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花村糖墩(dūn)会,又叫糖墩节,由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演绎而来,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代代相传,传承着相互感恩的美德。随着经济生活日益好转,糖墩会的规模日益扩大,北京、天津、沧州等地的人们也慕名而来。
2008年6月,任丘吕公堡镇李花村的糖墩会被列入沧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故事屋
传承相互感恩的美德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外地的老奶奶领着两个小孙子乞讨来到李花村,住在村东北角一个破庙里。老奶奶心地善良,深受村里人爱戴。
在一年的正月十四,老奶奶去世了。正月十五,两个孙子在村民的帮助下将奶奶安葬在旧庙旁边。
后来,两个孙子外出闯荡成就了一番事业,在一个正月十五返回村里为奶奶建庙祭祀,并施舍钱粮给村民,逐渐使相互感恩形成风俗。以后每到正月十五,人们就自发地包素馅饺子来祭奠老奶奶,后来因日子艰难包不起饺子,有人发现山楂果形似佛珠,于是以糖墩来祭祀这位老奶奶。后来,来这里做糖墩生意的人不断增多,逐渐形成了李花村糖墩会。一百多年来,相互感恩的美德代代传承。
歌曲《冰糖葫芦》歌词欣赏
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
都说冰糖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透着那酸。
……
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穿,象征幸福和团圆;
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没有愁来没有烦。
正月十五来赴会甜甜美美游人醉
“冰糖葫芦竹签穿,象征幸福和团圆。”每年正月十五,任丘市吕公堡镇李花村中心大街上,人头攒动,游人如织,北京、天津、沧州以及任丘周边的几万人聚集到这里,参加一年一度的糖墩盛会。
徜徉在火红甜蜜的海洋里,琳琅满目的冰糖葫芦让人目不暇接:山楂的、山药的、火龙果的、香蕉的、葡萄的、草莓的……十几个品种,花样繁多、口味丰富。这里的糖墩,样式也做得非常可人,既有长达两米多的山楂“巨无霸”,也有小巧玲珑的山药豆。有的商家还别出心裁,特意为人们“量身定做”浪漫的“心”形糖墩……这些“杰作”不仅味道爽口,还给人一种美妙的视觉享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