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三 植物叶片总蛋白的提取
一、实验目的
了解植物总蛋白的提取方法,掌握植物总蛋白提取的基本原理并熟练实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生物体内蛋白质由于其氨基酸组成、结构、大小、形状、电荷、等电点、电荷分布、疏水性、溶解度、密度、配体结合能力、金属结合能力及热稳定性等决定了分子作用类型,都是选择提取和分离方法的依据。用来分离纯化蛋白质的方法很多,有沉淀法、离心法、电泳法、层析法等。在实施蛋白质提取和纯化的实际操作中,根据目标蛋白质的不同,采用的方法或方法的组合也不同。
生物体蛋白质提取的第一步是从组织中将蛋白质游离出来,获得组织提取液,即总蛋白质的提取。因此首先涉及的是组织和细胞的破碎,其方法有多种,本实验采取低温研磨的方法破碎组织。
提取缓冲液的pH值是一个重要参数,应选择蛋白质能够溶解的pH值范围。包括远离pI的pH,避开极端pH值。选择能够覆盖相应pH值范围的恰当缓冲液。缓冲液浓度在20~50mmol/L。离子强度是决定蛋白质溶解性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目标蛋白质不同,要求也不同,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金属离子螯合物用于去除Hg2+,Zn2+,Pb2+等重金属离子,蛋白质会与重金属离子作用沉淀,溶液呈粘状。EDTA是很好的螯合剂,但在pH7以上溶解,应在调节pH值前加入缓冲液。由于蛋白质上某些位点会被氧化,要加还原剂。常用的有二硫苏糖醇和二巯基乙醇,前者较后者还原力更强,价格贵些。一般还原剂浓度在1~10mmol/L。另外还需加蛋白酶抑制剂。EDTA能够封阻金属蛋白酶,苯甲基磺酰氟(PMSF)可以抑制丝氨酸蛋白酶,但是醇溶性化合物。蛋白质在常温下比低温下更容易溶解,高温下容易发生水解氧化等不利反应,固常在常温下提取。但为了避免蛋白质降解,很多情况下是在低温下提取。提取液中的蛋白质常用有机溶剂沉淀的方法与溶液分离。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因为分子具有酰胺键及吸附多酚分子上的氢氧基从而形成氢键,可以去除酚类物质。
本实验采用Tris-HCl缓冲液提取,丙酮沉淀的方法制备植物总蛋白的粗提物。
三、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1.仪器:研钵,离心管,枪头,微量移液器,紫外分光光度仪,高速冷冻离心机。
2.材料:植物嫩叶。
3.试剂:Tris-HCl提取缓冲液:30mmol/L Tris-HCl pH8.0,1mmol/L DTT,1mmol/L EDTA,5mmol/L MgCl2,12mg PVP/0.5mL(研磨时加入)。
四、实验步骤
1.称取花生茎或叶0.5g,剪碎,置于-20℃预冷的研钵中。
2.加入2.5mL Tris-HCl提取缓冲液,冰上研磨成匀浆。
3.取1mL剪头的枪头将匀浆从研钵吸取到冰上的1.5mL离心管中,4℃5000rpm离心10min(如果转速更高、时间更长也可以,得到的蛋白质含量不同)。
4.吸取200μL上清液分装在1.5mL离心管中,加入1mL丙酮(含10mmol/L二巯基乙醇),混匀,-20℃沉淀1h。
5.沉淀以100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液。沉淀用80%丙酮洗两次后(每次10000rpm离心3min)在室温干燥5~10min,-20℃保存备用。
6.另从第三步的上清液中取样1~20μL,加到2mL的30mmol/L Tris-HCl缓冲液中,放在比色皿中,测OD260和OD280,记录数据(如果比色皿是2mL容量,样品取量根据浓度而定,使OD值在0~1之间)。
7.根据公式计算蛋白质浓度:
OD280/OD260<1.5时,用Lowry-Kalokar公式:
比色皿中溶液蛋白质含量(mg/mL)=1.45OD280-0.74OD260
OD280/OD260>1.5时,用Lambert-Beer定律:
比色皿中溶液蛋白质含量(mg/mL)=OD280/KL
=(OD280/6.3×1)×10g/L
K:摩尔消光系数
实验需要约3h。
五、结果与分析
以单位重量材料中所含蛋白质重量来计算材料中蛋白质的含量。
六、注意事项
研磨后用剪口枪头取样。离心后要取上清液,避免将细胞碎片带入。
七、思考题
本实验用Tris-HCl缓冲液提取蛋白,如果用NaCl或者硫酸铵溶液提取是否可以提到蛋白质?为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