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鸟类的基础知识

鸟类的基础知识

时间:2023-02-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鸟类的世界丰富多彩,要更好地保护和欣赏鸟类,就必须了解鸟类的一些基本知识。(二)鸟的分类鸟的分类是为了便于识别鸟类的体形、每种鸟在分类系统中的地位或彼此之间的亲缘关系。有时同种中的一些鸟类因分布地域或生活环境不同,与原种有所差异,被划分为亚种。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对鸟类进行分类。
鸟类的基础知识_黄河湿地鸟类

二、鸟类的基础知识

鸟类是大自然的精灵,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爱鸟护鸟是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鸟类资源,就等于保护人类自己。鸟类的世界丰富多彩,要更好地保护和欣赏鸟类,就必须了解鸟类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鸟类的身体结构

鸟类起源于爬行类,是适于陆上和飞翔生活的高等脊椎动物,躯体结构和功能方面有很多类似于爬行类,但也有鸟类所独有的特征。鸟类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37.0~44.6℃),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能借主动迁徙来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复杂行为,能更好地协调体内外环境的统一;具有完备的繁殖方式和行为(造巢、孵卵和育雏),保证了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

为了适应飞行,鸟类形成了特有的身体结构:

(1)全身覆盖羽毛,能较好地保持体温。前肢变成翅,胸肌发达,绝大多数种类善飞。

(2)躯体呈流线型,能减少飞行阻力。骨骼坚硬而轻,空腔内贮有空气,可增加浮力,减轻体重。

img4

img5

img6

鸟类部位图

(3)肺较发达,与许多气囊相通,气囊遍布内脏、肌肉之间和骨髓腔里,能贮藏空气,辅助呼吸并增加浮力。

(4)心脏有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动脉血和静脉血被分隔开,为飞翔提供更充足的氧气和能量。

(5)肠道短小,不积存粪便,可以减轻体重。

鸟类的外形千姿百态,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食物、繁殖方式等,这些都是适应环境的结果。所以在识别和欣赏鸟类时,必须综合外形、运动方式及其他特征,作整体的观察。

(二)鸟的分类

鸟的分类是为了便于识别鸟类的体形、每种鸟在分类系统中的地位或彼此之间的亲缘关系。鸟类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以下又分为不同的目、科、属、种。现在的鸟类分类中,每只鸟都属于一个特定的种,有相似体形和生活习性的种归入同一属,相似的属又归入同一科,再把相似的科归入同一目。有时同种中的一些鸟类因分布地域或生活环境不同,与原种有所差异,被划分为亚种。

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对鸟类进行分类。

(1)根据鸟类迁徙的习性进行如下划分。

留鸟:终年栖息在出生地,不随季节变化而迁徙的鸟类。

候鸟:每年随季节变化,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迁徙的鸟类。又可细分为夏天栖息的夏候鸟、冬天栖息的冬候鸟,以及仅仅在迁徙途中短暂停留的旅鸟。

迷鸟:飞离平时的栖息地或偏离正常的迁徙路线,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的鸟类。

(2)根据鸟类的生活习性、栖息环境和主要特征进行如下划分。

游禽:适于生活在水上。喙宽且扁平,腿短向后伸,趾间有蹼,善于游泳和潜水,从水中摄取食物,如雁、鸭、鸥等。

涉禽:适于在沼泽地和水边生活。喙细长且直,颈、腿和脚趾都比较细长(三长:颈长、腿长、喙长),不会游泳,但善于涉水行进,能低头从水底或地面摄食。如鹭、鹤、鹳、鸨、秧鸡、鸻、鹬等。

猛禽:善于在高空翱翔,凶猛具有掠食性。喙锐利呈钩状;爪弯曲而有力,钩爪锐利,用来捕杀动物;翼大而善飞。如鹰、雕、鹫、隼、鸮等。

陆禽:适于啄食、行走、挖土。体格结实,喙尖硬呈弓形;腿、爪粗壮而有力;翅短圆,飞行能力弱;善奔走,如雉类。包括鸡形目、沙鸡目和鸽形目的所有种。

攀禽:善于攀援在树干上生活。喙和尾的构造特殊,脚短而有力,两趾向前、两趾向后。主要有鹦鹉、杜鹃、雨燕、翠鸟、啄木鸟等。

鸣禽:善于筑巢,鸣管发达,能发出复杂多变的叫声。喙粗短或细长,腿短细,三趾向前、一趾向后,体态轻盈,动作灵活。主要有燕、鹡鸰、鹨、鹎、鸫、鸲、莺、鹟、鹛、山雀、太阳鸟、伯劳、椋鸟、鹊、鸦、雀、鹀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