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横,字武公,号雅堂,又号剑花,著名的历史学家,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连横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诗乘》、《剑花室诗集》,同时也是台湾著名诗人,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
1878年,连横出生于福建龙海的一个富商之家,为连南夫第二十四世孙。他自幼受到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受父亲连永昌的影响尤其喜爱历史。
■连南夫宋政和初年进士,历任中书舍人、徽猷阁侍制,擢显谟阁学士、知建康府、加兵部尚书衔、兼太平洲广德军制置使,知信州、泉州,进宝文阁学士、知广州、迁广东经略安抚使,后隐于龙溪县十一都秀山之麓。1143年卒,谥忠肃,赠左正奉大夫、太子少傅。
连横幼时在家塾发蒙,连氏祖宅地广10亩,庭园之间满植果木花卉;连横12岁那年,其父因家中人口渐多,于是又扩造了台南祖居,又买下左邻一位官宦别业“宜秋山馆”,作为他们兄弟的读书之地。
连横曾这样回忆他幼时的读书环境:
地大可五亩,花木幽邃,饶有泉石之胜。余少时读书其中,四时咸宜,于秋为最。宜赏月;宜听雨;宜掬泉;宜伴竹;宜弹琴;宜读书;宜咏诗;无往而不宜也……
余时虽稚少,除读书养花之外,不知有所谓忧患者,熙熙嗥嗥凡五六年。
在这样幽雅的家园中,连横本可以无忧无虑地成长。然而当时我国灾难深重,复巢之下,安有完卵?外敌袭来,无人可免。连横18岁时,家难国难接踵而来。他的父亲因故乡沦亡悲愤不已,辞别人世。
台南陷落不久,日本政府相中城北环境,要在此地建造法院、宿舍,征购了连家祖屋。于是连氏家族被迫别离了已经聚居200余年的故宅流散四方,连横一家也迁到城西。
1897年,连横已长大成人,不能忍受统治者的横暴,孑然一身来到大陆,进上海圣约翰大学求学。但不久奉到母令要他回台完婚。连横不忍拂逆寡母的意愿,只好返家迎娶。夫人沈璈,出身一位寄籍台南的大陆富商家庭,知书识礼,温顺贤惠,善于持家。夫妻情感甚笃,连横沉浸在婚后的幸福中,一时不再作远游之想。
但是,美满的家庭生活不能抚平连横心中的痛楚。台湾沦丧后,一群不甘俯首做顺民的士人在彷徨苦闷中,经常以诗浇愁,抒发国破家亡之痛和思怀祖国之情。他们结成诗社,互相策勉,彼此唱和,刊行诗集,岛上一时诗风大盛,历40年而不熄。
这种现象在台湾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当时我国各省区也是唯一的。连横新婚不久,便与10位诗友结成台湾岛上成立的第一个诗社“浪吟诗社”。
于是,连横文名日著,1898年,被台南一家报纸聘为汉文部主笔,他利用这一条件,不断地在报纸上发表一些精粹的小文章,介绍台湾各地的山川、古迹、物产、风俗等,唤起人们的乡土之恋。这也是他报人生涯的开始。
连横尽管有了一份安定的、收入不菲的工作,但毕竟是活在异族旗下,于是4年之后的1902年,他再次来到大陆。
不久,连横忽接岳父在台去世的讣告,不得已又回台湾。次年,连横与诗友创立南社。1908年举家迁徙台中,随即加盟台湾报界的另一中心“台湾新闻”。就是从这时起,他开始撰写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台湾通史》。
1912年,35岁的连横第四次前往大陆,行前以家事嘱托夫人,做了义无反顾的准备。他取道日本到上海,每日与聚集在那里的悲歌慷慨之士、翰墨词林之客往来,抵掌而谈天下事,纵笔为文,评论当时得失,意气轩昂。
1913年春,连横为参加华侨选举国会议员来到北京。不久周游全国各地。他先出居庸关,入张家口,穿大境门,至阴山之麓而返。然后沿京汉路南下,过邯郸,临广武,登大别山禹王宫,升武昌黄鹤楼。顺流而下,游览沿江各地。
■连横纪念馆
入秋后,更渡黄海,历辽沈,观觉罗氏之故墟,寻旧俄之战迹,最后来到吉林,先后任事于当地两家报纸。
连横此次出关,本是为了实现他多年来一直萦绕梦中的“弃儒酬壮志,今日有经童”的理想,但关外的风气同样不能使他振作,很快他就感到“剑气箫心一例消”。
次年春天,连横上书北京清史馆,自请修撰华侨志,不久接到馆长赵尔巽的聘书,再次来到北京。他借机阅读了清室有关台湾的全部档案,这对他编写《台湾通史》带来莫大帮助。
不久,连横便以老母在堂、少妇在室、驰书促归为由辞去馆职,于1914年冬回到台湾。
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武昌长江南岸蛇山峰岭之上,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相传始建于三国,唐时名声始盛,这主要得之于诗人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句。
连横倦游归来,再入《台南新报》。次年,慈母见背。不久,移居台北。从此他便专心从事《台湾通史》的撰拟。他呕心沥血,辛劳5年,1918年完成了这部历史巨著。
1920年,《台湾通史》上、中册在台北相继出版。次年,下册也随之付梓。连横以他无比坚强的毅力完成了毕生的宿愿,又及身看到它的刊布,终于有以安慰先人了。他也因此而名声大噪。
《台湾通史》为文言纪传体史书,略仿司马迁《史记》之法,凡36卷,为纪4、志24、传60,共88篇,60万余言。
《台湾通史》“表则附于诸志之末,图则见于各卷之首”,这是作者的创举,完整地记载了台湾从隋炀帝大业元年,也就是605年至清光绪二十一年,也就是1895年,共1290年可以确凿稽考的历史。
《台湾通史》杀青,结束了“台湾三百年无史”的历史,此书一出,全岛风行,督府当局自觉才力难匹,从此再没有出版类似著作。连横的知音章太炎读后叹为“必传之作”。
阅读链接
连横一生著作甚丰,但生前出版的仅两种,《台湾通史》即其一。连横修撰台湾历史的愿望发端于他13岁那年。
当时,其父连永昌有感于山雨欲来,似怀着未雨绸缪之思想,买了一部《台湾府志》送给他,并告诉他:“汝为台湾人,不可不知台湾事。”
乙未割台后,连横看到日本统治者为了泯灭台湾人民的民族意识,竭力弃毁台湾的历史文献,有意伪造虚假的历史愚弄当地民众,感于“国可灭而史不可灭”的古训,立下编写一部贯通台湾千年历程的信史的宏志。他网罗旧籍,博采遗闻,旁及西书,参以档案,穷10年之力而终告竣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