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物膜的结构及功能
一、膜的结构
1.膜的物质组成
包括脂类、蛋白质、少量的糖类、水及金属离子。
(1)脂类
包括磷脂(主)、胆固醇和糖脂,不同生物膜脂类的种类和含量差异较大,各种脂类物质分子结构不同,但有一共同的结构特点即其分子由两部分组成,亲水的极性基团(头)和疏水的非极性基团(尾)。膜脂的这种特性使其在膜中排列具有方向性,对形成膜的特殊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2)蛋白质
细胞内20%~25%的蛋白质与膜结构相联系,根据它们在膜上的定位可分为膜周边蛋白质和膜内在蛋白质。
外周蛋白质:分布在膜外表面,不深入膜内部。它们通过静电力或范德华力与膜脂连接。这种结合力弱,容易被分离出来,只要改变介质的pH、离子强度或鏊合剂便可将其分离出来,约占膜蛋白的20%~30%。
内在蛋白:分布在膜内,有的插入膜中,有的埋在膜内,有的一端暴露于膜外侧,或两端暴露,称跨膜蛋白。内在蛋白通过疏水键与膜脂比较牢固地结合,分离较困难,只有用较剧烈的条件如去垢剂、有机溶剂、超声波等才能抽提出来,因为它们具有水不溶性,除去萃取剂后又可重新聚合成不溶性物质。其含量约占膜蛋白70%~80%。
(3)糖
生物膜中的糖以寡糖的形式存在,通过共价键与蛋白形成糖蛋白,少量还可与脂类形成糖脂。糖蛋白中的糖往往是膜抗原的重要部分,如决定血型A、B、O抗原之间的差别,只在于寡糖链末端的糖基不同。糖基在细胞互相识别和接受外界信息方面起重要作用,有人把糖蛋白中的糖基部分比喻为细胞表面的天线。
2.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972年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受到广泛的支持。这种生物膜结构模型的主要特征是:
(1)流动性
流动性是生物膜的主要特征,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流动性对生物膜表现正常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能量转换、物质运转、信息传递、细胞分裂、细胞融合、胞吞、胞吐以及激素的作用等都与膜的流动性有关。生物膜的流动性表现在膜脂分子的不断运动。膜脂间运动可分为侧向运动和翻转运动。侧向运动是膜脂分子在层内与临近分子交换位置,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快运动。翻转运动是膜脂双分子层中的一层翻至另一层的运动,这种运动方式很少发生,对膜的流动性影响不大。
膜的流动性主要与膜脂中的脂肪酸碳链长短及饱和度有关。膜脂双层结构中的脂类分子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可呈现既具有晶体的规律性排列,又具有液态的可流动性,即液晶态。在生理条件下,生物膜都处于此态,当温度低于某种限度时,液晶态即转化为晶态,此时,膜脂呈凝胶状态,黏度增大,流动性降低,生物膜功能逐渐丧失。胆固醇是膜流动性的调节剂,它可以抑制温度所引起的相变,防止生物膜中的脂类转向晶态,防止低温时膜流动性急剧降低。
生物膜的流动性是膜生物学功能所必需的,许多药物的作用可能通过影响膜的流动性实现,如麻醉药的作用可能跟增强膜的流动性有关。
(2)两侧不对称性
膜脂两侧具有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会导致膜两侧的电荷数量、流动性等的差异。这种不对称性与膜蛋白的定向分布及功能有关。
膜糖基两侧分布不对称性,质膜上的糖基分布在细胞表面,而细胞器膜上的糖基分布则全部朝向内腔。这种分布特点与细胞互相识别和接受外界信息有关。
膜蛋白两侧分布不对称性,膜蛋白是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不同的生物膜,由于所含的蛋白质不同而所表现出来的功能也不同。同一种生物膜,其膜内、外两侧的蛋白质分布不同,膜两侧功能也不同。膜两侧的蛋白分布不对称是绝对的,没有一种蛋白质同时存在于膜两侧。
生物膜结构上的两侧不对称性,保证了膜功能具有方向性,这是膜发挥作用所必需的。例如,物质和一些离子传递具有方向性,膜结构的不对称性保证了这一方向性能顺利进行(图3-11)。
图3-11 流动镶嵌模型结构示意图
(a)立体模式(b)剖面图、外表面有糖链与膜脂和膜蛋白结合
二、跨膜运输
生物膜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转换、物质运输、信息识别与传递,这里我们将重点介绍生物膜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生物膜的通透性具有高度选择性,细胞能主动地从环境中摄取所需的营养物质,同时排除代谢产物和废物,使细胞保持动态的恒定,这对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极为重要。大量证据表明,生物界许多生命过程都直接或间接与物质的跨膜运输密切相关。如神经冲动传播、细胞行为、细胞分化等重要生命活动。
根据运输物质的分子大小,物质运输可分为小分子物质转运和大分子物质转运两类。小分子物质转运可通过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方式通过生物膜。被动转运是指物质分子流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消耗能量;主动转运是指物质可逆浓度梯度方向进行,需耗能。大分子物质转运是生物膜结构发生改变的膜动转运。
1.小分子物质的转运
由于生物膜的脂双层结构含有疏水区,它对运输物质具有高度的选择通透性。
(1)小分子物质的直接通透
生物膜上的膜脂分子是连续排布的,这样在脂分子间不存在裂口。但是膜脂分子处于流动状态,在疏水区会出现暂时性间隙,间隙孔径0.8nm,可使一些小分子(如水分子0.3nm)通过。但这种小分子物质的通过速度各不一样,通过速度取决于分子大小及其在生物膜上中的相对溶解度。一般来说,分子越小且疏水性或非极性越强,通过膜较易。不带电荷的极性小分子有时也可通过,但速度慢,带电荷的小分子则不能直接通透。
(2)通道蛋白运输
又称简单扩散。通道蛋白是一种膜运输蛋白,它在膜上形成液体通道,使分子大小和电荷适当的物质,借助扩散作用通过膜脂双分子层。通道蛋白运输特点是:①从高浓度到低浓度;②通道蛋白不与运输的物质发生结合反应,只起通道作用。传输蛋白通道有的持续开放,有的间断开放。间断开放的通道受“闸门”控制。“闸门”通道根据其开启的特定条件可分为三类:①配体-闸门通道,细胞外的特定配体与膜表面特异受体结合时,通道开放;②电势-闸门通道,只有膜电位发生改变时,通道开放;③离子闸门通道,只有某种离子浓度达到一定浓度时,闸门开放。
(3)载体蛋白被动运输
又称易化扩散或促进扩散。载体蛋白是一种膜转运蛋白,被转运的物质可与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使载体构象发生改变,从而将物质转运到低浓度的一侧。此运输特点:①从高浓度到低浓度;②被转运的物质与载体发生可逆结合反应;③运输过程不需能量。如红细胞膜上存在着一种载体蛋白,可参与的运输。
(4)载体蛋白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是被转运的物质与载体蛋白发生可逆的特异结合,使物质在膜两侧进行转运。特点:①可逆浓度梯度进行;②消耗能量,常见的是ATP提供能量。以Na+、K+-泵为例: Na+、K+-泵就是Na+、K+-ATP酶,它是一种跨膜的载体蛋白,对维持细胞内外Na+、K+浓度十分重要。此酶有两种构象,即亲钠构象和亲钾构象。亲钠构象的酶以脱磷酸形式存在,亲钾构象的酶以磷酸化形式存在,两种构象相互转化,便将Na+从细胞内泵到细胞外,同时又将K+从细胞外泵到细胞内。进行Na+、K+交换时,分解ATP,以供逆浓度梯度转运所需的能量。
因此,Na+、K+-ATP酶的作用是主动向膜外泵出Na+,向膜内泵入K+,从而维持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差,这种离子浓度差,对膜电位的维持十分重要,是神经兴奋、肌肉细胞活动的基础(图3-12)。
图3-12 钠钾泵
一些糖或氨基酸的主动运输不是靠直接水解ATP提供能量,而是依赖离子梯度形式储存的能量,形成这种离子梯度最常见的是Na+。由于膜外Na+浓度高,Na+顺电化学梯度流向膜内,葡萄糖便利用Na+梯度提供的能量,通过Na+推动的葡萄糖载体蛋白将葡萄糖转运入细胞,进入细胞内的Na+又可通过Na+、K+-ATP酶的作用,转运到细胞外。这样Na+梯度越大,葡萄糖越易进入。
钙离子泵对于细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钙离子通常与信号转导有关,钙离子浓度的变化会引起细胞内信号途径的反应,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变化。通常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显著低于细胞外钙离子浓度,主要是因为质膜和内质网膜上存在钙离子转运体系,细胞内钙离子泵有两类:其一是P型离子泵,其原理与钠钾泵相似,每分解一个ATP分子,泵出2个Ca2+。另一类叫做钠钙交换器(Na+-Ca2+ exchanger),属于反向协同运输体系(antiporter),通过钠钙交换来转运钙离子。位于肌质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上的钙离子泵是了解最多的一类P型离子泵,占肌质网膜蛋白质的90%。肌质网是一类特化的内质网,形成网管状结构位于细胞质中,具有贮存钙离子的功能。肌细胞膜去极化后引起肌质网上的钙离子通道打开,大量钙离子进入细胞质,引起肌肉收缩之后由钙离子泵将钙离子泵回肌质网。
质子泵有三类(图3-13):P-type、V-type、F-type。
P-type:载体蛋白利用ATP使自身磷酸化(phosphorylation),发生构象的改变来转移质子或其他离子,如植物细胞膜上的H+泵,动物细胞的Na+、K+泵,Ca2+泵,H+-K+ ATP酶(位于胃表皮细胞,分泌胃酸)。
V-type:位于小泡(vacuole)的膜上,由许多亚基构成,水解ATP产生能量,但不发生自磷酸化,位于溶酶体膜、动物细胞的内吞体、高尔基体的囊泡膜、植物液泡膜上。
F-type:是由许多亚基构成的管状结构,H+沿浓度梯度运动,所释放的能量与ATP合成耦联起来,所以也叫ATP合酶(ATP synthase),F是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耦联因子(factor)的缩写。F型质子泵位于细菌质膜、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F型质子泵不仅可以利用质子动力势将ADP转化成ATP,也可以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转移质子。
图3-13 三种ATP驱动的离子泵
2.大分子物质的转运
大分子物质的转运涉及膜结构的变化,又称膜动转运。膜动转运主要包括胞吐作用和胞吞作用。
(1)胞吐作用
胞吐作用是细胞排放大分子物质的一种方式,被排放的大分子物质被包装成分泌小泡,分泌小泡与膜融合,融合的外侧面产生一个裂口,将排放物释放出去。如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由内质网运输到高尔基体,经过加工改造,形成分泌小泡,以胞吐方式输送到细胞外(图3-14)。
图3-14 胞吐作用
(2)胞吞作用
细胞内吞较大的固体颗粒物质,如细菌、细胞碎片等,称为吞噬作用(phagocytosis)。吞噬现象是原生动物获取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在后生动物中亦存在吞噬现象。如:在哺乳动物中,中性颗粒白细胞和巨噬细胞具有极强的吞噬能力,以保护机体免受异物侵害(图3-15)。
图3-15 吞噬作用
细胞吞入的物质为液体或极小的颗粒物质,这种内吞作用称为胞饮作用(pinocytosis)。胞饮作用存在于白细胞、肾细胞、小肠上皮细胞、肝巨噬细胞和植物细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