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肺鱼的“气泵”
养过金鱼的人都知道,用气泵往水里充气能使鱼儿得到更多的氧气。而很多鱼儿在养儿育女时,也知道尽量让后代得到更多的氧气。比如,在热带水域里生活的丽鱼,对后代关怀备至,母鱼产卵后,把自己产的卵含在口内,迎着水流游动,使卵既有一个安全的场所又能得到足够的氧气。雄性狮子鱼为了让鱼卵获取充分的氧气和水分,就经常往卵上吐水。然而,它们都比不上美洲肺鱼,因为美洲肺鱼才是使用“气泵”的高手。
美洲肺鱼又称泥鳗,长约1米,身体细长,呈鳗形,周身布满小鳞,生活在南美洲水草繁茂的水塘中。平素它们只用鳃呼吸,到了旱季或水质变坏时,才用“肺”呼吸。肺鱼的“肺”其实是它们结构独特的鳔,这鳔又叫肺囊,构造很像两栖动物的肺,内部布满四通八达、错综复杂的毛细血管网,能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旱季里,灼热的阳光把池塘里的水完全烤干了,美洲肺鱼早已钻入淤泥中进行夏眠。雨季降临,当大雨淋湿了包裹美洲肺鱼体表的硬泥时,它们才从夏眠中苏醒过来并开始为建巢而忙碌。美洲肺鱼先在河底竖直往下用嘴和鳍连啃带刨挖出垂直的坑道,然后双双对对进入坑道筑巢,交配和产卵。尔后雌鱼孵卵,雄鱼则始终在巢外护卫。
美洲肺鱼生活的环境十分复杂,它们是如何及早发现敌人并及时躲避的呢?美洲肺鱼虽然视觉很差,几乎不能用眼睛感觉物体的形态和运动,但它们能用良好的嗅觉和味觉来弥补视觉的不足。更重要的是,美洲肺鱼生有十分灵活的鞭状胸鳍和腹鳍,这些鳍条的末端生有极为灵敏的触觉器,能用来探测周围的动静。美洲肺鱼就凭借这些“武器”对险恶环境应付自如。尤其令人吃惊的是,它们的腹鳍竟还能起“气泵”的作用。小鱼刚从卵中孵出时,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十分希望能得到充足的氧气。这时,雄鱼腹鳍表面长出的充满毛细血管的丝状物能把氧气源源不断地释放到周围水域中,供小鱼呼吸。
美洲肺鱼利用“气泵”的能力是它们为适应缺氧环境而发展起来的,它经过了漫长曲折的进化过程才得到加强,成为鱼类世界中罕见的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