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遂(附图)

甘遂(附图)

时间:2022-02-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小鼠腹腔注射甘遂根50%乙醇提取液的LD50为346.1mg/kg。另一类为二环化合物,称甘遂素A,B,其次还含α,γ-大戟甾醇,大戟醇、甘遂醇等化合物,其中甘遂醇是大戟醇C20的立体异构体,与大戟醇伴存于甘遂中。小鼠静脉注射3-辛[2,4]-二烯酰基-20-乙酸巨大戟醇酯和12-十二烷酰基-20-己酸-13-氧大戟醇酯LD50分别为0.75和1.0mg/kg,腹腔注射称甘遂素A镇痛ED50为0.5mg/kg,LD50为30mg/kg。
甘遂(附图)_中国灭鼠植物及其

2.甘遂EuphorbiakansuiLiou(附图59)

别名:猫儿眼、肿手花、头疼花、甘泽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细长,弯曲,中段及末端常有稍串珠状、指状或长椭圆形块根,外表棕褐色。茎直立,高25~40cm,无毛,下部带紫红色,通常基部分枝。叶互生,线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2~7cm,宽7~10mm,先端钝,基部楔形,全缘,无柄。杯状聚伞花序顶生,伞梗5~9个,基部轮生叶长圆形或狭卵形,每伞梗常再二叉状分枝;苞叶1对,三角状卵形,全缘;总苞陀螺形,长约2mm,顶端4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边缘具白毛;雄花8~13朵,雌花1朵,位于雄花中央,花柱分离,柱头2裂。蒴果近球形,无毛,灰褐色,长约2mm。花期4~7月,果期6~9月。

分布和生境:分布于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四川等省区。多生于荒坡草地及沙漠地区的湿润沙地。

毒性:全株有毒,根毒性较大。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作用,食用过量出现腹痛、下泻、呕吐、脱水,严重时呼吸困难、循环衰竭而死亡(浙江金华地区医药卫生科技情报站,1976;马兴民,1977)。小鼠口服10~50g/kg生甘遂或炙甘遂的乙醇浸膏,半数动物有明显腹泻,生甘遂作用强,毒性也大,58只小鼠服药后死亡11只(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1960)。热水提取物有剧泻作用。小鼠腹腔注射甘遂根50%乙醇提取液的LD50为346.1mg/kg(周继铭等,1990)。

img91

化学成分及毒理作用:甘遂有毒成分是一些二萜类化合物,其中一类为巨大戟二萜醇酯类化合物,如3-辛[2,4]-二烯酰基-20-乙酸巨大戟醇酯(ingenol3-octa[2,4]-dienoate 20-acetate)、12-十二烷酰基-20-己酸-13-氧大戟醇酯(12-dodecanoate20-hexanoate13-oxy-ingenol)、3-苯乙酸-20-去氧巨大戟醇酯(20-deoxyingenol3-benzoate)(Uemura,D.等,1974)。另一类为二环化合物,称甘遂素A,B(kansuinineA,B),其次还含α,γ-大戟甾醇(大戟甲烯醇,α,γ-euphorbol),大戟醇(euphol,mp.115~117℃)、甘遂醇(kanziol=tiru-callol,mp.133~134.5℃)等化合物,其中甘遂醇是大戟醇C20的立体异构体,与大戟醇伴存于甘遂中。

小鼠静脉注射3-辛[2,4]-二烯酰基-20-乙酸巨大戟醇酯和12-十二烷酰基-20-己酸-13-氧大戟醇酯LD50分别为0.75和1.0mg/kg,腹腔注射称甘遂素A镇痛ED50为0.5mg/kg,LD50为30mg/kg(陈冀胜,198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