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练无极桩的要领
按照习练无极桩的方法,身体中正、三点成一线地站好后,应按以下要领进行。
1. 练功宜慢,松静自然。
姿势站好后,便可慢慢练功。首先思想集中,神态从容,意识保持安静,摒除一切杂念。全身内外皆放松,连思想亦松,唯有“三点一线”不松弛,此线松弛,人便显得疲塌。
然后,以意放松身体。从头至脚,顺着往下部位引浊气下降:
先从头顶“百会穴”开始松,放松至两肩“肩井穴”,并同时向下放松至两胸乳部,往下松至两胯,再向下松至两膝,待气一直松至脚底涌泉为止。此时全身俱已放松,则放松一遍即可,身体不松或杂念多的人,可放松数遍,直至达到要求为止。放松时,关节、肌肉、筋骨、脊骨节节松开。越松,血液就越循环得好。
站桩时,无论姿势、呼吸、意念、精神皆应顺其自然。有的人以为放松就是软绵绵,这是误解,站无极桩要松而不懈,紧而不僵。
康有为的女婿潘叔矾先生,1978年曾就无极桩为广州市铁路中心医院老中医卢佐文撰写联句:“功同太极神宁静,貌似孱夫气浩然。”这是对无极桩练功贵乎有神的最好写照。
2. 意守肚脐,意气相随。
放松完毕,视线收回眼前,眼帘自然下垂,接着闭目(或留一缝均可),以意将耳封闭,并与思想合一,同行下达腹部,内视肚脐,也称“意守丹田”。意守丹田是为了使精神内向,使注意力集中,业内术语称为“调心”。
丹田的提法很多,一般认为丹田是在脐下一寸半再向内一寸半处。光复赞同一些前辈的观点,认为丹田应指脐间一带区域,不是指某个穴位。无极桩意守丹田,是指脐中,中医针灸称“神阙穴”。脐是人命脉之根蒂,腹部迷走神经很多,意守脐中的理由有三点:第一,确有穴位可指,处于人体正中易于平衡;第二,脐中带脉枢纽;第三,在胞胎中是命蒂所在,出胞胎后是元阳所藏。
初学者守脐中易守且稳妥,不容易产生头痛、腹胀、胸闷等症状。所谓“意守丹田”,就是要凝神澄虑、收敛心神,眼目存神内视于肚脐处,耳闻鼻息,心平气和地专注于“松”、“静”两个要领,尽量做到万念集一,无思无虑,即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无所思,所谓“五门(眼耳口鼻意)紧闭”,渐入物我俱忘之境。
初练站桩不可避免会杂念萦绕,或者遇到外界干扰。此时不宜急躁,可开目选眼前远方一目标凝神片刻再练,杂念会慢慢悄然离开。要学会闹中取静,摒干扰于体外,就能静入丹田。
意守丹田好处很多:丹田是经气之汇海,故通称为“气海”,任、督、冲三脉皆始于此,是诸经会集之枢纽。它与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相通,是“生气之源”、“聚气之所”,“用意守之,百病消除”。
意守丹田还可接引肾气,使真气集中在丹田里,为积气冲关、通督脉打好基础。意守丹田可促使命门火旺(两肾之中间即后腰与肚脐相对的十四椎下处为命门),命门属火,为阳气之根,人身元气生于命门,中医指左肾为肾,右肾为命门,站桩功称两肾为“付命门”,命门又称“后丹田”。练功时,命门处往往有气上拔,犹如蚕虫般一节节上爬的气感,就是气机发动。
意守丹田要自然而不可用意过度,勿忘勿助,用意宜轻,形成有意无意,若存若亡的状态。意守丹田不能硬想死守,意守过于集中,气聚丹田太紧会产生呼吸不畅、腹部胀气等不适状况,但如不意守则内气较弱。同时还要注意内气发动后,让气自然沿经脉走。
习练无极桩日久,真阳(正气)增长,先溢于任脉,依次溢于督脉、冲脉、带脉、阳矫、阴矫、阳维、阴维,直至打通全身经络。
千万注意不要以意领气,若拔苗助长地强行意领,容易出毛病。如有的人往往以加深呼吸或以意领气的方法,欲加速打通全身关脉,以致引出弊端。
初学者切记要做到三点一线,意守脐中,自然呼吸,这样就可达到“意气相随”。所谓“意气相随”,就是其气自然而来,非努力运气,若努力运气则与无极式站桩练功原则相违背。
3. 意念忘息,自然呼吸。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呼吸,其气息出入时间均等,而体弱“阴盛”者呼气长、吸气短,体健“阳足”者则呼气短、吸气长。练无极桩,要求从意守开始,便应自然呼吸。所谓自然,就是毫不费力,将口轻闭,舌平放,思想几乎把呼吸忘掉。
遵照无极桩的要领,不会产生副作用。有些人违反要领,别出心裁,靠呼吸强迫运气,气虽发动快,但容易出事。呼吸不当,往往会产生气冲头部等偏差,而要纠正偏差就要求做到放松自然。
由于无极桩是养气行气兼练,因此无需收功,练功行将结束时,定神一会儿,缓缓张开眼睛,徐徐结束练功即可。
功毕,利用手上的余气,以两手掌心重叠旋转后擦额,再两手上下擦脸,然后从前发际向后发际推至后枕和耳底,做若干次即可。功后还可做旋腰、蹬腿等放松活动。
综合习练无极桩的方法和要领,可以概括为两脚平行与肩同宽,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两眼平视,两手下垂,重心落在两脚掌前三分之一处(涌泉穴),这就可初步达到三点一线的要求,接着轻闭双眼意守脐中,自然呼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