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明朝万历皇帝为什么要修长城

明朝万历皇帝为什么要修长城

时间:2023-0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修长城,势必会增加国家的负担,必然给人民带来苦难。明知要被后人骂,明朝的君臣为什么仍旧要修长城呢?因此,秦始皇修护长城可以说是体现了其高瞻远瞩的战略格局。明朝为什么也修长城?明朝国防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在这一带修建内、外双重长城,以护卫京师。10倍的成本,修长城成为首选方案。基于此,明朝的十几代皇帝几乎没有停止过修筑长城。而在1582年张居正死后,明朝财政状况不断恶化。
明朝万历皇帝为什么要修长城_在承德滦平遇见 最美金山岭长城

在当今一提到“万里长城”,人们总会习惯性地想起秦始皇与孟姜女这两个人。修长城,势必会增加国家的负担,必然给人民带来苦难。因为修长城,秦始皇被人骂了几千年。

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并不是秦长城,基本上都是明朝修的。明知要被后人骂,明朝的君臣为什么仍旧要修长城呢?在说明代长城之前,不得不先说说秦始皇修建长城的来龙去脉。

秦始皇修建长城的高瞻远瞩

公元前215年,秦朝大将蒙恬率领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凶狠的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刚刚统一天下的秦军士气正旺,一举拿下了今天内蒙古的河套地区。匈奴残部望风而逃,远遁大漠。

这时候秦始皇命令大将蒙恬不得攻占漠北,而是转攻为守,下令打胜仗的30万秦军在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的北方长城的基础上,开始修筑长城,从西北的临洮一带一直延伸到辽东,这是横贯东西的万里长城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在当时,是什么导致了秦始皇停止北伐,反而耗尽全国的财力、人力去修筑长城呢?

秦始皇治下的百姓基本上都是农民,如果要深入大漠与匈奴作战,就需要相当数量的骑兵。把不擅长骑马的农夫转变为强大的骑兵,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训练。同时农民当了兵,不能再从事农耕了,还要蒙受生产上的劳动力损失。

即使有了强大的骑兵,要送他们到北方草原深处作战,粮草的运输和损耗也是一笔很可怕的开销。古代没有高速公路和铁路,也没有大货车,粮食运输只能靠人力和畜力,十分艰难。史记中曾经记载,从中原地区运送1石粮食抵达北方的前线,路上运输队消耗的粮食竟达到了192石!

而匈奴骑兵的作战成本却很低,游牧民族从小在马背上长大,既是放牧者,也是战士,角色转换很容易,甚至可以一边放牧,一边作战,后勤保障比农耕民族好多了。

农耕民族作战的成本比游牧民族要高,而作战的收益却很可怜。即使占领了广袤的草原,却无法耕种,而中原王朝的税收是从农民的头上获取的,没有了农民,要那么大片的草原有什么用处?即使打赢了对游牧民族的战争,也要被高昂的战争成本拖垮。

而擅长骑马的游牧民族,来去如风,掠夺农耕民族积累的财富更是轻而易举,收益惊人。

秦始皇借鉴战国时期的策略,想到了修筑长城。有了长城这种防御工事,流动的战场变为固定的战线。游牧民族无法做到“来了就抢、抢了就跑”,就必须先在长城一线与守军打一仗。

防守的农耕民族可以从附近的农田中获得粮食,进攻的游牧民族却远离了放牧的草场。而且长城一线多群山,重要的道路上又修建了坚固的关隘,农耕民族的步兵只要固守防线,游牧民族的骑兵就毫无用武之地,往往还没有抢到东西,就先挨了一顿打。

在秦朝时期,中国的疆域非常特殊,疆域之北,是北方游牧民族,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冲突在所难免。所以,修一道长城等于筑一道“篱笆”,战争状态下防御敌国进攻,和平状态下防止游牧侵害,对政治、经济起到双重保障——这就是秦始皇当时修筑长城的两大功用。因此,秦始皇修护长城可以说是体现了其高瞻远瞩的战略格局。

明朝为什么也修长城?

明朝初年,朱元璋鉴于西北的安全局势表态:“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这句话意义很鲜明,既不主动兴战,也不可被动不防。事实上,从明初至永乐中叶,汉蒙政权就不断地多次交恶。

大明朝是在将蒙古族政权赶跑到北方的基础上建立的。当时长城是农耕与游牧区的分界线,更是大明朝国土的北部边界。长城内的汉地十三省,乃明帝国的根本。“兴兵轻伐,我亦不祥”。明太祖不主张轻易对外用兵,但“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一旦外敌越过长城,踏入汉地十三省,那就必须直接开战。

战争与长城是明朝时期的关键词,建政以来边界连年战事不断,山海关到大同一线尤甚,集中于大同、宣府、蓟州,全部位于外长城之内。万里长城,不过几米的宽度,元朝军事势力攻破长城,又可谓是轻而易举。明朝国防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在这一带修建内、外双重长城,以护卫京师。所以,明太祖与明成祖时代,持续对元朝残余势力实施重拳打击。强大的军事打击,终令元朝残余势力不敢越长城一步,甚至长城外的50里非军事区,也很少出现敌人的影子。

明朝成化年间,蒙古族势力重新崛起,蒙古鞑靼部常常进犯陕北、甘肃一带,皇帝召集大臣讨论军事防御。大臣们算了一笔账:如果征集5万劳工,用两个月的时间修建长城,耗银不过100万两。如果派出8万大军征讨鞑靼,每年粮草、运费折合银两将近1000万两。10倍的成本,修长城成为首选方案。

基于此,明朝的十几代皇帝几乎没有停止过修筑长城。

在明代,蓟镇的位置特别重要,它直接担负着拱卫京师的任务,是九镇中最重要的一镇,因此朝廷不惜耗费众多人力财力来修筑。

河北境内的明长城,特别是蓟镇长城,之所以被打造得如此坚固雄伟,是因为它是明朝举全国之力,花费大量真金白银“堆”出来的,因此修得特别“实在”。

在长城的规划与建筑上,明朝可谓竭尽全力:长城有的关隘建在高山峻岭上,封锁住山岭的峪口;有的建在深沟峡谷中,封锁住咽喉要地。因为只有在地势险要之处设置关隘,才能达到用较少兵力抗击较多敌人进攻的目的。

据历史学家黄仁宇估算,明朝修建1公里长城,一般需花费7700两白银,高则31,500两白银。明代一共修建了约6300公里长城,这样算来,明朝修建长城至少花费了4850多万两白银。除了修长城花钱,打仗更需要花钱,要维持北方十几个军镇的运转,每年就要超过800万两白银。

要知道,就算在明朝“张居正时代”(1572~1582年)的财政黄金时期,朝廷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只有400万两白银。而在1582年张居正死后,明朝财政状况不断恶化。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明朝国库的财政赤字已经高达230万两白银。因此,修筑长城对明朝而言是一个沉重负担,只能靠不断征集赋税甚至通过买卖官职来解决——到了明朝中后期,官职就像菜市场的萝卜白菜,一律明码标价,可以自由买卖。

面对如此尴尬的境地,明朝有选择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元朝残余势力对明朝始终是一个巨大威胁,蒙古人灭掉汉族政权成为明王朝统治者挥之不去的阴影。而除了修筑坚固的长城,似乎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事实上,明朝的投资还是得到了相当的回报:看看山海关,关城内外城墙都是条石基础,青砖包砌,内由黄土夯筑。高大坚固的城墙,不仅有效地阻挡了攻城之敌的进攻,而且还使人产生了望而却步的感觉。

* * *

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罕见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无论是秦始皇还是明太祖,修筑长城的本意都是要终止战争,是定国安邦的必要选择。尽管今天看来,长城的防御功能已然不在,但我们终究无法忘记那曾经的战场铁血与战火狼烟,它让我们始终对和平充满了渴望与敬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