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思远(1908—2005年),广西宾阳人,当代著名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国务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
他青年时代投笔从戎,逐步成为桂系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纵横捭阖于蒋介石、李宗仁之间,参与筹划了反蒋、助李宗仁竞选“副总统”、逼蒋下野、与共产党和谈等重大历史事件。在1956年4月到1965年6月的10年间,李宗仁先后5次派程思远到北京,晋谒周恩来总理,两赴欧洲牵线搭桥,为李宗仁回归大陆作了充分的准备,最后与李宗仁先生一起,从海外归来。回到祖国后,他以强烈的爱国热忱,积极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了全部精力和智慧。
程思远在上中学时,在没有任何背景的情况下,以作文成绩第一名被录取为北伐军将领李宗仁的文书,从此投笔从戎。1930—1934年,程思远任国民党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李宗仁的秘书,从此和新桂系结下了不解之缘。1934—1937年在罗马大学攻读研究生。1937年获得罗马大学政治学博士并回国投入抗日战争,亲历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
程思远
1938—1941年,程思远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白崇禧秘书,三青团中央团部组织处副处长,广西绥靖公署政治部主任,三青团中央干事兼社会服务处处长、中央常务干事,广西省政府驻渝代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立法院立法委员、中央非常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作为桂系的智囊人物,程思远曾在1931年和1948年的桂系集团两次逼迫蒋介石“下野”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后来,现实使程思远认识到新桂系和国民党并不能实现他的救国梦,而于1949年辞去国民党要职赴香港担任《正午报》的专栏作家,过上了稳定的生活。
1956年,程思远应邀回到大陆东北等地参观。当他看到当年的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时,他认识到中国的前途需要中国共产党。不久,程思远接受周恩来总理的重托,多次到北京,两次赴欧洲,历尽惊险,于1965年7月陪同李宗仁夫妇一起回到了祖国,并随李宗仁先生在北京定居。据说,毛泽东当年见到程思远的第一句话是:“久闻大名,如雷贯耳。”此后,程思远以无党派人士身份,活跃在中国政坛,成为繁忙的社会活动家和国务活动家,1988年当选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此外,他的官方和社会职务还有中华老人文化交流促进会名誉会长,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总顾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中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会理事长,第二届中国之友研究基金会名誉主席,中国国际徐福文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北京黄埔大学董事会名誉董事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国际科学和平促进会会长,中国乡土艺术协会名誉会长,杭州大学名誉董事长,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会长,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首届中国田汉基金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华海外联谊会第一届理事会名誉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台湾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第六届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等等。
程思远先生学识渊博,胸襟坦荡,平易近人。他胸怀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和对祖国的热爱,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祖国统一贡献了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心血,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爱戴,是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的一面旗帜。几十年来,他以无党派人士的身份参政议政,在担任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领导职务期间,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祖国统一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即使他在临终前,仍旧让子女给他读《资治通鉴》和《参考消息》。前者是他一生读过几十遍的历史书,后者是他获知世界局势和海峡两岸信息的重要来源,他最后最关心的仍然是祖国的完全统一。
程思远有很高雅的情趣与爱好,在北京时住在史良、钱昌照住过的深宅大院里,但家具等用品却很简单朴素,家中的装饰以字画和鲜花为主,书斋的四面墙除一面留用采光外其余全是书,书案上置放着许多做工精细的毛笔和印章。他的著作有《蒋李关系与中国》《李宗仁先生晚年》《政坛回忆》《政海秘辛》《白崇禧传》《我的回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