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太极拳初学入门基本功图解

太极拳初学入门基本功图解

时间:2023-02-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十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光复认为学习太极拳,练哪一派的拳架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个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学规矩,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讲的就是这个阶段的重要性。太极十三势尽管作用、外形各不相同,一些基本要求却是必须共同遵循的。太极十三势中,中定是关健。要式式知规矩、式式守规矩,不允许自我发挥甚至创新。唯如此,方有可能在学练太极拳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胯不收不松,腹部和臀部自然会向外凸,影响身体中正垂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_光復讲太极

十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光复认为学习太极拳,练哪一派的拳架并不是最重要的。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这些流传至今的主要太极拳流派,还有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门小派,他们的拳架都不同程度地富含太极拳精髓。无论哪一派的拳架,能真正学会一套,对求索太极拳真意的人而言已经足够了。重要的是要能遇上一个好的老师。

严格来说,学架子也是基础阶段,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学规矩,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讲的就是这个阶段的重要性。

学架子,当先学外形,而且必须要在外形的规范和姿势的准确上下工夫。

一套传统太极拳拳架,各流派的招式多少不等,但都不外乎“挤、按、肘、靠、进、退、顾、盼、定”这十三势。太极十三势尽管作用、外形各不相同,一些基本要求却是必须共同遵循的。

以“身体中正”为例。

太极拳之所以要求“身体中正”,是因为唯有中正,在外形上才符合力学原理,通过训练进而达到“支撑八面”的境界;在内则利于气血有效地均衡运动。

“身体中正”是习练叶家拳的要领之一,也是所有流派太极拳对习练本门拳架的基本要求,但要做到这一点却并非易事。只要稍加留意,我们就不难看到,如今在习练太极拳的人群中,有大量的习练者打拳时或前俯后仰、左右歪斜,或昂首、挺胸、凸臀,或低头、弯腰、驼背,相去太极拳本意何止十万八千里。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身体中正”呢?

尾闾往里微收,意想尾骨向前托起丹田,谓之尾闾中正,即立身中正,也即中定。太极十三势中,中定是关健。三点成一线以利内气发动,这在技击和养生方面均有很强的作用,也是练功要诀之一。

太极拳的学架子阶段,主要是从外形上调整人体的身架结构,使之趋近周身完整的要求。简而言之,人体是由头项、躯干、四肢等几大部分组成。这几大部分的动作以及动作之间如何协调,就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

img103


⊙作者受聘为嘉兴学院业余武术运动队教练

为了能使周身完整,不同流派有各自不同的训练方法以及必须严格遵守的规矩。一些经典的太极拳论,早已将这些规矩阐述得十分透彻。所以,学员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应该像小学生初学书法一样,一笔一画,横平竖直,规规矩矩。要式式知规矩、式式守规矩,不允许自我发挥甚至创新。唯如此,方有可能在学练太极拳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杨澄甫先生“唯恐私心妄改,以误传误,易失体用之真传,以致淹没昔贤之本意”,而在《太极拳体用全书》中告诫后人:“太极拳只有一派,无二法门。不可自炫聪明,妄加增损。前贤成法,倘有可移易之处,自元明迄今已数百年,如有可改之处,昔人亦已先我行之矣,乌待吾辈乎?”这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认真体会。

在初学拳架外形的阶段,不同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是不同的。

有的老师从起势开始,每天教几招,三两周便能教完一套拳,待学员基本熟悉了所学的套路后,再纠正学员拳架中不合拳理的错误姿势,俗称“改架子”。这种教学方法看似比较快,但弊病较多。尤其是习练传统套路,一些习惯动作一旦定型,改起来是很困难的。业内一直有学拳容易改拳难的说法,正是历代前辈在教学太极拳过程中经验教训的总结。现在有些人一个月学一套太极拳,两个月学一套太极剑,到第三个月连刀也学会了,接下来便去当老师教别人。这样的学习方法,光复实在不敢恭维。如此不仅绝对不可能学到一点太极真谛,也愧对中华传统武术。

在学习拳架的过程中,老师应该针对学员的不同情况,有意识地反复强调、灌输太极拳的基本要领,而学员也应该有意识地将太极拳的基本要领贯穿整个学练过程,这样才可能最终练成一个基本正确的拳架。

叶家拳锻炼的基本要领与各派太极拳大同小异,以下是光复对太极拳十大要领的一点认识和体会:


⊙作者所获各类奖牌

img104

1.虚领顶劲

领:提起,领其全身精神。精神领起,可令全身不偏不倚;精神不领,则气塌无神。

虚领:意念轻轻向上一想。想至百会穴(切而不是实想),虚即是松、即是空,如实想即领过,则气皆在上,足底不稳,头重脚轻。

顶劲:意识上顶百会穴,若有意若无意。行拳全靠顶劲,顶劲领好,全身精神为之饱满,且自始至终决不可丢失,顶劲一失,则无精神,故顶劲必须领起,此为周身纲领。

劲往上领,气则向下沉入丹田,意识要使两者向相反方向对拉,使身体有放长的感觉。

2.涵胸拔背

涵胸拔背是一个较难做正确的动作。许多人将涵胸拔背理解为两个动作,将涵胸误以为凹胸,而导致拔背成为驼背。

涵胸的要求是将胸部向左右松开,背部大椎穴轻轻向后上方领起,形成内部气贴背,外部使脊柱拔长,有节节拉开之意。胸部放松,平心静气,劲系两肩两臂,可化可发。

3.身体中正

古人云:“缩头弯腰拳艺不高。”

太极十三势中,中定是关健。尾闾往里微收,意想尾骨向前托起丹田,谓之“尾闾中正”,即立身中正,也即中定。

百会、大椎、会阴,肩井、委中、涌泉各三穴成一线,以利内气发动,这在技击和养生方面均有很强的作用,也是练功要诀之一。

4.形松意紧

练拳时要求全身每块肌肉每个关节都要放松,而意念则要紧随每一个动作运转,即所谓“形松意紧”。

形松与意紧的重要性是同等的,不可松有余而紧不足,或紧有余而松不足。

5.沉肩垂肘

沉肩,即肩部下沉,意念使肩、肘、腰三者接牢。如此,方能使臂生根。

垂肘,即肘尖有下垂之意。当手臂以肘尖为中心作螺旋式运动时,可使肘与肩之间的距离放长。

垂肘与坐腕又可使肘与腕之间的距离放长。坐腕有利于劲送达手指。

因此,沉肩、垂肘及坐腕是整个手臂放长(劲放长)的关键。

6.松胯松腰

拳论云:“有不得机、不得势处,其病必在於腰腿。”腰腿之间的连接点是胯,因此可以理解为有不得机、不得势处,胯必定有毛病。

拧腰时两胯宜扣住,塌腰时胯要合,转腰时胯要放松,动作有开合时,胯也要有开合。

松胯松腰,内气才易畅通。胯不收不松,腹部和臀部自然会向外凸,影响身体中正垂直。唯松胯松腰,身体转换才能灵活。

左右两腰与左右两胯的配合,又是变幻虚实的枢纽,习拳者必须明白这个拳理,才能练好太极拳。

7.舌抵上颚

练拳时须舌尖轻抵上颚,呼吸深长细匀,头脑始终保持清醒。

舌尖轻抵上颚,津液会逐渐增多,此即所谓“金津玉液”。津液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消化酶、溶菌酶、唾液淀粉酶、免疫球蛋白等唾液腺激素,随时吞咽,有助于身体健康,练拳时也不易口干舌燥。

8.松  固  凝

习练太极拳必须要做到体松、气固、神凝。

(1)体松

松是学练太极拳的第一步功夫,也是练太极非常关键重要的一步,要求身体肌肉不用力、放松,形态要感觉空透。

初学太极拳,欲使身体血脉流通,肌肉必须要松且柔。力是硬的,谓之拙力,拙力虽大,只是一部分力,而松柔可产生劲,并可使劲下沉到足底,是身体整劲训练的一个重要方法。

(2)气固

固是学练太极拳的第二步功夫。固不是固定不动,气固是不散漫,体松而气不散漫,动作方能不散,周身才能一体。

要使气固,须将气沉至丹田,不浮在上面。要注意气沉丹田与深呼吸有所不同,胸虚腹实为气固。气固,身体便有重心在下的感觉,无论手足如何动作,重心总在丹田,则身自稳。气固但必须意活,而意活则周身轻灵。

(3)神凝

凝是学练太极拳的第三步功夫。要求身体内外相合,即内三合与外三合。

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谓外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劲合,谓内三合。唯内外相合,方能身心一气。

以上三点是一个整体,必须要充分理解和掌握,行拳才能周而复始,绵绵不断。

9.虚实分清

虚,非全然无力,内中要有腾挪。欲动而未动之势,谓之腾挪。

实,非全然占煞,内中要贯注精神,有上提之意。切记两足任何时候都不要全然占煞。

分清虚实,周身旋转方能轻灵。

10.折叠

折叠是渗透于形和意两方面的习练要领,它是在形、意放松后的基础上对旋转和贯穿的综合运用,作用于整个行拳以及推手过程。

旋转,是训练内气的缠绕运行,由内带外,内外相合,上下相随,最终达到一动无有不动。而这种动,又是不为人知的。一经受力,便能自然旋转反应,令外力找不到受力点而无所适从。

贯穿,以放松和旋转为基础。首先要求自身节节贯穿,形成整体之劲,然后还要求能贯穿对方。因为只有贯穿对方,才有可能将对方的运动纳入自己的太极圈内,从而获取牵动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折叠,又称“变换”、“转关”。太极拳运动,上下之间、前后之间、左右之间、内外之间,所有的变换都要通过折叠来实现。只有通过折叠,太极拳才有可能浑然一体。习练中应时时注意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欲向上,则先寓意下,意欲向下,则先寓意上。前后左右,皆是如此。

当放松、旋转、贯穿、折叠水到渠成之时,内气一经胸腹运行,则胸腹开合折叠与腰脊左右旋转配合,可使劲气由内而外由里及表渐次向上下左右旋绕,势如激流漩涡。若浑身内外开合折叠,上下运动折叠变换,行拳则有望体会到由始至终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节节贯穿、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的意境。而在推手技击中,则可以令全身的内劲得到最佳的运用,运行灵活自如,引化进击了无痕迹,浑然天成。

上述十条基本要求,不同的习练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学员应该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反复练习、用心领会,使太极拳的基本要领在潜移默化中渗透身心,最终完全成为自己的东西。

太极拳是内家拳,应该特别注意对内气、内劲、内功的习练,要静心慢练,平心静练,顺其自然,丝毫不得强求。如此,则不但功夫能有长进,且能益寿延年。

现在,习练太极拳的人很多,但不少朋友对太极拳理论知之甚少,对习练太极拳的步骤一知半解,以为只要拳架熟练就算学会太极拳了。他们大多数还是停留在动作的层面上,停留在外形的层面上。真正意义上的太极拳是必须动静相兼,即静中生动、动中求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又必须内外俱练,既要习练太极外形,更要习练太极之气;同时还不能忽视修身养性。能认识并走到这一步,才可以说基本学会了太极拳。

历史典故·《周亚夫军细柳》·《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原文: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译文: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入侵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旋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兵器锐利,开弓搭箭,弓拉满月。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即将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过不多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凭证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皇上也只好放松了缰绳,让马慢慢行走。到了大营,将军亚夫拿着武器拱手行礼,并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能跪拜,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皇上为之动容,马上神情严肃地俯身靠在车前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了。刚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的,至于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的吗?”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