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典,我除了游历首都斯德哥尔摩和第二大城哥德堡之外,两座小城也给我留下不错的印象。这两座小城是位于瑞典中部偏西南的小城卡尔斯塔德和最南端的小城赫尔辛堡。
大有大的气魄,小有小的秀丽。卡尔斯塔德的人口8万,赫尔辛堡人口12万,是两座小而精致的城市,是“浓缩的精品”。
诺贝尔人生中的最后两年,住在这座小城。名人带来了“名人效应”,诺贝尔在卡尔斯塔德的故居改为诺贝尔纪念馆之后,那幢被白桦林包围的两层白色别墅,成了卡尔斯塔德的著名景点,游人络绎不绝。
诺贝尔晚年没有住在故乡斯德哥尔摩,而是选择了小城卡尔斯塔德,起因当然是他看中这里一座即将倒闭的军工厂,要改建为炸药工厂,而卡尔斯塔德小城楚楚动人,也令诺贝尔为之倾倒。
我从斯德哥尔摩乘坐长途巴士西行,横穿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逶迤200多公里,前往卡尔斯塔德。未见小城先见湖。水波浩渺的维纳恩湖,处于绿色森林的包围之中。卡尔斯塔德不是斯德哥尔摩、哥德堡那样的海港城市,而是一座“湖港城市”。
卡尔斯塔德的俊美,来自她是一座水城。卡尔斯塔德的水,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卡尔斯塔德坐落在维纳恩湖北岸,而维纳恩湖是瑞典第一大湖、北欧第一大湖、欧洲第三大湖。
二是卡尔斯塔德位于克拉尔河流入维纳恩湖的河口,而克拉尔河长达500公里,是瑞典第一大河。
卡尔斯塔德就在瑞典第一大湖和瑞典第一大河的挟持之下而形成的三角洲——廷瓦拉岛上,所以卡尔斯塔德最初名叫“廷瓦拉”。在中世纪,这里已经成为商业中心。1854年改名卡尔斯塔德。由于卡尔斯塔德到处是茂密的森林,所以最初的房子都是由木材搭建的。1865年的一场大火焚毁了整个卡尔斯塔德城,后来迁移到现在的地方重建。卡尔斯塔德是瑞典西部湖运中心,也是木材制品和机器制造工业的基地。
卡尔斯塔德这座“三角洲之城”风光旖旎,那里的居民充分享受亲水之美,或垂钓、或荡舟、或沿湖骑自行车、或在湖滨林间策马。
卡尔斯塔德除了留下瑞典第一号名人诺贝尔的足迹,这里还出了一位跟诺贝尔相关的名人,她就是瑞典女作家塞里玛·拉格洛芙(1858~1940)。她是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不仅是第一位获奖的瑞典作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位女性得主。塞里玛·拉格洛芙曾经在卡尔斯塔德当过十年中学的地理教师。她写的童话《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不仅在瑞典家喻户晓,而且饮誉世界,中译本畅销于中国。
我住在卡尔斯塔德的索恩酒店。这是一家在北欧相当常见的连锁酒店。卡尔斯塔德的索恩酒店是新盖的,规模之大,令我惊讶。我在总台办好入住手续之后,拖着拉杆箱,沿着洒满阳光的灰色地毯长廊往里走。那长廊有200多米长,而长廊的右侧是一条条与之垂直的“弄堂”,每条“弄堂”都有10多间客房,足见客房之多。据说,这座小城的宾馆已经发展到30多家。
从斯德哥尔摩不仅有很多班长途巴士抵达卡尔斯塔德,而且还有铁路直达。
卡尔斯塔德的过往旅客那么多,除了一部分是专程前来卡尔斯塔德旅游的客人之外,大多数是过境旅客。因为卡尔斯塔德正好在斯德哥尔摩与奥斯陆的中点,来往于这两座大城市之间的客人往往选择在卡尔斯塔德住一晚。尽管在卡尔斯塔德附近的挪威境内也可以找到旅馆,但是绝大多数旅客仍选择在此歇脚,其中的原因是瑞典的物价比挪威低,旅馆的房价也相应低。
也正因为这样,这些年卡尔斯塔德的商场、商店越来越多,原因是很多挪威人开车过境到卡尔斯塔德购物。
在索恩酒店,我见到许多中国旅客,其中两位来自北京的旅客说家中有我写的书,认出我来,跟我聊天。据称,在卡尔斯塔德的过往旅客之中,中国旅客已经占第二位——第一位是跟瑞典有着紧密经贸关系的挪威。
2011年3月29日,卡尔斯塔德大学举行隆重仪式,庆祝“卡尔斯塔德大学孔子学院”成立。在这座小城也建立孔子学院,原因之一是随着中国旅客越来越多,这里需要更多会讲汉语的卡尔斯塔德导游以及宾馆接待人员。
对于跟卡尔斯塔德紧邻的挪威来说,卡尔斯塔德是有着历史意义的纪念地——挪威曾经从属于瑞典。1905年瑞典与挪威正是在卡尔斯塔德签订解体条款,挪威从此宣布独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