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卦掌和《周易》
1.八卦掌以《周易》阴阳论为修炼的基本原则
《周易》的基本思想是阴阳论。所谓“阴阳”,不仅指构成宇宙的“气”,而且指一切事物现象的性质及其作用的两种属性。《周易》的阴阳关系是相互对立而统一的,即不认为阳总是阳,阴总是阴,而是阳极而阴,阴极而阳,动极则静,静极则动。阴阳的概念是相对的,又是变化的。《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生变化。”可见在《周易》看来,阴阳、刚柔、动静原理就是宇宙间的最根本的法则。八卦掌就是根据《周易》的阴阳原理创立的独特的修炼方法。
在练八卦掌时,要动静结合,既要有套路演练的动,也要有原地“桩功”的静。动是通过套路练人的手眼身、动作的协调性和肢体的柔韧性;静是修炼人的内气,使人的精、气、神不外漏。这就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通过静动的反复练习,日久天长,人体就能内气充实,经络畅通,身体轻灵。
八卦掌在套路的演练上也以阴阳为基本原则。在练习时,要先慢后快,再回到慢,同时,还要上下肢协调配合。人的头部是阳,腹部是阴;上肢为阳,下肢为阴。如果头部不正,则精神不能集中,头脑中有杂念,则元神外散,这样,气就不能入丹田。气不入丹田,则腹部不实,身体就不稳。如果上下肢配合不好,身体的变化和步法的变化不能相随,也就是阴阳没有相推,这样就不能练出真功夫。在练八卦掌时,要求手脚齐到,手脚密切配合,前手和后手互用,前手捋后手立即打出,这都符合《周易》的阴阳理论。
2.八卦掌以《周易》变化论指导功夫修炼和技击搏斗
《周易》的基本观念是阴阳变化论,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发展、变化都是由阴阳、刚柔、动静这些相对面的消长、交感、相摩、相荡所引起的。《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曰:“天地温,万物化醇,男女构敬,万物化生。”这都说明万物的产生、变化都是由于两个对立面交配、交合、交换的结果。“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生变化。”这是最根本的规律。
八卦掌就是根据《周易》概括的规律来指导功夫修炼和技击搏斗的。在练八卦掌时,特别强调刚柔不断的变化,用刚不能独用刚,用柔不能独用柔,刚柔要不断变化。正像拳诀中言:“人道掌法胜在刚,刚柔相济最所长。刚在先兮柔后藏,柔在先兮刚后张。”这就告诉我们,上乘的功夫要外刚内柔,外柔内刚,也就是刚到一定程度转变成柔,柔到一定程度转变成刚。
八卦掌的修炼好坏和动静关系很大。现在很多人只知道练套路,不练桩功和静功,没有“刚柔相推”,使八卦掌只能和一般的徒手操一样。八卦掌先师董海川的功夫高深莫测,主要是做到了“动静双相处”。
3.八卦掌根据《周易》本体论制定修炼层次
所谓本体论,就是研究世界的本源,探讨存在本身即一切现实的基本特征的一种学问。
《周易》中说:“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里所讲的“生”是演变生成的意思。武功修炼家受到“本体论”的影响,认为体内存在元气,只要勤学苦练就能把元气练成“凝聚状态”,使之产生巨大的力量,无敌于天下。要想练成上乘的功夫,必须经过三个层次,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这三层的功夫是八卦掌内功修炼的根本大法。
▲炼精化气 本是道家内功术语,即修炼内丹的初级阶段。炼丹的药由精、气、神三宝构成。三宝之中,以精气为基础,无精本身虽属先天,亦有杂质,不能通过河车路径上升泥丸,所以必须与气合炼,化为精气相合之气,轻清无质,始能随河车动转,此合三为二的过程,称为炼精化气。
这步功夫对八卦掌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要通过反复沉圆走转和站桩来修炼。在修炼中还要配合《周易》中的八个方位,把人体的器官用八卦来相配,按照卦象来体会练功时的感觉。在炼精化气阶段,要求忘情绝念,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贪名利,不恋声色,损己利人,虚心清益,众善奉性,诸恶不做,忘念不退,勇猛精进,主心一定,至死无二。这样,才能实现第一步成功。
▲炼气化神 是在炼精化气的基础上进一步练法,也就是大周天的功夫。这步功夫是在八卦掌的站桩中进行修炼的。下丹田炼精化气,中丹田炼气化神,上丹田炼神还虚,故在炼气化神中应着意于中丹田,还要配合打坐修炼。通过大周天火候,使神和气密切结合,相抱不离,来达到气化为神的目的。在大周天修炼中,体内真气越来越旺,越积累越多,气满丹田,最后打通周身的奇经八脉。
▲炼神还虚 为八卦掌武功最高境界,这时打拳练剑无遮无碍,万象通明,与天地合一。只要在神拳出掌发动时,气血自然会在无意之中而至于手掌,这在八卦掌中称之为“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高级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