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太极拳缠丝劲实质的看法
——与徐致一先生商榷
洪均生
我读了六月一日《体育报》所载徐致一先生写的“略谈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一文,非常感兴趣。仅提出个人对缠丝劲实质的看法,作为学术性的讨论。
首先,我认为关于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是否为陈式独特风格,或为各式所共有,不在于某人练习某式拳法之年份多少、有无拳论为据。而应首先认清缠法、螺旋、缠丝劲究竟是什么?它对生理方面是有利、有害?它对技术方面是否符合力学?能起什么作用?更应当研究它是否符合太极拳运动的原理,以为论断。如果符合以上条件,虽然旧式所无,亦应添上。如果违反以上条件,虽然旧式所有,也要减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是发掘文化遗产,而又加以推陈出新的科学态度。
我是学过吴式太极拳后,又学陈式拳的。由于练太极拳,医好了多年的神经衰弱、失眠遗精、消化不良等症,所以对此拳深感兴趣。遇到各式太极拳谱,都要买了阅读研究。一贯认为各家所传,虽然形式不同、风格各异,但都有共同的原理、规律。我们应当全面研究,采取众长,充实自己。近些年来,我还接触了一些形意、八卦和各种长拳的先进者,观摩他们的套路,研究他们的理论,或从实践中交流些经验,并进一步地体验了一下劳动生活,因而逐渐认识到不但各式太极拳有共同的基本规律。一切拳法,也同样符合这一规律,这就是物理学中的力学规律。不明这个科学道理,不承认这个规律,不仅是不明拳论,而且也正是说明了对劳动生活没有体验。
“缠法”“螺旋”“缠丝劲”究竟是什么东西?按照我的肤浅体会,认为陈鑫所说“太极拳,缠法也”,应当解释为缠法是练太极拳的基本规律。而缠法的运动形式是螺旋推进的。通过螺旋运动形式的反复锻炼,才能练出缠丝劲来(也就是陈式拳所谓掤劲)。因此,可以理解,缠法是总名,螺旋是运动形式,而缠丝劲是“由着熟而懂劲”,并且获得的“劲”。这种缠法是人类的本能,一个没有练过拳的人,站在那里,只要腰向右转,右腿必然向右外转,而成顺缠,左腿也自然同时向右里转,而成逆缠(腰向左转则腿的缠法与此相反)。如果用手去刷洗一个竖立着的盆子边沿,以右手从右下方开始向左时,必然手心渐渐向上转,转到左上斜角,就必然会转成手心向外,再从左上斜角回到右下方的起点,而成为一个整圈子。但起点的方向,如果是从左上方向右时,必然手心渐向下转,转到右下斜角,就必然会转成手心向上,再从右下斜角回到左上方的起点,而成为一个整圈子(用左手则恰恰与此相反)。这是不学而能的。太极拳的螺旋运动也是这个道理。不过是经陈鑫特别提出来,“一语道破”,为学者明确指出锻炼的关键。
螺旋运动和生理方面的关系,据我理解,它可以使每个关节,每个经络,甚至每个纤维束,都由于旋转绞拉,而得到“一动无有不动”的作用。又由于人体的经络,分为手三阴三阳和足三阴三阳,各有其起止点及循环路线。而拳法中的螺旋运动也有顺有逆。顺着经络的旋转是泻法,逆着经络旋转的是补法,所以通过练拳的补泻,可以起到医疗保健的良好作用。至于从拳理、技术方面来讲,任何肢体,任何着式,必须通过螺旋的曲率半径变化,才能“有阴有阳”“有开有合”“有虚有实”“有刚有柔”,而做到“阴不离阳,阳不离阴”“开中有合,合中有开”“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刚柔相济”以“沾粘连随,不丢不顶”取得“走化”和“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等妙用。我们仔细研究太极图的形状和意义,可以推测出它是浑圆的,不是平圆的。阴阳鱼的分界线作“反S”形,就表明了它的螺旋运动。这是古人所谓仰观于天,俯察于地,取法于大自然的公转、自转运动规律。武术试验者又把它运用到拳法中来,而名之曰“缠法”,它是完全符合现实的,也是完全符合科学的。
我对于“运动如抽丝”的意义,认为抽和缠的动作当然不同。它这句话仅为了说明运动时的要求,主要在于圆匀而绵绵不断(但不单纯表示柔缓)。凡是见过缫丝的人,都会知道缠丝的轴和蚕茧,转的多么圆、快而又非常均匀,但旋转飞快的时候丝也不会断。只有任何一方发生障碍把丝扯直了,才会断头。武禹襄提出“运动如抽丝”给学者初步指出运动的方法,是完全正确的。陈鑫晚于武禹襄,又提出“缠”字,而且提出“螺旋”来,进一步说明了运动时如何抽法和练出什么劲(缠丝劲)来,可以说对太极拳是又一重要贡献。我认为提出:“缠法-螺旋-缠丝劲”不但和“运动如抽丝”不矛盾,反而更鲜明地说明这一问题。
我们再看长拳中所流传的精华着法——擒拿,也保持着“大缠丝”“小缠丝”足以证明它在各种拳法中的重要性和共同性了。
练太极拳盘架子,等于学文化者之认字,模仿课文来编造句子。字意讲的清楚,运用才能恰当,所以在盘架子时,就应当明确讲解、体会某一式中的动作,是掤、捋、挤、按……应当用什么方法锻炼,在什么情况下运用它,用时能起什么作用。古人曾说“练拳时无人若有人”,就是说明虽然为盘空架子,也应从中要求明白自己的着法,而且还要从想象中体会出所假设对手的看法。一切着法了然于心,再加以苦练,才可以称为“着熟”,着熟之后,能懂得自己的劲,同时也体会到对方的着法,然后通过推手,才能更进一步懂得双方的劲(方向和时间的变化配合)。总起来说,就是要求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既要练出缠丝劲,又要懂得怎样运用这种劲,方可称为“懂劲”。所以盘架子和推手原是一系列的用功程序,是不能孤立的。但徐文中说“抽丝动作的作用,主要是在于养成手上不妄动刚劲的习惯”“它和用法上所说的劲,并不是同样的性质”这样说来,不是学以致用,而是把学与用分割为两事。
徐老自谓“练了几十年的吴式太极拳,一直就没有练过带螺旋形的缠丝劲”。我认为任何式太极拳都有螺旋形的缠丝劲,徐老说的“旋腕转膀”即是螺旋形缠丝劲的实质,因为形式无论如何变化,太极拳总归是太极拳,不过是或由大圈而小圈,小圈而无圈。或由小圈而大圈,大圈而无圈,练法不同,而螺旋形的规律是一致的。我们看吴孟侠等所著的《九决八十一式太极拳》谱,有“力在惊弹走螺旋”之句。又有一“乱环决”,据说是牛连元得自杨班侯者。可证杨式原始练法,还保持着陈式的基本规律。如以各式太极拳的形式因时因人制宜而有所变化,就把它分别对立起来,说成是“不同类型的拳”,成为各一宗派,不但不符合事实,更有标榜门户之嫌了。
上海出版的《怎样练习简化太极拳》一书,在理论方面吸取了各式优点(也包括吴式理论),采取了陈鑫的理论,提出缠丝劲来丰富简化拳,也可以说是用原始的运动形式,使它古为今用。假使我们用科学试验分析研究,认为缠丝劲还不是违反太极拳原理的。而是太极拳的共同特点,为将来进一步提高,打下基础,应该是件好事。只要学者具有科学常识(螺旋也是力学之一),决不会“无所适从”或“迷惑”了。
我由学吴式拳又改学陈式拳之初,连陈发科师也没特别提出螺旋缠丝劲来。但吴式拳的一切动作,腰裆手足全有旋转,所以改练陈式架子,并未因陈式之有螺旋、缠丝劲而感觉奇异和困难。后来读陈鑫所著拳谱,才知道这就是“缠法”,因此练了三十多年,一贯认为“吴之所有,即陈之所有”,不过步法变化却有区别而已。深盼徐老将个人所理解的“缠法、螺旋、缠丝劲”究竟是什么,认为它有哪些地方不合科学原理,而对健康、技术各方面究竟有哪些损害,为什么吴式拳在研究用法时,力戒用缠法(按吴式拳如果在盘架子时没有这种东西,则用时自然也不可能出现这种东西,为什么还要力戒呢?)去制胜对方(如果缠法不合力学,当然也不可能制胜对方)详细讲解一下,使我们明白。我的太极拳很浅很浅,看法更不一定正确,虚心向前辈和爱好者共同作学术性的研究,敬希徐老和太极拳爱好者多多赐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