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笔”
我国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中生长着一种奇怪的“文王一支笔”——双子叶植物筒鞘蛇菰。筒鞘蛇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蛇菰科。
筒鞘蛇菰通体发红,并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那么,它们又是如何生存下来的呢?
经过研究,人们发现筒鞘蛇菰事实上过的是寄生生活,它们的寄主就是锥栗等阔叶树,筒鞘蛇菰依靠吸取阔叶树根部的营养生活。所以,如果寄主长得高大、挺拔,筒鞘蛇菰便也生长得好。
筒鞘蛇菰是怎样过上寄生生活的?原来,筒鞘蛇菰的种子十分细小,遇到寄主根部分泌的汁液便会及时萌发,与寄主的根部融合。
春天,筒鞘蛇菰从地底下钻出来,这时它们全身苍白,不含一丝叶绿素。待茎长到约8厘米长、直径约0.9厘米粗时,身体2/3以下部分逐渐生出对生的白色鳞片状叶,这种叶也是苍白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筒鞘蛇菰吮吸着寄主的汁液越长越大,眼看到了夏天,它们便开花了。这时候,筒鞘蛇菰的根状茎吸饱了营养,像一个球似的藏在地下,表面生出一个个疣状疙瘩,全身变得通红或红中带黄。
有的筒鞘蛇菰发育成10~30厘米高的雄株,雄株的顶端抽出长达10厘米的肥大的肉穗花序,它就是文王一支笔的“笔头”。有的筒鞘蛇菰发育成5~10厘米高的雌株,抽出的肉穗花序虽然只有1.5~3厘米长,但外形却更像毛笔头。
不过,有些筒鞘蛇菰并不分雄、雌株,同一株个体上同时开雄花和雌花,整个肉穗花序长达1.4~2.2厘米,直径达1.7厘米。这种肉穗花序上的雄花全部生在基部,其余的便只见雌花和一些倒卵状的小苞片了。
无论是雌雄同株,还是雌雄异株,筒鞘蛇菰的肉穗花序下都长有总苞状的筒鞘,这便是筒鞘蛇菰名称的由来。
在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筒鞘蛇菰分布于林区的鸭子石、红坪、板仓、下谷坪、大龙潭和阴峪河等处。此外,在我国云南的西北部、四川、湖北、陕西南部海拔1 000~2 500米的山坡林下,偶尔也能找到筒鞘蛇菰。
筒鞘蛇菰不仅可以用来制作盆景,而且还是一味极为宝贵的中药。经干燥后筒鞘蛇菰的全株均可入药,具有止血、生肌、镇痛的功效。民间常用筒鞘蛇菰来治疗胃痛、胃出血、鼻衂、妇女月经出血不止、痢疾以及外伤性出血等。此外,筒鞘蛇菰还可以用作补药,服用后可以缓解心动过速和心悸的症状。
筒鞘蛇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