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的秦淮河西,有一座有着1500年悠久历史的江南古典名园,是六朝胜迹,有着“金陵第一名胜”“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美誉。在现代,经过整修后辟为公园,名为“莫愁湖公园”。
在南京城内,只要看到关于莫愁湖公园的宣传照片,就能看到一尊汉白玉雕成的古典美人塑像。玉像通体雪白,面容姣好,身材婀娜,挽着采桑的竹篮,身子微微向前倾,低眉作婉约之态,让人见之忘俗,犹如《诗经》中“有美一人,婉如清扬”般意境。
她便是莫愁女,生活在南齐时期,从洛阳远道而来金陵的“灰姑娘”,嫁给了江东富豪卢家的儿郎,并居住到了石城湖畔。由于历史上那位“菩萨皇帝”梁武帝贪图莫愁的美貌,设计害死莫愁的丈夫,莫愁投石城湖殉情。老百姓为纪念乐于助人、温柔贤惠的莫愁姑娘,遂将“石城湖”改称为“莫愁湖”。
清代文学家袁枚曾写诗赞莫愁湖:“欲将西子莫愁比,难向烟波判是非;但觉西湖输一着,江帆云外拍天飞。”从这首诗的意境可以看出莫愁湖和西湖一样有着烟波浩渺之美,也难怪“莫愁烟雨”享誉金陵。至于诗的后半段所描述之景,时过境迁,在莫愁湖上看不到江帆了,也由于湖的四周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拍天”之景也看不到了。
郑板桥曾赞叹其景——湖柳如烟,湖云似梦,湖浪浓于酒。这样的美景就在眼前。烟柳绕湖,湖中“天光云影共徘徊”,微风起,碧波荡漾,令人心醉。
莫愁湖一直致力于模仿天下第一湖——济南大明湖,不仅仿大明湖牌坊建造正门,而且在内湖遍植荷花,在湖畔置有画舫、楼、轩、亭、榭,在湖岸置有廊、桥。虽说是模仿,但也模仿出了自己的特色,那就是既有北国风景的大气,又有江南风情的婉约。我相信莫愁湖的美丝毫不逊于大明湖。
漫步在湖边,春览海棠花浪漫、鸢尾花妖娆,夏看荷花亭亭,秋赏层林尽染,冬品梅花傲雪。“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不同也”。
园内有名郁金堂的小院,相传为莫愁的故居。前堂正中悬挂着名为“金陵第一名胜”的山水画,后堂是起居室,室中塑有端坐着绣花的莫愁女蜡像,并陈列有清末的红木螺钿家具。整体布局古朴、雅致,很符合莫愁的性格特征。
小院里以青砖铺地,有一口石井、一池荷塘、一汪清泉、一座假山,设有镂空的红漆木门和长长的石廊,植有梅、兰、竹、菊等花草……行走在其间,真的有回到莫愁生活时代的错觉。
堂侧赏荷厅的莲花池内,便能看到莫愁女塑像了。她静立池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湖由莫愁女而得名,女由莫愁湖传世。而今其实有两个莫愁湖,除了南京的,还有郢州石城的莫愁湖。两个同名的湖,与史上两个都名为莫愁的女子有关。郢州的莫愁,《唐书乐志》中记载:莫愁乐者,出于石城乐,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舞。可见唐代的这位莫愁女能歌善舞,是朵解语花,在她的歌声和舞步中,可以让人忘却忧愁,得到快乐。莫愁,见之忧愁全无,是真莫愁。难怪时人写“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这样的诗句来歌颂她、期盼她。
眼前的莫愁女自幼丧母,童年时代就已经不幸,等到“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时候,相依为命的父亲不幸坠崖身亡,由于家境贫寒,她不得不卖身葬父。幸好上天眷顾这位善良美丽的好姑娘,没让她遇到青楼老鸨、地皮恶霸之流,而是遇到了从南京来洛阳做生意的卢员外,并得到了卢员外的同情和喜爱,成了员外的儿媳。我想连莫愁自己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幸运吧,在成为孤儿、前途一片迷茫的时候,遇到了贵人,从此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公婆待如己出,夫妻恩爱,很快还有了个可爱的儿子。如果故事到这里,那么莫愁女的忧愁终会在幸福生活中逐渐被抹去,可以真正快乐地微笑。哪知微服私行的梁武帝到卢员外家赏牡丹, 自幼生长在洛阳的莫愁是种牡丹的好手,梁武帝因惊艳于牡丹之美而传莫愁见驾。可这一见就出问题了,人面更比画面娇,好色的皇帝看得魂都没了,回去后竟然想出毒计害死了莫愁的丈夫,并传旨选莫愁进宫为妃。
这时候的莫愁肯定是忧愁满面,丧夫之痛尚不说,我想卢员外夫妇肯定认为莫愁是祸水,害死了自己的儿子。她的天塌了,前面已经无路可走,还有君命不可违。
走投无路,怎么办?求生不能,只能求死。于是,莫愁纵身投进了石城湖……
可恨那弄得好好的一对夫妻相继归黄泉的梁武帝,以自感惭愧、懊悔为名,仿《陌上桑》写下了《河中水之歌》,用长篇累牍的文字把莫愁的美和贤惠夸了一通,最后还感慨“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早嫁东家王”。他哪里惭愧了啊,只会让卢员外夫妇听了更不能对莫愁释怀。“如何四季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李商隐用诗回应,讽喻了梁武帝,让人拍案叫绝。
莫愁女的故事,足以让人们改石城湖为莫愁湖来纪念她吗?原来是莫愁嫁到卢员外家后,经常免费为周边的穷苦老百姓治病,并用笑容安慰病者。大家常说:“我们有了病痛,见了莫愁,就什么忧愁也没啦”!渐渐地莫愁的美名就传开了,多愁的莫愁女成了老百姓眼中的解愁良药。所以才有了莫愁投湖自尽后,四周乡邻得知,纷纷来到湖边痛苦拜祭,还改湖名来纪念她。
池边回廊的拱门上镌有四个字——到此莫愁,与池中的莫愁女静静守望。在回味了她的故事之后,真的可以把忧愁在此遗忘吗?
“烟水荒寒不可收,昔年曾做冶城游。湖山自有佳时节,儿女宽心且莫愁”,希望可以走出故事,宽心且莫愁。
与莫愁故居紧紧相邻的胜棋楼,为明太祖朱元璋与中山王徐达下棋之处。相传当时朱元璋常召徐达在此下棋,虽说徐达棋艺高过朱元璋,但作为臣子,不仅不敢赢天子的棋,还不敢让天子看出是故意输棋。陪皇帝下棋真是个苦差事,这棋啊,下得可真累,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朱元璋又不是草包皇帝,很快就看出了徐达是故意输棋,龙颜不悦:“你每次下棋都故意输给朕,朕赢了也不光彩,你这样做是犯了欺君之罪!今天你要使出真本事与朕分个高下,无论输赢朕都高兴。”
话虽说到了如此地步,但徐达即便再借个胆子也不敢啊,毕竟此一时彼一时,朱元璋已经不是当初打江山时可以讲交情的兄弟了,他可是手握生杀大权的皇帝,已经将那么多出生入死的兄弟“清理”了。
能够逃出历代开国功臣“狡兔死,走狗烹”的宿命,徐达肯定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这不,最终徐达赢了,但却巧妙地用棋子在桌面上摆出了“万岁”二字。朱元璋顿时龙颜大悦,立即将此楼连同整个莫愁湖赐给徐达。后人便称此楼为“胜棋楼”。
“粉黛江山,留得半湖烟雨;王侯事业,都如一局棋秤”,看着楼下大门两侧槛柱上的楹联和楼上朱元璋与徐达对弈的蜡像,忍不住感叹:好一盘把中国君臣文化演绎得酣畅淋漓的棋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