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四 血清中磷脂的测定
【实验目的】
掌握血清中磷脂测定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
磷脂(PL)并非单一的化合物,其分子内含有磷酸基的多种脂质,磷脂是这一类物质的总称。血清中PL包括60%左右的卵磷脂、2%~10%的溶血卵磷脂、2%磷脂酰乙醇胺和20%左右的鞘磷脂。
血清PL定量方法包括测定无机磷的化学法和酶法两大类。
化学测定法过程包括:①抽提分离;②灰化;③显色和比色三个阶段。以有机混合试剂(无水乙醇、乙醇)抽提血清中磷脂,再用浓硫酸和过氯酸消化抽提液中的脂类和其他有机化合物,用硝酸盐与磷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比色定量。本法可用于组织细胞中磷脂的抽提和定量。
酶测定法可分别利用磷脂酶A、B、C、D等4种酶作用,加水分解,测定其产物,对PL进行定量。一般多采用磷脂酶D(PL-D)进行定量。磷脂酶D因特异性不高,能水解血清中的卵磷脂、溶血卵磷脂和神经磷脂(三者占血清总磷脂的95%),释放出胆碱,胆碱在胆碱氧化酶作用下生成甜菜碱和H2O2,在过氧化物酶作用下,H2O2与4-氨基安替吡啉和酚发生反应生成红色醌亚胺化合物,在500nm波长下,其颜色深浅与这三种磷脂的含量成正比。PL-D可作用于含有卵磷脂、溶血卵磷脂和鞘磷脂以及含胆碱的磷脂,这几种磷脂约占血清总磷脂的95%。本法快速准确,便于自动生化分析仪器进行批量检测。
【实验材料】
人血清。
【实验器材】
试管、恒温水浴锅、高速冷冻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
【药品试剂】
1.抽提液:无水乙醇∶乙醇=3∶1。
2.消化液:用1L密器,加水约500 ml,置冷水中缓缓加浓硫酸280 ml到水中,冷却后加过氯酸(70%)65 ml,混匀,加蒸馏水至1000 ml。
3.显色剂:称取钼酸铵2.5 g和无水醋酸钠8.2 g,加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 L,临用时取此液体9份加新配的VC液(10%)1份,混合即可。
4.1 mg/L参考液:称干燥KH2PO40.4393 g溶于蒸馏水中,转移至100 ml的容量中,用蒸馏水加至刻度。4℃冷藏。
5.0.04 mg/ml参考液:取上述1 mg/L储存液2 ml加水至50 ml,4℃冷藏。
6.酶应用液:每100 ml Tris-His缓冲液(50 mmol/L,pH7.8)中含45 U磷脂酶D,100 U胆碱氧化酶,220 U过氧化物酶,12 mg 4-氨基安替吡啉,20 mg酚,8 mg CaCl2·2H2O,0.2 gTritonX-100。
7.2 mg/ml卵磷脂标准液:纯卵磷脂,临用前配制,含0.5% TritonX-100。
【实验方法】
1.化学法:
(1)准备三支试管,分别标记为空白管、测定管和标准管。在测定管中加入0.1 ml血清和2.4 ml抽提液,盖上试管盖后,室温下充分振荡10分钟。然后在3000 r/min条件下,室温下离心10分钟。
(2)将测定管中的上清液取出1 ml置于一个新的测定管中,在沸水浴中蒸干。
(3)消化:在蒸干后的测定管中加入0.1 ml水和0.2 ml消化液;在空白管中加入0.1 ml水和0.2 ml消化液;在标准管中加入0.1 ml 0.04 mg/ml参考应用液和0.2 ml消化液。将三支试管放置在电炉上面加热消化,直到测定管中由黑色转为清亮为准。室温静置冷却。
(4)显色: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2 ml显色剂,在60~70℃水浴条件下保温10分钟,然后在室温冷却。
(5)测定:以空白管调零,在700 nm波长下测定标准管和测定管中的吸收值,分别记录为T和A。
(6)计算:
血清脂性磷浓度=A/T×10(mg/dl)
血清磷脂(以卵磷脂计)=A/T×10×0.3229(mmol/L)
2.酶法:
(1)在3 ml酶应用液中加入血清(测定管A)20μl,标准管(T)加标准液20μl,空白管加水20μl,放置37℃水浴10分钟后,波长500 nm,比色,空白管液调零。
(2)计算:
血清磷脂(mg/dl)=A/T×200
血清磷脂(mmol/L)=血清磷脂(mg/dl)×0.01292
【思考题】
简单叙述两种测定血清中磷脂含量的方法各有哪些优缺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