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9 免疫学方法
13.3.9.1 放射性免疫测定法
(1)原理:用SOD作为抗原免疫动物,分离出抗血清继而分离出抗SOD抗体,将抗体标记放射性同位素如125I,就可以按照放射免疫法测定SOD。
(2)测定方法:将分离纯化的SOD作为抗原,取抗原1mg,以完全Freund佐剂乳化,皮下注射入兔,然后隔离2~3周再注射0.5mg,除第1次注射外,共注射3次。取出心脏血,分离出抗血清,然后从抗血清中分离出抗SOD抗体,将抗体用放射性同位素如125I标记,按放射免疫法测定SOD。
(3)方法特点:本法只能测定SOD的量,而不能测出SOD的活性,因为SOD抗体不能区分天然SOD与变性失活的SOD。该法测定的是样品中SOD的真实含量,特异性较好,用该法已可成功地测出健康人与病人的红细胞SOD。如果将抗天然与变性SOD的抗体分离出来,标记放射性同位素或β-半乳糖苷酶,其灵敏度可大为提高。免疫法优点很多,但缺点也很明显,如专一性过高,抗人SOD的抗体只能与人的SOD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这样一来,要测定动物体内的SOD,还要分别制备不同动物种属的SOD,不仅手续繁琐,而且给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另该法用到放射性标记,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做好安全防护,防止放射性污染。
(4)实例——放射性免疫法测定SOD。
①仪器:液体闪烁计数仪,离心机,电磁搅拌器。
②试剂:SOD标准品;Na125I;Sephadex-G75;牛血清白蛋白;氯胺T:用磷酸盐缓冲液配制成10g/L的溶液;1%碘化钾溶液;偏重亚硫酸钠:用磷酸盐溶液配成30g/L的溶液;0.2mol/L、0.5mol/L磷酸盐缓冲液,pH为7.6;雄性家兔。
③试验步骤。
SOD的分离与纯化。
抗SOD抗血清的制备:对家兔进行5~10mg卡介苗注射,进行基础免疫。7d后,取提纯的SOD 1mg,加福氏佐剂充分乳化,对家兔背部皮内进行多点注射。一个月后,再取提纯的SOD 1mg,加福氏不完全佐剂,于家兔背部皮内及脚掌多点注射进行第二次免疫。再隔10d,以1mg SOD水剂进行腹腔注射,加强免疫。取耳血,用免疫扩散法或单向扩散法等测定抗体效价。杀死动物采血,室温凝固30min左右,再置37℃水浴使之凝固,最后置于4℃下充分凝固,离心后吸取血清。测定血清抗体效价,加入0.02%叠氮化钠,-20℃保存。
SOD的125I标记:向一试管中加入纯化的SOD 100~300μg及2~3毫居里(1居里=37GBq)Na125I,置水浴。用微量注射器喷射注入1mg氯胺T,在电磁搅拌器上搅拌氧化5min。加入偏重亚硫酸钠3mg终止反应。加入1%碘化钾溶液一滴,反应液呈透明。如出现棕黄色,说明氧化尚未终止,应继续滴加偏重亚硫酸钠直至反应无色透明。用Sephadex G-75柱纯化标记的SOD。测量标记SOD的放射性强度(微居里/mL)。
样品测定:向测试管中加入0.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300μL,pH为7.4,含6.7%正常兔血清。加入样品100μL或不同浓度的SOD标准品,加入适当稀释的兔抗血清200μL,加入125I标记的SOD100μL。对照管中除不加样品或SOD标准品外,其余与测定管相同,以磷酸盐缓冲液补足总体积。混匀,于4℃下放置18h。加入适当稀释的含8%PEG 6000的二抗羊抗兔IgG的沉淀剂400μL,4℃条件下作用6h。5 0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液,对沉淀进行Y计数。
SOD含量计算:测定管的放射性强度值标记为“T”,对照管的放射性强度标记为“B”,计算B/T比值。根据标准SOD不同用量(X)及相应的放射性强度B/T比值(Y),绘制标准曲线。然后再根据样品测定值(B/T)由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液中的SOD含量。
13.3.9.2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
(1)原理:把发光剂如鲁米诺及其衍生物N-氨基己基-N-乙基异鲁米诺(AHEI)加入一个免疫反应体系中,取代放射性同位素,最终以发光强度来计算表征待测物质的量。
(2)测定方法:提取纯化目标SOD,制备抗SOD的抗血清,对SOD进行AHEI标记,并检测标记SOD的发光值。把各管放在发光检测仪的测定位置上,原位加入过氧化氢液200μL启动发光,仪器自动记录发光峰值。
(3)方法特点:与放射性免疫法相比,本法标记物较为稳定,标记好的SOD标准品可置-20℃下存放6个月以上。用发光剂取代放射性同位素的优点是避免了放射性污染,标记物可长期保存,而在灵敏度和特异性上均可与放射性免疫测定相媲美。
(4)实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SOD。
仪器:发光检测仪。
试剂:氨基己基乙基异鲁米诺(AHEI);双-二乙基-己二亚胺;三乙胺;甲醇;0.1mol/L Na2CO3;Sephadex G-25柱;10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为7.4;稀释液:用上述缓冲液配制2g/L明胶溶液,加入NaN3至终浓度为1.5mmol/L;分离剂:用上述缓冲液配含50g/L的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用此溶液稀释的二抗溶液作为分离剂;氯化血红素液:用上述磷酸盐缓冲液将氯化血红素配制成15μmol/L的溶液;过氧化氢液:取30%H2O2用双蒸水稀释至30mmol/L;2mol/L NaOH。
试验步骤:
提取纯化欲分离的SOD,制备抗SOD的抗血清。
SOD的AHEI标记:①活化:将AHEI 10μmol和双-二乙基-己二亚胺17.5μmol于20℃溶解在50μL三乙胺及950μL无水甲醇中,然后置于含氩气的带橡胶塞的容器内活化2~4h。取出50μL在25℃下于蒸发器上干燥。②标记:将干燥后的残余物溶于25μL甲醇中,加入纯化的SOD 1mg(溶于0.1mol/L Na2CO3,pH为9.5),于20℃下作用4 h。③纯化:将混合物通过Sephadex G-25柱,洗脱去非标记物。④检测标记SOD的发光值。
样品检测:
按表13-11加样,各管充分混合,4℃下放置过夜,5 000r/min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用2mol/L NaOH溶液200μL沉淀,在50℃下保温3h。待温度降至室温后,加入氯化血红素液800μL,充分混匀。把管子放在发光检测仪的测定位置上,原位加入过氧化氢200μL启动发光,仪器自动记录发光峰值。
表13-11 化学发光免疫法试剂加样表
SOD含量计算:根据SOD标准液(ng)的自然对数值ln(X)及对应发光峰值[(B0-N)/(B-N)]的自然对数值ln(Y)绘制标准曲线。将样品管的发光峰值与标准曲线相比较,计算出SOD的含量。
13.3.9.3 ELISA方法
(1)原理:根据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基本原理,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样品的SOD含量。本法主要用于检测血浆等样品中的细胞外SOD(EC-SOD)。
(2)测定方法:辣根过氧化物酶(HPR)标记抗EC-SOD单克隆抗体,将标记的抗ECSOD单抗溶于碳酸钠缓冲液,向酶标板中加入以上抗EC-SOD单抗,4℃下过夜。用洗涤缓冲液逐孔清洗,加入封闭液,4℃下存放,直至测定。加入待测样品或用封闭液稀释的EC-SOD标准液,室温下放置2h。倾去液体,用洗涤缓冲液清洗3次。再加入经封闭液稀释的HPR标记抗EC-SOD单抗溶液,室温孵育2h。用洗涤缓冲液洗3次,加入底物液,室温下显色30min。加入H2SO4,以双蒸水调零,在492nm处测定吸光度。根据EC-SOD标准液的不同浓度及其对应的吸光度值,绘制标准曲线。再由样品测得的吸光度值查出对应的SOD含量。
(3)方法特点:该法的特异性决定于抗EC-SOD单抗的特异性,抗体不应与其他类型的SOD酶有交叉反应。该法适用于测定血浆、组织液、尿液及关节液等体液中的EC-SOD含量。在体外,仅有包括成纤维细胞、胶质细胞等的少数细胞种类能够产生和分泌EC-SOD,而内皮细胞或上皮细胞等并不能产生EC-SO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