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PRRSV的Marc145的细胞培养

PRRSV的Marc145的细胞培养

时间:2023-02-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项目背景细胞培养在病毒学方面的应用最为广泛,除用于病毒的病原分离外,还可用于研究病毒的繁殖过程及细胞的敏感性和传染性,观察病毒传染时细胞新陈代谢的变化,探究抗体与抗病毒物质对病毒的作用方式与机制,研究病毒干扰现象的本质和变异的规律性,以及病毒的分离和鉴定,抗原的制备及疫苗、干扰素的生产,病毒性疾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等。

PRRSV的Marc145细胞培养

一、项目背景

细胞培养在病毒学方面的应用最为广泛,除用于病毒的病原分离外,还可用于研究病毒的繁殖过程及细胞的敏感性和传染性,观察病毒传染时细胞新陈代谢的变化,探究抗体与抗病毒物质对病毒的作用方式与机制,研究病毒干扰现象的本质和变异的规律性,以及病毒的分离和鉴定,抗原的制备及疫苗、干扰素的生产,病毒性疾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等。

PRRS——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俗称蓝耳病),以妊娠母猪的繁殖障碍(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各种年龄猪特别是仔猪的呼吸道疾病为特征,现已成为规模化猪场的主要疫病之一。PRRSV(猪蓝耳病病毒)为一种有囊膜的病毒,呈球形或卵圆形,直径为45~65nm,呈20面体对称,囊膜表面有较小的纤突,表面相对平滑,核衣壳为立方形,核心直径为25~35nm。

Marc145细胞(恒河猴肾细胞)为上皮样细胞,可连续培养。PRRSV在Marc145细胞上生长可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PE)。PRRSV感染Marc145细胞过程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病毒感染细胞后的20~22h,仅部分细胞被随机感染,而且Marc145细胞对PRRSV的低感染性与感染剂量无关,因为感染剂量比常规量提高100倍,感染22h后,仅5.5%的细胞呈PRRSV阳性;第二阶段,感染后的2~3d,也称为病毒的对数感染期,病毒感染蔓延是通过相邻细胞之间的接触感染,细胞对自由病毒不敏感,并出现感染细胞群。

二、项目目标

(1)掌握病毒性材料的处理方法;

(2)掌握PRRSV接种于组织培养细胞的技术;

(3)掌握病毒的细胞培养技术;

(4)掌握细胞病变的观察方法;

(5)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三、工作流程

流程一:工作准备

img131

续表

img132

流程二:制备病毒悬液

(1)将含PRRSV的病料剪碎、充分研磨,加生理盐水制备成1∶10匀浆,反复冻熔3次,3000r/min离心,取上清液,过滤除菌,每毫升加青霉素1000μg和链霉素1000μg,室温放置1~2min。

(2)将病毒液反复冻熔3次,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

流程三:病毒感染和维持

(1)将Marc145细胞培养长成单层。

(2)弃去细胞培养生长液,用预热至37℃的Hank′s液(pH 7.2~7.4)清洗1次,以除去细胞碎片等。

(3)滴加病料上清液(或病毒悬液),接种量为生长液的1/10,标准是使细胞单层都能接触病毒。在37℃下放置1~2h,使病毒吸附于细胞膜。期间可以转动细胞培养瓶2~3次,目的是使全部细胞都接触到接种物。同时做细胞对照试验。

(4)弃去接种液,用pH 7.2的Hank′s液将细胞单层清洗2~3次,以除去接种液内可能存在的对细胞有毒的物质,如接种粪便等病料尤其要注意。如果接种液就是细胞培养传代病毒,则可省略此步骤。

(5)按生长液量换加维持液,在37℃培养箱中培养。

流程四:细胞病变的观察

逐日在低倍显微镜下检查CPE。细胞在接种病毒后,24~48h开始出现病变,72~96h约达到80%病变。病变现象:细胞空泡化、圆缩,先灶状脱落,再大片脱落,最后整个细胞裂解、破碎。图3-2所示为PRRSV感染后,出现CPE的Marc145细胞。

流程五:病毒收获

CPE出现在接种病毒后的48h,72~96hCPE达80%左右,当细胞出现80%以上CPE时,即可开始收获病毒。反复传过几代后病变时间可缩短。收获病毒后,-20℃冻熔3次,混匀病毒悬液,96孔板测定TCID50

img133

图3-2 PRRSV感染Marc145细胞后得到的细胞病变图片

(a)长成单层的Marc145细胞;(b)、(c)、(d)PRRSV感染后,出现CPE的Marc145细胞

收液时需要将含毒细胞反复冻熔2~3次以破碎细胞,将病毒释放到培养液中。

四、工作注意事项

(1)分离病毒时应选择易感细胞。

(2)病毒与细胞的选择方法:禽类的病毒一般选用鸡胚成纤维细胞;PRRSV选用Marc145细胞;PRV选用PK15细胞;FPV选用FK81细胞;CDV选用Vero细胞或MDCK细胞;CAV可选用MDCK细胞;

(3)上述为大多数病毒的常规接种方法。有些病毒(如细小病毒)需要在分裂旺盛的细胞中才能生长,这时病毒接种应在细胞贴壁后不久进行,甚至在细胞分装时接种。还有一些细胞结合性病毒如马立克氏病病毒等,接种的病料必须是完整的感染细胞而非上清液,接种后细胞单层不能用Hank′s液将感染细胞洗去。

五、思考题

(1)在进行细胞培养前,如何处理被接种的病毒性材料?

(2)利用细胞培养病毒时,如何进行病毒接种?

(3)常见的细胞病变有哪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