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江是郁江最大的支流,旧称丽江,位于桂西南丘陵山区,发源于越南北部山地,在越南境内叫奇穷河,于凭祥市的平而关流入中国广西境后称平而水,又名黎溪河。至龙州与水口河汇合始称左江。流经江州、扶绥,至南宁宋村与右江相汇,以下称邕江。左江主要支流,右岸有明江,左岸有黑水河。干流全长539千米,流域面积31595平方千米,年径流量以崇左濑湍站为例,是174亿立方米。左江蜿蜒于岩溶峰林之中,山重水复,峰回路转,河床深切,河道狭窄,十分曲折。历史上洪灾严重,最大一次洪水洪峰高程达110.79米(1881年)。左江流域在十万年前已有人类居住,2008年在崇左市江州区木榄山智人洞发现距今110000年前的早期现代人下颌骨化石和大量与之共生的动物化石。沿江两岸有不少距今10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中下游是距今4000年前双肩大石铲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左江及其支流沿江200多千米的悬崖峭壁上断断续续绘有80多处战国时期至汉代的崖壁画,被誉为“左江画廊”。该地区汉代属象郡,在龙州县上金发现汉代城址,在崇左古坡发现有汉代墓葬,东汉马援南征交阯曾经此道,沿路有不少纪念马援的伏波庙、伏波祠。古代安南使节来华多从此水道进入。左江流域也是清代抗法前线物资的主要补给线。崇左附近的江心有著名的归龙斜塔。
左江北岸喀斯特峰林较为发育,龙州西北、大新一带,峰林发育较好,高山峡谷,是古代崖洞葬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已在龙州、江州、大新、天等、扶绥、靖西等6县(区)发现崖洞葬41处。这些崖洞葬,大多在左江及其支流沿岸极为险峻的石灰岩绝壁上,棺材置于天然溶洞中,距江面高度30~150米不等,个别崖洞葬的洞外有壁画共存。现按县(区)介绍如下。
一、龙州县崖洞葬
龙州在广西西南,西面与越南交界。地形以岩溶石山为主,四面环山,地势由西向东倾斜,中部为盆地。水口河自西北来,平而河自西南来,在龙州镇汇合,注入左江,至上金,明江从东南来汇。左江横贯龙州全境。龙州秦属象郡,汉属交阯郡。唐设羁縻龙州,宋因之。元大德元年(1297年)升为龙州万户府。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为龙州。清雍正三年(1725年)分龙州为上龙和下龙两个土巡检司,乾隆十六年(1751年)下龙司复为龙州。民国二年(1913年)合上龙、下龙、金龙为龙州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又分上龙、金龙为上金县,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改为龙津县。1951年设立龙津、上金联合县,后改为丽江县;1962年恢复为龙州县。龙州是中国古代通往安南(今越南)的门户。经调查,境内已发现古代崖洞葬6处。
(一)更洒岩崖洞葬
位于龙州县逐卜乡三叉村谷埂屯。屯后有一洞,洞口向西北,距地面约20米。2006年村民梁永忠等人上山捉蛇,在洞中发现一些古老陶器和石器。龙州县博物馆接到报告后,派人到实地查看,证实是一处古代崖洞葬。2007年3月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龙州县博物馆进行实地调查并对该洞进行了清理。采集到一大批玉石器、陶器、人牙、人骨残片。玉石器9件,绝大部分是硅质岩,部分为玉,计有斧、锛、凿、玦,器形较小,磨制精致。陶器28件,都是夹细砂、夹炭陶,陶色不均匀,以灰黑、红褐为主,火候普遍较低,质地疏松,表皮多有剥落现象,饰细绳纹。其中18件可修复,分别为圜底罐、圈足壶、圈足簋(碗)、直腹平底杯。人牙60枚,分属10个不同个体,平均年龄约25岁。
(二)棉江花山崖洞葬
位于龙州县响水镇棉江村茯荷屯南约1.5千米的左江东岸崖壁上,与棉江花山崖画处在同一崖壁。山因崖画而得名。崖壁上有3个呈品字形相通的洞穴。崖洞葬在南边大洞左上角崖壁上的一个小洞中。洞口高出水面约60米,方向朝东。洞里有左右两个支洞,左支洞深7.3米,宽0.9~1.65米, 口大里小,地面向洞内倾高;右支洞深5.1米,宽0.7~1米,高1.3米,地面平坦。该崖洞葬已遭破坏。1980年还有一块木板横置洞内,木板长约4米,宽约40厘米,厚约6厘米,一端爆裂,一端似凿有两个孔。1992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崖洞葬调查研究课题组前往调查时,见到右支洞顺洞口方向上下叠置2副棺材(图2-1)。请一位会爬山的农民上去,绑好一副棺材吊下山来。这副棺材是用整段圆木剖开挖空而成的,形体较大,头大足小,子母口,横截面为六边形,棺顶和底呈平面,棺盖、棺身头尾角饰相同,均为双燕尾式,角饰长50余厘米,榫眼开在紧靠棺身处,做工精致。其中1号棺的棺盖、棺身扣合完整,其盖棺口开凹槽,棺身口部凿出凸榫的子口,棺身长180厘米,头宽46厘米,头高36厘米,尾宽44厘米,尾高34厘米。2号棺已被打开,棺身长203厘米,宽34厘米,高32厘米。左支洞棺材已成残片,无法辨识出棺材形状、大小,从残存棺板推测原应有3副棺材,也用子母口扣合。该洞由于多次被翻动过,未发现任何随葬品,在棺材及地面仅发现人骨碎片和一些棺梢以及小动物的骨骸。所取木片经地质矿产部桂林岩溶研究所做14C年代测定,结果为1 512±51年,相当于晋至南朝时期。[1]
图2-1 棉江花山洞
(三)岜楞崖洞葬
岜楞山,有的人又称岩雷山,位于龙州县响水镇图强村舍坝屯西面岩雷山峭壁上。1987年文物登记表载为“岩来山”。岜楞、岩来、岩雷,当地口语相近,都是用壮语汉字记音地名。洞口距山脚约50米,方向朝北,洞由外向里倾斜,深15.3米,洞分上下两层,下层洞宽11.9米,高3~4米;上层洞宽6米,洞口宽、高均2米(图2-2)。洞内原有木棺30副,整齐地排列在上下层洞中,每副棺材内置骨骸一具。舍坝屯65岁老人凌志明说,这些棺材是风吹上去的。20世纪60年代村民进洞挖岩泥,将崖洞葬破坏,部分棺木被拿来烧火取暖,人骨被当成药材取走。到20世纪80年代考古人员进洞调查时,残存15副圆木棺,棺上下两头留有对称的扁木柄,根部上下凿有方孔,插木栓固定。棺材大小不一,棺身长85~120厘米,直径38~56厘米,内径24~47厘米。角饰长40~45厘米,宽20~25厘米,厚5~6厘米。根据棺木形制、头角饰、尾角饰的特点,该洞有两种样式的棺,如洞中1号棺,棺身、棺盖均有形状相同较长的板状头、尾角饰,棺盖头、尾角饰向上撇,棺身头、尾角饰向下撇。头、尾角根位于棺身、棺盖中部,并凿出长方形榫眼,以插木销拴固。棺通长192厘米,棺身长98厘米,头宽54厘米,尾宽53厘米。2号棺,头大足小,棺身与棺盖口部四沿分别凿有子口和母口,子母口相吻合,棺身、棺盖均有形状相同的板状头、尾角饰,头、尾角饰平直,根部与棺口齐,并凿出方形榫眼,以插木销拴固。2007年3月我们再去龙州调查,在龙州县博物馆见到此棺时,朽蚀已很严重,棺身、棺盖已朽出大洞,尾角饰残缺,棺身也残去部分。棺木很轻,木纹很粗,当地人说此棺是用木棉树或泡桐木制成的。
图2-2 岜楞崖洞葬所在地
(四)岜木山崖洞葬
位于龙州县响水镇图强村南面,距舍坝屯1千米的岜木山上,即在响水至怀阳公路10千米左侧约100米处。洞口为竖立的长方形,高出地面约60米,方向朝西,洞高约3米、宽2米、进深6米。洞内残存1副圆木棺,子母口扣合,棺上下两头凿有对称的牛角形木柄,棺长120厘米。(图2-3)
(五)那波山崖洞葬位于龙州县响水镇图强村埠坝屯那波山的北面,洞口向北,高出地面约60米。2007年3月进行调查时,据舍坝屯73岁的廖元华老人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与村人去挖岩泥,见洞内有3副棺材,棺长80~120厘米,直径约30厘米,棺材两头也有相同的木柄。
图2-3 岜木山崖洞葬
(六)雷山崖洞葬
位于龙州县上金乡龙山村企鸟屯南约1. 5千米的雷山上。洞口距地面约60米,方向朝西北, 口小内大,呈喇叭形,深约15米,洞口宽约3米、高1米,洞内较宽阔,原存3副圆木棺,棺身、棺盖头尾饰有板状角饰,头尾角饰平直,根部与棺口齐。后来村民将棺丢下山脚,棺遭破坏,现只存一副棺材的下半部(即棺身)。(图2-4)
图2-4 雷山崖洞葬
二、靖西县崖洞葬
靖西县在广西西南部,西与那坡县为邻,西北角与云南接壤,南与越南接界。处桂西岩溶高原区,境内西北高、东南低,难滩水纵贯中部,地下河和溶洞众多。旧州峰林耸翠,有“小桂林”之称。历史上设立行政机构时间较晚,唐贞观年间才在今县境设羁縻归淳州和羁縻安德州,元和初(806年)归淳州更名归顺州。宋为安德州、温弄州地,景炎二年(1277年)张天宗抗元失败,率众不兹,称顺安峒 。明永乐七年(1409年)属镇安府,弘治九年(1496年)改置归顺土州。清初属思恩府,雍正七年(1729年)改土归流,光绪十二年(1886年)升为归顺直隶州。民国元年(1912年)改直隶州为归顺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改称靖西县。目前仅在县境发现古代崖洞葬2处。
(一)宾山崖洞葬
位于靖西县城东北1千米的靖西中学校园内,宾山上有南北相通的大洞穴。上洞高出当地地平面约20米,由东西两侧石灰岩发育拱成一个南北相通的大洞。洞底宽6~8米,高2~9米。清康熙六年(1667年)该洞被建成一座寺庙,加盖天面,铺设地砖,原堆积层已被破坏。1968年1月,靖西县维修宾山上洞“宾山洞天”的寺庙天面,在搭架工作时,发现东面崖壁上有一支洞,高出大洞地面约6米,洞口正好被原寺庙的椽子所掩盖,还有钟乳石结晶垂下,敲掉钟乳石后,洞口呈圆形,高0.55米,最宽处2米,洞深5米,洞在水平上沿着大洞壁伸延。该支洞已多次被扰乱过,洞口散布着历次维修寺庙后废弃的碎瓦片、断砖块和一些硬陶片。距洞口3米深原为一凹坑被钙华板封闭,人进去将钙华板踩塌,近支洞东壁4米处有一上宽下窄深0.8米的石缝。在石缝充填层内和下陷的钙华板层上出有人牙20枚和夹砂陶片。在钙华板之下的胶结层中出有石器残段、人的胫骨2节和蚌壳等。20枚人牙,分属4个个体,其中1个为不满10岁的小孩,2个为30~35岁的壮年,1个为40岁左右的中年。陶片有灰红色素面夹砂陶片和灰黑色绳纹夹砂陶片,厚0.3~0.8厘米。石器残片长0.4厘米、宽3.3厘米、厚0.7厘米,残片一面平整,左下角还残留刃部,另一面为破裂面;砾石为椭圆形,两面比较平整,长9.2厘米、宽5.5厘米、厚1厘米。从洞所处的位置、洞的大小和出土的遗物看,该洞不可能是人类居住和日常活动的场所,它只能是古人安葬死者的葬所。为新石器时代晚期二次葬。
(二)下的崖洞葬
位于靖西县湖润镇新群村下的屯东头的敏阳山上,洞口东南向,高出地面约120米,距山顶约30米,洞口所在位置为悬崖峭壁,洞顶有一凸出似屋檐的岩石,遮住洞顶,无法攀登。传说洞内有古代棺材,1981年11月新群村4位村民爬上敏阳山,用绳索系腰从顶吊下悬崖20米,进洞内探察,发现洞内排列斜放着72副棺材,棺材全部是用圆形巨大的櫶木剖为上下两半,再刳空,对合而成。棺一般长202厘米,宽44厘米,两头雕出仙鹤、龙凤之类的花纹图案;棺旁有24个骷髅头颅和一些四肢骨。[2] 1982年百色地区进行文物普查时,覃圣敏等人请边防军侦察部队协助,当地驻军师部领导亲自出面,派出以侦察队队长为首的5位经验丰富的侦察兵,带了两套攀山设备给以协助,成功攀登百多米高的悬崖,进入山洞。洞口宽约2米、深8米,洞内棺材已遭破坏,翻得乱七八糟,能够拼合的只有30多副。这些棺材都是圆木棺,头大足小。棺有二种形制:一种棺两头有相同的把手角饰,头角饰稍大于尾角饰,角饰根部略低于棺口,根部凿有榫眼,棺口平直,无子母口相扣;一种棺身与棺盖为子母口接合,棺身、棺盖两头各有木柄,柄上根部有榫眼,加栓后将棺身、棺盖牢牢连为一体,上下木柄连在一起,形似燕尾。一般棺长110~205厘米,棺身直径25~40厘米,每棺存放尸骨1具。尸骨散乱,属二次捡骨葬。没有发现其他文化遗物。
三、大新县崖洞葬
大新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县境东南与崇左江州区为界,东北与隆安县为邻,北与天等县接壤,西北与靖西县相接,西与越南毗连。县城距南宁120千米。大新县秦属象郡,汉属郁林郡临尘县。唐置西原、养利、万承、思诚、万州、利州6个羁縻州。宋改为养利、思诚、万承、安平、太平、下雷、全茗、茗盈8个土州。元、明、清基本上沿袭土司制度,清将思诚改为恩城土州。清末民初,全茗、茗盈改土归流后划归龙英县。民国元年(1912年)改养利土州为养利县,改恩城土州为崇善县、恩城分县。民国七年(1918年)恩城分县并入养利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下雷、安平、太平合并为雷平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置万承县。1951年万承县与养利县合并为养利万承联合县,又与雷平县合并而成大新县。1958年曾与天等县合并为新英县,1959年又恢复为大新县和天等县。
大新县地处云贵高原南缘,属两广丘陵的一小部分,是广西岩溶地貌的典型地区之一,境内石山连绵,溶洞密布,不但为古人类生活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而且也为古代崖洞葬提供了良好的天然场所。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为找古生物化石,就派出工作队前来考察,1956年在榄圩乡牛睡山黑洞发现了巨猿牙齿化石,首次确定了巨猿化石的原生地点和地层。1973年榄圩乡新球村农民上山积肥,在逐标屯歌寿岩发现远古陶器和石器。老百姓广泛传说,石山险要的崖壁部分岩洞中有“自己飞来的鬼”或“自己飞来的妖怪”。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不断有学者前往考察。广西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大学)教师张一民,1981年初就对全茗古光屯的岜横岩、榄圩新坡屯的岩梦山、福隆倒干山的仙岩和五山樟屯的岜敛山4处崖洞葬做了专题调查。1982年,广西民族研究所潘世雄、四川民族研究所陈明芳也进行了专门调查。1983年以后,大新县文物管理所何农林又逐一做了专门调查。198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崖洞葬调查研究课题组又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历年的调查,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一)歌寿岩崖洞葬
位于大新县榄圩乡新球村逐标屯东北面约200米的歌寿山上。该山海拔532米,洞口西北向,高出地面60米,洞口宽约2米、高2.7米,进深约50米。洞道外宽内窄,呈喇叭形。1973年当地农民上山积肥,从文化层中挖出陶釜2件、有肩石器3件和圆饼形的陶纺轮1件。陶器保存完整,均为绳纹夹砂陶,火候较高,胎质坚硬,外表呈红褐色,肩部以下遍饰细绳纹。这处岩洞后来被确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末段的崖洞葬。[3]
(二)鼻山崖洞葬
位于大新县榄圩乡正隆村的鼻山上。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邓赞枢修的《雷平县志》第八编杂记中已有记载:“山麓有两个洞,平列形如人鼻,其中有一岩如虎张口,石壁峭立,野草丛生,岩口游人罕到。民初歉收,没有饭吃,村人寻找山薯充饥,有人冒险爬到岩口,拨草入洞,发现内有小桐棺8具,上下两层分为四列,棺长二尺,深阔八寸,龛有古骨,状似猿猴。”由此可见民国时期这个岩洞内还有圆木棺(小桐棺),应是一处崖洞葬。
(三)梦山崖洞葬
位于大新县榄圩乡新吉村新坡屯东南约500米的梦山腰上。该山海拔470米,相对高340米。洞口距地面高约150米,方向朝西,洞进深约10米,宽约7米,高约6米,地面平坦宽阔。1954年新坡屯人梁洞兴、梁启庭、蒙寿琼等积肥时攀缘进洞,在距离洞口约1米处发现有圆木棺材7副,棺用石块垫起。棺材用整段香椿木挖成,长约1米,直径约30厘米,棺盖呈长方形,厚约4厘米。两头凿有木柄,根部凿有宽3.3厘米的榫眼,用以与棺身铆固,木柄一头修成鸟头形,另一头修成鸟尾形。每副棺材内安放尸骨1具,肋骨放在肢骨上,呈仰睡姿势。没有发现陪葬品。棺材在当时已被丢下山,崖洞葬课题组调查时,洞内只存垫棺石块、碎棺木和少量骨骸。
(四)岜自崖洞葬
位于大新县恩城乡维新村六屯东北面1.3千米的岜自山悬崖峭壁上。该山海拔423米,相对高223米。山的前面有一片开阔地,东南和西北两侧有小溪流过。洞口方向东北,距地面高约120米。洞进深约12米,洞口宽约4米,高约2.5米(图2-5)。新中国成立前夕恩城乡的乡长何绍新和六屯村民多人进洞找肥时,见洞内有双鸟形圆棺30多副。棺材木料为香椿木,为一段圆木中剖为二刳制而成,头大足小,两端都带木柄。最大的一副通长150厘米,棺身长120厘米,宽48厘米,槽深18厘米,鸟头柄长18厘米,鸟尾柄长22厘米。最小的一副通长约95厘米。这些棺材放置不规整,从打开的几副棺,见棺内有仰睡姿势摆放的尸骨1具,因棺太小,肋骨均直摆在肢骨之下。新中国成立后破除迷信,把大量的棺木连骨骼一起推下山脚。部分村民见棺材的木质好,扛回家做猪槽、染布槽或将其锯成板材做木箱。1986年初,大新县文物管理所何农林前往考察时,在洞内还看到残缺不全的棺板3块及棺木碎片和人骨残段。在清理洞口的岩泥中,发现宋代“建炎通宝”铜钱1枚。棺材的木质、形制和尺寸大小均与五山乡樟山崖洞葬的棺材相似。
图2-5 岜自崖洞葬(何农林摄)
(五)岜六崖洞葬
位于大新县恩城乡恩城村弄龙屯西南500米的岜六山悬崖上。该山海拔615米,相对高442米。洞口距地面高约120米,方向朝北,洞进深约6米,宽约4米,高约2米(图2-6)。山前约100米处有利江自北向西南流过,河西岸为狭长山地。1958年弄龙屯村民陆峨山等3人上山找山茹时进洞发现。据他们回忆,当时见洞内有圆木棺2副,棺材随洞道纵置,两头用石块垫起。棺材是用香椿木制作的,将一节香椿圆木剖开成两半,分别挖出长槽,再重新合拼而成。棺长约150厘米,直径约38厘米。两端削出鸟形角饰。棺内有六段木头排成人的头、手、身、腿之状,无骨骸和随葬品。他们将棺木推下山,有的扛回家当柴烧。1985年大新县文物管理所何农林前往考察,在洞内只见到垫棺的石块及一些棺材碎片。
图2-6 岜六崖洞葬(何农林摄)
(六)岜仰崖洞葬
位于大新县恩城乡新圩村岜仰屯西南约50米的岜仰山东侧。该山是孤山,海拔高291米,相对高约130米,洞口东南向,高出地面120米,洞深约15米,宽约5米,高约4米。洞前下方是一片开阔平地,距山脚约1.5千米处有河自北而南流过(图2-7)。 20世纪70年代村民进洞见有几块带柄的圆形烂棺和少量人骨。1988年冬进洞调查,洞内除有零星棺木残片和少量人骨残片外,已无其他物品。此洞下方另有一洞,名“清闲洞”,高出地面约3米,洞内有明清题记和诗词数篇,其中有大明正统十年(1445年)三月十三日奉训大夫世知恩城州事赵福惠题刻:“恩城之山,名谓仰山,下之村亦谓岜仰,山之上有岩,传有仙骨藏之上。之下有峒,峒有神女与牧童狎玩,人亦不知其为神女也。”从“传有仙骨藏之上”句,可知此处在明代以前曾有过崖洞葬。
图2-7 岜仰崖洞葬(何农林摄)
(七) 门村崖洞葬
位于大新县硕龙乡门村西100米的门村山上。该山海拔570米,相对高250米。崖洞在山的南面崖壁上,洞口距地面高约80米,进深约10米,宽2米左右,高约3米(图2-8)。洞内有牛角形饰圆棺2副,棺材头大尾小,两端都带有牛角形柄。棺材长约150厘米,宽约40厘米。棺内各有1具骨骸,尸骨较零乱。由于该洞地势险要,人迹罕至,棺材与人骨保存基本完好。
图2-8 门村崖洞葬(何农林摄)
(八)巷口村崖洞葬
位于大新县硕龙乡巷口村附近的山上(图2-9)。洞内原有圆木棺2副及少量骨骼。棺两头留有木柄,木柄根部无榫眼,但在棺身、棺盖两侧子母口沿处各灼出3个小孔,插木销固之。后遭破坏。
(九)樟山崖洞葬
图2-9 巷口村崖洞葬
位于大新县五山乡文应村樟山屯后背的樟山悬崖峭壁上。该山海拔690米,相对高312米。山的西南面有一块平坦的山地,山脚有一口山泉从樟山流出,泉边是樟山屯。近山顶有两个岩洞,其中一个叫“仙岩”,洞口向南,高出地面约230米。洞的正面山势陡峭,无法攀缘,要想进洞,只能从左侧山泉边攀崖而上,到高280米处,进入一个高约3米、宽约3米的暗洞,向南行约30米后,从高约47厘米、宽约50厘米的小洞口匍匐爬出,再折向东,下行约50米才到仙岩。仙岩为扁喇叭形,洞口西南向(南偏西52゜),宽约10米,高约5米,纵深约18米。洞内地面凹凸不平,铺有一层厚约30厘米的鹅卵石,卵石大小不一,大的如足球,小的则如鸡蛋。据村民林文台说,1980年他上仙岩,见洞内遍地都是棺材板,当时他数了一下,有166块,约合83副。1981年初,张一民前去调查,樟山屯覃泽光、覃廷雄、赵京珍、赵炳礼说,以前仙岩有许多棺材,摆在洞内地面鹅卵石上。1950年冬,当地群众进洞躲避土匪,棺材被拿来烧火烤。张一民亲自登山进洞,看到的情况确如村民所说,洞内棺材板东一堆、西一堆,不下百几十块,但无一完整者。棺材大小不一,一般长100厘米左右,头大尾小,由一段圆木剖成两半刳成。棺槽刳得很光滑,个别留有斧口痕迹。棺身两边子母口处,各边钻有等距离的3个小孔,用以加木钉将棺盖、棺身拴牢。棺身两端向外延伸,做出供搬运用的木柄。棺内外都未发现尸骨和随葬品。有的棺木已朽烂,伸手一碰就成粉;但有的棺木尚很坚实,敲起来咚咚发响,经广西林业设计院鉴定是格木,属苏木科亚热带常绿树木。[4]
1983年夏天,广西民族研究所的潘世雄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覃圣敏、大新县志办的童健飞等人进洞实地考察,见洞内棺材全是巨木刳挖而成,分上下两半,少数成副盖着,大多数散乱在地,总共是52副半。所有的棺材都比较陈旧,少数开始腐烂,潘世雄、覃圣敏用手敲击、用小刀削下小块来用火烧,证实木质极坚硬,属南方优质树格木、櫶木、楠木等。棺材的刳挖颇为精细,但仍留有少许刀痕斧迹。这留下的刀痕斧迹可是年代的印记。他们丈量各种型号的棺材,最长为110厘米,最短为30厘米,最宽为50厘米,最窄为30厘米。完整的棺材头部,上下两半各雕有仙鹤头,相对成弧形,远看呈牛角状。仙鹤的眼睛清晰可认,神态颇生动。棺材的尾部雕有扁状的鹤尾,图形较简单。他们根据棺内外发现的残破瓷碗,初步确定该崖葬的年代为宋代末。
图2-10 樟山崖洞葬的棺材
1985年,大新县文物管理所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又进行了一次调查,据村民说,原有80多副棺材,后遭破坏,棺材乱堆于距洞口约4米处的洞道上(图2-10)。从遗迹看,原棺放置方法是随洞道方向纵放,平行排列。由洞口至洞内,分成9排,每排置棺数量按洞道宽窄而定,最宽处置放16副,窄处置放2副,排与排之间的距离为40~50厘米,棺与棺之间的距离为30~40厘米。棺材头大尾小,多数棺头朝向洞内。从残棺统计,尚有52副。棺材制作都较精致,除个别棺槽留有斧口痕迹外,其余都很光滑,棺身除大小和长度有差异外,其形状基本相同,都是用一段长108~140厘米,直径30~40厘米的圆木纵剖为二,刳制而成,棺两头各留出长约15厘米的木柄角饰。头、尾角饰根部均无榫眼,子母口套合,于棺身、棺盖两侧子母口沿上各灼出3个直径为1.0~1.2厘米的小孔,插小木销固定。棺材通长108~135厘米,棺身长80~110厘米,高(直径)31~40厘米。头角饰长12~14厘米,宽8~11厘米;尾角饰长13~18厘米,宽10~14厘米;棺槽宽24~32厘米、深9~11厘米,母口宽、子口高均为1. 5厘米。最大的棺材棺身长110厘米,大头柄长20厘米,小头柄长18厘米;大头板宽40厘米,槽宽33厘米,槽深21厘米;棺身两侧小孔直径1. 5厘米。中等的棺材棺身长92厘米,大头柄长37厘米,小头柄长16厘米;大头板宽40厘米,槽宽31厘米;小头板宽35厘米,槽宽27厘米;槽深16厘米。最小的棺材棺身长52厘米,大头柄长19厘米,小头柄长13厘米,大头板宽23厘米,小头板宽21厘米,槽深16厘米。根据棺头角饰形状不同,将棺分为二式:一是牛角燕尾式,棺身、棺盖均有弯如牛角形角饰和燕尾式尾角饰。头角饰前部有一方槽,内有突起的菱形装饰。尾角饰背平直。头、尾角饰极薄,根部与棺口齐,如1号棺,通长162厘米,棺身长110厘米,头高34厘米,尾高30厘米。二是短角燕尾式,棺身、棺盖均有极薄而短的头角饰,角饰内面宽不足1厘米。尾角饰同是燕尾形。头、尾角饰根部略与棺口齐,根部无榫眼。如2号棺,棺身、棺盖都有极薄而短的头角饰,棺身、棺盖是燕尾形角饰。其中有1副较完整的棺,棺头角饰犹如两只大鸬鹚,同心协力把棺材托负飞进崖洞。樟山,当地老百姓也叫岜自,“岜自”是壮语,意即山上有自己飞来的不明之物。[5]
(十)练山崖洞葬
位于大新县全茗镇政教村完小后面的练山陡壁上。练山海拔528米,高出附近地面约215米,山东面距布练屯约30米,东北面距政教屯约10米。在山的西面高出地面约180米的崖壁上有两个岩洞,洞口朝南,一大一小,彼此相距约4.5米,小洞宽约2.5米,高约1.3米,纵深约4.5米,北边有暗洞与大洞相通。大洞口宽约4米,高约3米(图2-11)。洞前山下有一片开阔平地,面积约4平方千米,距山脚约300米处有一条小溪从北往南流过,附近有村庄4个,村民全是壮族。1980年村民农培春上山打柴,遇大雨,爬上山崖,钻进北洞躲雨,无意中在洞道上发现棺材多副。由于惊吓过度,回家后大病一场。据他回忆,洞内棺材用大圆木对剖为二刳制而成,其状如猪槽,长约160厘米,宽约45厘米。198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崖洞葬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周继勇与南宁地区文化局黎之津,天等县文物管理所张介文、何农林前往考察,棺材已遭破坏,在洞道地面只采集到二次葬人骨骸残片及牙齿10枚,棺材残片10多(片)。在洞道左边的岩泥层中及周围松散的岩层中清理出长约2厘米,宽约15厘米,背面有穿孔的海贝饰品10多枚,人牙及肢骨、肋骨、下颌骨残片一批。
图2-11 练山崖洞葬(何农林摄)
(十一)岜横崖洞葬
图2-12 岜横崖洞葬(何农林摄)
位于大新县全茗镇顿周村古光屯前的岜横山上。该山海拔420米,相对高230米。山前约100米处有河流流过。洞口距地面高约140米,方向朝西,有上下二洞,上洞无棺,下洞纵深约12米,宽约2米,高约3米(图2-12) 。 1981年初,张一民前去调查,找到该村生产队队长梁兴佳。梁兴佳说,他和黄忠余、梁兴斌等人都曾在20世纪50年代进过此洞。据他们说,在洞的右侧有2副棺材,并排放置,两棺间隔40厘米,用石块垫高约30厘米,离洞口1米多,阳光可以照射到,雨淋不着。2副棺材的长短大小差不多,都是用一段櫶木对剖挖成,其中一副全长210厘米,身长170厘米,宽(直径)55厘米。棺头、棺尾都有角饰木柄,棺头木柄长22厘米,棺尾木柄长18厘米,头、尾木柄近棺身处各凿有一个长7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榫眼,以插木销将棺固定。棺材底面已朽。黄忠余进岩洞时,见棺内骨骸还完整。从骨骸看,他认为是一男一女,女的棺内有一束头发,长约40厘米。发现铜钱和小陶杯。
1983年夏天,广西民族研究所的潘世雄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覃圣敏与大新县志办的童健飞等人前去该崖洞葬调查,到山脚一看,崖洞所在位置更陡更险,但他们仍然决定攀上去考查,上到30米处,潘世雄、童健飞二人感觉力不从心,移步艰难,就停止了前进,只有覃圣敏坚持攀登,他手抓高崖上的石尖,收腹,蜷体,蹭地翻上了第一层峭壁,接着又越过了数个险阻,眼看接近洞口,但因在崖上看不到洞口方位,两次误向,不得不滑下来再行攀登,他一寸一寸地在峭壁上爬行,终于进到洞内。该洞是一个深100多米的大溶洞,森凉,阴暗。覃圣敏在洞里工作了40分钟,做记录、照相、丈量棺材尺寸、寻找遗物等。2副棺材的长度分别为205厘米、202厘米,均是巨櫶木刳制而成。棺内尸骨尚存,保存较完好,一个为60岁左右的男性,一个约为50岁的女性,属夫妇合葬的一次葬,俗语说的“大葬”。同时见棺内有糯稻穗和尚不知名的果壳。两棺之间还发现绘粉彩花的小酒杯。覃圣敏根据现场考查及遗物鉴定,确认此崖洞葬要比樟山崖洞葬晚,约为明代中期。男性头骨跟普通人一样,肢骨较短,不是传说中的巨人。
当地传说,这两副棺材装的是两夫妇,男的叫王左远,即左远王,是个巨人,很有本领。两夫妇都酷爱钓鱼,山前河边那块马鞍形大石头,就是他们钓鱼经常坐的地方,由于长期坐,石面凹陷成马鞍形。左远王有个坏作风,对周村村民施行初夜权,谁家结婚,他都要先和新娘睡一觉,附近居民都痛恨他。有一次,有人邀他到泓应河打鱼,诱他潜到河底捉鱼,随即用12张鱼网把他罩住,不给他上岸来。他力气大,一连撕破了11张网,并把第12张网推到水面。就在这时,岸上众人一齐用鱼叉戳他,直到把他戳死。后来,山上岩洞里就发现两副棺材,装殓的就是左远王夫妇。[6] 1988年复查时,随葬品已不存在,棺材及人骨已遭严重破坏。
(十二)敏扬山崖洞葬
位于大新县下雷镇仁惠村弄江屯东面约500米处的敏扬山山腰崖壁上。该山海拔720米,相对高320米。是大新下雷与靖西湖润交界的山。山前是一块弄间平地,洞口距地面高约200米,方向朝西北,处在悬崖峭壁上,很少有人爬上去。洞进深约10米,宽约12米,高约8米(图2-13)。1946年弄江屯人黄阿胜抓蛤蚧时进过此洞,发现洞内有带柄圆棺8副,放置不规整,棺内未见人骨和陪葬品。
1976年,仁惠村许乃君、苏镇朝、农胜章3人进洞,见有18块半圆柱体的棺木及尸骨碎片,东一堆,西一堆,放置凌乱。他们以为这些棺木没有什么用,就将其中半边棺丢下山,其余堆在一起点火烧掉。1986年,大新县文物管理所前往考察,见棺材烧尽火灰堆积面积达2平方米,最厚处2厘米。在洞下方20米处的石缝中卡住半边棺,形制与樟山崖洞葬的棺木相似。棺材由香椿木制成,棺体挖成槽形,全长约190厘米,身长约140厘米,棺两头有柄,柄的一头呈牛角状,长26厘米,另一头呈燕尾状,长24厘米。
图2-13 敏扬山崖洞葬
(十三)在酉崖洞葬
位于大新县榄圩乡荣圩村在酉屯附近约500米的高山上。山壁如削,洞口高出山脚100多米。1958年3月,农民上山积肥,攀入洞中,发现棺材12副。棺材用圆木凿成,两端再用木封闭,内装人骨。其中两副棺材完整无损,尸骨较完好。
(十四)倒干山崖洞葬
位于大新县福隆乡福隆村福隆街北面约500米的倒干山上。该山又叫庙山,海拔650米,相对高420米,在悬崖峭壁上有一洞,当地人称“仙岩”。洞口距地面约180米,方向朝东,纵深24米,高约18米,宽5.4米。洞口有一条长约2米、直径约13厘米的圆木,一端搁在洞口,用巨石压住,另一端伸出洞外悬空。站在山脚,仰头可以看到这根圆木,呈赭红色。洞内有人为平整过的痕迹,洞道上原有棺材62副,呈不规则地放置。其中牛角形柄饰圆棺54副,船形棺8副。(图2-14)两种形制的棺材均用一段长90~250厘米、直径30~55厘米的圆木剖开两半刳制而成,两头凿出木柄,一头修制成鸟头形或船头形,另一头修制成鸟尾形或船尾形。棺材大小不一,以小型棺材为多,全长90~150厘米,大型棺材长200厘米有余。在部分船棺旁边还放有1条或2条船桨。20世纪40年代,村民赵英全等人曾借助缆绳攀缘进洞,看到以上情形,从洞内拿回6件小瓷碗和1件小铁剑,据说瓷碗有5件金边白地,1件外青内红;铁剑连柄长约24厘米,剑身有两手指宽,剑柄为银灰色。1959年,村民赵泰民和罗忠等人又攀缘上去过,见洞内还有11副棺材,其中5副各长约170厘米,宽约35厘米;6副各长约200厘米,宽约40厘米。棺内有少许人肢骨,可见股骨、胫骨、肱骨各一条或脊骨二三节,未见头骨。福隆乡政府组织民兵破除迷信,攀崖进洞,将靠近洞口的10多副棺材推下山,在山崖下点火烧毁。1986~1989年大新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前后两次进洞做了详细调查。
图2-14 倒干山崖洞葬(何农林摄)
(十五)那连崖洞葬
位于大新县那岭乡那连村附近山上。洞内原有棺材数副及少量骨骼,后遭破坏。
(十六)好盛崖洞葬
位于大新县那岭乡好盛村附近山上。洞口高出地面120米。(图2-15)内有棺材10多副,无随葬品。由于洞难以攀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做过认真考察。是大新县境内保存最完好的崖洞葬之一,时代可能为宋至明。[7]
(十七)宝贤崖洞葬
图2-15 好盛崖洞葬(何农林摄)
位于大新县桃城镇宝贤村附近山上。离县城6千米,洞口东北向,高出耕地约30米。分内外两洞,外洞口宽3.5米,高2.1米,进深10米,洞心高2.6米,比较明亮;内洞口高1.25米,宽2.9米,有一段12米长的通道高仅40~60厘米,只能匍匐前进。内洞宽敞,高4~5米,宽约3米,深约15米,洞内空气干燥,但无光亮,空气也不流通。(图2-16)洞内原有数十副圆木棺及少量骨骼。有的棺头下凿有弯如牛角形角饰,棺尾有如燕尾状的木柄;有的上下棺头、棺尾均凿成形制相同的板状角饰,棺盖头、尾角饰向上翘,棺身头、尾角饰向下弯,相合成燕尾的叉形角饰。头、尾角饰根部位于棺身、棺盖之中部,根部无榫眼。后遭破坏。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崖洞葬调查研究课题组调查时,采回一大二小3副棺材(编号为1号、2号、3号棺), 3副棺口平直,无子母口,制作较粗糙,外表为原木,未做加工。1号大棺只有棺盖,已变形,向棺口中部弧凸。两头凿有相同的板状角饰。2号、3号棺为小孩棺,一大一小,形状均如圆柱,头大足小,两头无角饰。2号棺只有棺盖,中部近棺头处凿有4厘米×6厘米的小洞。3号棺,底、盖均有,棺底平直。
2007年2月5日再次进洞考察,洞内棺木已面目全非,棺木乱七八糟,男女老幼尸骨混散在洞内地面,残缺不全的棺材有五六副。我们对一些散存的棺木进行了测量,其中一副棺长197厘米,内槽长181厘米,内有人骨,从残存下颚看,是女性。有一副大棺长228厘米,大头宽47厘米,中部宽42厘米,高18厘米,内槽长198厘米,宽34厘米,深14厘米。有一副杉木棺,长100厘米,宽24厘米,两头无角饰,内槽宽18厘米,单边高10厘米,为一副小孩棺。最内一副香椿木棺,有角饰,通长234厘米,棺身长218厘米,宽42厘米,高33厘米,内槽长198厘米,宽32厘米,深16厘米。未发现任何陪葬品。在调查中发现内洞四壁中上方和洞的顶部,有打桩后留下的孔。估计此孔是用来安放横木架棺用的,即把棺木放在横木搭的平台上,使棺材不易受潮。
图2-16 宝贤洞内的残棺
四、天等县崖洞葬
天等县位于广西西南,东接隆安县、平果县,南邻大新县,西接靖西县,西北靠德保县,北靠田东县。县城天等镇距南宁市125千米。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以低山丘陵为主,岩溶地貌占77%。古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垌寨土司林立。宋皇祐年间,县境内置龙英峒、结安峒和全茗、茗盈、镇远、向武、都康、上映、怀化等土州。元朝时期,龙英峒改为龙英州,原结安峒改置结安州、结伦州、都结州,怀化州改为上怀恩州,其余各州沿袭。明代,向武州、都康州属田州府,上映州初属思恩府,镇远、结安、结伦、都结、龙英、全茗、茗盈7土州属太平府。清代,向武、都康、上映3州初属思恩府,雍正七年(1729年)改属镇安府;镇远、结安、结伦、都结、龙英、全茗、茗盈7个土州仍属太平府。民国五年(1916年)九月,龙英、全茗、茗盈3土州合并为龙茗县,镇远、结安、结伦、都结4土州合并为镇结县。1917年,将向武、都康、上映3土州合并为向都县。1951年6月,镇结县与向都县合并为镇向县;9月,镇向县又与龙茗县合并为镇都县,县治添等镇。1957年改名天等县,添等镇亦改称天等镇。调查发现古代崖洞葬11处。
(一)那砚山崖洞葬
位于天等县天等镇荣华村山松屯东北1千米那砚山近山顶的悬崖峭壁上。并排有3个洞,东洞为通天洞,前后穿透,中洞与西洞相通,只有西洞是崖洞葬葬所,洞口东南向,距山脚高约60米,洞内曲折,忽宽忽窄。宽处可容纳几十人,窄处需匍匐爬行。(图2-17)洞口可受阳光照射,但不受雨淋。在南面洞口右侧一小洞放置2副圆木棺,洞内通风干燥,棺材经年不朽,后来被村民扛走。
图2-17 那砚山崖洞葬
1985年8月,天等县文物管理所的人员进洞调查时,发现洞内很干燥,只见一小堆人骨和棺木碎片,一具颅骨已破成两半。在山的东北面,崖洞葬的下方,距地面20余米处的崖壁上,有长约10米、高约1米的岩画,面向西南,绘画颜料是与左江一带岩画基本相同的赭红色,有深有浅,但画的人像、动物形态有很大差别,整个画面绝大部分是画人骑马,约一百个,一个较大的人骑着一匹马,大的马在最上边,像是带兵的头目;有一个不骑马的人走在马的前面,一手牵着马,腰带大刀,可能是马夫。此处的岩画中单个骑马人像非常小,小的只有7~8厘米,大的20~30厘米。[8]
(二)岜凉山崖洞葬
位于天等县龙茗镇东南村兰屯北约500米的岜凉山悬崖上。洞口高出山脚约150米,方向朝西,洞深2米、宽2.5米、高1~2米。(图2-18)洞内深处的小洞内曾放置5副圆木棺,后被人用钢钎撬得七零八落,无法辨认崖棺的形状及数量,只存一些残朽的棺木和人骨碎片。经对人骨初步鉴定,有一枚上乳臼齿、一枚下第一乳臼齿,当是一位五六岁的小孩;一枚上第二臼齿,臼齿尖尚未磨耗,当是10~12岁的儿童;有一些上前臼齿、下前臼齿、上中门齿、上侧门齿,齿冠磨平凹陷,但齿质点未暴露,当是25~30岁的个体;另有门齿8枚,齿根已暴露,年龄约45岁。
图2-18 岜凉山崖洞葬(黄勇军摄)
(三)岜龙崖洞葬
图2-19 岜龙崖洞葬(黄勇军摄)
位于天等县龙茗镇益山村呈屯东南约100米的岜龙山上。山东面有一条小溪,穿过山脚一个溶洞顺岭谷向东流去。洞口高出山脚约80米,洞口西北向。洞口外上下左右都是绝壁,只有东南面峭壁上有几处突兀的怪石,勉强可供攀缘。洞深约5米,宽2~3米,高约4米。(图2-19)传说洞内埋有金银财宝,所以有人冒着生命危险攀缘进洞,已将棺材翻得乱七八糟。洞内现存17副圆木棺,棺长短大小不一,最长的长200厘米、宽43厘米,最短的长100厘米、宽30厘米。此洞除一副是头大尾小外,其余的棺头、棺尾大小一致。棺的两头有牛角形木柄,角饰根部凿有3厘米×2厘米的榫眼,以插木销将棺加固。棺木全用当地石山上的杂木制成,很重,制作工艺比较粗糙。崖洞原有多少棺、置棺方式怎样等均不清楚。洞内尸骨散乱,未发现随葬品。
(四)加华崖洞葬
图2-20 加华崖洞葬
位于天等县龙茗镇桥皮村加华屯的一座名叫“岜龙”(大山)的绝壁上。山高约200米,崖洞葬位于半山腰,洞口距山脚地面约80米,方向朝东南,洞口约5米见方,沿斜坡呈80゜的洞道向下至洞底,洞道长10余米,四壁光滑,人若不借助绳索或藤条攀缘,无法进洞。(图2-20)洞内非常干燥,在距洞口约5米处的北壁崖壁上有一个深5米,宽、高各近1米的洞龛。 2000年3月23日在洞龛内发现圆木棺3副。3副木棺一大二小,形制相同,都是用整段香椿木从中剖为两半,分别刳制而成。下半为棺身,上半为棺盖,棺槽凿出人头、项、肩等部位,近臀部处凿有上大下小的方形小孔(5.5厘米×5厘米),小孔在位于胸腰间的一头凿出一条横剖面为三角形的凹槽,头小尾大,与方孔相连,便于尸水流出棺外,保持尸体干燥。上下棺头、棺尾各留出长15~18厘米、形状相同的燕尾形角饰,两头角饰根部均无榫眼,棺口四周平齐,无子母口,而在上下角饰处用藤条绑紧,使棺底与棺盖能牢固结合在一起。大棺内装有一具35岁左右的女性尸骨,尸骨上仍附有全部头发及部分脱脂风干的皮肤和韧带;2副小棺内各装一具6~8岁和4~6岁的骨骸。女尸棺内出有几幅盖尸织锦、皮带残段、玻璃串珠、贝币、环首刀、指环等。在棺外地面采集到油桐果壳、料当珠等植物果核5种。从棺的形制相同,盖尸布(织锦)的质地、图案、颜色等相同的情况看,3棺的死者应是一家人或母子仨。从棺的大小,成人尸体遗存全部的头发,躯干上的几处部位如臀部、肩部、腹部的皮肤大面积附着在骨头上,同时还附有一些韧带等现象看,该崖葬属一次葬。[9]
(五)江梅崖洞葬
位于天等县东平乡江龙村江梅屯南面100多米的高山上。洞口在高出山脚约120米的绝壁上,方向朝西。洞并不大,从对面山看过去,像个猴子洞。崖壁陡峭,难以攀缘。从前传说,古时有6位将军在此打仗,打了胜仗后,有一位将军把一副金铙藏在此洞,一直未被人取出。1985年该村两位少年凭着洞口左侧石缝中长出来的一株小榕树,像壁虎似的攀缘进洞探“宝”,首先发现此洞,进洞内见有棺材,但他们不知何物,就从洞中将棺材推下山来,棺材被甩成碎片,难以复原。该洞深约3米,高约1.2米。洞口用两根粗硬櫶木交叉拦挡,因受长年风化,木头已朽断成几节。洞内放置2副棺材,一方一圆。方形棺材,头大足小,两端各饰一对羊角形把手,足部已残去一条,棺盖佚失,棺是用整段松木砍凿而成的,横截面呈梯形,上大下小,形状酷似农家喂猪用的猪槽。圆形棺材是用圆木剖开两半砍凿而成的,用材为香椿木,棺两头已朽,棺身、棺盖用子母口套合,然后再在棺身、棺盖两侧子母口沿处各灼出3个小孔,以插木销将棺加固。身长94厘米,直径36厘米。两棺内均无尸骨,却在其旁边散落一具成人骨骼。说明棺已被翻动过。[10]
(六)逐弄崖洞葬
位于天等县小山乡逐弄屯后背岜弄山悬崖上。山的东北面是澎湃水库,丰水期水可淹到山脚。洞距地面高约150米,分东西两洞,相互贯通,西洞口处在悬崖绝壁上,人无法攀登入洞;东洞口,人可攀爬入洞。当地人称为“古人洞”。(图2-21)洞宽2~3厘米,高3米,比较干燥。村民许学勤等人曾爬上去过,见洞内放了一些圆筒形的“箱子”,以为有宝,撬开几个来看,见里面装的是人骨,顺手把一些棺材从西洞口推下。1987~1988年,天等县文物管理所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考古工作者进洞考察,发现西洞还存残棺50多副,东洞存残棺6副及人骨碎片。后遭破坏,现存残棺10余副。棺为圆木棺,头大足小,制作较精致,棺的大小、长短不一,一般长130厘米、宽35厘米左右,棺两头有短角燕尾木柄角饰。棺身、棺盖扣合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棺身、棺盖多为子母口扣合,另在棺身、棺盖两侧子母口沿各灼出长方形或圆形小孔3个,插铁皮或木销加固,但棺两头角饰根部无榫眼。如逐弄1号棺和3号棺,上下棺头均凿成极薄而短的短角形头角饰,角背面平直,低于根部,角两侧平直,角根部与棺口齐。上下棺尾凿成木叉形如燕尾的尾角饰,尾角饰的两侧面平直,角根与棺口平齐,根部均无榫眼。两棺材的棺盖不是呈半圆形的,而是在其上面凿成龟背直脊状。棺的外侧和两头涂赭红色颜料,棺身则用赭红和黑两种颜色画上较规则的斜线与小圆圈的纹饰,红黑相间有致,但1号棺只有盖,其尾部稍残,尾角饰佚失,棺外侧彩绘稍有模糊。1号棺身长95厘米,头宽38. 5厘米,高19厘米;头角饰长14厘米。3号棺也只有盖,保存完好,彩绘清晰可见。棺通长129厘米,身长96.5厘米,头宽35厘米,高18厘米;头角饰长10.5厘米,板厚1.2厘米,尾角饰长19.5厘米,尾宽4厘米。另有一无号棺身,两头角饰虽佚失,但从棺的用材、颜色、彩绘和制作精致等情况来看,均与3号棺相似,故将其编为逐弄4号棺。
另一种棺身、棺盖口四周平直,无子母口,棺两头角饰两角尖部很短,但根部较长宽,在根部凿有方形榫眼,以插木销加固。同时在棺身、棺盖口的两外侧中部凿留有环形耳,耳中部凿有方形榫眼,以插销将棺身、棺盖加固在一块。如逐弄2号棺,棺通长138厘米,身长104.5厘米,头宽40厘米,高16厘米,尾宽32厘米,高12.5厘米,棺槽长91厘米,深12~10厘米;棺头、尾角饰长分别为16厘米和17厘米,而根部长分别为9厘米和11厘米,榫眼为7厘米×5厘米;耳长13厘米,宽5厘米。属二次捡骨葬。
图2-21 逐弄崖洞葬(黄勇军摄)
(七)龙念山崖洞葬
位于天等县福新乡福宁村宁下屯西北面1千米的龙念山悬崖峭壁上。洞口高出山脚约100米,洞口朝东南,高4米,宽3米,纵深4米,洞内干燥。宁下屯农民黄日强曾在20世纪80年代上山砍柴,因避雨而爬进洞,见洞中有20多副棺材,全是用整段圆木破开两半制成的圆棺,大小规格不一,一般长100~150厘米,宽30~40厘米,但洞内棺材已经被翻动过,人骨已朽成尘土,未发现其他遗物,他将那些未朽的棺材统统推下山,扛回家作其他用。1987年,待天等县文物管理所人员前往调查时,只存残棺木,但从残棺仍可看出有把手形角饰,棺为圆木棺,棺内刳成圆弧形,棺头、棺尾凿有相同的板状角饰,棺口平,无子母口,角饰根部凿有方形榫眼。在黄日强家中还看到崖棺两块,其中一块用来垫他们家的棺材。年代为宋至明代。
(八)布韵崖洞葬
位于天等县福新乡福宁村布韵屯附近的山崖上。(图2-22) 2008年10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洞内仍存一块两头无角饰的圆木棺材板。
(九)布扣崖洞葬
图2-22 布韵洞内残棺
位于天等县福新乡福宁村布扣屯附近的山崖上。(图2-23) 2008年10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洞内还有许多两头无角饰的整木圆残片,已经被人翻乱,暴露出一些人骨残段。
(十)陇念崖洞葬
位于天等县福新乡北教村陇念屯附近的山崖上。2008年10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
图2-23 布扣崖洞葬(黄勇军摄)
(十一)高州崖洞葬
位于天等县进结乡高州村附近的山崖上。(图2-24) 2011年10月天等县进行洞穴考察时发现,采集到一批人骨,经初步鉴定,计有左侧上颌残段,附着2枚乳臼齿和1枚未萌出的第一臼齿,有一小片很薄的头盖骨,此人当是一个四五岁小孩;颈骨2条,股骨、肱骨各1条,是一男性;肱骨残段2条,桡骨数段,左右膝骨各一块,是一成年女性;还有一些头盖骨、牙齿和一些棺木残段。
图2-24 高州崖洞葬(黄勇军摄)
五、江州区崖洞葬
崇左江州区即原崇左县。地处广西西南部,居左江中游,西南、东南部是十万大山余脉四方岭,北为西大明山,东部和中部是左江河谷台地、丘陵和小平原。左江由南向北横贯全境。先秦为百越地,秦属象郡,传为象郡治所。汉为临尘县,唐属左江镇,后置左州,宋皇祐五年(1053年)始置崇善县。元、明、清因之,民国元年(1912年)左州改为左县。1951年将左县与崇善县合并为崇左县。2000年成立地级崇左市,崇左县则改为江州区。境内发现古代崖洞葬4处。
(一)仙岩崖洞葬
图2-25 仙岩崖洞葬
位于崇左市江州区那隆镇上峙村北约1千米的仙岩山悬崖峭壁上。(图2-25)民国《同正县志》已有记载。《同正县志》卷三古迹栏“仙岩”条载:仙岩在县城西一百里第五区之上峙村山,“半土半石,其面削然,上东小洞,约十余丈高,溪水潆于其址。洞中搁小棺,参差数十具,其形如圆筒,分剖而合为底盖,两头如竹梆有提,似以舁者。新旧堆垛,形俱一样。不知起自何年,亦未见其偶坠也。俗谓七月二十日为母凰死,群鸟舁之于此。说来荒唐,实亦不可思议。”同书同卷录有当地文人曾瓶山《仙岩记》一文,该文说:“同正西百里之上峙村有仙岩山,山不甚高,而削其壁,由麓至巅约一二十丈,中叠筒匣不知其数,非木非石,有底有装置,长可五尺许,无大小之差,质类石灰而微黄,其旧有者兼苍绿色,状似今之圆棺。山址则溪水环之,可望而不可即也。俗传每年七月十九日为母凰死,二十日葬于此洞。远近杂鸟群嘈其处,鸟顶毛尽脱,若为之服者。又有大鸟羽毛杂色,往来叫呼,如丧事之用僧道然。惟其匣数十年来一仍其旧,堆垛洞中,有倾斜者,其势若坠而亦竟不坠。闻咸丰年间曾坠其盖,是年其村人遂遭瘟疫。故亦不乱坠也。……其匣又如此之多,何处制成,而谁为制之;何时舁来,而谁为舁之?真百思不得其故,殊为可异。”同书还录有汤少盘《鸟王山记》,也是讲此处崖洞葬的传闻,其文曰:“鸟王山者,面石背土,其削如壁,人固不能攀跻也。山半有窟,距地高可十余丈。窟中置有重叠小棺,岌岌欲倾,或见白骨露出,如窟膝然,盖鸟王尸也。相传每年七月二十日为鸟王死,是日鸟类皆绝迹。至夜,群鸟舁新棺置窟中,其旧棺多蔽不见焉。山之东为上峙村,据村人言,从前其盖忽然堕落,长约数尺许,其质非石木,火之极臭。是年村牛多瘟死。故好事者终不敢架梯以觇其异,恐鸟神之见谴也。”洞口高出地面约70米,前临小河,方向朝东北,呈圆形,直径约2.5米。洞深3米余,宽约3米,高约5米。1949年村民骆超俗爬上洞,并在洞口题写了一副对联:“革命前程之奋斗,青年后路苦提心。” 1963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黄增庆对该洞进行过考察,在他的汇报中说,当时见“洞口边缘露出有5个小棺木,长60~70厘米、宽约40厘米,长圆形,前后有柄,前柄弯似牛角,后柄长方形,二者各长约30厘米”。村里有一个男人叫骆超俗,1957年神经不正常,半夜攀上洞里,把洞中大部分棺材丢下河。黄增庆调查时,骆超俗神经已正常了,回忆往事说,洞室甚长且宽,他已把大部分棺木丢入河中,只剩下洞口几个了,他看见的棺木中有纱布,有骨头,没有什么别的东西。2007年3月我们再去调查时,村民说,1969年骆超俗及其妻、女又上去过。据他们说,曾在距洞口半米处堆叠着30多副棺材,且棺材内有骨骸,与普通人的骨骸一样,有的棺材内还有白米、头发,有的棺材内用红绸垫底。棺材长短、大小差不多,棺身长1米多,宽约40厘米,用一节圆木剖成两半挖成,两头有柄,长10多厘米。1971年,崇左县集中几千人在附近修战备水利,说要破除迷信,发动三四十人爬上洞,将棺材推下山来。现在洞内还存残棺四五副,但已不能配套。
(二)岜下崖洞葬
位于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郡造村郡造屯西南约500米处的岜下山腰。(图2-26)洞口朝东北,传说以前时常从山顶上传出锣鼓声。2007年3月我们前往调查,村里老人说,1967年该村村民何家庆进洞见到许多棺材,将棺材丢下山,并取回一个人头骨挂在自家猪栏上。何家庆活到90多岁,前几年才去世。同村另有一女青年也爬上去过,此人后来嫁往广州。据村民说,何家庆丢下的棺材不大,棺长80~100厘米,直径30~35厘米,棺两头有木把手,棺内有尸骨,但未见陪葬品。
图2-26 岜下崖洞葬
(三)沿山崖洞葬
位于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兰山村沿山屯。洞内残存圆棺3副及其他棺木。
(四)白龟红山崖洞葬
图2-27 白龟红山崖洞葬
位于崇左市江州区驮芦镇东约3千米的左江东北岸峭壁上,因该处江中心滩盛产白龟,临江崖壁多呈红色而名白龟红山。(图2-27)壁上有土红色人像20多个,崖洞位于壁左部人像的上方,高出江面约50米。洞口呈长条形,长约12米,宽约6米。洞内棺材早年被毁,只见洞中平行横放2条木杆,洞口下方斜放1条木杆。洞顶钟乳石上拴有1条绳子,绳的下端垂至洞底,无其他遗存。
六、扶绥县崖洞葬
扶绥县地跨左江两岸,东与南宁市辖区相连,南邻上思,西南与宁明交界,西与崇左江州区相接,北靠隆安。地处低山丘陵地带,北有西大明山支脉,南有十万大山余脉,左江从西往东北蜿蜒横贯。沿江有不少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贝丘遗址和大石铲文化遗址,也是左江岩画分布的重要地区。先秦时期为古骆越民族居住地,秦属桂林郡,汉代属郁林、合浦郡地,隋属宁浦郡宣化县地。唐初置羁縻西原州,领罗和、罗淡、古林3县及黄橙峒。贞观十二年(638年)置羁縻笼州,下辖6个土县;唐开元年间,置思同土州、罗笼土县;大历六年(771年)又复置羁縻西原州。五代十国后至宋代后期,置武黎土县、华阳土县、沙水峒、吴从峒和忠州土州,又置永康土县和罗阳土县。元末明初改为华阳峒,武黎土县辖华阳、沙水、吴从3峒。成化八年(1472年),永康土县改土归流,初称同正县,不久改回永康县;嘉靖年间,武黎、华阳、沙水、吴从4峒改土归流,编成4个都。隆庆六年(1572年)把武黎、华阳、沙水、吴从4都合并置新宁州;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思同州改土归流并入永康县,永康县升永康州。清沿明制,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陀陵县改土归流并入永康州。民国二年(1913年),忠州改土归流置忠县,1916年又改为绥渌县;新宁州初改为新宁县,1914年再改为扶南县;永康州初改为永康县,1916年再改为同正县。1951年7月,扶南、绥渌、同正3县合并为扶绥县。
驮拉山崖洞葬
位于扶绥县渠旧乡渠拉村东北500米的左江岸边的驮拉山上。驮拉山是一座两峰相连的石山,高约100米,临江绝壁上有几个土红色人像和3个岩洞。最上一洞高出江面约70米,洞口高约8米、宽约4米。中部横置木杆1条,与福建武夷山崖洞葬的架壑法相当近似。[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