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类型相当丰富,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独特的喀斯特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再加上宜人的气候,共同塑造了贵州特殊的旅游文化内涵。同时,由于重工业较少,工业发展缓慢,目前贵州的空气质量较好。前些年,贵州的各级领导一再强调贵州发展“保住青山绿水是重点”,让贵州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旅游业一直都是贵州省谋发展的龙头产业。因此,近几年贵州省大力发展旅游业,要让旅游景区景点在贵州大地上百花齐放,以少数民族风俗风情为重要吸引点,以喀斯特地形地貌为旅游基础资源,以贵州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红色文化、饮食文化、山水文化(又称喀斯特文化)等文化内涵为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充分利用贵州省大部分地区良好的气候和空气质量条件,让贵州逐渐发展成为吸引跨文化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
一、贵州旅游文化类型
(一)饮食文化
贵州地处亚热带高原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适合动植物生长,食物来源丰富,为人们创造丰富的饮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贵州饮食文化可以细分为酒文化、茶文化、喜辣和喜酸的文化,以及一些民间的特殊饮食风俗习惯。
贵州自古出好酒,酒史有物为证的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属于贵州酿造的各类酒品中,茅台酒更是被尊为国酒,在酱香型酒品中独领风骚;其他较有名的酒有遵义董公寺的董酒、鸭溪窖酒、习水大曲、贵州醇、贵阳大曲、安酒、毕节大曲、青酒、茅台王子酒、匀酒等;并且,还有一些虽在全国名不见经传,却独具地方特色的酒饮品,如刺梨糯米酒、黑糯米酒、杜仲酒、天麻酒、册亨灵芝酒、黄果树窖酒、长顺首乌酒、岑巩金樱子酒等民间酒品;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老乡家里还常备有自制的美酒招待客人。因此,可以说贵州四处都飘溢着酒香。贵州不仅酒的种类繁多,酒具的历史也很久远。普安青山镇铜鼓山就有春秋战国时的青铜冶铸遗址并出土了五件环底小陶杯。贵州酿酒史可追溯到唐宋时期,民间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客人进村就有进寨酒、拦路酒,每逢节日更是离不开酒,酒文化极为丰富。
饮品除了酒以外,贵州的茶也很有特色。“北有茅台,南有毛尖”,毛尖茶现已广销神州大地,被国人熟知。贵州也有极具民族特色的茶,威宁一带的罐罐茶,黔东南的侗族油茶、豆茶,土家族的熬熬茶,仡佬族的香油茶等都是独具民族特色的茶品。贵州人民在饮食的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饮茶文化,如侗族在农历除夕之夜就有喝年茶的风俗。
在贵州人的食物中,最有特点的可以说是喜辣和喜酸了。辣味食物和酸味食品的形式多样,独具贵州特色,还有很多相关习俗,也有可以挖掘的文化元素。贵州饮食文化是在民族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它植根于贵州各民族数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贵州人民在食源开发、食物制造、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的探索和创造过程当中,形成了独具本土特色的饮食观念、习俗、礼仪和规范。
(二)少数民族文化
贵州古朴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是旅游资源的一朵奇葩,也是吸引跨文化旅游者的最大亮点之一。少数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如果按照旅游资源来划分,可以分为民族村寨、民族博物馆、民族节日、民族文艺、民族婚恋习俗等几个部分。
1.民族村寨
各具特色的民族建筑、节日、婚恋习俗、食物、服饰、艺术等,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村寨文化。比如,苗族村寨依山傍水,人们住在吊脚楼里,吊脚楼依山而建,鳞次栉比;侗族村寨则有高高矗立的鼓楼;布依族村寨建筑主要是以石头为主,石墙、石瓦、石板地。各个村寨由于地理、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与外界联系较少,大多还保留着传统的村寨文化。这些民族村寨是贵州跨文化旅游最珍贵的、最具特色的资源。目前广为人知的有贵州香纸沟布依寨、雷山西江苗寨和郎德苗寨、凯里寨瓦苗寨、从江高增侗寨、清镇黑土苗寨、镇宁滑石哨布依寨、水城青林苗寨和海坪彝寨、六枝坝湾布依寨、安顺娄家庄苗寨等。几乎每一个村寨都有独特的民族民间技艺,有与众不同的节日仪式和生活习惯。少数民族村寨以相同的民族聚居为主,有的村寨由更小的几个小寨组成,这些大大小小的少数民族村寨像颗颗珍珠一样散落在贵州这片土地上,独具旅游价值。
2.民族节日
贵州少数民族节日丰富多彩,大节小节算起来可以说天天都有。总体来讲,贵州少数民族节日可以分为年节性节日、宗教祭祀性节日、生产性节日、纪念性节日和交际性节日几大类。少数民族除了过汉族的春节以外,本民族也有年节。年节性的有苗年、布依年、侗年、端节、彝族年等。贵州少数民族的年节大都在农历十月或者十一月的不同时期内举行,辞旧迎新,祈求来年丰收。宗教祭祀性节日以崇拜各种偶像为核心,祖先、自然物都可以是他们崇拜的对象,其他非宗教或祭祀性的节日中也难免穿插一些祭祀活动。祭祀性节日以苗族的“吃鼓藏”最为隆重。黔西北地区的许多苗寨,每年农历三月三都要举行“祭山节”祭祀山神。水族有祭拜形状奇异的怪石的习俗,称为“拜霞节”,即祭石祈雨,每隔十二年的子年秋季举行。仡佬族每年农历三月三都有一个“祭树节”。印江土家族“祭风神”十二年一大祭、三年一小祭。除此之外,很多少数民族都有祭龙、求子的节日。贵州生产性的节日也是非常丰富的,黔东南苗族地区的“开秧门”,普遍流行于贵州各民族的“吃新节”,台江县苗族每年插完秧之后的“敬秧节”,布依族、侗族和仡佬族都有的“牛王节”,以及流行于黔中的福泉、开阳、龙里、贵定等县的“杀鱼节”等都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性节日。这些生产性节日都与生产有关,既是生产前的动员准备工作,又是开始生产的信号,同时也表达了初尝新谷的愉悦。交际性节日在贵州民族节日当中所占比重很大,也是很有趣味的一种节日,可以分为择偶性与非择偶性两种。择偶性的节日如苗族的“跳花”或称“跳月”节、“串寨节”等,非择偶性的节日如“射花节”等。除此以外,还有寨际联谊性节日如“吃相思”等。
因此可以说,贵州少数民族的节日既是民族发展史的反映,也是风俗习惯的写照,而且还是少数民族艺术(如少数民族服饰和少数民族歌舞)的集中展现。在这样的节日盛会里,人们加深了情感,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民族文化也就此传承下去。
3.民族建筑
贵州少数民族民居的主要特点是,建筑依据当地的地形特点、建筑材料而建。由于贵州多山、多河流,木材、石料丰富,所以民居一般依山傍水而建,以石头和木头为主要材料。苗、侗、仡佬等民族的建筑一般以木结构为主,而西部及南部地区布依族的建筑则以石头结构为主。例如,关岭的灵龟寺无梁殿、平坝天台山五龙寺、镇宁的扁担山石头寨、黄果树风景区附近的滑石哨布依村寨、安顺一带的屯堡村寨等都是石头建筑的精品,地基、墙体、屋面都是石头砌成,这是贵州所独有的建筑形式;而侗寨的鼓楼、风雨桥,苗族的吊脚木楼等都是木头建筑的典范。1985年6月,“贵州侗族建筑及风情展览”在北京举行,所展出的建筑形式引起国内外专家们的一致赞赏,称鼓楼和花桥是建筑艺术的精华、民族建筑的奇葩,联合国的一位高官更是认为这不仅是中国建筑的瑰宝,更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
4.民族文艺
贵州是我国多民族小聚居、大杂居的地方,每个民族都有独具风格的音乐和舞蹈。少数民族居住在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他们用古朴典雅的艺术形式表现自身的喜怒哀乐,许多艺术形式都主要以手口相传的方式代代相传下去。
贵州少数民族当中,苗族所占比例较大,就全国的苗族而言,贵州就占了一半以上。贵州苗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南的雷山、凯里、台江、黄平、麻江等地。苗族最有名的艺术形式是苗族飞歌和芦笙舞。飞歌有独唱,也有合唱,不同地区的飞歌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男女对唱,也有在大宴宾客时唱,内容曲调不尽相同。芦笙舞是苗族地区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每年苗族地区有芦笙节,不同地区的芦笙节也有所不同。每到芦笙节,男女老少都会身着盛装,合着芦笙的演奏而翩翩起舞。苗族还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敬酒歌、进寨酒、拦路酒等,都会让旅游者有非同寻常的少数民族风情体验的经历。
侗族被誉为是“音乐的民族”。比如,1986年贵州侗族大歌便响彻巴黎歌剧院,获得巴黎市民的赞赏。侗族有一系列的大型节日聚会,如农历的二月二“赶春节”、二月十五“板跤节”、三月三“播种节”、三月十五“抢花炮”、四月八“采桑节”、六月六“祈丰斗牛”等,几乎月月有节日,都要唱歌助乐,合唱歌曲主要流行于黎平、从江、榕江等地,格调、旋律因歌的内容、形式和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
布依族自古以来就生活在贵州的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布依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有绚丽多彩的神话、传说、故事、诗歌、童话、戏曲、谚语等类型的口头文学,其中民间诗歌与生活联系紧密,种类很多,有古歌、叙事诗、酒礼歌、盘歌、情歌,也有反对阶级压迫的诉苦歌、童歌、童谣等。唱山歌、吹木叶、弹月琴,这些都是布依族节日里不可或缺的元素。
除了以上的歌舞类民间艺术形式,生活在贵州的少数民族还创造了民族戏剧。比如,威宁板底乡彝族的“撮泰吉”,演出的服饰、角色、面具丰富多彩,意在驱邪祟,迎吉祥,祈丰收。全戏共分为祭祀、耕作、喜庆和扫寨四部分,历史悠久,东汉时期就已具雏形。除此以外的民族戏剧形式还有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三省侗族聚居地的侗戏,以及发源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册亨县秧坝镇和兴义市巴结镇两地的布依戏。
5.民族传统手工艺品
贵州少数民族的手工艺品丰富多彩,独一无二、别具一格。苗、布依、瑶等民族的蜡染是贵州古老的民间传统工艺品,蜡染能手在国际上曾获殊荣,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苗族、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早在清朝就成为贡品。苗族银饰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又一民族风情极浓的传统手工艺品,银饰都是男工匠制作,工艺纤巧精致,玲珑剔透,充分体现了苗族人民的聪明才智。镇远报京侗族织的侗布、侗被、侗锦,三穗县竹编细篾斗笠、竹篮,丹寨县的鸟笼,锦屏县的藤编椅、篮、沙发,荔波布依族编织的土花布,安顺市的布依地毯,三都水族的刺绣、编织,黔东南土家族的剪纸,平县的泥哨等,都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民间工艺品。少数民族地区的手工艺品大多取材于本地原料,在长期的劳作和生活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是本民族的艺术情感和对美的追求,也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乐观、积极的心态。
6.民族婚恋习俗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贵州各民族形成了与民族特征相适应的恋爱婚姻习俗。各少数民族的婚恋习俗不仅表现了本民族的婚姻恋爱观,而且体现着少数民族深邃的文化内涵。最具代表性的是苗族的“游方”、布依族的“浪哨”,侗族也是以歌传情,称之为“行歌坐月”。在谈恋爱的过程中,除了唱歌,各种民族乐器也是传情的媒体,芦笙、木叶、口弦、箫等都是谈情说爱的信使。谈恋爱的场所也是各具特点的,比如苗族的花场、花房、长房、女儿窗,彝族的花园,瑶族的凿壁,侗族闺房的小窗等等,都是为青年男女谈恋爱而特设的场所。除了恋爱的风俗以外,少数民族的婚姻习俗也是很有特色的,现在大多数少数民族是自由恋爱,在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恋爱过程后,一旦确定即将结婚,就要通过一系列的如提亲、定亲、迎亲、婚礼酒宴等传统程序。
(三)山水文化(或称喀斯特文化)
中国喀斯特地形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四川、重庆、湖南、湖北五省(区)一市,贵州正好是处在这五省(区)一市的中心位置,是喀斯特强烈发育的中心区域。贵州喀斯特面积在中国最大,所占比例也最高,是世界之最。贵州迷人的自然风光是独具个性的,发育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以喀斯特高原、喀斯特丘原、喀斯特山原等最为显著,峰林盆地、峰丛谷地、峰丛洼地、溶丘洼地等喀斯特类型分布广泛。特殊的地貌特征,形成了遍布全省不同类型的瀑布、河流、峡谷,形成了奇山、异洞、石林、湖泊、温泉,每一种地貌都深深地打上了喀斯特的印迹,再加之高原气候的影响,形成了独具贵州特色的青山绿水。
贵州喀斯特文化是“喀斯特文化”这样一个跨地域的大文化圈中的组成单元。由于海拔较高,有特殊的自然环境,各民族适应了这里的自然条件,与自然和谐共处,世代繁衍,也形成了各自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如苗文化、布依文化、侗文化、仡佬文化等,组成了内涵丰富的“贵州喀斯特文化”。独特的地理特征与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共同组成了贵州特殊的天人合一的文化特质。
(四)红色文化
贵州人民同全国人民一样,勤劳、智慧、勇敢,继承和发扬了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斗争精神。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再到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贵州各族人民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涌现了许多杰出人物。特别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有贵州籍革命烈士邓恩铭、王若飞、周逸群、龙大道、周达文等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贵州的红色文化可以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阐释。红色物质文化主要由贵州革命烈士故居、红军重要史迹、抗战重要史迹组成,红军重要史迹如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纪念馆、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等,抗战重要史迹如抗战公路睛隆24道拐、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等。其中,最有名也最具影响力的遵义会议会址,是贵州红色文化的一个闪光点,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革命精神、牺牲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以及强烈的民本意识、开拓创新意识、艰苦奋斗意识等都属于红色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
二、贵州旅游发展概况
一直以来,贵州都把旅游业看作龙头产业,大力发展,特别在近几年贵州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总收人的增长速度在全国领先。自2013年以来,贵州开始推进“100个旅游景区”平台建设,重点打造全省100个旅游景区,以实现贵州旅游业遍地开花的发展目标;同时还开展了一系列以此为契机的旅游推动活动,对这100个景区每年都进行考评。另外,贵州每年都要召开旅游交易会以大力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通过旅交会推出旅游产品和最新旅游线路,展示贵州“国家公园省”的新形象。2014年贵州开始正式进人高铁时代,当各条高铁开通后,在中国南方各省中贵州和广东将是高铁线路最多的两个省份。2014年12月,贵广高铁开通,该条线路从贵阳市经过桂林市到广州市,大大缩短了贵阳市到广州市的行距,全程只需4个小时左右。沪昆高铁(从上海至昆明)途径贵州省,其中湖南段2014年年底开通,贵州段2015年年中开通。成贵高铁(成都市至贵阳市)、郑贵高铁(郑州市至贵阳市),这两条高铁也正在建设中,即将在近几年内开通。随着贵州进人高铁时代,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得到极大的推动。高铁具有“虹吸”和“扩散”的双重效应,交通经济带的改进升级是贵州旅游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协同的关系,旅游经济的发展推动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的发达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
总体来看,贵州发展旅游业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旅游基础设施提升空间较大。旅游基础设施主要体现在住宿接待设施、交通运输设施、环保卫生设施、安全保障设施等方面,目前贵州在旅游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不够完善,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于住宿接待而言,目前贵州接待国内外游客的星级宾馆及床位数量严重不足,而普通旅馆的住宿条件和服务质量又较难满足游客的需求。对于交通运输而言,尽管贵州现在已经在大力进行高铁建设,高铁带动旅游业也已经初见成效,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贵州的交通还比较落后,多数景点的可进人性较差,连接海外客源市场的航空通道不畅,省内的航空网络也还没有形成,公路运输能力需要不断提高,乡村道路也需要极大地改善。交通一直以来都是制约贵州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尤其是对于海外游客来说,他们对于交通设施的质量要求更高,尽管大多数都是喜欢探险的背包客,但对于基础交通设施的要求却并不低。因此,贵州发展跨文化旅游,交通条件的提高仍然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对于环保卫生而言,贵州多数旅游目的地的环保卫生设施还不够完善,旅游城镇的环境卫生状况较差,旅游沿线污染较严重,景区和相关服务业的环境保护设施也较薄弱,因此极易破坏旅游环境。这些均会破坏旅游地的审美效果,给跨文化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对于安全保障而言,安全保障设施的不完善也是给海外游客留下不好印象的原因之一。欧美等旅游服务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其安全保障系统比中国的发达且完善,同时海外游客到了另一个国家旅游,对安全保障问题会更加敏感,会更关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道路安全设施、急救医疗设施、应急通道、必要的照明等安全保障系统是否完善。
其次,贵州旅游形象还不够鲜明。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少被国内外市场高度认可的旅游目的地。贵州的旅游资源禀赋并不差,对于国际旅游者而言,许多还未开发的较为原始的旅游目的地都是很有吸引力的,但是目前旅游产品的促销力度欠佳,市场促销资金严重不足,与云南、四川等周边旅游资源类似的省份相比,竞争力较弱。二是缺乏全方位的宣传。例如,提供给旅游批发商或者游客的服务设施和信息就比较缺乏,在宾馆、饭店较少有旅游宣传资料,游客不易得到可供导游的相关信息,没有系统的旅游服务类基础设施和对贵州旅游形象进行宣传的资料。三是欠缺鲜明的旅游形象。尽管贵州有自身独特的饮食文化、少数民族风情、喀斯特自然风光,但是这些形象并不鲜明,这不仅是因为贵州独特的旅游特点没有得到深度的挖掘,民族文化遗产缺乏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还因为宣传力度不够,营销还不够深人人心。贵州旅游针对海外游客的宣传和营销的渠道较为单一,没能通过媒体或别的平台把典型的历史遗产、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生活方式等展示给海外游客,因此缺乏很强的吸引力。
【注释】
[1]欧阳军:《跨文化旅游中文化相互作用的弹簧机制》,载《人文地理》,2003年第1期。
[2]刘丹青、黄荣:《论跨文化旅游的文化后果及其解决》,载《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3]金惠康:《跨文化旅游的“元研究”》,载《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1期。
[4]林红梅:《论跨文化旅游交际》,载《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5]梁雪松:《社会学视野下的东西方跨文化旅游交互习性研究》,载《经济地理》,2010年第7期。
[6]邢杰、梁旺兵:《客客交互研究——以赴拉卜楞寺之美、法游客交互为例》,载《甘肃农业》,2011年第3期。
[7]撒露莎:《旅游场域下中外跨文化交流中的族群意识与族群认同——以云南省丽江市为例》,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8]郭璇:《跨文化旅游视角下的赴藏区欧洲游客消费行为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9]刘艳芳:《E时代旅游跨文化交际性诠释》,载《现代商贸工业》,2014年第6期。
[10]刘丹青、黄荣:《论跨文化旅游的文化后果及其解决》,载《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1]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李艳丽:《影响客主交互行为的文化因素分析——以来华日韩、北美游客为例》,载《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年第5期。
[13]龚晨枫:《跨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传播》,载《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第7期。
[14][澳]赖辛格、托纳:《旅游跨文化行为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张宏梅、陆林:《跨文化旅游态度和行为研究:技术、方法和启示》,载《旅游学刊》,2009年第8期。
[16]王红:《基于LISREL模型的跨文化旅游知觉与满意度关系研究》,燕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7]亓圣美:《基于跨文化分析的访华欧美旅游者旅游感知研究——以旅桂欧美游客为例》,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8]赵德芳、樊志勇:《跨文化服务接触中游客服务质量感知的心理模型建构》,载《旅游科学》,2014年第3期。
[19]刘睿:《基于旅游者角度的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研究》,载《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20]温丽玲、刘鑫鑫:《跨文化旅游中的“文化休克”分析》,载《市场论坛》,2010年第2期。
[21]梁旺兵:《上海市外国游客跨文化旅游行为实证研究》,载《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6期。
[22]刘媛媛、卓金梅、张朝枝:《游客文化差异性特征对其景观偏好的影响》,载《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23]伍晓奕、林德荣:《跨文化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综述》,载《旅游科学》,2008年第3期。
[24]舒也:《中西文化与审美价值诠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25]刘艳芳:《中西方旅游服务接触冲突的跨文化思考》,载《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26]黄露:《跨文化视野下中国游客出境旅游行为研究——以中国公民赴欧洲旅游为例》,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27]刘媛媛、卓金梅、张朝枝:《游客文化差异性特征对其景观偏好的影响》,载《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28]李树民:《西部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与对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9]肖晓、黄世礼等:《中国西部旅游经济》,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
[30]王潞:《试论旅游发展中的“跨文化”战略——以河北省为例》,载《人民论坛》,2010年第32期。
[31]梁涛:《论广西跨文化旅游发展的符号化诉求——基于东盟游客感知的视角》,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32]黄廷惠、田穗文:《阳朔旅游跨文化研究》,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3]覃美绒:《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张家界国际旅游软环境建设》,载《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34]刘媛媛、卓金梅、张朝枝:《游客文化差异性特征对其景观偏好的影响》,载《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35]赵德芳:《跨文化旅游服务接触中服务者文化心理定位探析》,载《旅游论坛》,2010年第3期。
[36]李敬科:《跨文化旅游网络口碑传播心理机制研究》,载《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37]周圣来:《浅谈导游的外语能力对异地文化沟通的影响:以澳门为例》,载《旅游纵览》(下半月),2012年第12期。
[38]谢秀华、黄燕琼:《基于文化差异的导游接待服务探析》,载《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39]龙晓明:《跨文化旅游理念在桂林旅游发展中的应用》,中南林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40]政协贵州省委员会:《美丽神奇的贵州》,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1]张幼琪:《神奇的喀斯特王国——重塑贵州旅游形象的思考》,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