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的分布特点
那么植被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呢?如果你乘火车从广东湛江北上至黑龙江省的最北端的漠河,你就会发现,车窗外的植被景观会随着车轮飞速转动而发生明显的变化。从热带季雨林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夏绿阔叶林、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和针叶落叶林。这种从南到北,即沿着纬度方向有规律地更替的植被分布,称为植被分布的纬向地带性。因为随着纬度的增加,温度会降低,平均纬度每增加1度,温度会下降0.5℃~0.6℃。
由于温度随纬度增加而逐渐下降就使南方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种类因无法适应低温而不能分布到纬度较高的区域,这样就在从南到北的方向,由于温度的不同,便形成了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暖温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温带气候。在不同的气候带下就发育着不同的植被类型。
如果你再从上海乘火车到达新疆的乌鲁木齐,你就会发现,火车车窗外的植被景观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给你印象最深的可能是你穿越了东部的森林区、中西部的草原区和西部的荒漠区。也就是说,从东部至西部你经历了中国的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干旱区三个气候类型。
我们知道,我国东南部和东部濒临太平洋,而西北部则处于欧亚大陆的腹地,像新疆的首府乌鲁木齐,东到太平洋3500多千米,西离大西洋6900多千米,北距北冰洋3400多千米,南至印度洋约2500千米。再加上四周被高山包围;北有阿尔泰山、西有准噶尔界山、南有昆仑山、东有北山等,使上空大气环流中的水汽又很难到达新疆上空,因此形成了东西地区水分巨大的不同。导致水分从我国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深入的过程中,降水越来越少,夏季温度越来越高,大陆性气候越来越强,从而使植被发生了变化。这种以水分条件为主导因素,引起植被分布由沿海向内陆发生更替,这种分布格式称为植被的经向地带性。它和纬向地带性一起统称为植被的水平地带性。这就像在电影院里看电影一样,每个座位都是由两个数(n排n号)决定的。
地球表面任一区域的植被类型也主要取决于该地区的纬度和经度的不同而带来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地带性植被是指能够最充分地反映一个地区气候特点的植被。一个地区除了有地带性植被外,还具有非地带性植被(也称隐域植被)。非地带性植被不是固定在某一植被带中,而是出现在两个以上的植被带中。如盐生植被既出现在草原带和荒漠带,也出现在其他带的沿海地区,沼泽植被几乎出现在所有的植被带中;水生植被普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湖泊、池塘、河流等淡水水域,这些植被统称为隐域植被。它们对气候带没有专一性,因而是非地带性植被。它们的分布常受制于某一生态因素,如水分、基质等的作用,它们呈斑点状或条带状嵌入在地带性植被类型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