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陈式三十二式太极拳动作图解

陈式三十二式太极拳动作图解

时间:2023-02-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式 金刚捣碓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向左转,重心右移。左臂保持半圆,掤劲不丢。第三式 懒扎衣动作一:身微左转,重心右移。
陈式三十二式太极拳动作图解_太极点按穴位养生术

三、陈式三十二式太极拳动作图解

第一式 太极起势

动作一:立正姿势站立。头自然正,唇齿微合,舌抵上腭,二目平视(图2.1)。

动作二:屈膝松胯,放松下沉,提左脚向左开半步,比肩略宽,脚尖微外摆。含胸塌腰,松肩沉肘,立身中正,虚领顶劲,二目平视(图2.2)。

动作三:接上势,两手缓缓上升与肩平,手心向下,沉肘松肩;随两手上升,身体慢慢下降,松胯屈膝,两脚踏实,二目平视(图2.3)。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继续下沉,两手同时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二目平视(图2.4)。

第二式 金刚捣碓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向左转,重心右移。两手左逆右顺缠,走弧线向左上方掤出,左手掤至左膝上方与眼平,手心朝外。右手掤至前中线,手心朝上,目视左前方(图2.5)。

要求:上掤转体时,要结合裆腰劲。松胯塌腰,劲贯手掌。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右转90°,重心移至左腿,右脚尖外摆,两手右逆左顺缠,向右后捋,目视左前方(图2.6)。

要求:右后捋时,结合腰劲旋转,走外弧加掤劲。重心移动要自然,切忌挑肩架肘。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移至右腿,左腿提起,里合扣裆,屈膝松胯,身体下沉且微向右转,两手上掤,目视身体左前方(图2.7)。

要求:左腿上提,身体下沉,形成上下相合,切忌弯腰突臀。

动作四:接上势,左脚跟内侧着地,向左前方铲地滑出,重心在右腿,两手继续向右上方加掤劲,目视左前方(图2.8)。

要求:向前开步时,身法要端正,左脚向前开步,两手向右上掤,形成上下对称。

动作五:接上势,重心移至左腿,左脚尖外摆踏实,身体随重心移动,向左转45°。两手左逆右顺缠,走下弧向前掤。左手掤至腹前,手心朝下;右手下沉至右膝上方,手心朝外,手指朝后,目视前方(图2.9)。

要求:转身,移重心,手前掤要协调一致。塌腰旋裆,裆走下弧向前。左臂保持半圆,掤劲不丢。右臂切勿夹肘,与身体有一定距离。左膝与左脚跟要上下对照,右腿屈膝松胯,保持裆劲圆活。立身中正。

动作六:接上势,左手向前撩掌,向上再向内环绕合于胸前右小臂内侧,左手心朝下;右手领右脚弧线向前上托掌于右胸前与左手相合,右手心朝上。右脚经左脚内侧向前上步,脚尖点地,重心在左腿,目视前方(图2.10、2.11)。

动作七:接上势,左手顺缠外翻下沉于腹前,手心朝上;右手握拳下沉落于左掌心内,掌心朝上,目视前方(图2.12)。

要求:两手、两臂与身体间隔距离8~10厘米,有圆掤之感;随落拳腰劲下沉。

动作八:接上势,右拳逆缠向上提起,与右肩平。右腿提起,脚悬于裆内,脚尖自然下垂,目视前方(图2.13)。

动作九:接上势,右脚震脚落地,脚掌踏平,两脚距离与肩同宽,右拳顺缠下沉,落于左掌心,两臂撑圆,目视前方(图2.14)。

第三式 懒扎衣

动作一:身微左转,重心右移。右拳变掌逆缠上掤,左手逆缠下按,目视前方(图2.15)。

要求:右拳变掌上掤时,先塌腰旋转,以身摧手,弧线上掤,与左手下按配合,形成开劲。

动作二:接上势,两手由双逆缠变双顺缠划弧交叉于胸前,左手合于右臂内,手心朝外,右手心朝上。同时重心移至左腿,提右腿向右横开一步,脚跟内侧着地,脚尖上翘里合,目视身体右前方(图2.16、2.17)。

要求:手合脚开要同时进行并协调一致,手到脚到,开步要轻灵自然。

动作三:接上势,身体左转,重心右移,右手顺缠上掤,目视右前方(图2.18)。

要求:移重心时,裆走后圆弧向右移;右肘掤劲不丢,右腋不能夹死,有圆虚之感。

动作四:接上势,右手逆缠外翻,右臂向外加掤劲,左手顺缠下沉于腹前,手心朝上。重心在右,目视右前方(图2.19)。

要求:右臂外掤时,要松右胯、右肩,身体微向右转下沉,切勿挑肩架肘。

动作五:接上势,身向右转,右手逆缠开至右膝上方,松肩沉肘,略变顺缠;指尖高与眼平;左手逆缠至身左侧叉腰,四指在前,拇指在后,重心在右,眼随右手顺缠转视前方(图2.20)。

要求:开右手时,以腰催肩,以肩催肘,松肩沉肘,贯于指端。塌腰松胯,开裆贵圆,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右膝与脚跟上下对照,不能前倾,后倒,外撇;左腿挺而不直,膝微屈,脚尖内扣。立身中正,舒展大方。

第四式 六封四闭

动作一:接上势,身右转,重心略右移,左手从左腰走上弧与右手相合,右手略有前引下沉之意,目视右手中指端(图2.21)。

动作二:接上势,身左转,重心左移,两手左逆右顺缠,自右而左向下捋,目视右前方(图2.22)。

要求:下捋时,重心下沉,塌腰,两手合劲不丢,外加掤劲。

动作三:身继续左转,两手继续左逆右顺缠,向左后上方捋,重心右移,目视前方。上势不停,两手变左顺右逆缠向上划弧合于肩前,随两手相合,身向右转,目视右前方(图2.23)。

动作四:接上势,重心不变,身微右转下沉,两手合力走弧线向右前下方按;左脚收于右脚内侧20厘米处,脚尖点地。目视右前下方(图2.24)。

第五式 单鞭

动作一:接上势,身微右转,两手双顺缠,左前右后旋转,手心向上。重心在右,左腿以脚尖为轴,膝随身转里合,目视两手(图2.25)。

要求:两手旋转要圆活,勿有抽扯之形。

动作二:接上势,重心在右,身左转,左腿以前脚掌着地,膝随身转外摆;右手逆缠,五指合拢,走弧线,腕向上提起与肩平,左手心朝上,随转身下沉于腹前;左肘掤劲不丢,目视右手(图2.26、2.27)。

要求:右手变勾上提时,随身旋转,塌腰,松肩,沉肘,以腰为轴,节节贯穿。

动作三:接上势,身右转,重心移右腿,左腿屈膝提起,膝内扣;右手腕领劲,左手不动,松肩沉肘,上下相合。目视左前方(图2.28)。

动作四:右腿支撑重心,左脚跟着地向左铲地滑出,脚尖上翘里合;右手腕领劲,左手下沉合劲,目视左前方(图2.29)。

动作五:接上势,身微右转,重心左移成左弓步,左手穿掌上掤,逆缠外翻至右胸前,目视前方,瞟视左手(图2.30)。

要求:移重心时,裆走外下弧线,旋转移动,左膝不能超出左脚尖,左手外翻时,注意不要挑肩架肘。

动作六:接上势,身微左转,左手逆缠外开至左膝上变顺缠放松下沉,目视左手送至体侧后,再转视正前方(图2.31、2.32)。

要求:左脚尖外摆,右脚尖内扣,松胯屈膝,开裆贵圆,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松肩沉肘,两臂与两腿有上下相合之意。此动作有外开内合之意(拳势有“外三合”、“内三合”之称,“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称外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称内三合”)。

第六式 白鹤亮翅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向左转,重心左移;右手变掌顺缠走下弧与左手相合,目视左前(图2.33)。

要求:右手与左手相合时,随身转动,要协调一致。

动作二:接上势,身右转,重心移右腿,两手变左顺右逆缠加外掤劲,走弧线向右后方捋,手心朝外(图2.34)。

要求:两手捋时,与转腰移重心一致。

动作三:接上势,身左转,重心走下弧移至左腿,左脚尖外摆,膝盖与脚尖上下对照,松胯屈膝,两手左逆右顺缠走下弧前掤,左手掤至左膝上与胸平,手心朝下,右手下沉掤至右膝前上,手心朝外,目视左前方(图2.35)。

动作四:接上势,身微左转,提右腿向前上步,右手随上步向前顺缠划弧,与左手交叉合于胸前,目视前方(图2.36)。

动作五:接上势,重心移右腿,身微右转,右手逆缠上掤于右前上方与眉平,左手逆缠下按于左膝上方,提左膝向前,把脚置于右脚左前方,脚跟提起,脚尖着地,目视前方(图2.37)。

要求:屈膝松胯,立身中正,两手掤圆,虚领劲。

第七式 斜形

动作一:接上势,脚步不动,身微左转,左手逆缠后摆,右手顺缠,沉肘松肩,向左前划弧摆动,目视左前方(图2.38)。

要求:以身带手,催动两臂摆动,如风摆杨柳一样。

动作二:接上势,身微右转,右脚尖微向外摆,左脚尖着地,膝向里合;左手随转身向上划弧,向前合于鼻前中线成立掌,掌心朝右;右手逆缠划弧下按于右腿外侧,手心朝下,目视左前方(图2.39)。

要求:两手转动时,以腰为转,顶劲领起。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移至右腿,身体下沉,左腿屈膝提起,两手向右上方掤,目视左前方(图2.40)。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下沉,左脚跟着地向左前方开步,两手继续上掤,目视左前方(图2.41)。

要求:开步时,脚跟里侧铲地而出,两手上掤,腰劲下塌,有上下对称之意。

动作五:接上势,左脚跟着地,脚尖上翘,身左转,重心移左腿,左脚踏实,左手随转身走下弧逆缠至左膝下;右手顺缠向后环绕变逆缠合于右耳下,目视前方(图2.42、2.43)。

要求:转体与移重心要协调一致。

此势分大、中、小三种身法练习。小身法:步小身高,左手从腰间转过;中身法:如上势,手从膝下转过;大身法:左肘从左膝下转过,故有“七寸肘和七寸靠之说”,就是肘或肩离地七寸(约25厘米)。

动作六:接上势,身体继续左转,重心在左,左手五指合拢变勾手,弧线上提至与肩平,左手立掌合于胸前,目视前方(图2.44)。

要求:左手上提,手腕放松领劲;右手蓄而待发,松胯塌腰,劲蓄在腰右侧。

动作七:接上势,身右转,右手前推再逆缠划弧向右拉开,松肩沉肘,含胸塌腰,松胯屈膝,目视前方(图2.45)。

要求:立身中正,舒展大方,开裆贵圆,虚领顶劲,上下四旁,八面支撑,谓之“中定身法”。

第八式 搂膝拗步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下沉,松胯屈膝下蹲;两手先逆缠略上领,再双顺缠下合于左膝旁,重心在左腿,目视前下方(图2.46)。

要求:两手下合时要身法正直,随身下沉,如两手捧水一样合劲不丢。

动作二:接上势,两手领劲上掤,左手在前,右手在后,立掌于胸前中线,随手上领重心后移至右腿;左脚收回至右脚左前方,脚尖点地。屈膝松胯,目视前方(图2.47)。

动作三:接上势,身微右转,两手双逆缠向右下捋,重心在右腿,目视前方(图2.48)。

要求:下捋时掤劲不丢;右腿着地要稳。

动作四:接上势,身微左转,左腿向前上步;脚跟着地,脚尖上翘,重心在右腿,两手左逆右顺缠,向上向前掤,目视前方(图2.49)。

要求:向前迈步要自然,两手划弧上掤下捋,要与身法自然相合。

动作五:接上势,身左转,重心移左腿,左手逆缠后下按,右手逆缠向前推出,目视前方(图2.50)。

动作六:接上势,右腿向右前上步,脚跟着地,重心在左腿,身微左转;左手后摆,右手前掤,目视前方(图2.51)。

要求:上步如猫行,轻灵自然,以腰为轴,两手臂在身两侧圆弧缠绕。

第九式 掩手肱拳

动作一:接上势,右脚尖外摆,重心移右腿,提左腿向前方上一步;身随上步自左向右转体45°;右手逆缠下沉,左手顺缠上翻划弧经左耳变逆缠,与右手交叉合于胸前,重心偏于右腿(图2.52)。

动作二:接上势,身微左转,重心左移,两手双逆缠自下向左右分开,目视前方(图2.53)。

要求:两手分时,以身带手,沉稳圆活。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右移,身略右转,右手顺缠上翻变拳合于右腰间,拳心向上;左手由逆缠变顺缠,立掌合于胸前正中线。目视前方(图2.54)。

要求:握拳合劲时,身体中正下沉,松胯屈膝,劲合于右腿,蓄而待发。

动作四:接上势,右腿蹬地里合,身体迅速左转,松左胯,右拳逆缠螺旋前冲,左肘向后发劲。目视右拳前方(图2.55)。

要求:发劲时,扣裆拧腰,将拳突然冲出。前拳后肘,完整一气。

发放内劲,由右脚蹬地里缠,腰迅速左转,劲螺旋通过肩肘,催于右拳顶。左肘顺缠向后发劲,与右拳配合。内劲运行有“生于肾,起于脚,行于腿,主宰于腰,通过肩肘,催于手”之说。

《歌诀》云:

上打咽喉下打阴,左右两肋并中心;

上鼻下臁兼两眼,脑后一击要人魂。

第十式 撇身捶

动作一:接上势,身左转,重心还在左腿,两手在胸前左逆右顺缠向左上展,目视右侧(图2.56)。

要求:两臂不能展直,转时与腰配合。

动作二:接上势,身向右转,重心移右腿,同时右手逆缠,走下弧经右膝下转至右腿外侧,左手变顺缠经左耳侧向前推于鼻前正中线。目视右前方(图2.57)。

要求:右手下转时,裆腰劲下沉;如练大身法,还要更低,肩、肘均要从膝以下转过,也有用右肩打“七寸靠”之说。往下转时,先要上引。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移至左腿,身向左转,左手逆缠下捋至左膝下,右手顺缠上掤,目随右手转动(图2.58)。

要求:两足踏实抓地,全靠裆劲左右旋转,腰左右盘旋,带动两臂螺旋缠绕。

动作四:接上势,重心在左,身体继续左转,左手逆缠叉腰,拇指在后,四指在前;右手顺缠,小指领劲,在身前平拦至左前方,目随右手转至右前方(图2.59)。

要求:旋转时以腰脊为轴,不丢不顶,连绵不断,圆转自如。

动作五:接上势,重心移右腿,身向右转45°,左足尖内扣,左胯要松,膝微屈。右手变拳,逆缠外翻,向右上掤,至右太阳穴,左臂撑圆,左肘里合。目通过左肘尖视左脚尖(图2.60)。

要求:旋转时,拧腰转裆,身微前倾,身虽斜而中气正。右拳、左肘尖、左脚尖形成一线,周身相合,切勿弯腰突臀。

劲由腰裆贯于右肩时,含“背靠”和“上挑肘”法;左肩肘下合,可引劲落空,亦可用下采肘法。

《歌诀》云:

撇身拳势最难传,两足舒开三尺宽。

两手分开皆倒转,两腿合劲尽斜缠。

右拳落在神庭上,左手叉在左腰间。

身似侧卧微带扭,眼神觑定左足尖。

顶劲领起斜寓正,裆间撑开月半圆。

右肩下打七寸靠,背折一靠更无偏。

右手撤回又一捶,此是太极变中拳。

第十一式 青龙出水

动作一:接上势,身右转,重心移左腿,右拳顺缠下沉划弧合于右腰间,左手由左腰间先顺缠后逆缠向前合于胸前,目视右前方(图2.61、2.62)。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迅速左转,重心迅速移右腿;右拳自右腰间逆缠迅速向右膝前发劲冲拳,左手顺缠半握拳收至左肋下,左肘向左发肘劲,目视右下方(图2.63)。

要求:用裆内弹簧力及腰的旋转力,将拳催出去,做到劲达拳面,周身完整一气。

第十二式 双推手

动作一:接上势,右拳变掌上掤前引,左手变掌随身右转与右手相合,目视右前方(图2.64)。

动作二:接上势。身向左转,重心微左移,左脚尖外摆,两手左逆右顺缠下捋,目视前方(图2.65)。

要求:重心是裆走下弧左移,两手下捋向外掤劲不丢,顶劲领起,身法中正。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移左腿,身体继续左转,提右腿划弧,经左脚内侧向右前方上步,脚跟着地,脚尖里合;两手左逆右顺缠随转身继续左捋,目视右前方(图2.66)。

动作四:重心移右腿,身体继续左转,两手由左逆右顺变为右逆左顺缠,向左后向上划弧,合于左胸前,目视右前方(图2.67)。

要求:移重心时,裆从左边移至右腿,两手由捋变推按劲,要圆转自然,不能断劲。

动作五:接上势,身右转,松胯下沉,两手合力前推;左脚收于右脚内侧,脚尖点地,重心在右腿,目视前方(图2.68)。

第十三式 肘底看拳

动作一:接上势,身向左转,重心在右,左手逆缠下沉于身体左侧,右手逆缠略上升,目视左前方(图2.69、2.70)。

要求:脚步不动,手随身转,左膝随身左转时外摆,以腰脊为轴。

动作二:接上势,身右转,左膝随身转里合,右手变拳顺缠下沉里合于腹前,左手顺缠由身后划弧向上转至身前左侧,高于头顶,目视前方(图2.71)。

要求:左手上翻时,身法中正,切勿挑肩。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在右腿,左脚尖点地,屈膝松胯,含胸塌腰。左肘下沉与右拳上托相合,目视前方(图2.72)。

上下相合,可用拿法;左肘向下可击对方后脑或后心。

第十四式 倒卷肱

动作一:接上势,身右转,右拳变掌,逆缠划弧下沉于身体右侧,左手向前推,重心在右腿,左脚虚脚点地。目视前方(图2.73)。

动作二:接上势,右手顺缠由后上翻合于右耳旁,身略左转,提左腿向左后方退步,脚尖着地;左手略向下塌劲,重心在右,目视前方(图2.74)。

要求:退左步时,必须等到右手将合至右胸时再退步,两手欲前欲后有相合之意。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移右腿,身左转,左手逆缠后捋,右手逆缠前推,目光瞻前顾后(图2.75)。

动作四:接上势,重心移至左腿,左手由逆缠变顺缠,由后向上划弧,合于左肩前,提右腿划弧退步,右手略顺缠下沉。目视前方(图2.76)。

要求:退步时随重心移动,脚步里缠划弧后退,髋关节放松,灵活。

动作五:接上势,身右转,重心移左腿,右手逆缠划弧下捋,左手逆缠向前推,目视前方(图2.77)。

动作六:接上势,重心移右腿,右手由逆缠变顺缠,向后向上划弧合于右肩前;此时身微左转,提左腿向后退步,脚尖着地,同时左手微下沉,目视前方(图2.78)。

倒卷肱是撤退的一种方法。撤中有守,守中有攻。以腰脊为轴,退步灵活自然,两臂在身两侧圆弧转动,以护身两侧之要害。两手交替前推,可随时击打来侵之敌。

第十五式 闪通背

动作一:接上势,身左转,左手逆缠后捋,右手逆缠前推,目视前方(图2.79)。

动作二:身右转,重心在右腿,左腿屈膝收回脚尖点地;同时两手随身体右转掤捋于右外侧,两手心朝外,目视左侧(图2.80)。

动作三:接上势,身左转,重心在右腿,左脚虚足点地;左手逆缠划弧上掤,右手顺缠划弧向下与左膝相合,目视右前方(图2.81)。

要求:以腰为轴,左右转动,下合时,左手上掤,右手与左膝、右肩与左胯均有相合之意。

动作四:接上势,身微右转,重心在右腿,左腿屈膝,同时右手顺缠向上掤于右肩前,左手变勾逆缠至身左后侧,勾尖向上,目视前方(图2.82)。

动作五:身微右转,左腿向前上步,脚跟着地,脚尖上翘,目视前方(动作四、五可连做)(图2.83)。

动作六:接上势,身微左转,重心移左腿,同时右手顺缠向前上方穿掌,左手逆缠向下,五指合拢,向身后方掤出,目视前上方(图2.84)。

动作七:接上势,重心在左,身速右转,右腿屈膝提起,右手迅速逆缠外翻,上掤后捋至左耳旁,左手变掌顺缠上掤至身体左侧,目视右前方(图2.85)。

动作八:接上势,以左脚跟为轴,身右转约45°,同时右掌经胸前顺缠至身体右侧下方,左掌微逆缠至左上方,双掌一齐发劲。右手与右胯平,左掌略高于头,目视前方,耳听身后(图2.86)。

第十六式 小擒打

动作一:接上势,右腿震脚落地,重心移右腿,身体略右转;同时右臂顺缠外掤与左手相合于腹前,目视前方(图2.87)。

动作二:接上势,身略右转,左脚向左前方跨一大步,同时左手随左腿划弧下按,右手上掤,目视左前方(图2.88)。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由右腿移至左腿,左手逆缠上掤,右手走下弧与左手相合,目视前方(图2.89)。

要求:裆走下弧前移,两手相合一致。

动作四:接上势,身微右转,重心微右移;同时左手顺缠走上弧向里收,右手走上弧合于胸前,目视左前方(图2.90)。

要求:两手走上弧合劲时,身体下沉,重心右移,两手蓄而待发。

动作五:接上势,身左转,重心移左腿;同时两手合力,左手横向在上,右手立掌在下,随重心前移合力推至左膝上方,目视左侧(图2.91)。

第十七式 高探马

动作一:接上势,重心右移,身微右转,右臂逆缠下分,左手逆缠上掤,目视前方(图2.92)。

要求:两臂分开时,随裆腰旋转,身法中正,两臂掤劲不丢,有支撑八面之势。

动作二:接上势,身右转,重心左移,右手下沉顺缠外翻,上掤至身体右侧与肩平,目随右手旋转(图2.93)。

要求:右手外翻上掤旋转时,要开胸松胯,有开中寓合之意。

动作三:接上势,身体左转,重心略右移,右脚尖内扣,同时右手变逆缠,内转合于右胸前;左手顺缠里合,目视左前方(图2.94)。

动作四:接上势,身继续左转,重心在右腿,左脚向后划弧,收于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右臂沉肘松肩,顺缠向右侧推出;左手顺缠收至腹前与脐平,手心向上,目视右前方(图2.95)。

要求:推右掌要随转体,周身一致。

第十八式 左蹬一跟

动作一:接上势,两手合于腹前。目视前方。接着脚步不动,身微左转,两手双顺缠走下弧合于腹前,目光扫视左右(图2.96)。

动作二:接上势,两手握拳相合于腹前,拳心向里,左腿屈膝提起,脚尖自然放松,目视身左方(图2.97)。

要求:身体下沉,提腿,屈膝,松胯,上下相合,两肘外掤,蓄而待发。

动作三:接上势,右腿支撑重心,身向右倾斜,左脚用腰裆弹力向左侧平蹬与腰胯相平。两拳分别向左右发劲,力贯拳顶(图2.98)。

要求:右脚立地要稳,左脚和两拳同时发劲,要“缩身如猬形,吐气贯长虹”。

第十九式 右蹬跟

动作一:接上势,借拳脚发劲后反弹回收之势,双拳逆缠向左合住劲;左脚跟落地,脚尖外摆。接着重心左移,身体左转180°,右腿随转体屈膝提起,右脚悬于裆内。左腿独立,双拳在腹前相合。目视右侧(图2.99、2.100、2.101、2.102)。

动作二:身手放松下沉,右腿上提。紧接着右脚向右快速蹬出;双拳同时向左右两侧发劲。目视右侧,耳听身后(图2.103)。

要求:左右蹬跟蓄劲时要合中寓开,即手合肘开,脚合腿开。意念注重脚跟,发劲才能完整快脆。

第二十式 旋风脚

动作一:接上势,发劲后右腿屈膝收回,双拳变掌左逆右顺缠向下松沉合住劲。紧接着屈右肘向右上方领劲,再向右后下方劈掌发劲;左掌向左上方撩掌发劲。身体在双拳发劲时向右转90°。目视前方,耳听身后(图2.104)。

动作二:身微右转,右脚外摆落地,脚跟外侧着地,左腿屈膝松胯,两手交叉于胸前,目视前方(图2.105)。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移右腿,身体右转90°,屈膝下蹲;同时两手逆缠外掤,目视左前(图2.106、2.107)。

要求:身体螺旋下沉,两臂掤劲不丢。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右转,左腿迅速起脚里合,同时两手迅速向左右两侧横开,左手与左脚内侧合击,目视左前方(图2.108)。

动作五:接上势,身体继续右转180°,左脚落于右脚内侧,虚脚点地,同时两手合于腹前。目视前方(图2.109)。

第二十一式 抱头推山

动作一:接上势,重心移左脚,身微右转下沉,两手下分,手心相对;目视右前方(图2.110)。

动作二:接上势,重心在左腿,提右腿向右略偏前方开步;两手同时逆缠划外弧上合于两耳下,目视右前方(图2.111)。

动作三:接上势,身微右转,重心移右腿;同时两手随重心前移,合力前推,目视右前方(图2.112)。

要求:意识集中,劲合两手,随重心前移,裆腰手臂劲力齐到。

“人欲进人,步要过人”,轻伸腿可插步亦可套步,两手合力前推可发弹抖劲。

第二十二式 前招后招

动作一:接上势,身微左转,重心移左腿,左手逆缠划弧上掤,右手顺缠划弧向下与左膝相合,目视右前方(图2.113)。

动作二:接上势,身微右转,重心移右腿,左脚收回脚尖点地,右手变掌逆缠上掤,左手顺缠走下弧向右侧外掤,目视身左前方(图2.114)。

动作三:接上势,身右转微下沉,两手上掤,同时提左腿向左前开步,脚跟内侧着地,脚尖上翘里合,目视左前方(图2.115)。

动作四:接上势,身先右后左转,重心移左腿,提右腿收右脚于左脚右前方,脚尖点地,同时左手逆缠划弧上掤,右手顺缠走下弧左掤,目视前方(图2.116)。

动作五:接上势,脚步不动,身体向右转,右手逆缠外翻上掤,左手顺缠走下弧向右掤,目视右前方(图2.117)。

第二十三式 野马分鬃

动作一:接上势,身向左转下沉,重心在左腿,提右腿向前上步;同时右手顺缠向下合于右膝内侧,左手逆缠上掤;目视右侧(图2.118)。

要求:左手上掤和右手下合以及右腿开步要由身法带劲,协调一致。裆劲开圆,立身中正。

动作二:接上势,重心移右腿,身右转,同时右手逆缠划弧上掤与额平,左手顺缠下合于左腿外侧,目视右前方(图2.119)。

要求:右手上掤时以裆催腰,以腰催肩肘达于手臂,一气贯通。

动作三:接上势,身右转,右脚尖外摆,提左脚向前上一大步;右手掤至右额前,左手合于左膝内,目视左前方(图2.120)。

动作四:接上式,身微左转,重心移左腿,同时左手逆缠外翻上掤至左额前,右手顺缠下合于腹前,目视右前方(图2.121)。

动作五:接上势,身左转下沉,重心在左腿,提右腿向前上步,同时右手顺缠向下合于右膝内侧,左手逆缠上掤,目视右侧(图2.122)。

动作六:接上势,重心移右腿,身右转,同时右手逆缠划弧右上掤,左手顺缠下合于左腿外侧,目视右前方(图2.123)。

第二十四式 云手

动作一:接上势,身微左转,重心略向左移,右手顺缠划弧下沉至腹前,掌心朝左,指尖朝前。脚步不动,左手领劲,目视右侧(图2.124)。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向右转,重心移右腿,右手由顺缠变逆缠,划弧外翻上掤至右前上方;左手顺缠走下弧合于腹前,目视左前方(图2.125)。

动作三:接上势,身微左转,左手由顺缠变逆缠,划弧上翻,右手顺缠走下弧合于腹前,同时重心移左腿,右脚插步于左脚后,目视右前方(图2.126)。

动作四:接上势,身微右转,右手由顺缠变逆缠,外翻上掤;左手顺缠走下弧,里合于腹前;同时重心移右腿,提左腿向左开步,脚跟着地,脚尖上翘,目视左前方(图2.127)。

要求:云手以腰为轴,两手在体前分别向左右两侧划圆,如车轮滚翻,两手运转,上不过眉,下不过脐,随步运动,随身旋转。

第二十五式 十字脚

动作一:接上势,身向右转,重心移左腿,左手由逆缠变顺缠划弧,再变逆缠合于左额上方,右手走下弧合于左腋下,手心朝上,目视右前方(图2.128)。

动作二:接上势,提右腿,走下弧向左向上提并向右后摆;左手下合拍击右脚面。目视右脚(图2.129、2.130)。

第二十六式 指裆捶

动作一:接上势,拍脚后,右脚下垂不落地;先右手上撩,左手下按;右手向下斩手发劲,左手上撩,身体随右手下斩向右转90°;以左脚跟为轴,脚尖向内扣,右脚提起悬于裆内,目视前方(图2.131)。

动作二:接上势,右脚震脚落地,左脚向左前方上一步,身体向右转45°,同时两手交叉于腹前,目视前方(图2.132、2.133)。

动作三:接上势,身微右转,重心略左移,两手逆缠下分(图2.134)。

动作四:接上势,身微左转,重心移右腿,松右胯屈膝下沉,同时右手变拳合于右肋下,左手立掌合于胸前,目视前方(图2.135)。

动作五:接上势,身体迅速左转,重心左移;右拳逆缠向前下方发劲,左手半握拳收于左肋间向身后发肘劲,目视前下方(图2.136)。

第二十七式 猿猴探果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屈膝下沉,右拳先逆后顺缠折腕转向上,左拳同时也变顺缠,左右两拳均拳心向上,目视右前方(图2.137)。

动作二:接上势,身向左转,左脚尖外摆;同时右拳向右前上方冲去;右脚提起,目视右前方(图2.138)。

第二十八式 上步七星

动作一:接上势,右脚震脚落地,重心移至右腿,左腿虚脚点地,同时两手合于腹前(图2.139)。

动作二:接上势,身向右转,右腿屈膝下蹲,左腿向左前伸直,左脚内扣成仆步式,同时右拳逆缠上提高于头,左拳顺缠下合于左膝上,目视前方(图2.140)。

动作三:接上势,身微右转,重心由右腿旋转左移,左腿成左弓步,同时左拳随重心前移上冲,右拳顺缠下合于右腰侧,目视左前方(图2.141)。

动作四:接上势,身左转90°,提右腿上步于左脚右前方,右脚尖点地,松胯屈膝;同时右拳冲至左拳内,两拳相合,目视前方(图2.142)。

动作五:接上势,身微下沉,松肩,两肘微上掤,双拳逆缠下沉;目视前下方(图2.143)。

要求:松胯松肩,用胸腰折叠劲旋转手腕。

动作六:接上势,两拳双顺缠变掌掤于胸前,掌心向上,重心在左不变,右脚向右后开半步,目视前方(图2.144、2.145)。

第二十九式 转身双摆莲

动作一:接上势,身右转,重心移右腿,左脚尖为轴,脚跟外摆,同时两手双逆缠,右手上掤,左手下按,目视左下方(图2.146)。

动作二:接上势,右脚尖外摆,身体微右转,两手合于腹前,目视前方(图2.147)。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移至右腿,身向右转;同时左手顺缠前掤,右手前掤,目视前方(图2.148)。

动作四:以右脚跟为轴,两手领起左腿向右转180°后,左脚落于左前方,两手向右后捋,目视左前方(图2.149)。

动作五:接上势,重心左移,两手由后捋转为走下弧的向前合劲,合于右腰侧,目视前方(图2.150)。

动作六:接上势,重心在左脚,提右腿向左走下弧向上;再转向右后摆,两手向前与右脚击拍相合,目视前方(图2.151)。

第三十式 当头炮

动作一:接上势,拍脚后,右腿向右后落地,两手继续上掤,重心在左腿,目视前方(图2.152)。

动作二:接上势,身右转,重心移右腿;同时两手左顺右逆缠随重心后移下捋,目视左前方(图2.153)。

动作三:接上势,身微下沉,两手变拳合于右胸侧,目视前方(图2.154)。

要求:两手握拳上提,与身体上下相合,重心合于右腿,裆要开圆,身要含蓄,如张满之弓,一触即发。

动作四:接上势,右脚蹬地,重心速移于左腿,身体随与左转;同时两拳合力向前冲拳发劲,拳眼向上,目视前方(图2.155)。

第三十一式 金刚捣碓

动作一:接上势,两拳变掌左顺右逆缠向右后上方捋带,同时重心移右脚,目视左前方(图2.156)。

动作二:接上势,重心由右移左腿,左脚尖外摆踏实,身体左转45°,两手左逆右顺缠走下弧线向前掤,左手掤至胸前,手心朝下;右手下沉至右膝内上方,手心朝外,手指朝后,目视前方(图2.157)。

动作三:接上势,左手朝前撩掌,向上再向内环绕合于胸前右小臂内侧;同时右手领右脚向前上步,虚脚点地;右手上托于右胸前与左手相合;右手心朝上,左手心朝下,目视前方(图2.158)。

动作四:接上势,左手顺缠外翻下沉于腹前,手心朝上;右手握拳下沉于左掌侧,拳心朝上,目视前方(图2.159)。

动作五:接上势,右拳逆缠向上提起与右肩平,右腿屈膝松胯提起右脚悬于裆内,脚尖自然下垂,目视前方(图2.160)。

动作六:接上势,右脚震脚落地,脚掌踏平,两脚距离与肩同宽,右拳顺缠下沉落于左掌心,两臂撑圆,目视前方(图2.161)。

第三十二式 收势

动作一:接上势,右拳变掌,两手向左右下分,身微下沉,屈膝松胯,目视前方(图2.162)。

动作二:两手向外上划弧合于两肩前,目视前方(图2.163)。

动作三:接上势,两手顺身两侧缓缓下按于两大腿外侧,目视前方(图2.164)。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慢慢立起,恢复自然站立姿势,左脚收于右脚内侧并立,两手掌心朝内合于两大腿外侧,成立正姿势,目视前方(图2.165、2.16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