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凯
有着“中国第一奇峡”美誉之称的金丝大峡谷,自2002年开发至今,已有多年的辉煌历史了。数年来,关于金丝峡的篇章可谓是连篇累牍,让人目不暇接。时常听闻朋友赞誉那里曲径通幽、悬泉飞瀑、十里兰花香,因而脑海里很早就对金丝峡有了印象。但出生在秦岭南麓,长大在商山怀抱中的我,睁眼抬头就能看见山,对山没感觉,因此一直没去过金丝峡。
第一次去金丝峡纯属偶然。那是2008年的5月初,当时我在白鲁础乡支教,星期天没有回家,也无事可做,同事便“蛊惑”我去金丝峡。周六早晨六点多,我们从白鲁础乡中学骑摩托车出发。白鲁础乡仲景村一位姓朱的老师热情地做了我们的向导,到达仲景村大概用了一个小时。在朱老师的带领下,一行八九个人绕过正在修建中的金丝峡后山门,从金丝峡后门“偷溜”进去。
5月初的天气,春意盎然,阳光和煦。一行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的年轻人,一路欢声笑语,嬉闹着从仲景村朱老师家屋后爬过一座大山。山路是蜿蜒崎岖的羊肠小道。当人们走出每日都是相同内容的生活环境,投入大自然怀抱,感觉犹如“脱笼之鹄”,心情总是很愉悦的。一个半小时左右我们就登上了山顶。下山更快,大约用了50分钟,金丝峡的景色逐渐映入大家的眼帘。首先观赏到的一处美景是一天然石壁上长年不断的涓涓清泉,走近细看,泉水清澈、明亮、干净。朱老师告诉我们,此处名为“水帘洞”。有水我就喜欢,因为有水的地方有灵气。同事们争着、抢着用手中的饮料瓶子接泉水喝。
顺着山涧的泉水下山,踏着木板铺的栈道,在灵宫殿前稍作休息就来到了白龙湖。山上嫩绿的树木倒映在湖中,湖水显得苍翠欲滴,湖面荡漾着碧绿的波纹,俨然一幅逼真的大自然山水画,让人不知不觉间沉浸在翠绿如画的湖光山色中。我不禁想起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的诗句来,尽管它是一座人工湖,但婀娜、温柔、轻盈流畅的形态丝毫不比西湖逊色。我急忙拿手机快速拍摄下了许多这美丽的景象。初次见到白龙湖,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返回灵宫殿,向西就到了石燕寨。据路人说,登上寨顶需要爬过3999个小台阶。石燕寨的第一道关口被称为南天门,地理位置陡峭、险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再向上就到了祖师庙,一座古朴的道观,据说这里曾是道教圣地。大家在此歇息后,又向龙头峰出发,一直爬到玉皇顶。站在寨顶,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之情油然而生。放眼望去,山顶上云蒸霞蔚、气象万千,心境随之开阔,爬山的疲倦、缠绕自己的日常琐事、自寻烦恼的心情在此消失殆尽。大家尽情放松自己的身心后,又从石燕寨的后山下来。后山小路更为陡峭,等下得山来,已是下午三点多钟了。我们又从原路返回到白鲁础乡仲景村。或许是从后门“偷溜”进去不那么光明正大,也或许是来去匆匆的缘故,对金丝峡的全景只观赏了三分之一,总感觉不是很尽兴,但是金丝峡的水光山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很是期望有机会再来。
时隔一年之后,恰逢我县第三届旅游茶叶节于2009年7月25日在金丝峡举行开幕式,我有幸随茶叶节采风接待摄影组一起再次来到金丝峡。这次是作为茶叶节工作人员的身份来参观金丝峡,是为了宣传金丝峡的,相对于外地游客,我是金丝峡的主人,那种喜悦和自豪的心情不言而喻。
参加完旅游茶叶节开幕式后,采风接待摄影组一行人便从金丝峡停车场闲庭信步欣赏金丝峡。前次来,没有见到金丝峡的前山门,这次便做了仔细观察。停车场的西端便是景区大门,古朴、大气的七根石柱构成了一个“山”字造型的门,上面是“金丝大峡谷”五个气势磅礴、铁画银钩的镀金大字。穿过大门,极目远眺便可看到对面秀峰石壁上著名作家贾平凹题写的“金丝峡”三个字,这三个字别有韵味,与奇山秀峰相映成趣。
向上几步就到了仙人湖。7月的天气,暴雨后初晴,阳光照耀着整个峡谷,空气湿润而清新,波光粼粼的湖面让游客们兴致大增。湖岸上,游人络绎不绝,或嬉戏,或依山傍水拍照留念。
再向上走,就是仙人石、马刨泉、石生树、罗汉崖等景点了。踏着古色古香的青砖小路,呼吸着新鲜空气,一边欣赏着身边的美景,一边享受着金丝峡夏季的幽深凉爽。峡谷中不时从树丛中传来天籁般的鸟鸣虫唱之音,这一切令人陶醉,我仿佛进入了人间仙境。
白龙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景象忽然出现在大家眼前。没等反应过来,前面数人已经拿着相机在“啪啪”照个不停。尽管同行人中很多人来这里无数次了,但依然对如银河倒泻、喷珠泻玉的瀑布充满兴趣。
穿过伸手不见五指、传说中曾栖息过巨蟒的“蟒洞”,眼前豁然开朗。再次见到惜别一年、梦里游过多次的白龙湖,顿时让我雀跃起来,一年前与同事、朋友并肩在此嬉戏、玩赏的情景历历在目,碧波荡漾的白龙湖依然鲜活如初。不同的是,因旅游节气的到来,湖上平添了一份热闹和喜庆,游人如织,划船荡舟不亦乐乎。
灵宫殿里吃饭、喝茶、卖工艺品的小店比去年又多了些新意。在茶馆老板的吆喝声中,我们选了个临近白龙湖的茶座,躺在“摇摇椅”上,品味着商南产的绿茶,欣赏着白龙湖的盈盈碧波,享受着峡谷特有的惬意。
由于工作任务关系,下午两点多,在还没来得及欣赏青龙峡、黑龙峡景观的情况下,我又不得不离开这令我百看不厌的峡谷。回来的车上,和同事们一起谈论今天游峡的感受,我说了淡淡的遗憾。朋友们笑我说:其实有点淡淡的缺憾也不是坏事,这样你才有兴趣再来金丝峡呀!想想也是,任何事物留有余地才有吸引力,世间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完美。何况两次游峡已经领略到了峡谷的神韵,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望着窗外渐渐远去的峰峦、流水,我不禁莞尔一笑,释然了。下次,或许在枫叶漫山飘零的金秋,或许在白雪皑皑的寒冬,我会再次踏访金丝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