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由来已久,在传统的农业实践中可以找到这一概念的雏形。到了21世纪,我们赖以生存和居住的地球表层出现出现人口膨胀、资源锐减、环境污染、贫富悬殊和犯罪蔓延等尖锐的问题和剧烈的矛盾,严重地困扰着当今世界的进步和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世界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有光明的前景。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上通过了《21世纪议程》,提出了人类社会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行动纲领。1994年,我国政府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构建了我国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框架。
(一)一般可持续发展原理概说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能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要求人类以最高的智力水准与泛爱的责任感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去创造和谐的世界。这意味着人类社会在空间上应遵守互利互补的原则,不能以邻为壑;在时间上应遵守理性分析的原则,不能在“赤字”状况下进行发展和运行;在伦理上应遵守“只有一个地球”“人与自然平衡”“平等发展权利”“互惠互利”“共建共享”等原则,承认世界各地“发展的多样性”,以体现高效和谐、循环再生、协调有序、运行平衡的良性状态。因此,可持续发展被明确地处理为一种“正向的”“有益的”过程,强调了发展的不可逆性、广泛性以及关联到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性。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具有3个基本要点:一是具有公平性原则(fairness);二是具有持续原则(sustainability);三是具有共同性原则(common)。它们包括了以下几层含义。
(1)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基础,同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资源的永续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程度,是区分传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分水岭。
(2)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实质要求人们放弃传统的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和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
(3)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正如欧阳志远所讲:人既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结果,满足人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全面的文化演进过程,需要深刻的社会变革。
(4)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
完整的可持续发展包含生态、经济和社会3个方面:生态可持续性指维持资源的自然过程,保护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功能,维护自然资源的基础和环境;经济可持续性指保证稳定的增长,尤其是迅速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同时用经济手段管理资源和环境,使资源经济外在因素的环境与资源内在化;社会可持续性解释为长期满足社会的基本需要,保证资源的分配在各代人之间和同代人之间实现社会公平。毫无例外,它们都与人的要求、人的感应、人的行为和人的发展分不开。
2.可持续发展特点分析
人类历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各个发展阶段都具有特定的内核,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有的专家研究指出,人类的历史可以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前发展阶段、低发展阶段、高发展阶段和可持续发展阶段。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
旅游业在跃升为世界最大产业的同时,必定会产生了各种因规模化旅游所造成的消极效应和潜在威胁,而这种状况在发展中国家中表现得更加突出。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的驱动力而把旅游业列为优先发展项目,采取盲目超前发展措施,结果导致旅游活动与环境相冲突。若对此种状况不进行变革,那么,旅游对文化与自然环境造成的重大损害就会迅速增加,从而激发人们的抵抗信念和态度,造成旅游增长的逐渐钝化。这种关注促生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观念:旅游可持续发展。
1.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通过《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在报告中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能危害后代人的需要。”参照这一科学概念,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系的卢云亭教授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下了一个定义,即“在不损害生态持续的前提下,既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自身旅游需要能力的发展”。全球持续发展大会旅游组行动策划委员会提出的旅游持续发展行动战略,将旅游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持和增进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目前游客和旅游地居民的需求。”
由于旅游业是一项高度复合型的产业,所以它离开社会、经济、文化大环境来实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困难的。在此,我们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旅游业基于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的有序性协调发展”,其具体表现为:
(1)增进人们对旅游带来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的理解;
(2)促进旅游业的公平发展;
(3)提高旅游接待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4)为旅游者提供同质量的旅游经历;
(5)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
2.传统观念与可持续利用观念的比较
传统观念与可持续利用观念在追求目标、受益者、管理方式和影响方式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
3.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承载力
旅游承载力(又被称作旅游容量)是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及条件下,一个国家与地区的旅游资源,在保证其旅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不受破坏的条件下,所承受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这里所说的“某种状态”或“某种条件”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及与此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水准上,或在开展旅游活动不引起旅游资源和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的前提条件下,“所能承受”是指不影响旅游资源系统发挥正常功能为前提,而“人类活动”则包括人们的旅游活动和旅游生产经营开发的活动。
(1)旅游承载力的构成
旅游承载力,是由社会心理的承受能力、经济承载能力与技术承载能力共同构成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也就是当地居民与旅游者对旅游区的认识与兴趣等,包括目的地居民心理承受能力和旅游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两个方面。前者是指旅游目的地居民从心理上可以接受旅游者的数量;后者则指在旅游目的地失去吸引力前,旅游者能够忍受的拥挤程度。经济承载能力,即在旅游区的接受能力超负荷时是否愿意和能够增加对基础设施的认识水平和实施能力,具体反映在旅游目的地愿意而且能够为发展旅游业投资的大小,这些投资可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所有直接与间接的设施。技术承载能力指旅游业的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都需要有先进的技术来实现,它包括物质承载能力和环境承载能力两个方面。物质承载力是旅游地实际容纳旅游者的数量,又称物理容量;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旅游地在其生态资源免遭破坏的条件下容纳旅游者的能力,又称生态容量。
(2)旅游承载力与旅游效益
物质承载力与经济效益。依物质承载力来看,目前主要按人均占地面积来确定。一般地,陆地面积平均占地2平方米/人,水面平均8平方米/人,山地(指可涉足面积)平均4平方米/人,一般博物馆以8~20平方米/人为宜,园林以10~25平方米/人为宜。
若以游人密度表示,公式则为:
其中,M为游人可涉足面积(平方米);Dx为最佳游人密度(人/100平方米),Dy为极限游人密度(人/100平方米);T为旅游点开放时间(小时/天);t为旅游者在某旅游点的平均停留时间(小时);X为旅游点最佳日游人量(人/天);Y为旅游点极限日游人量(人/天)。
图5-1 经济效益与旅游目的地物质承载力曲线
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效益随着接待旅游者人数的增加而提高,其数学表达式如下:旅游收入(1)=旅游者人数(N)×人均旅游花费(E) (5-3)
其中,旅游者人数(N)正比于旅游目的地物质承载力(Cm),因此旅游经济效益与旅游承载力(Cm)成正比,这种正比例关系可以用图5-1来反映。
旅游目的地的最佳物质承载力应是其达到最佳经济收益时的接待规模。从短期效应来看,经济效益的上限取决于旅游目的地不变投入的多少。在一定的经济规模范围内,经济收益(产出)随可变投入的增加或减少而发生增减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边际投入等于边际产出时的规模为最优,超过这个规模时,则管理效率下降,旅游基础设施损耗加大,出现内在不经济。
环境承载力与环境效益。这里所说的环境限指生态环境,而不包含社会环境。人们涌向某个旅游目的地,特别是观光旅游地和度假旅游地,主要是因为那里的环境优美,但随着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就会毁坏旅游业赖以发展的这些资源,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例如,旅游目的地会因数不清的足踏磨损受到损害,尤其是沙丘之类易损的生态系统。如前文所述,环境承载力还受到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如一些溶洞、石窟,由于旅游者的呼吸和汗气的化学作用,使得石笋、石花等受到氧化腐蚀,壁画受到损害等,这些现象都与管理水平低下、保护措施不力有关。这就需要科学地分析环境承载力,并且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加强对旅游者的管理,使环境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环境效益是指旅游者人数多少对旅游目的地环境的影响。旅游者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容量扩大,对环境呈负影响,即随着N的增大,环境效益YE=f2(CE)逐渐减小。f2(CE)变化较平缓,也就是说,如果旅游者人数较少时,对环境的负影响就较小,f2(CE)下降的速度也较慢;当旅游者人数N增大时,对环境的负影响也随之逐渐增大,f2(CE)下降的速度将逐渐加快,环境衰退愈来愈明显;当N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严重衰退,f2(CE)急剧下降。
图5-2 环境效益与环境承载力曲线
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与社会效益。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很难确定,因为人们对心理承受能力的理解各不相同,而且受到旅游目的地性质的限制,与旅游者的类型也有关系。例如,人们觉得在资源观光型的目的地要比度假型的目的地更容易达到拥挤的程度,旅游者也可容忍高程度的拥挤。目前,对旅游者心理承受能力测定的主要办法是摄像与问卷结合的方法。如在爱尔兰海滩,大家选择特定的时间从空中拍摄相片,发现实际的稠密度和分布情况,同时利用问卷征求旅游者意见,通过比较分析,得出10平方米/人的旅游者心理容量的结论。对于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衡量,也只能在综合各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主观的推测。
图5-3 社会效益与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曲线
社会效益指旅游者人数多少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宗教、道德、治安等社会众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当旅游者人数较少时,当地居民与旅游者之间具有较大的吸引力,相互之间由于文化、宗教、信息等方面的广泛交流,使得双方从心理上加深了解、交流的需要。同时,旅游者给旅游目的地社会带来异国异地的文化、生活习俗等,对目的地的社会进步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即社会效益Ys=f3(Cs)随着旅游者人数N的增加而呈增长趋势;当N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大量旅游者的拥入,不可避免地带入一些异国异地不良的社会风气,加之造成环境衰退、交通拥挤等一系列负影响,使得目的地居民和旅游者双方心理上产生压力,社会效益Y将随着旅游者人数N的增加而缓慢下降;当旅游者人数N增大到超过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时,双方将产生相互抵触的心理,Ys将急剧下降。
旅游承载力与旅游效益的关系。一般而言,社会效益的降低总是滞后于环境效益的降低。当环境效益YE缓慢降低时,社会效益Ys还处于增长趋势;当YE下降速度较快时,Ys的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并开始逐渐下降;当YE急剧下降时,Ys也随之急剧下降。若孤立地看物质承载力,它是以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作为目标。在一定的经济规模条件下,YM=f1(Cm)曲线是无严格上限的,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承载能力应在兼顾3种效益的前提下确定。经济效益受制于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相辅相成的。
4.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
旅游可持续发展为人类进行游览活动和社会环境系统关系变化的一种规范。然而,规范它的内涵和外延则需要遵循一个被普遍公认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定义。参照布伦特兰报告对“持续发展”概念的阐释,可将其定义为:在不损害生态持续的前提下,既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自身旅游需要能力的发展。根据这一定义,提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4个基本目标。
以最小的旅游环境与资源投入要素使用量获取最大的旅游福利总量。换句话说,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取最大的旅游综合效益,旅游业只有实现这一目标才可能让旅游产品的消费和环境资本同时增长。这就是旅游业发展的“强持续性”。
贫富地区均应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发展是存在贫富差异的。一般而言,旅游业发达地区多能将资本不断地投入新的领域,因而它为了获取最大的收益,常常不顾环境的承受力;旅游业不发达地区为谋求温饱则滥用旅游资源和环境要素。据某些学者研究,最富裕和最贫困的旅游地区比居中间地域的旅游地区对环境造成的损害更大。这表明旅游业两极分化越大,环境破坏和恶化趋势越严重。为了克服贫富差别所带来的旅游弱持续性影响,重点抓住贫富两类旅游区,一同步入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则成为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第二个重要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富裕地区要重点评价其旅游环境承载大指标,贫困地区要重点评价其旅游资源和劳务利用水平。
旅游生态持续性评价体系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旅游生态持续性最重要的是衡量4个“水平”,即旅游环境参量评价指标的科学水平、旅游开发地域的最小安全水平、可接受的旅游风险水平和旅游地生态发育的空间水平。这些评价指标体系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旅游地物质、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的流量等级,及环境系统承受干扰的极限。如果输入和输出的物质与能量超过这些上限和下限,就会造成环境破坏,威胁旅游业。但是,在一定程度内,人类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改变这些流量,使之满足当代和未来人们对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及废物处理能力的需要。因此,保护旅游环境,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即生态持续性,就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
在旅游企业管理上建立一套完整的旅游资本价值和市场机制,征收旅游资源“资本转移费”和“折旧费”,最大限度地促进旅游产业从资源密集型向资源效益型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