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本科 Gramineae
沙芦草(蒙古冰草) 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
一、生物学特征
沙芦草是禾本科冰草属植物。疏丛型多年生草本植物。单株鲜重86.5g;叶丛高度30cm,生殖枝高度55cm;茎粗1.5mm,茎节2,节间长17cm。叶片数3片,常内卷成针状,光滑无毛,叶片长24cm,宽2.5mm,叶鞘紧密裹茎,无毛,叶舌截平,具小纤毛。穗状花序长7.5~8cm,宽5mm,每个花序有17个小穗,小穗排列的节数16节,穗轴节间长3~4mm,小穗疏松排列,向上斜升,每小穗有小花5~8枚。第一颖和第二颖等长等宽,为4mm和0.5mm,均无芒,颖明显短于第一小花;小花长6~7mm,小花宽1mm;外稃和内稃近等长等宽,为6~7mm和1mm,均无芒。6月开花,颖果成熟期7月。据在宁夏盐池县调查,野生的单株分蘖数268个,根系深22~30cm,根幅20cm,根数270~513条,根粗2mm(包括沙套),根系鲜重152.5g。
沙芦草根
二、自然分布状况和生物量
沙芦草零星分布于宁夏中北部荒漠草原地带,集中分布区为盐池县南部青山、大水坑一带,辐射麻黄山、惠安堡等地。本次调查地点是盐池县青山乡营盘台村,沙芦草在群落内频度为85%,密度为3.5株/m2,单株地上部鲜重86.5g,地下部鲜重152.5g,地上和地下总生物量239g,比值为1∶1.8,牧草产量12116.1kg/hm2(807.7kg/亩),在盐池县集中分布区面积大约有3万亩。
三、生态环境
盐池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东经107°24′,北纬37°47′,海拔1347.8m,年均温7.7℃,≥0℃积温3536℃,≥10℃积温2963℃,降雨量296.5mm,年蒸发量2131.7mm。沙芦草主要生长在盐池县荒漠草原上,调查地点青山乡营盘台村距离盐池县城以南40km处,海拔1420m。地形为缓坡丘陵,坡面南向,坡度5°,生境干旱,土壤为沙壤质淡灰钙土,肥力贫瘠。植物群落为沙芦草-猫头刺(Oxytropis aciphylla)-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群落含植物13种,隶属6科:禾本科、豆科、萝摩科、石竹科、藜科、大戟科。总盖度为35%,地上部鲜重577g/m2。群落结构分三层,第一层36~60cm,分盖度为16%;第二层21~35cm,分盖度为18%;第三层10~20cm,分盖度为10%。作为调查对象的沙芦草在群落中为优势种,属于第一层,叶层高20cm,生殖枝高60cm,分盖度12%,密度3.5株/m2,地上部鲜重300g/m2,占群落总鲜重的52%,生活力强,种子已经成熟并脱落。猫头刺处于第二层,植株高度23cm,盖度8%,密度1.5株/m2,牛枝子处于第三层,匐生茎枝长度42cm,盖度5%,密度2.5株/m2。群落中伴生种还有第一层的草木樨状黄耆(Astragalus melilotoides),第二层的老瓜头(Cynanchum komarovii)、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中亚白草(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狭叶草原石头花(Gypsophila davurica var.angustifolia),第三层的砂珍棘豆(Oxytropis psammochalis)、地锦(Euphorbia humifus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细弱隐子草(Cleistogenes gracilis)、棉蓬(Corispermum tylocarmum)等。
沙芦草穗
四、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
沙芦草生于半荒漠地带干旱的沙地、石砾质地,是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中十分耐旱的草种,也能抗风沙耐寒,人工种植生长良好,是一种优良牧草,马、牛、羊喜食,是家畜的催肥饲草。沙芦草根可作药用,能止血、利尿。特别是作为小麦重要的野生近缘植物,可直接用于小麦现代化育种生物工程。
五、濒危状况及保护建议
由于连续干旱和禁牧之前长期以来的垦荒扩田、拓荒弃荒、过度放牧,使沙芦草的分布面积、种群密度呈现减少的趋势,如果采取围栏封育,在雨水好的年份再进行补播和施肥,把沙芦草原生境作为种子繁殖基地,除能保护优良种质外,生产的种子可用于干旱地区天然草场的补播,也可与苜蓿等豆科牧草混播,建立高产人工草地,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畜牧业有重要意义。
沙芦草全株及生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