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污染物可以导致群落的优势种变化,从而影响群落的结构和组成。随着水体的富营养化进程,藻类和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都发生显著变化,种类演替加速。环境污染同样对浮游动物群落有重大影响,使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多样性指数下降,杂食性浮游动物数量增加,季节变动逆转,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间转化效率降低,小型浮游动物的数量增加。
群落结构_环境微生物学(下
三、群落结构
当环境发生改变后,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原有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群落中的优势种群以及各个种群所处的地位等和原来都会有变化。
生物群落对污染压迫的反应首先是降低群落的复杂性。在污染环境中,一般是对环境污染忍受力大的物种增多,而对环境忍受力小的物种减少甚至消失。污染物可以导致群落的优势种变化,从而影响群落的结构和组成。例如在污染严重的武汉东湖,喜污性的种类如绿眼虫等显著增加。污染的海水中,弧菌属和气单胞菌属细菌占优势,可占到80%~90%,而假单胞菌和黄杆菌则很少。
随着水体的富营养化进程,藻类和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都发生显著变化,种类演替加速。金藻、硅藻种类不断减少,蓝绿藻增加,蓝藻和大型藻类的比例增加。如金藻门的棕鞭藻、锥囊藻、单鞭金藻,硅藻门如窗纹藻、异极藻、直链硅藻等在水质清新的水体大量出现,而随着水中氮磷增加,优势种发生明显变化,蓝藻门的微囊藻、鱼腥藻,和绿藻门的种类成为优势。体型的小型化趋势也十分明显,群体藻类数量显著下降,而大小仅几微米的微型藻类如隐藻和蓝隐藻出现率和数量激增。如武汉东湖,藻类数量几乎每年增加一倍。
环境污染同样对浮游动物群落有重大影响,使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多样性指数下降,杂食性浮游动物数量增加,季节变动逆转,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间转化效率降低,小型浮游动物的数量增加。此外,蓝藻“水华”不仅引起浮游动物种类的演替,而且也造成植食性浮游动物现存量的减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