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明脊梁张居正的两条万里长城

大明脊梁张居正的两条万里长城

时间:2023-0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缆车在不断上升,视野亦愈加阔达,金山岭的长城风光尽收眼底。不了解历史的人,总误以为金山岭那绵延不绝的雄伟长城是秦长城。今天的金山岭长城就是其中的一段。张居正的第二条长城在张居正的国防战略部署中,戚继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将领。张居正修建的第二条长城才是富国强兵的最根本的保障,才更为关键,比实的长城更有价值。而像张居正这样的国之重臣如同一个国家的长城,其功绩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为后人所景仰。
大明脊梁张居正的两条万里长城_在承德滦平遇见 最美金山岭长城

缆车在不断上升,视野亦愈加阔达,金山岭的长城风光尽收眼底。沟壑险峻的山峦,层层叠叠的绿树,万绿丛中的瓦舍,川流不息的游人,都成了古老而庄严的长城的绝佳点缀。到得山顶,徒步千余米,便来到了金山岭长城上。这是一段西起龙峪口、东止望京楼的长城,依山凭险,在山脊上起伏蜿蜒如龙,城墙雄壮,敌楼巍峨,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真个是坚不可摧的军事防御体系。

我漫步在金山岭长城上,透过那一个个望孔、礌石孔、射孔,思绪也不断升腾——历史与现实、悲伤与荣光、文明与滞后交融在一起,历史的转折与人物的命运无不让人扼腕叹息。

明王朝重建长城的缘起

绵延不绝的万里长城一直被历史上不同朝代的人们不断地修建,以此来抵御外敌入侵。不了解历史的人,总误以为金山岭那绵延不绝的雄伟长城是秦长城。金山岭长城为明朝修建,而真正的秦长城则在距明长城不远处,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雕雨蚀,早已成了一堆荒丘。

明朝自明太祖朱元璋起,整个明朝将近三百年的时间,基本上重新修了一条万里长城。尤其是万历新政的十年,戚继光、李成梁等边关大将,在张居正的授意下,把从山海关到北京的这段长城修得气势雄伟,极其壮观。

张居正画像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曾经有一首很有名的组诗叫作《从军行》,其中有两句“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唐代的长城坚硬如铁。其实在唐代,长城基本上就已经荒废掉了。因为在唐代时和西域以及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一直很好,长城作用不大,在整个唐朝历史上,基本上没有对长城进行过修葺。而唐朝诗人所写长城的烽火岁月,也只是一种艺术抒发形式而已。

到了宋代,两宋积弱,弱到连长城都修不起来了,更不用说南宋偏安一隅,僻处江南,想修也够不着啊。所以,直到明朝,从明太祖朱元璋的时候才开始花大力气重修万里长城。这个重修不是修修补补,而是严格意义上的重新修建一条。今天的金山岭长城就是其中的一段。

张居正的国防新政

在大明王朝的历史上,随着国家财政状况的改观,为国防日益强大提供了条件,形成了稳定的改革发展环境,国防强大反过来又为张居正的改革变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使得张居正的万历新政得以推行,并构筑起两条“长城”,使大明王朝的国防坚如磐石。

张居正(1525~1582年),字叔大,湖广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张居正考中进士。当多数同科进士热衷于文章诗词之时,他却经常“周行阡陌间”,考察“岁时之丰凶”和农民疾苦,以深沉的目光关注着国计民生。隆庆元年(1567年),张居正进入内阁,次年上《陈六事疏》,提出改革方案,未被采纳。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病故,年仅10岁的神宗继位。张居正升任内阁首辅,终于得以“任法独断,操持一切”,义无反顾地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一场变法革新运动。

长期以来,明朝面对北方游牧民族出没无常的袭扰一筹莫展。张居正入阁之后,大力推行“外示羁縻,内修守备”的边防新政,北疆形势迅速改观。“内修守备”的重点是,加强北边防务,提高军事抗衡能力。张居正一入内阁即主管兵部,所以他在国防建设上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他相继起用谭纶、戚继光、王崇古、方逢时、李成梁等著名边将,主持兵部以及蓟镇、宣府、大同、山西、辽东边务,并大力加固增设城防,修筑明长城。

张居正的第二条长城

在张居正的国防战略部署中,戚继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将领。张居正慧眼识才,力排众议重用戚继光,让他镇守在北京正前方的蓟州一线,既阻俺答,又防土蛮;西北用谭纶、王崇古守宣大一线,东北用李成梁力克辽东诸路,这三箭齐发可谓是布局高妙。

对于长城沿线的防守战略,张居正也有一套严密的部署。他要求“蓟人平时将内地各城堡修令坚固”,一旦“贼众溃墙而入,则亦勿遽为仓皇。但令蓟将敛各路之兵四五万人,屯扼要害,令诸县邑屯落皆清野入保,勿与之战。而上谷辽左不必俟命,即各出万人,遣骁将从边外将诸夷老小尽歼之。令大将领一万人入关,不必卫京师,径趋蓟北,伏于贼所出路。彼贼虽已入内地,见我不动,必不敢散抢。不过四五日虏气衰矣,衰则必遁,然后令蓟人整阵以逐之。而宣辽两军合而蹙击。彼既饥疲,又各护其获,败不相救,而吾以三镇全力击其惰归,破之必矣。”

张居正修建的第二条长城才是富国强兵的最根本的保障,才更为关键,比实的长城更有价值。正是他东制西怀的国防战略,以及为了实现这个战略培养出来像戚继光、李成梁这样杰出的军事将领,大明朝的国防才能稳如磐石,有了这样的国防,也为张居正的改革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局面,万历才有了盛世王朝的气象。

* * *

张居正可谓是治世能臣,国家肱股。可叹的是张居正死后,一年时间不到,万历十二年(1584年)四月,他苦心孤诣辅佐十年的明神宗朱翊钧竟突然翻脸,在那些被改革触动了既得利益的官僚、缙绅等保守派的合谋下,彻底否定其功绩,张居正在荆州的老家被查抄,其改革措施也遭延止,一代名臣身后竟然遭某些卑污之手和君主的狭隘猜忌大辱,实在令人齿寒,尽管30多年后得以平反昭雪,但对于大明王朝来说改革废止,确是由盛而衰的起始。

想到这里,我不禁暗生感慨,一个国家的长城不仅仅是砖石铺就的有形的长城,更应该是民心所向、精神所聚铸就的无形的长城!而像张居正这样的国之重臣如同一个国家的长城,其功绩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为后人所景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