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境内水资源丰富,发展渔业养殖条件优越。新中国成立后人工养鱼起步较早。1958年县畜牧场征用齐镇村土壕建成全县第一个人工鱼池,占地27亩,净水面13亩,开创了眉县人工养鱼的先河。
1963年,县渔场从武汉长江水产研究所调购鱼苗300万尾,当年产成鱼400公斤,全县人工养鱼由此蓬勃兴起。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各地大量兴起的库、塘,为人工养鱼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条件,1982年,水产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渔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到1986年,全县养殖水面达2144亩,成鱼年产量80.2吨,被省水利水保厅列为商品鱼基地县。1986年初,县上召开了水利水产工作会议,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水产事业”的号召,全县渔业迅猛发展,争取省上投资,在河底村渭河南岸开辟了300亩连片鱼池示范点,带动了全县鱼池建设,各地纷纷利用河滩、低洼渍水地及低产烂泥稻田开挖鱼池,全县专养水面大增,至1989年底,全县养殖水面达2992亩,年产成鱼433.5吨,占宝鸡市成鱼生产总产量的一半。1991年至1992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会议之后,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在槐芽新建混凝土全衬砌鱼池400亩;在第五村新建混凝土全衬砌鱼池426亩。全县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至2014年底,全县养殖水面达4275亩,水产品年产量达到2420吨。
1971年至1972年,时任眉县渔场场长范忠俊负责“家鱼人工繁殖”研究,经过近两年日夜观察试验,于1972年突破了家鱼人工繁殖技术难关,从此结束了宝鸡地区家鱼鱼苗外购的历史。
1983年6月至9月,县水产站在原城关公社北兴六队许东平、李革新、葛岁贤三户社员责任田试验稻田养鱼获得成功,证实眉县可以发展稻田养鱼,稻田养鱼能消灭稻田杂草和害虫,增加稻田肥力,达到水稻增产效果。
1986年,省市县三级水产部门联合指导,由县水产站组织实施,在齐镇西凉阁水库开展化肥养鱼试点获得成功,当年产量成倍增长,1989年眉县水产站化肥养鱼项目获得宝鸡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1年,石头河水库渔场开始流水养鱼实验,开创了陕西省虹鳟鱼养殖先河,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眉县鱼种场
眉县鱼种场位于常兴镇河池村渭河北岸。始建于1958年,当时因眉县渭河以北划归凤翔县,凤翔县在常兴河池征地110亩,计划修建渔场,已修成半成品鱼池80亩。1961年因恢复眉县建制,鱼池移交常兴公社。同年底,县畜牧场收购了这个半成品渔场,1962年初即组建眉县渔场(初名河池渔场)。1968年以前,渔场以养成鱼为主,兼养鱼种。鱼苗主要用飞机从武汉等地运回。1967年自繁了一批鲤鱼苗,使大家得到了启发,从1968年冬开始自选鱼苗,着手自繁。1972年首批孵化出草、鲢鱼苗3000余尾。1976年,试养河蛙、人工培育珍珠,1979年取得成功。1986年,渔场被省水利水保厅列为省家鱼孵化基地场。1989年9月22日更名为“国营眉县鱼种场”。场内建有孵化室11间,孵化环道4座,产卵池3座;生产用容积200万立方米水塔一座;有青、草、鲢、鲂等各种亲鱼428组。年产各种鱼苗1.02亿尾,夏花鱼种400万尾。除满足本地所需外,还远销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
石头河水库管理局水产站
石头河水库管理局水产站位于石头河水库下游3公里处的石头河西岸,占地291亩,其中养殖水面155亩。始建于1981年,建有种鱼池13个,总面积100亩;养殖楼一座,总面积700平方米;虹鳟鱼苗种池20个、成鱼池18个,总面积3.8亩。1984年引进美国加利福尼亚虹鳟鱼,为全省首家养殖,填补了陕西虹鳟鱼养殖的空白。2001年引进俄罗斯鲟鱼。年产四大家鱼约6万公斤,虹鳟鱼约1万公斤,鲟鱼100公斤,金鳟鱼约1800公斤,繁殖虹鳟鱼种苗约2000公斤。
除上述水产养殖基地外,前文所述的小型水库、池塘均兼有养殖。第五村渔场、西部兰花园各有500亩的养殖水面,是县域内最大的水产养殖地。在县城周围,较大规模的养殖垂钓中心多达10余家,如双明村鱼池、新庄鱼池、北兴渔场等,这些垂钓中心均办有农家乐,兼养殖、垂钓、餐饮于一身,是人们假日休闲的好去处。此外,在渭河沿岸的沙滩地带,1985年以来,开挖的鱼池多达30多处。如:横渠镇金家庄、魏家堡村、孙家原村,槐芽镇赵家庄村,常兴镇下原、常兴、河池、白家、尧上、梁马、侯家村、汶家滩、杨家村,金渠镇蔡家崖村,首善镇张赵村、任白庄、王长官寨村等。这些鱼池一般都对外开放并允许垂钓,是钓鱼爱好者的天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