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金山岭长城,仿佛走进一条古代艺术建筑的长廊,我不肯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我发现在这举世无双的伟大工程上,每一个细节都彰显出中国传统艺术之美。
这里的一砖一石、一关一隘,无不凝聚着筑城将士们的血汗。城墙是这个防御体系的主体,随山势起伏而修,下宽上窄,地势平缓处墙高5~8米不等,宽5~6米,上面那数不清的瞭望孔、射击孔、礌石孔、通风孔、排水孔,高下相间,突兀参差,蔚为壮观。底部用三四层石条奠基,地面以上用长方形青砖包砌,每块城砖重12公斤。用白灰砌缝,墙内用土、沙、石填方。顶部外侧筑垛墙,墙高两米左右。内侧筑女墙。城墙顶部的马道,根据需要宽窄不等,平均为5米左右,可容六七人并行。马道均用泥沙质的双层大方块青灰色砖铺面,青砖长宽37厘米、厚9厘米。马道每遇到大小陡坡,便用砖砌成梯形台阶,便于上下通行,不至于滑倒。这种马道建筑,在万里长城上是难得一见的。马道每隔两三米远,便设一条砖砌拦水槽,起排水作用,水从两侧墙根下的排水孔流出,可防止积水或雨水冲刷侵蚀墙体。
我一直不解,城墙上作战时用不着马,为什么会叫马道呢?原来,当时修筑长城时,因为每隔六七十米修筑一个敌楼,马驮着石料从城墙入口进入城墙顶部,把石料运往修筑城墙和敌楼处,这样延伸着往前修筑会省力些,所以叫马道。还有,守城官兵吃水也是用马从山下驮上来,经马道送入敌楼和各个守城关口。
城墙顶部外侧的垛墙上部设垛口,下设礌石孔。垛墙每隔一米多远便设一个垛口,所以也叫垛口墙。垛口上的垛口石是由泥、灰砌成的,每隔10个垛口有一个汉白玉材质的垛口石,垛口石是白色的而又掺杂着一些发黑的颜色,摸上去还挺光滑,是自然材质的,不是人工合成制作的。这就是金山岭长城不同于其他地段长城的特点。每个垛口石上都有一个孔,有6厘米~7厘米,垛口到垛墙墙头高半米左右,宽30厘米左右,垛口的墙角不是直角,而是45°角,这个角度有利于观察敌情。垛口石上的孔的作用:一、插战旗助威或以旗作为传递敌情的信号。二、佛郎机扫射。当时从外国引进一种叫佛郎机的武器,佛郎机下面有个轴,把轴插在垛口石的孔里,可以转动,做扇形射击。三、插护官转板。观察敌情时把护官转板插上,有利于保护自己。我想,城墙上的垛口是作为很重要的作战重地,设计很科学,既能观察敌情,又能防御敌人的进攻,还可以主动攻击敌人。放箭、放炮时,站在垛子后面防身,当时研发这样的战略战术,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垛墙下设的礌石孔,也叫悬眼,在垛墙根处,每隔几米就有一个,像个竖井,呈半圆形,直径约30厘米左右,守城的士兵从礌石孔把礌石装上去,礌石反弹一下,施放出去,力量很大,有力地打击敌人。我仔细观察发现,在垛口的一侧涂有一块白的痕迹,约长30厘米、宽20厘米,多数垛口已看不清了,只有个别垛口一侧留有残余印记,这是用来记载执勤士兵人名的,每次换岗时涂去,再填写上当班士兵的名字。这种颇具现代意味的管理模式,凸显了戚继光军纪严明、治军有方。
再看女墙上的通风口,长、宽各约20厘米左右,与垛口大致相对应,它的作用是减少风对城墙的撞击,是保护墙的。通风口的上边沿,镶有中国传统的荷包花边,艺术性很强,非常精美。女墙上设望孔和射孔,分上、中、下三层射击孔,士兵们可以立、跪、卧三种姿势射击来犯之敌。
通向敌楼的城墙因坡度大,都建有台阶,台阶上还筑有一排排的短墙,墙高2.5米左右,墙上有望孔和射孔,它能封住三分之二的墙面,这种墙叫“障墙”。如果敌人攻上长城,沿城墙冲向敌楼时,守城士兵可据守障墙进行抵抗和反击。
那数不清的射击孔、瞭望孔、吐水嘴,都饰以各式各样的图案:有桃形、箭头形、刀把形、云钩形、锯齿形、漏斗形……看着这些精巧别致、耐人寻味的造型,我终于知道盘踞在自己内心深处的金山岭情结是如何产生的,只因为这里每一处细节都蕴藏着中国建筑艺术的匠心,让长城这个最初用来军事防御的实用建筑,有了更多艺术内涵和美学价值。
如今,城墙上还见当年的礌石孔,插佛郎机和战旗的垛口石,我抚摸着垛口石,仿佛看到当年古战场上狼烟四起,烽火冲天的惨烈战事……敌人终究无法突破这道防线。然而,城墙修筑得再高大坚固,也只是一道防线。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持刀枪的敌人防得住,不持刀枪的敌人就不好防了。外部的敌人好防,内部的敌人就防不胜防了。明末的吴三桂引清兵从山海关而入,把270多年的大明朝送到了尽头。就这样,清朝轻轻地来了,明朝重重地倒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