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二 生物化学实验常用器材及操作
一、生物化学实验常用器材
烧杯(beaker)、试管(test tube)、离心管(centrifuge tube)、刻度吸量管(scaled pipet)、滴管(dropper)、搅拌棒(stirring rod)、漏斗(funnel)、混匀器(vortex)、恒温水浴箱(water bath)、离心机(centrifuge)、分光光度计(spectrophotometer)、可调式移液器(pipettman)等。
二、基本操作及要求
(一)玻璃仪器的洗涤
1.洗涤
各种玻璃仪器的清洁程度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根据实验要求、污物性质和玷污程度选用合适的清洁方法。
(1)非定量敞口玻璃仪器,如试管、离心管、烧杯等,均可直接用毛刷蘸洗涤灵或洗衣粉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干净,最后用少量蒸馏水洗3遍。
注意:洗前检查毛刷顶端铁丝是否裸露,洗刷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损坏仪器。
(2)定量玻璃仪器,如滴管、吸量管等。先用自来水冲洗晾干,然后于洗液中浸泡数小时,取出沥净洗液后,再用自来水充分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2~3遍。
(3)比色杯用毕立即用蒸馏水反复冲洗,避免用碱液或强氧化剂清洗,切不可用试管刷或粗糙布(纸)擦拭。
2.清洁的标准
玻璃仪器洗净,以倒置后内壁不挂水珠为清洁标准。
(二)基本操作
1.吸量管
(1)吸量管的分类:每根刻度吸量管上有许多等分的刻度,刻度标记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规格为0.1mL、0.2mL、0.5mL、1mL、2mL、5mL、10mL等。
(2)吸量管的选取原则:在一次完成移液的前提下,应选用容量较小的吸量管;对于在同一次实验中同一种试剂的移取,应选用同一根吸量管。
(3)刻度吸量管的操作:
①执管:拇指、中指执吸量管上部,使吸量管保持垂直,示指按吸量管上口调节流速,刻度朝向操作者。
②取液:将吸量管插入液体,用洗耳球吸取液体至所需量取刻度上方,移开洗耳球,迅速用食指压紧管口,然后抽离液面(必要时用小滤纸片将管尖端外围拭净)。
③调准刻度:用示指控制液体至所需刻度(此时液体凹面、视线和刻度应在同一水平线上)。
④放液:移开示指,让液体自然流入容器内。此时,管尖应接触容器内壁,但不应插入容器的原有液体中(否则管尖会沾上容器内试剂,再移液时致使试剂交叉污染)。待液体流尽,将最后液滴吹出或转动吸量管使其沿容器内壁流出。
⑤洗涤:吸取血浆、尿及黏稠试剂的吸量管,用后应及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如果吸取一般试剂的吸量管,可待实验完毕后再洗。
注意事项:对于刻度自上而下的吸量管应尽量使用上端刻度;管尖残液是否须吹出,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1mL及1mL以下的均须吹出;大于1mL的视标记而行。如吸量管上方标有“吹”或“◇”形符号,则残液须吹出;如标有“快”字,应使残液自然流下。
2.可调式移液器的使用
移动调节轮至所需体积值;套上枪头,旋紧;垂直持握可调式移液器并用大拇指按至第一挡;将枪头插入溶液,徐徐松开大拇指,使其复原;将可调式移液器移出液面,必要时可用纱布或滤纸拭去附于枪头表面的液体;排放时,重新将大拇指按下,至第一挡后,继续按至第二挡以排空液体。
注意事项:移取另一种样品时,按卸尖按钮弃掉枪头,并更换新枪头。
3.离心机的使用
(1)离心前的检查:取出所有套管,启动空载的离心机,观察是否转动平稳;检查套管有无软垫,软垫是否完好,内部有无异物;离心管与套管是否匹配。
(2)离心原则:
①平衡:将一对离心管放入一对套管中,置于天平两侧,用滴管向较轻一侧的离心管与套管之间滴水至两侧平衡。
②对称:将已平衡好的一对管置于离心机中的对称位置上。
(3)离心操作:对称放置平衡后的一对管,取出多余的套管,盖严离心机机盖。调节转速调节钮,逐渐增加转速至所需值,记录时间。离心完毕后,缓慢将转速调回零。待离心机停稳后取出离心管,并将套管中的水倒净,所有套管放回离心机中。
(4)注意事项:离心机的启动、停止都要慢,否则离心管易破碎,液体易从离心管中溅出。在离心过程中,若听到特殊响声,应立即停止离心,检查离心管。若离心管已碎,应清除并更换新管;若管未碎,应重新平衡。
(三)混匀
样品和试剂的混匀是保证化学反应充分进行的一种有效措施。为使反应体系内各物质迅速地接触,必须借助于外力的机械作用。常用的混匀方法有以下几种。
(1)旋转法:手持容器,使溶液作离心旋转。适用于未盛满液体的试管或小口器皿。
(2)指弹法:一只手执试管上部,另一只手轻弹试管下部,使管内溶液作漩涡状运动。
(3)搅动法:使用干玻璃棒搅匀,多用于溶解烧杯中的固体。
(4)混匀器法:将容器置于混匀器的振动盘上,逐渐用力下压,使内容物旋转。
注意事项:混匀时谨防容器内液体溅出或被污染;严禁用手堵塞管口或瓶口加以振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