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台湾垦丁旅行记

台湾垦丁旅行记

时间:2023-02-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电影是静态的旅行,旅行是动态的电影。一向着台湾最南端进发。在垦丁骑电动车穿过垦丁最著名的城门南门,很快就看到一个方向指示牌:《海角七号》电影拍摄地。二在炎炎夏日的尾巴来到台湾最南端的垦丁最适宜,既不至于酷热难受,也不会错过海边夏日热闹繁盛的景象。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清军撤离时把灯塔炸毁。灯塔于1898年重建。“二战”时被美军炸毁,战后依原建筑修复迄今。由于灯塔光力强劲,因此还有“东亚之光”的美誉。
光影台湾_寻找台湾电影拍摄地_我在台湾的130天



电影是静态的旅行,旅行是动态的电影。



向着台湾最南端进发。


35

在垦丁骑电动车


穿过垦丁最著名的城门南门,很快就看到一个方向指示牌:《海角七号》电影拍摄地。环顾四周似曾相识,自然而然想起电影里阿嘉骑着机车送信件的街道。


那一封封来自异国他乡的信,终于要在这里完成它们千里迢迢翻山涉水的艰难旅程。


从南门的恒南路转入中正路,就可以进入恒春老街。


街口处的邮筒上写着几行字:恒春老街从恒春建城迄今已有一百三十三年历史,步入老街就像回到黑白影片的年代,保有古老建筑、百年的柑仔店、槟榔摊、传统美食……准能让老人家回到童年,新新人类不必搭时光机就能回到过去……


邮筒不远处有一间小屋子,只见那里已经密密麻麻围着游人。走近一看,原来这里就是我要寻找的“阿嘉的家”。


只见屋前土黄色的外墙挂满一张张《海角七号》电影剧照,还有导演魏德圣、主角范逸臣、田中千绘和这家房屋主人的合照。看过电影的人想必都记得范逸臣饰演的阿嘉和田中千绘饰演的友子从互生情愫到爱情迸发的戏,有不少是在这个小屋子里拍的。


房屋大门紧闭,门上写着“入内请缴50元”。这老板也太会做生意了!本来我还打算进屋看看阿嘉弹吉他的小阁楼,结果为了省钱还是算了。


老板说:“你们可以寄一些明信片回去,来这里的游客都喜欢写一张明信片给自己的朋友或恋人,明信片上面都会盖着一个海角七号的印章。”


有的人在挑选明信片,有的人已经在奋笔疾书,而我却望着大门上沿“恒春郡海角7番”的门牌陷入沉思,一瞬间仿佛回到电影故事发生的那个遥远的战争年代。


36

《海角七号》电影拍摄地


日据时期,一个来台的日本教师爱上一个台湾女学生,两人发生了一段异国恋,但随着“二战”结束,日本教师不得不离去归国,但他对爱人的思念久久不能散去,写了七封情书,可惜始终没有寄到台湾,直到六十年后,邮差阿嘉居然收到了这些情书,并被深深感动,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那位不知道现在是生是死的收信人,亲手把这些漂洋过海迟到六十年的情书递到她的手上。


六十年,让昔日那个正处于桃李年华的女孩青春不再,耄耋之年的她不知道是终日眷恋过去,还是早已忘怀一切,包括那一段战争年代有缘无分的爱恋。


37

 恒春郡海角7号



当老人翻开信的时候,是感动,还是追悔,抑或是感到人世的无奈,只有一声无言的叹息呢?


如果海会说话

如果风爱上砂

如果有些想念

遗忘在某个长假

我会聆听浪花

让风吹过头发

任记忆里的爱情

在时间潮汐里喧哗

非得等春天远了夏天才近了

我是在回首时终于懂得

当阳光再次

回到那飘着雨的国境之南

我会试着把那一年的故事

再接下去说完



曾经不明白为什么电影里这封信偏偏要寄到一个叫“国境之南”的地方。


后来我猜想,因为那里是陆地的尽头,只剩下茫茫大海大洋,遥远得什么也没有,就像我们梦中的爱情一样简单、纯粹。




在炎炎夏日的尾巴来到台湾最南端的垦丁最适宜,既不至于酷热难受,也不会错过海边夏日热闹繁盛的景象。


我和几个大陆交换生来到垦丁的时候已经接近黄昏时分,快饿疯了,在民宿放下背包后马上四处找东西吃。垦丁大街的小吃数不胜数,大热狗、酸辣鸡、虾酱炒饭、狮子头包等,光听名字就让人垂涎三尺。我们一边手上拿着吃的,一边逛街玩游戏,大街上射击、圈玩具等各种各样的游戏层出不穷,使这里的气氛比一般夜市都要热闹。


继续走下去很快就看到越来越多的露天酒吧,这些酒吧并不奢华,甚至有点简陋,但装饰朴实得恰到好处,倒有几分自然随性的气质。虽然很多台湾人说垦丁这个地方商业化严重,但在我看来顶多只是商铺小贩多了些,至少不像三亚那样到处都是大酒店大别墅,以民宿为主的垦丁还是颇有海边小镇风情的。


自从《海角七号》热映后,垦丁就不再是那个“壮丁来开垦”的原始荒野,一时间涌进各地游客,其中尤以小情侣为多。我发现垦丁这个地方的确特别适合小情侣,试想,还有比海天一色下一边骑着机车一边沿着环海公路看海更浪漫的事情吗?一辆机车,两个人,几片云影,不知道是谁追逐谁。假如不想骑车,还可以冲浪,坐海上皮艇,在珊瑚礁旁边潜水,或者去爬山看垦丁一大奇观“亲吻石”,许一个关于爱情的美好愿望。


如果嫌这些都是体力活的话,还可以坐在白色的沙滩上静静观鸟。由于垦丁位于台湾本岛最南端,过境此区的候鸟种类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有秋冬之际南下避寒的灰面鹫,灰面鹫到达垦丁的时间常于10月10日前后,它又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名字叫“国庆鸟”。


由垦丁大街往鹅銮鼻方向一直走,可以看到有一状似帆船的珊瑚礁岩矗立于海中,这就是垦丁的标志“船帆石”。这块石头还有另外一个俗称:尼克松头。这是因为这块巨石从某一角度观看就像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头像。


要说我最喜欢垦丁哪个地方,我想应该是鹅銮鼻灯塔。圆柱形有七层楼高的,全身纯白色的灯塔,和灯塔上方白茫茫的云朵简直是绝配,显得整个垦丁更加纯净,纤尘不染,有一种干净得就像蒸馏水的感觉。假如灯塔换成别的鲜艳颜色,只盯着灯塔观看可能还觉得五彩斑斓挺好看的,但要是离远把整个灯塔置身在背后的天空、白云和海洋中,则显得造作不自然,倒不如纯白色来得浑然天成。



38

鹅銮鼻灯塔


鹅銮鼻灯塔的历史颇为悠久,在19世纪中期,各国船只途经鹅銮鼻近海,常在外海七星屿附近触礁翻覆,清廷于美、英、日等列强压力下,在1883年建成鹅銮鼻灯塔,这在当时是世界上唯一的武装灯塔。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清军撤离时把灯塔炸毁。灯塔于1898年重建。“二战”时被美军炸毁,战后依原建筑修复迄今。由于灯塔光力强劲,因此还有“东亚之光”的美誉。


灯塔下的游人正在拍照、捡贝壳,也有两对新人在拍婚纱照,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只是不知道守灯塔的人呢,一个人孤零零守在高高的塔台,四周全是茫茫海洋,会作何想法。作为游客,我会惊奇地给同伴指着眼前的大海说:这边是台湾海峡,这边是巴士海峡,这边是广袤的太平洋。但对于守灯塔的人来说,海洋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这里除了大海还是大海,不是潮起就是潮落。同样是面对大海,航海家和水手们却能够带着对陆地的渴望而扬帆起航,而守灯塔的人却只能在大海面前戛然停住脚步,不得不在经年累月里独自承受孤单、寂寞,在迎来送往间向着航海家和水手们投去羡慕的眼光。这是多么不公平的事。


陆止于此,海始于斯,在这个陆地的尽头,海洋的起点,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做一个哥伦布和麦哲伦的梦,一心想到海的地平线那边去看看呢。


不知道守灯塔的人都在想些什么呢,我忽然又想起《海角七号》里的人们,他们喜欢坐在盛夏星空下的海边,一边迎着海上拂来轻柔的晚风,一边伴着潮起潮落吹起悠扬空灵的口琴,各自想着那些其他人都不懂只有自己知道的心事。





很多时候旅行并不需要太多的理由,有时可以是为了一个美好传说,有时可以是为了一道地道小吃,而有时则会,仅仅为了一部电影。


因为几年前看了周杰伦的电影《不能说的秘密》,特别喜欢气质脱俗的桂纶镁和电影中的旖旎景色,我特意去了淡水一趟。


从台北就有捷运直接到淡水,非常便捷。中午的时候来到淡水我已经饿得不行,一看淡水老街各种小吃目不暇接,又让我再次陷入甜蜜的烦恼——究竟先吃哪家好呢?


没走几步,我看到一家店前熙熙攘攘,里面坐满人,门店招牌挂着“淡水阿给”几个大字,旁边还写着好几行说明文字:“阿给,是源自日文的油炸豆腐(油扬)直接音译而来,将一块四方的油豆腐从旁挖空,填进炒过的冬粉,再用鱼浆封口,放进蒸笼中蒸熟,食用时再淋上特制酱料。”据说,阿给是在1965年由杨郑锦文女士所发明的,起初是为了不想浪费卖剩的食材,而想出的特殊料理方式。阿给是淡水最有名的小吃之一,走过路过肯定不要错过,我马上要了一份阿给,看看这份阿给分量这么少,我又要了一个筒仔米糕,一碗肉羹汤。


门店小伙子笑容满面地说:“要不要再打包一份回去吃,很多人都带回去吃。”


我笑了笑说:“不要啦,在这里吃饱!”


这份正宗淡水阿给分量虽然不多,但味道还不错,重点是我还真从来没有吃过这种东西,准确来说是连见都没有见过。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么奇特的食物做法除了让人称道以外,更会让人不得不感叹品尝食物的美食之路可谓永无止境。


傍晚的时候我从淡水老街坐车赶到渔人码头。来淡水看海自然是无须多言。淡水有一个别名“沪尾”,这个名称源自淡水在清代中期即和简称为“沪”的上海通商频繁,犹如是接续于上海后尾的城镇,乃逐渐产生“沪尾”之名。


淡水的渔人码头一天之中要数黄昏时分最美。所谓的“淡水夕照”,是著名的“台湾八景”之一。



39

淡水夕照



暮色渐渐降临,看见人们都往一座非常雄伟的跨港大桥走去,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我也过去看看。


我看到一位正好站在桥上调试摄影架的摄影师,就问他这座桥叫什么名字。


他说,这叫情人桥,很有名的。我说,这么浪漫的名字,背后肯定有什么浪漫的故事。摄影师说,对呀,传说如果只走过来而没有走完这座大桥,情人们可能就会很快分手。还有如果只走了奇数次,而不是偶数次,也会分手。


这时忽然听见有人高喊:“彩虹!看,彩虹!”天刚下过小雨,转晴后浅浅的彩虹拨开云层出现在天空上,逐渐清晰明朗。弯弯的彩虹与淡水河上的情人桥相映成趣,一座天上的桥,一座地上的桥,隔空相望。平日似乎难得有机会看见彩虹,而在旅途上碰见彩虹,更是可遇不可求。人们纷纷拿出照相机、手机拍个不停,生怕它转瞬即逝。


码头上看见不少人,有的父母各拉着小孩一只手散步,一家三口并肩而走,有的是情侣,坐在一旁或默默无声,或窃窃私语,几乎听不见一丝声音,似乎都不愿意打破斜阳下难得的宁静。这时日光将散未散,天空呈现墨蓝色和橙红色两道色带,蓝黑色从上从下不断驱散中间的玫瑰色霞光,直至进入静谧的长夜。劳累了一整天的渔船也疲惫了,一声不响地停泊在岸边,睡一个漫漫长夜,养精蓄锐等待明天又一个黎明的到来。


据说即使是平日,淡水也从来不缺少游人,许多台北人都把淡水当作台北的后花园,放学或者下班后坐捷运,无须花多长时间就来到淡水,赏赏日落,逛逛淡水老街,观看晚上精彩纷呈的表演活动。离台北不远的淡水就这样扮演着一个繁华城市边的心灵休憩地的角色,一直吸引着络绎不绝的人前来寻找生活的意义。




几年前一部《不能说的秘密》,打破了淡水偏僻的山上一所中学的沉寂。


我们一路不断问人怎么去这所学校,路上也碰到不少想去这所中学的游客,但这所学校实在太偏僻了,又没有路牌指示,我们绕了好多路最后才找到。


这所躲在山上角落里的学校就是淡江中学——电影《不能说的秘密》的拍摄地,也是这部电影的导演兼主角周杰伦的母校。


40

电影《不能说的秘密》拍摄地


这天是周末,学校放假了,不见学生,校园里只有一些游人。从校门口走不远,就可以看见八角楼,红瓦白墙,配上棕色的塔楼,典雅稳重。这是淡江中学的标志性建筑,记得在电影的片头也用了这个场景。


塔楼下的走廊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电影里周杰伦扮演的叶湘伦放弃比赛,一直追桂纶镁饰演的路小雨就追到这条有一排整齐的圆弧形柱子的走廊,最后看着路小雨离开……


这部电影是好多年前上映的,那时我还在念中学。后来看了好多次都非常喜欢,总是着迷电影里清新脱俗又不失甜美可人的桂纶镁,崇拜弹钢琴出神入化的周董,向往在旧时光与现代的不断穿越中,始终自然流露出的那份简单纯真的初恋情怀。


近几年在大陆,不知为什么青春电影这种题材忽然火起来,隔三五天就上映一部,但票房高涨的同时,却恶评如潮,口碑远不如台湾制作的青春电影。同样的题材,相似的演员阵容,拍出来的感觉却大为不同。原因有很多,而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大陆青春电影普遍缺乏台湾青春电影所流露出的浓厚的生活气息,这种生活气息是青春电影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不经意间打动人心的关键,许多时候甚至比激烈的情节冲突更让人印象深刻。就像提到《蓝色大门》,我第一时间想起的是孟克柔骑着单车,看着张士豪的花衬衫在夏天的阳光中迎风飘扬;提到《听说》,我就想起天阔和秧秧一路不说话漫步夜市;说起《海角七号》,就想起机车,想起大海、口琴。


台湾青春电影独有的“调调”触动了对岸无数年轻人心底的那根弦,不少人成为小清新成为文艺青年,并把台湾列入最想去的地方之一,乃至亲切到要把台湾叫作“湾湾”,大概和这不无关系。




仰望这片天空

遥尽我对你的思念

窗外的星空像你嬉笑不眠

这样的午夜我坐在九份的咖啡店

——陈绮贞《九份的咖啡店》



这晚是平安夜。


我和晓月从台中来到九份的时候已经是晚上。这天晚上九份的游客比预想中少得多,商店陆续关门,漆黑的街上显得格外冷清,街道两侧一连数十个红色大灯笼这时尤为耀眼,小吃店挂在墙上的菜单上既有中文,也有日文,让人不由想起宫崎骏的电影《千与千寻》。


走在九份老街上,会发现这里和台湾其他夜市截然不同,其他夜市大多是一条从头走到尾的笔直的街,而九份老街却是由一条条老街组成,纵横交错,每一条都非常短,而且迂回曲折,总是有上有下,可左可右,宛如一个复杂的没有规律可循的立体迷宫。在这里行走完全可以随心所欲,没有方向,没有目的地。每一处转角都有惊喜,有时是充满文艺范的咖啡店,有时是陶工坊和艺术馆,有时则是深夜依旧营业的二手书店,每一个小店的布局设计都有自己的特色,几乎没有两家店是相同的。


41

九份老街


刚好看到转角处有一家芋圆店还没关门,晓月迫不及待地走过去。


晓月说:“麻烦给两碗芋圆。”


芋圆店阿姨问:“要什么口味的?”


“有什么味道的?”


“看招牌上写,地瓜、芋头、绿豆都很好。”


“来一份芋头的,一份地瓜的。”


我跟阿姨说:“这家店看上去好像很有历史的。”


“是呀,开了三十年了。”这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阿姨看店里人不多,她开始擦桌子收拾东西。


晓月说:“那就是说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有游客在这里吃芋圆了。”


阿姨说:“以前这里没这么热闹,都是这几年才突然来了这么多人。”


我问阿姨:“基隆不是经常下雨吗?特别是秋冬季节,怎么今天一点雨都没下来?”


阿姨笑着说:“那是你们幸运了。基隆叫雨港,一年经常有一半时间都在下雨,其他时间也是灰蒙蒙的。”


“那在这里居住的人不是很容易抑郁吗?听说雾都伦敦就是由于经常阴雨连绵,那里有不少人得抑郁症了。”


“抑郁?现在的年轻人都懂得跑到外面玩,可开心啦,剩下我们这些老人,也习惯了这天气,不下点雨还不习惯呢。”


晓月说:“阿姨的小孩多大呢?”


“和你年纪差不多,前阵子刚毕业,去台北打工了。”


“阿姨会不会不开心呢?”


“小孩长大了有他自己的世界了,他开心就好啦。”




九份的红,就像女人的口红,入夜了才是最美的时刻。入夜了,人越来越少,我们站在半山腰居高俯瞰,只见整个小镇坐落在山坡上,各家民宿在山上错落分布,点点灯火星罗棋布,仿如璀璨星空,好一派山城夜景。


42

九份山城


山城的灯火终结在不远处,那里应该就是通往大海的基隆港。


我指向前方隐没于黑夜的大海,说:“晓月,你知不知道在1949年很多大陆人就是从前方基隆港那里进入台湾的?”


晓月说:“哗,那当时的场面一定很震撼。”


“对呀,一百五十多万人呀。”


“那不会很混乱吗?”


“是呀,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五湖四海、天南地北互不相识的人坐着同样的船,一起来到基隆,来到台湾,一个他们从来没有来过的岛屿。”


“就像我们这群大陆交换生吗?”


“大陆交换生?”


“我们几十个都是大陆人,却是来到台湾后才认识的。”


我笑着说:“这不一样呀,我们这叫有缘嘛,当年的人可不这么认为。”


“福和祸都是缘分。无论什么原因,从天南海北能聚到一起就是缘分。”晓月说。


“哈哈,你什么时候学佛呢?说话这么有哲理。”


“上星期才去慈惠堂跟大师聊了两天,他还请我吃很好吃的斋菜。”


“那你肯定开心得来不及。”


“唉,我真的有点舍不得离开台湾。”


“你不想家吗?”


晓月叹了口气,说:“昨天我妈还打电话过来,问我什么时候回大陆呢。”


我说:“看你玩得这么开心,肯定是忘记给家人打电话了。”


“哪有,我也很想家的,只是没试过离开家这么久,他们牵挂而已。”


“才半年不到呀,也不算很长时间。”


“当年那些从大陆来的人,来了台湾以后就一辈子都没得回去,你说他们的家人怎么办,杳无音讯,比死还折磨人。”晓月仿佛若有所思。


我转过身看着她,说:“怎么忽然忧国忧民呢,这么多年都过去了,都已经成为历史了。快到十二点了,提前跟你说一声圣诞快乐!”





第二天是圣诞节,九份老街的游客一下子增加了不少,一辆接一辆的旅游大巴把这座小小的山城挤得水泄不通,每条街道都人头攒动,寸步难行。


我们避开人群,去了不远处金瓜石著名的金矿博物馆参观。


晓月问我:“你知道九份为什么叫九份吗?”


“这个真不知道。”


“哈哈,你不是说你历史很厉害的吗?幸好我提前做了功课,根据记载,清朝初期这地方的村落住了九户人家,每当外出到市集购物时都是每样要九份,到了后来九份就成了这村落的地名,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变过。”


我笑着说:“你什么时候学会掉书袋了?好像很有学问的样子。”


“我很喜欢研究地名的由来,以前写论文就经常做这方面的考究。”晓月说。


金矿博物馆陈列着众多矿产标本,但对于我们这种外行人来说,可能很难分辨出它们的价值。反而是馆旁不远一处可供游客参观的矿洞更有意思。


我们戴着安全头盔小心翼翼地进入黑乎乎的矿洞,洞内非常狭小,乱石众多,灯光也十分黯淡,每走一步都要非常小心。每走大约十步就能看见几个矿工塑像,有的在勘测地质,有的在架设铁轨,有的在开凿洞穴,当年矿工艰辛工作的场景还原得十分逼真。


晓月说:“应该再也没有一种工作比矿工更艰苦了,从早到晚都在黑暗的矿洞里嗅着难闻的味道,还时时面临死亡的威胁。”


“有机会选的话,谁也不会做这活。”


“在没有发现金矿之前,人们不也是靠着耕田打猎活下来吗?简简单单当个农民也不错。”


“当农民是要看天吃饭,收成不好就得挨饿。去挖矿至少能多挣几个钱。”


晓月摸着石壁,若有所思地说:“假如九份这个地方没有那么多黄金矿产,这里就不会有那么多矿工死于矿难,就不会有那么多失去父亲的孩子。这里也许仍旧是那个不为世人所知的偏僻山区,也许依旧一贫如洗,却会少了许多充满意外的悲剧故事。”


我们走出矿洞,在金瓜石附近闲逛。金瓜石和不远处的九份老街截然不同,九份老街商业气息浓厚,民居大多被改建为小清新民宿,而金瓜石的民居虽然同是阶梯式依山势而建,却破旧不堪,墙壁被风雨侵蚀得不成模样,门口阶梯布满青苔,整个民居就像是处于风烛残年,让人不得不怀疑这种地方现在还能不能住人。


但民居门口站着一条面目狰狞的狗却似乎告诉我们这里的的确确住着人家。我笑着跟晓月说:


“你看,这里才是电影里说的九份。”


晓月说:“哈哈,对呀。一看到这里就感觉似曾相识。”


“这里让我想起《悲情城市》电影一开头,女主角宽美第一次来到九份,见到梁朝伟饰演的男主角文清,两人一起上山的画面。”我说,“我太喜欢这部电影了。记得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很沉闷,但后来每看一次都会有新的感想。它讲的是历史,却一点也不波澜壮阔,而是选择用涓涓细流的方式说出来。”


“我更喜欢《恋恋风尘》。”晓月说,“《悲情城市》是关于一段特定年代的历史,而《恋恋风尘》则更平凡,更纯粹,它在讲述一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每个观众都能把自己代入其中,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到共鸣。这部电影也许永远也不过时。”


听说九份生产的黄金,最多的时候是以吨来计算的。1957年后开始衰退,最后于1971年正式结束开采,大部分矿工也将目标转向煤矿,或朝向其他产业。1989年电影《悲情城市》上映后,九份开始受到观光客的热捧,逐渐走向商业化之路。


大概因为九份这座小山城寄托了台湾过去一个世纪太多太多的东西,我至今无法很好地形容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也许,九份这个名字代表的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情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