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四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大肠菌群概念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意义。
(2)掌握食品及饮料中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
大肠菌群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检测。自1984年开始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之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 4789.3—1984)中对大肠菌群计数就有明确规定,目前已更新至GB 4789.3—2010。大肠菌群这一概念非细菌学分类命名,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是指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这些细菌在生化及血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根据国家标准将其定义为: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一般认为该菌群细菌可包括大肠埃希氏菌、柠檬酸杆菌、产气克雷白氏菌和阴沟肠杆菌等。
食品中大肠菌群数是以100mL(g)检样内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表示。最可能数(most probable number,MPN)是基于泊松分布的一种间接计数方法。
三、实验器材
(一)待测样品
食品及饮料。
(二)培养基与试剂
详见GB 4789.3—2010。
(三)其他器皿
详见GB 4789.3—2010。
四、实验步骤
详见GB 4789.3—2010中第一法:大肠菌群MPN计数法。
五、实验记录
记录大肠菌群LST阳性的管数,查MPN检索表(见表5-4),报告每100mL (g)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最可能数。
六、思考题
(1)经检验,待测食品中大肠菌群数是多少?
(2)大肠菌群中的细菌种类一般并非病原菌,为什么要选用大肠菌群作为食品被污染的指标?
参考文献
[1]张玲.微生物学实验指导[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钱存柔,黄仪秀.微生物学实验教程[M].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赵斌,何绍江.微生物学实验室[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