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守正出新,共筑云南民族文化出版梦

守正出新,共筑云南民族文化出版梦

时间:2023-0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共产党接管云南政权后,在新社会民族政策和出版方针的指导下,云南出版业守正出新,快速发展,为边地少数民族文化的“百花齐放”作出了突出贡献。经过几代学人的共同努力,在云南这块多民族聚居的土地上形成了全国领先的民族文化学科群,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云南出版提供了的源源不断的资源。在云南民族文化学科群逐步崛起的同时,云南出版业也在煦暖的春风中继往开来,再创佳绩。
守正出新,共筑云南民族文化出版梦_云南故事:我的中国梦

张军云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归根结底也是每一位中国人的梦。在彩云之南这块朴实的土地上,每一位追梦的人都有着自己的动人故事,或在平凡中铸就非凡,或在奋斗中放飞梦想,或在服务社会中让青春绽放……

而我,作为一名有着高度职业自豪感的出版工作者,特别想与大家分享的,就是我们几代云南出版人在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和出版方针的正确指引下,守正出新,构筑出版梦,促进边地少数民族文化繁荣与发展、共建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的故事。

打开尘封的历史,在那浩如烟海的云南古籍文献中,一种有着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重压扑面而来。我以一名出版工作者特有的文化嗅觉,捕捉着云南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可以说,云南出版活动的滥觞可追溯到南诏、大理时期的手抄本和写经,但相对成熟的雕版印书则是“肇自元代,行于明季,精于清人”。由于封建社会的文人有着强烈的汉儒文化优越感,或多或少存有一定的民族偏见,致使云南边地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整理与刊印一直处于较低层次。

当时代的车轮在沐雨栉风中蹒跚驶进了1926年——那年的11月7日,中国共产党云南特别支部在昆明节孝巷55号正式成立。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云南历史进入了一个伟大的新时代。我们云南出版人的前辈们也在共产党先进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新的筑梦活动。中共云南临时省委成立后,时任临时省委书记的王德三主持制定了《少数民族问题大纲》,用通俗易懂的民族语言编写了《苗夷三字经》。《苗夷三字经》等进步刊物的编印发行,主观上是对中国共产党早期民族政策的宣传,但客观上却对云南马关、文山等地苗族社会文化进行了一次调查与梳理,为后人研究滇南少数民族文化积累了很有价值的史料。

1949年12月9日,一个光芒四射的日子——云南宣布和平解放。中国共产党接管云南政权后,在新社会民族政策和出版方针的指导下,云南出版业守正出新,快速发展,为边地少数民族文化的“百花齐放”作出了突出贡献。1950年12月,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云南首家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开始筹建。初创的云南人民出版社坚持“地方化、通俗化、群众化”和“为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基本方针,迈上了全新的出版征程,并从一开始就将自己的出版梦想与云南民族文化紧密结合起来。1954年,《阿诗玛》顺利出版,这是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第一部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为后来各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以及出版开了一个好头。

时光在历史的长河中逝者如斯。随着边地各少数民族的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社会主义新建设阔步向前,我们出版工作者也以昂扬的斗志谱写着云南民族文化发展的华丽新章。1956年5月,中共中央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党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文化事业出现了生气勃勃的景象,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整理、出版也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文学艺术的创作是一项复杂的精神劳动,需要作者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双百”方针保证了个人创造精神的发挥,保证了公民言论、出版的自由,保证了科学研究、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我们云南出版业也在践行“双百”方针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中放飞梦想,《云南白族起源的形成论文集》、《南诏史话》、《白族文学史》、《纳西族文学史》、《古老的傣歌》等一大批关于云南民族文化的优秀学术专著和文学艺术作品,如雨后春笋般纷纷与广大读者见面。

历史,无法让人忘却,也不该被忘却——尤其是苦难的历史。“文革”期间,云南出版活动受到严重冲击,除了印制马、列、恩、毛的著作、语录以及为政治斗争服务的中央报刊社论文选、样板戏剧本外,仅有少量科技、医药和教科书的出版;我们的出版工作者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打击或者迫害,民族文化的出版梦或夭折,或潜藏于心底……每思及此,我的心里总会不经意间掠过一阵隐隐的痛。但是,我们的出版工作者依旧顽强地坚守着心中的梦想,守道德之正,守学问之正,坚强的思想依旧在苦难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相信严寒无法阻止春天的来临。终于,在1977—1978年“文革”结束拨乱反正期间,《云南各族古代史略》、《滇南本草》、《傣家金莲花》、《浇透春雨的缅桂》等云南民族文化的优秀作品“迫不及待”相继出版,云南出版业历经十年严寒历练后发新芽,吐新蕊。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后,我们云南出版业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沿着正确的出版路线,一路凯歌,一路硕果。甚至可以说,我们云南出版业在新时期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中国共产党在边疆民族地区践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重视民族文化全面发展的最佳体现。

众所周知,21世纪以来,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特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云南适时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强省战略目标,标志着文化建设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也预示着云南文化建设开始了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出版工作者背负起沉甸甸的使命,让梦想再次起航。

我们由衷地感谢脚下这块赤诚的土地,感谢世代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民,是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喂养大了博大精深、多元多质的云南民族文化。云南悠久灿烂的历史文物、丰富深邃的民族文献古籍、绚丽夺目的民族文学艺术以及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风情,是我们出版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经过几代学人的共同努力,在云南这块多民族聚居的土地上形成了全国领先的民族文化学科群,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云南出版提供了的源源不断的资源。在云南民族文化学科群逐步崛起的同时,云南出版业也在煦暖的春风中继往开来,再创佳绩。《东巴文化艺术》、《云南特有族群社会文化调查》、《云南民族史》、《云南少数民族禁忌大观》、《洱海区域的古代文明》,以及《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云南地方戏剧丛书》等优秀图书的出版,优化了云南民族文化资源,满足了各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促进了民族民间文化的繁荣与兴盛。在党的民族政策和出版方针的正确指引下,云南出版业始终以传承、弘扬边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维护民族团结为己任,守正出新,充分挖掘并优化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内涵,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交流,不断为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和“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不断提升云南各族人民富民强滇、践行中国梦的文化软实力。

“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我们出版工作者的故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因为我们肩负着时代所赋予的文化使命,一直脚踏实地地行进在追逐梦想的路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