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八卦掌由来
一般认为,八卦掌的祖师爷是董海川。董海川祖籍为河北省文安县,生于1797年,逝于1882年。清光绪九年(1883年)二月,董海川诸弟子在北京东直门外小牛坊村其坟前立碑纪念。先后建有碑4座,“文革”中均遭受破坏。经李子鸣先生等人倡议,八卦掌门人共同努力,于1981年7月7日,北京市八卦掌研究会将其迁至北京万安公墓,并立碑为记。
董海川先师墓志铭写道:“先生姓董讳海川,世居文安城南朱家务,少任豪侠,不治生产,法郭解之为人,济困扶危,不遗余力。性好田猎,日驰骋于茂林之间,群兽为之辟易。及长,遍游四方,过吴越巴蜀,举凡名山大川,无不历险搜奇,以壮其胸怀,后遇黄冠,授以武艺,遂精拳勇。不意中年蹈司马公之故辙,竟充宦官。先生嫉恶如仇,时露豪气,同人即起猜嫌,改隶肃邸。因老乞骸,始得寓外舍。请艺者自通显以至工贾与达官等,几及千人,各授一艺。尝游塞外,会数人各执利器环而击之,先生空手迎拒,捷如旋风,观者群雄无不称为神勇,惮其丰采。及至弥留之际,从者启其手足诚如铁汉,越三日端坐而逝,意者以为羽化。都中门人服缟素者百余人,因茔葬于东直门外距城里许,哀痛难忘,议立表识,以伸向往之忱。光绪九年春二月立石。”
此碑文为董海川亲传弟子56人所立,是有关董海川生平最早的文字记述,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为八卦掌的早期传播和董海川的生平考证提供了最重要的史料依据。
相传,董海川曾在九华山拜一老道士为师,用10年时间学得一种奇特武术。后来,老道士又交给他一本《河图洛书》要他研究。董海川得此书后,通过整理将零碎的技法编成一套完整的掌法。
董海川所传八卦掌的名称,也是经过几次改易才确定的。初传至北京时,因走掌时形态像人工推磨,便呼为“推磨圈”,被人称为“磨门”。后来动作逐步发展为8个基本掌式,与古代《周易》上八卦理论相一致,遂定名为“八卦掌”。随着董海川担任清朝廷肃王府武术指导,八卦掌逐渐闻名并流传于世。
“八卦”最早见于《周易》:“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即阴和阳;四象即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掌就是以《周易》的阴阳、五行、八卦理论为基础,以先天八卦图指导内功的修炼,以后天八卦图指导功法技法的修炼,技击中以掌为主,辅以腿、肘、拳、爪、指、头等击打敌人的内外兼修的拳法。
八卦掌为中国武术三大内家拳之一。三大内家拳,是指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内家拳是区别于少林拳、查拳等外家拳法的拳种,内家拳是以用内劲为主的拳法。
八卦掌全称为“无极拳游身八卦连环掌”。无极拳是指八卦掌的转掌功,以转掌为基础而练成无极先天之体;游身即不停地走转;八卦就是一切遵循阴阳五行八卦之理;连环就是在动的前提下变化不断;掌即指该拳以掌为主要击打手段。
八卦掌最大的特点就是走圈,于圆上行拳练功。
八卦掌重点训练两条腿,发挥腿的作用,达到灵活运用两条腿,在进退攻防的环境中,利用步法闪让,诱敌扑空,出其不意,突击进攻,像被动中争取主动的游击战术,伏击敌人,克敌制胜。
圆形循环无端,往返无滞,左手右手都可训练,势势要左右锻炼。在圆形转动中,自己的目标始终在转移,使对方难以击中,对方的目标常在我的圆形中心,容易命中。另一方面,走转圆形是训练迂回包抄,对方进攻时,我的目标已转移到安全位置。这个位置既让开了受攻击的目标,同时也便于反攻回击。最重要的是,一般武术“招法”活动时,有断有续,而八卦掌练功时,摆好开弓射箭姿态,一丝不苟,绵绵不断地使劲,全力以赴地运转,几分钟变换一次动作。在走转圆形时集中思想,内固精神,外示安逸,步动而心静。在这种静态下练功,感应灵敏,反应迅速,一遇外来干扰,能迅速及时应变。应变时换成新姿态,马上又恢复走转圆形训练。
八卦掌把人体设想为一个圆球体,以圆心作为轴心,圆心动一点,圆体动一片。交斗之际,对方击来,使自己的目标和受击部位循对方力点及线路产生弧形移动或圆形移动,将对方攻来力点引向体外,化掉对方攻势,再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把化劲与攻势配合为一体,产生有利角度,利用触其一点,达到锁其全身、逼其失势、陷于困境、甘心受击的目的。
八卦掌的内涵是以五行生克之理,合阴阳八卦之道,寓九宫神行之巧,藏天干地支之妙。其运作原则为出入莫测,见机而作,随时而动,行则动,动则变,变则化,遵循八卦变化无穷之理。八卦掌之所以强调要不停地绕圈走转,是因为八卦掌以易理为拳理。人们知道,天体运动,宇宙变化,四季循环,昼夜更替,生命传递,人体结构,时空观念,社会变迁等一切事物的变化,从外像到实质,无一不是圆的运动,当然不是机械的、简单的轨迹重复,而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绕圈走转是一种符合自然规律的运动。八卦先辈用这种方法强化圆运动,一方面是受易理的启发,另一方面是从人与大量的客观现象中,从人与自然长期斗争的切身体会中,从人与野兽和人类自身相互争斗、厮杀的实战经历中悟出来的。圆运动符合自然万物变化规律。时时强化圆的观念,处处强化圆的运动,是八卦掌健身与抗暴的诀窍,是习功之人“登高”、“大成”、“防衰”、“抗暴”,锻炼天人合一的要道。
八卦掌歌诀道:“混元一气走天涯,八卦真理是我家,招招不离脚变化,站住即为落地花”。左旋右转不停地走圈,正是八卦掌独特、简捷、高效、重要的功夫魅力所在。
已故八卦掌名家李子鸣总是强调“走为百练之祖”,“百练不如一走”,“走为上策”,“走为高”,“走为强身健体、技击取胜的法宝”。经常教诲弟子“进了八卦门,要终身走转不停”。他说:“八卦掌先辈的功夫都是经年累月左旋右转走出来的,走到一定程度,整个人体和九节(掌、拳、肘、腕、肩、腰、胯、膝、足)之处,都如同一个旋转自如的金刚球体,别人不能碰,一碰就落空,就要受到跌翻或打击”。当代著名武术家王培生在给弟子讲授八卦掌技击战术时也一再强调“搭手交十字,迈步必循圆”,十分重视“走转”二字。他认为,走转可以灵活机动,集中自己的优势,打击敌人的薄弱环节,使对方首尾不能相顾,或疲于奔命,处处被动,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由此可见,绕圈走转可谓是八卦掌功法的真谛。
八卦掌顾名思义,是以卦为理,以掌为用,以练掌和用掌为主的拳术。八卦掌为什么强调用掌不用拳,原因有四:
其一,掌比拳长。武术界有“一寸长,一寸强”之说。在两人比手时,无论是徒手,还是用兵器,在同样情况下,长一寸就比短一寸要有利。而掌比拳长好几寸,所以用掌可充分发挥人体自身的生理条件,扬长避短。
其二,掌比拳威力大。武术界有“宁挨一拳,不换一掌”之说。掌比拳接触面小,根据力学原理,同样的力量,作用面越小,压强越大。由于掌指的面积小,便于击中要害,其伤害对方的程度要比用拳大得多。
其三,用掌击人易于变化。以掌出击,可穿、可戳、可塌、可削、可片、可按、可截、可掰、可扣、可推、可托、可钻、可翻、可挫、可掸、可拍、可打;回掌时可抓、可勾、可领、可带、可刁、可挂、可拧、可抖、可炸,如此等等,手法丰富多彩,变化多端,优于用拳。
其四,从健身角度讲,八卦掌的练与用都能充分刺激手三阴、手三阳的经络,使气血直达梢尖,毫无阻滞,其健身与治病的效果极佳。
综上所述,八卦掌自董海川先师以来,已流传100多年。它以卦为理,以掌为用,以绕圈走转为特点,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深深为人民群众特别是武术爱好者所喜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