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填地里起高楼,珠水风光一望收。
冠绝南天数十载,华侨心血秉千秋。
此诗咏的是广州珠江北岸的爱群大厦。爱群的故事应由长堤大马路说起。
长堤之名,始于1920年。历史上广州的珠江北岸是由北不断向南移的。晋代时还在惠福路一带,晚清时已在一德路以南数十米,堤岸由天字码头向西濠口一路筑去,但这个工程在民国初才完成。1920年,长堤路终于筑成,马路就叫长堤大马路,南面就是江水。长堤大马路东端江中的海珠岛,被辟为公园。随着经济发展,遂有在长堤南面填江之举。
长堤大马路旧照
1932年,长堤大马路之南筑起新堤,海珠岛已被炸低数尺,其北面水道亦填为陆地,海珠岛之西亦填出一大片土地,俗称为“新填地”,正式命名为新堤大马路(直至1981年才改名为沿江西路)。
新填地地块出售时,香港爱群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负责人、早年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的华侨陈卓平,集海外华侨资本,购下西面800多平方米的地皮,建起广州第一幢钢框架结构的现代高层建筑。大厦建筑由建筑师陈荣枝、李炳垣设计,于1934年10月1日动工兴建。1937年4月落成,7月开幕。该大楼高64米,15层,建筑面积1.44万平方米,是当时设备最新式、最完善、最豪华、国内首屈一指的大酒店。首层沿街以骑楼建筑形式跨建于人行道上,内设门厅、餐厅、商场。二楼以上中间留天井,周边是客房和办公楼,设有电梯和步行梯上落。在第十一层楼的平台上建尖顶塔楼,尖平顶上塑“爱群”二字。
酒店开业时,广州不少民国军政要员前来参加剪彩仪式,于右任、李宗仁、余汉谋等人的题词,至今仍挂于酒店中。但为庆祝爱群酒店开业而公开征文的冠军文章,如今却鲜为人知了。
爱群开业前,在报章刊出有奖征文启事,题目为《爱群酒店开业对广州市繁荣有何关系》,吸引了不少人应征,当中不乏名家。经资深学者及文坛耆宿评审,结果得第一的竟是名不见经传的花县隐士龙起规。
本来,这征文活动是求广告效应,征文内容自然是对广州及该酒店的赞颂,然而,龙起规的应征赋体文章竟然有讽谏之笔:“愿移显者一箸之肴,俾作饥黎半年之粟。”而此文能获冠军,评委更为可敬!此作文采斐然,结尾更表达了百姓的心声,劝谕富贵者关心贫苦大众,令人感叹。全文约650字,讽谏语就达150字。下面录结尾一段:
虽然羊城名胜,繁则繁矣,马路逍遥,荣则荣矣;谁见乎晓色东皋,处处农村之苦,夕阳南陌,家家蚕妇之愁。处六张五角之日,当十室九空之年;贸贸然来者不知几何辈,嗷嗷待哺者不知几何家。诵《桧风》哀鸣之什,无那心酸;披郑侠流民之图,几回神怆。愿移显者一箸之肴,俾作饥黎半年之粟。作者始以笔代舌,聆者幸毋以规为嗔也。
此文作者龙起规(1902—1965),乳名世矩,笔名龙准,出身于花县(今花都)炭步上升村的书香门第。其父龙斗虚是清末举人。龙起规家学渊源,自幼勤奋读书,曾就读广州某学校,后任教于乡村小学。他身居农村,颇知民间疾苦,故见到爱群征文之举,有感而成文应征,原无意得奖,岂料竟得冠军,自觉意外,但也不愿成为新闻人物。本来酒店除悬赏奖金之外,冠军得奖者尚可携眷入住爱群三个月,包膳食并派车接送旅游,但龙起规却只叫四弟龙世其携眷代为领受。
爱群主事人把龙起规此文镌刻于大厦十四楼上。龙世其之子家祥后来把此文写成条幅,挂于家中。所以,此文今日尚可供世人欣赏。
20世纪40年代的爱群大厦
爱群大厦外墙原为白色水洗石米饰面,抗日战争时期为避免成为敌机目标而涂为黑色。新中国成立后,于1964年重新彩刷。1965年7月,在大厦东侧兴建占地700多平方米、18层的“新爱群”,从此新旧爱群连成一体。建成之日已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所以整幢建筑改名“人民大厦”。1984年,新爱群顶部的三层楼改建为旋转餐厅,一时吸引众多食客。1985年3月,该建筑复名“爱群大厦”。1988年11月,酒店复名“爱群大酒店”。1993年获“中华老字号”称号。2000年12月,被评为第一批“广州老字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