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动物的互利关系

动物的互利关系

时间:2023-02-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自然界,两种动物和睦共处,双方得益的事例确实有很多。原来,在白蚁的消化道内有一种原生动物,由于它有很多鞭毛,因此又叫做披发虫。可见白蚁和披发虫之间有一种紧密的关系,只有彼此生活在一起,才能大家得到好处,否则连生命都保不住。寄居蟹,又称寄居虾,是一种甲壳纲的节肢动物。在生态学上,两种动物的个体在一起生活,彼此相互依存,共同得到利益的关系,称为互利关系。
动物的互利关系_生物生态拾趣

动物的互利关系

猴子和鹿是好朋友。一天,它们发现小河对岸有一片果树,熟透的果子挂满枝头。它们高兴极了,都想吃到果子,但是,猴子不会游泳,站在河边,急得呱呱大叫。鹿便让猴子伏在自己背上,带着它一起游过河去。不一会,它们就来到果树下,鹿不会上树,尽管昂起头,努力往上跳都无法够着挂在树枝上的果子。这时猴子三下两下就爬上树去,很快就采到很多果子,扔下地来,同鹿一起分享。这则童话的寓意是与人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就能相互得益。在自然界,两种动物和睦共处,双方得益的事例确实有很多。白蚁是一种对人类极有害的昆虫,尽管非洲有些人把它作为美食,但是白蚁以木质纤维为食物,又是过社会性群居生活,数量大,能蛀空木材,对枕木、桥梁和房屋建筑危害极大。因此,世界各大城市都设有白蚁防治机构,耗费了大量人力和财力消灭白蚁。白蚁怎么消化坚硬的木头呢?原来,在白蚁的消化道内有一种原生动物,由于它有很多鞭毛,因此又叫做披发虫。披发虫能将木质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这样白蚁就能吸收了;如果用40℃的高温处理白蚁,它肠内的披发虫都死了,而白蚁却仍然活着照样吃木头。但是,白蚁本身没有能分解木材纤维所需的酶,所以不久也就“饿死”了。可见白蚁和披发虫之间有一种紧密的关系,只有彼此生活在一起,才能大家得到好处,否则连生命都保不住。披发虫对白蚁来说,可说是“相依为命”,而对人来说,真可说是“助纣为虐”。

在非洲可以见到一些鸟,如牛背鹭和小白鹭经常同长角牛或大象在一起。几只牛背鹭或栖身在它们的背上,或在它们的脚跟前转来转去,长角牛和大象都不会驱逐这些“小朋友”,因为牛背鹭在长角牛和大象身边转,只不过是为了等着啄飞来停在伙伴身上的蝇类、小虫和体外寄生虫。要知道长角牛和象对这些小虫的干扰是非常厌恶的。如果没有牛背鹭在它们身旁,它们就只得不停的左右摆动尾巴驱赶蚊蝇,或是将身体滚上一层薄泥以抵御蝇虫,虽然也能起到一些作用,又哪能抵得上朋友在时那样消闲舒服呢?而且牛背鹭视觉灵敏,当远处出现敌害时,就会突然惊飞,这就等于唤醒长角牛的警觉,早作准备。

有一种小鸟常喜与犀牛为伴,所以叫做犀牛鸟。犀牛也喜欢这种小鸟的到来,因为小鸟帮助它们消除病患。犀牛凭着它那巨大的体躯和一身蛮力,兼加头上的硬角,可说是无所畏惧的,就连狮、虎也不敢惹它。但是,英雄只怕病来磨。犀牛的皮厚且皱襞多,容易积存污垢,滋生寄生虫,而且犀牛在生活中难免碰伤,而蝇类又喜欢在伤口处产卵生蛆。这些都使犀牛容易感染罹病,痛苦不堪。此时,犀牛鸟帮助犀牛从伤口中剔出寄生虫作为美餐,而犀牛鸟在犀牛的身边,安全度大大增加,因为没有哪种对犀牛鸟有威胁的动物敢靠近犀牛。

寄居蟹,又称寄居虾,是一种甲壳纲的节肢动物。成体寻找空的螺壳作为栖居寓所。头部能伸出螺壳外在海滩上或海底爬行,遇敌时可将整个身体缩入壳内。在螺壳的表面还常常附着贝螅,这种腔肠动物有刺细胞。刺细胞向外一端有一刺针,向内有一个刺丝囊,囊中有细长而中空的刺丝。当刺针受刺激时,刺丝可由内向外翻出。并把毒液射入猎物或敌害体上,起麻醉作用。寄居蟹居住在螺壳中,而贝螅成体过固着生活,不能自由移动,附着在螺壳上,它的楼下房客可背着它四处活动,这就大大地扩大了它的捕食范围,而寄居蟹可得到楼上房客刺丝胞的保护。又如海绵动物成体也过固着生活,所以别的动物都不愿意吃它。因此,在它的中央腔内,常有甲壳动物、软体动物甚至小鱼躲藏着,这些房客把它作为避难所。有一种皮海绵也常固着在寄居蟹的螺壳表层上生长,以后逐渐溶化了螺壳,这样寄居蟹就直接居住在皮海绵的中央腔内了。皮海绵可以随寄居蟹到处活动,扩大了生活范围,而寄居蟹也可因为它的“房东”不受别的动物欢迎而得到庇护。

在生态学上,两种动物的个体在一起生活,彼此相互依存,共同得到利益的关系,称为互利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