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掠夺式的过度利用

掠夺式的过度利用

时间:2023-02-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掠夺式的过度利用过度采伐,滥捕滥猎,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很大,不仅直接造成许多物种濒危和灭绝,也造成生物资源退化,并最终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导致物种灭绝在所有濒危、渐危和罕见的脊椎动物中,大约37%是由于过度利用而濒临灭绝境地的。中医还认为,甘草有调和诸药的功效,被广泛用在中医的处方中,以减少不同药物之间的相克作用。就这样,本来是一个广泛分布的习见植物,近年来由于过度采挖,甘草已经陷入濒临灭绝的状态。
掠夺式的过度利用_拯救生物多样性

掠夺式的过度利用

过度采伐,滥捕滥猎,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很大,不仅直接造成许多物种濒危和灭绝,也造成生物资源退化,并最终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

导致物种灭绝

在所有濒危、渐危和罕见的脊椎动物中,大约37%是由于过度利用而濒临灭绝境地的。

许多毛皮兽例如松鼠、水獭(如图)的种群已经下降到了临界水平,主要是由于人类过度利用它们的毛皮造成的。

img248

水獭

img249

蚬木

非洲象在1981—1987年,从120万头下降到76.4万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人类对象牙的需求引起的,海龟、犀牛和某些猴子也都存在这种情况。

许多世界著名的材用树种,例如巴哈马群岛的桃花心木,厄瓜多尔的可可叶鳄梨,毛里求斯的留尼汪炭木,都已经所剩无几。我国广西南部石灰岩地区的蚬木(如图),木材重而坚硬,系建筑良材,由于过度开采,现在植株数量已经很少了。

许多野生药用植物,由于长期过度采挖,野生植株已经很有限了。特别是那些根和地下茎人药的种类,如人参、膜荚黄芪(如图)、防风(如图)、天麻(如图)、百合(如图)和甘草等种类,都是多年生草本,它们的药用部位根和地下茎需生长多年才能具有药效,而一经人们采挖,生长多年的植株便顷刻消失,生长速度远远赶不上人类的采挖速度,人类如果不放慢采挖速度,它们迟早都会灭绝。

img250

草地过度放牧也导致了那里的许多物种灭绝。在我国西北的草原和荒漠地区,近几十年来,长期过度放牧,使得大量原生植被遭到破坏,导致许多野生物种灭绝。草原和荒漠都十分干旱,植被一旦遭到破坏,极难恢复,物种灭绝的速度要比森林地区更快。

造成生物资源退化

这种生物资源退化,主要表现在生物资源的小型化上。这个现象最早是在鱼类中发现的,后来在牧草中也相继发现。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水产业迅速发展,由此出现了在大湖面上过度捕鱼、捕获量越来越少的现象。为了提高捕鱼量,使用鱼网的网眼越来越小,捕捞密度越来越大,鱼网网眼成了湖泊鱼类强大的选择压力。也就是说,个体小,钻得过鱼网的就能生存;个体大,钻不过鱼网的就被淘汰。于是,湖泊里大个体的鱼类迅速减少,小个体的鱼类不断增多。还有,大个体鱼的种群内“大个子”减少,“小个子”增多;有性生殖的年龄大大提前,从前的幼鱼现在不等长大就能繁殖后代了。这是在人类选择压力下,生物适应环境的典型例子。

类似情况在草原上也经常发生。我国南北朝(公元577年)时代的一首叫《敕勒歌》的民歌中,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歌词。可见,那时阴山一带的草又高又密,把吃草的牛羊都挡住了。现在我国大部分草原,由于长期超载放牧,嗜口性好的牧草种类都小型化了。这些有放牧价值的草变得矮小而且贴地生长,甚至基因也发生了相应改变。也就是说,这种矮小的性状可以长期遗传下去。过去的草比牛羊还高,现在矮得连羊蹄都盖不住,这是生物适应环境,向着小型化发展的结果。

生物小型化是物种退化的早期表现,具有警示作用。我们如果吸取教训,及早“刹车”,物种有可能停止退化,恢复原来的体型。否则,将不可逆转。

过度利用会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最终会导致生态系统崩溃。我国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不少地段,由于超载放牧和滥挖药材,处于严重衰退状态,面临着崩溃的威胁。

超载放牧会使草原衰退,这种情况容易理解,而滥挖药材为什么也会使草原衰退呢?我们以草原著名药用植物甘草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甘草(如图)是一种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在我国“三北”地区,尤其是西北沙质土壤的草原上,分布最多,生长最好。甘草根系是直根系,主根粗壮发达,深深扎在土壤深处。

img251

甘草

甘草的药用部位是它的主根,在中药中叫做甘草,它有止咳祛痰、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等多方面的功效,尤其是后两种效用备受中医重视。在中医看来,甘草有广泛的解毒作用,能治72种乳石毒,能解1200种草木毒,因此被尊称为“众药之王”。中医还认为,甘草有调和诸药的功效,被广泛用在中医的处方中,以减少不同药物之间的相克作用。另外,甘草由于味甜,还被广泛用作香烟和蜜饯食品的配料。

正因为甘草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其他用途,所以需求量很大,但人工栽种的甘草很少,市场上供应的甘草药材主要是通过挖掘野生甘草获得的,尤其是西北草原,是人们采挖甘草的首选地区。

采挖甘草都在秋季进行。因为此时采挖的甘草根,质坚体重,粉性大,甜味浓,药用成分含量高,能卖上好价钱。于是,到了秋天,挖甘草的人纷纷涌向草原,争先恐后地挖掘甘草,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不管大小,见甘草就挖。

就这样,本来是一个广泛分布的习见植物,近年来由于过度采挖,甘草已经陷入濒临灭绝的状态。据青海省统计,该省过去甘草的年收购量为1000多吨,但近年来,每年收购量只有几十吨了。

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疯狂采挖后所适成生态灾难。上面谈到,甘草的主根发达,入土很深。据测量,一年生的甘草主根就能长到25~80厘米,直径0.2~0.6厘米;三年生的甘草主根已经长到72~136厘米,直径1.4厘米。这说明甘草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说有人在草原上挖出过有脸盆那么粗的干草根,重量达100多千克,要两个人才能抬到车上。试想,如此巨大的甘草根,牢牢固着大片的草原土壤,发挥出的生态作用该是多么巨大啊!然而,近年来,每当秋季挖掘甘草的掠夺活动着结束后,草原上到处是挖药人留下的一个个大坑,而且年复一年,大坑越来越多。于是冬春的大风、夏季的大雨,卷走了本来就不厚的表土,露出了黄沙,土被卷走了,水也就没有了,草原就开始沙漠化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