湖北武汉市长江北岸龟山,上建“禹王庙”,有大禹治水的传说。《尚书.禹贡》曰:“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水;过三筮,至于大别(龟山);南入于江。”大禹治水,从嶓冢山(陕西宁强县西北)开始疏漾水,向东流为汉水;又向东,为沧浪水(汉水一段,湖北省境);经过三筮水(湖北钟祥县界),到达大别山(武汉龟山),向南流入长江。禹功矶传说是大禹治水成功之处。
太湖在江苏、浙江两省之间,也有大禹治水的传说。《尚书.禹贡》曰:“三江既入,震泽厎(zhǐ)定。”大禹治理震泽,三条江水已经流入大海,获得了安定。震泽,太湖古称,亦名具区。三江为震泽洪水出海的河道,大禹疏导三江,排泄洪水,消除了灾害。《史记.夏本纪》正义:“(震)泽在苏州西四十五里。三江者,在苏州东南三十里,名曰三江口。一江西南七十里至太湖,一名松江,古笠泽江。一江东南上七十里,曰蚬(xiān)湖,名曰上江,亦曰东江。东北下三百里入海,名曰下江,亦曰娄江。于其分处,号曰三江口。”
大禹疏导了三江,治理了震泽,治水大功告成,古籍中多有记载。《庄子.天下》云:“墨子称道曰:‘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吕氏春秋.爱类》云:“禹于是疏河决江,为彭蠡(鄱阳湖)之障,干东土,所活者千八百国,此禹之功也。勤劳为民,无若乎禹者矣。”《左传.襄公四年》:“芒芒禹迹,画为九州。”中华九州大地,许多地方都有大禹治水的传说,有奉祀上古治水英雄的“禹王庙”。
《通典》记云:“昔黄帝方制天下,立为万国”;“帝喾……创制九州,统领万国”;“舜摄帝位,分为十二州”;“禹平水土,还为九州,如旧制也。”禹铸九鼎,象征九州。
大禹治水成功,受封于夏国,《帝王世纪》云:“禹受封为夏伯,在豫州外方(嵩山)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夏国即今河南禹州市。在夏国故地,以大禹命名的古迹、地名,不下七八处,有“禹王台”“禹王庙”“禹王坡”等。最著名是“禹王锁蛟井”,在禹州市钧台街,井深13米,口径1米多,砌白石台基。井左侧立石柱,柱上系着一条粗重的铁链,下垂到井底,隐约可见锁着的石雕蛟龙,龙头露出水面。当地流传着大禹治水、活捉兴风作浪的蛟龙并将其锁在井内的传说。井上建有亭榭,雕梁画栋,亭壁上绘大禹治水图。
帝尧崩,舜继位,任命伯禹为司空,辅佐政事。帝舜之子商均不肖,不适合继承帝位。帝舜效法帝尧,选择贤能者做接班人,于是选择了治水英雄夏禹。罗宗涛、李振兴译《白话史记.夏本纪》载:“帝舜推荐禹于上天作为继承人,过了十七年而帝舜崩逝,禹服三年丧毕,就辞避了舜的儿子商均而隐居于阳城,可是天下的诸侯,都不去朝拜商均而去朝拜大禹。禹于是就即位为天子,南面以临天下,国号称为夏后,姓姒氏。”禹隐居的阳城,在今河南登封市告城镇附近的王城岗。
夏禹即帝位,建立“夏后氏”王朝,定都于安邑。安邑,战国时为韩国都城,又称韩。《纲鉴易知录》云:“大禹,丙子,夏后禹元岁(公元前2205),春正月,禹即天子位于韩。”《括地志》载:“安邑故城,在绛州夏县西北十五里,本夏之都。”在山西夏县西北安邑镇,有“禹王城”故址,故址有“禹王庙”,还有禹妻涂山氏“望乡台”故址。望乡台,又名青台、望夫台、夏禹台,在禹王城南面。
安徽怀远县涂山是上古涂山国所在地,在涂山之南5公里处有“禹墟”,又名“禹会村”“禹村岗”。昔时有“禹帝行祠”,相传是夏禹会诸侯的地方。《凤阳府志》云:“唐彭晁作庙记,略云:禹会诸侯于此,故村名曰禹会,有夏家、禹家之裔。”清代《怀远县志》云:“禹会村,亦名禹帝行祠。”“禹帝庙,在南蜀村,盖即古时禹会村,祠建于南宋宝祐六年(公元1258年),自明迄今迭有修葺。”今古祠已毁。
古籍中记载禹在涂山会合诸侯之事:《左传.哀公七年》:“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万国诸侯,手执玉器、成束的丝绸作为礼物,贡献天子。《竹书纪年》载:“帝禹夏后氏……五年[6],巡狩,会诸侯于涂山。”《淮南子.原道训》曰:“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帛,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伏,四夷纳职,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禹即位没几年便同部分诸侯有了隔阂,于是选择在涂山国会合诸侯。岳父涂山侯安排诸侯们的膳宿,在禹会村布置会场,帮了大忙。帝禹身着礼服。手持玄圭[7]立于中台上,万国诸侯行礼,贡献玉帛。帝禹同诸侯交谈,君臣通了气。禹会诸侯改善了同诸侯的关系,外戚的帮助功不可没。《史记.外戚世家》曰:“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盛)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涂山。”对于涂山氏的外戚之助作了正面评价。
《辞源》载:“舜死后,禹继任部落联盟领袖,部安邑,后来东巡狩,至会稽而卒。”会稽山,在浙江绍兴市东南8公里处,有“大禹陵”“禹庙”。《夏本纪》云:“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会稽山,原名防山、栋山,因帝禹在此会合诸侯,计议有功之人封爵奖赏,而得命为会稽山。《竹书纪年》载:“帝禹夏后氏……八年[8]春,会诸侯于会稽。”
帝禹效法帝尧、帝舜,也选择贤能者做继承人,首先选择了皋陶。《竹书纪年》曰:“帝禹夏后氏……三年,咎陶(皋陶)薨。”皋陶早死,未及接班。帝禹又选择了皋陶之子伯益做继承人,但是,帝禹的禅让没有成功。《白话史记.夏本纪》记述:“帝禹即天子位后,就举用皋陶,并向上天推荐,又将管政事的任务授给他,可惜未及禅位,皋陶就死了……这时帝禹就举用伯益,使他管理政事。又过了十年,帝禹巡视东方的时候,到会稽就崩逝了,把天下授给伯益。三年的丧完毕以后,伯益就将天下让给帝禹的儿子启,自己避居箕山(在嵩山之南)的南面。帝禹的儿子启有贤德,天下的人民,都希望他能继禹而即天子位。禹临崩逝的时候,虽然将天下授给伯益,然因伯益辅佐禹的时间太短,天下的人民尚未蒙受他的德泽,所以诸侯都不去朝拜伯益而去朝拜启,并且说:‘启是我君帝禹的儿子啊!’于是启就即了天子位,他就是夏后帝启。”
《纲鉴易知录》从帝尧元年甲辰(公元前2357年)至明崇祯甲申(公元1644年),皆有干支纪年。关于禹在位年代,记曰:“大禹丙子,夏后禹元岁(公元前2205年)春正月,禹践天子之位。”“癸未,八岁(公元前2198年)巡视江南,会诸侯……帝崩于会稽。”“甲申,夏后启元岁(公元前2196年)诸侯奉嗣子践天子位。”帝禹在位年代,约为黄帝纪元494—501年(约公元前2205年—公元前2198年);在位加丧期,约为黄帝纪元494—502年(约公元前2205年—公元前2197年)。
会稽山“大禹陵”“禹庙”是祭祀大禹的胜地。《越绝书》记载:“夏王少康始建禹庙。”《方舆胜览》曰:“夏禹东狩,会群臣于会稽之山,执玉帛者万国。至少康少子无余于会稽,曰于越。”于越,少康少子无余,受封于越,在此看护禹陵、禹庙,祭祀高祖大禹。无余裔孙勾践在周代建立越国,一度称霸。
大禹裔孙至今居住在会稽山禹陵村。1995年,绍兴公祭大禹,有大禹141代和142代子孙参加公祭。
春秋末年,孔子颂扬帝舜和夏禹:“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程昌明先生译文:“孔子说:‘多么伟大啊!舜禹作为天子,拥有天下,却一点也不谋私利。’”
西汉扬雄《法言.问道》称赞尧、舜、禹:“在昔虞(舜)夏(禹)袭尧之爵,行尧之道,法度彰(明),礼乐著(显),垂拱(垂衣拱手)而视天下,民之阜(生长)也无为也。”无为,即以德政感化人民,不施刑治。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禅宗与道家》一书论述:“由伏羲画卦,经神农、黄帝而到尧、舜以后,大禹是中国上古建国史上划时代的人物。”“同时,也自大禹以后,便形成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开始。”《南怀瑾讲演录》论述:“我们的历史几千年,所谓三代(尧、舜、禹)公天下。公天下是民选的,唐尧、虞舜都活了一百多岁喔!尧交给舜,舜交给大禹;大禹修了黄河长江,九年把水利修好了,奠定了中国农业国的基础。”
夏禹处于“五帝”至“三王”的转变时期,与“五帝”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附录《夏禹夏后氏》。中国从夏朝开始进入奴隶社会。
【注释】
[1]指唐《元和郡县志》。
[2]古代长度单位。周朝八尺为步,秦朝以六尺为步,旧制以营造尺五尺为步。
[3]请见《太昊伏羲氏》。
[4]顺应地形的高低,疏通河道,去除淤塞,语出《国语.周语下》。
[5]《礼记.曲礼下》:“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
[6]约为黄帝纪元498年(约公元前2201年)。
[7]黑色玉圭,帝王举行典礼所用玉圭。《史记.夏本纪》云:“帝锡(赐)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禹之玄圭,乃帝尧所赐。
[8]约为黄帝纪元501年(约公元前2198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